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专刊】红砖白石 翚宇燕脊

陈凯峰 群言杂志 2022-07-27

原载《群言·福建专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


这是留存于《诗经·小雅》“斯干”篇中有关宅居基本状况的载语,从择址坐朝、营造结构,到立面构成、平面布局等,均有概要的表述,也明晰可见。而令人诧异的是,这先秦传诵的诗歌遗篇所述之居,竟与闽南乃至泉州的传统宅院有甚多相似或相同之处,且细细品诵,甚至让人似有如入闽南泉州传统宅院之感,真是让人惊喜不已。


坐朝篇:“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闽南沿海人居,特别是泉州城居,自汉末始置“东安县”的建制以来,至中唐又迁置了“唐城”后,其城居东南面临海峡,便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环境特性。而历史上的泉州人大多源自中原移民,中原传统的基本人居观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入居泉州地后基本仍沿袭这一人居传统观念思想。先是依“葵山”、傍“晋江”水的城居“东安县”(在现今南安丰州),后又依“泉山”(即清源山)、仍傍“晋江”水的再城居“唐城”(在现今泉州鲤城),都是依北山、傍南水,在“北山”与“南水”之间择址营构城居,从而均得“坐北朝南”传统人居的朝向要旨。


只是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常年都有源于菲律宾群岛两侧而来的强台风的登陆侵袭,传统人居观认为“人之生(的前提是)气之聚也”,“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简明而言,就是说人居最重要的便是上下“气交”后在一定空间中的“气聚”。“气乘风则散”而不能聚,于是,传统人居观都选择回避风口方向来营构人居。先民择址的泉州地,其东南面海,正好是常年“台风”的受风方向,其人居也就必须有所回避而宜择西南朝向,由此便决定了其城市规划总体的纵中轴线的取向。


这就是泉州城居,乃至大多传统宅院,均取坐东北、朝西南的根本原因。宅院筑墙为堵,而后数堵为室、为宅。当然,能容下“生齿无虑五十万”的“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又岂止是“筑室百堵”。不过,“西南其户”则是千真万确的,至今古城区的基本朝向格局仍清晰可见其“唐城”时奠定的坊巷宅院的规划状况。


结构篇:“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择定泉山晋水间的城居地后,所筑之室仍袭中原传统之构。


当然,这也是一种必然。因为所入居之民来自中原,移居相对落后甚多的泉州之地后,中原成熟的营造方式和营造技术必然会是其第一选择。所以,先创有的“东安县”城、后移置的“唐城”,其城居宅室,都是以中原传统的木构架为基本的结构体。何况,泉州地原本就不乏树木材料,就地取材、便宜营构,何乐而不为?


中原地区成熟的木构架,主要有两类基本架式,即以柱抬梁而层叠为架来荷重的“抬梁式”和以枋穿柱成架而直接以柱承梁荷重的“穿斗式”。两类木构架式结构有别,相应地在建筑上的功用性能也不同。以柱抬梁,只要材料够大,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跨度,梁上再以短柱(或瓜柱)抬梁,由此逐层叠加而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木构架,从而能获取大体量的建筑空间,很适宜大空间功能需求的“殿堂”之用;以枋穿柱,可用材较小,也可由较密的柱距穿成一品构架,且每柱承梁而直接荷重,然后并排数品构架,便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木构架,只是获取的空间就较小,而宜于作为较小空间需求的一般“宅室”之用。这两类架式传入泉州后,由于泉州地处闽地沿海,不仅常年均有强台风登陆,而且是处于强地震带上,强烈的台风、地震都可能对建筑造成摧毁性的破坏。于是,入居闽南沿海及泉州的先人们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事实面前,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和针对性的选择与创造。一方面是小空间的“宅室”需求,就选择整体性较好的“穿斗式”木构架;另一方面是若有大空间的“殿堂”需求,则创造了既抬梁又穿斗的“混合式”构架。使木构架有了较强的整体性,以穿枋的方式“约(束)”紧了构架整体的“阁阁”。这种抗风抗震能力较强的木构架式,给闽南沿海乃至泉州传统时期的建筑安全带来福音,也成为那个时期对建筑木构架的普遍性抉择。


有了既安全、又实用的木构架以后,柱间的墙体便是建筑的另一个营造构成环节,先人同样就地取可用之材营构。最简便的墙体填充材料就是土坯砖或“土埆”垒砌而成。其土坯砖或“土埆”,均是以“土”为主要原料,加入石灰和寸长稻草等拌匀后,装入特制的矩形木模内,以木杵夯实成形,其木杵夯击的“椓”的声音橐橐可辨,而后卸脱木模即为成品砌块。这是一种仅费劳力而几乎不怎么花钱的营造方式,一般市民百姓均可以此方式构之为屋。当然,富裕之家乃至豪门权贵是不可能自己劳作的,也不可能以土砌块垒砌为墙,而是选取烧制的红砖(或贴面砖)、雕凿的白石为墙材,且因白石坚固防潮、红砖艳丽吉祥,人们更乐意墙裙以下用石、墙裙之上用砖,而为“红砖白石”的墙体立面构成。


或者可以这么说,早期泉州只是一个“县”的建制,富贵人家较少,“约之阁阁”之后,恐怕就只能是更多的“椓之橐橐”,以满足基本生存的宅舍居用之需;随着泉州商港城的繁荣发展,并逐渐跃居为“东方第一大港”城,豪门日渐增多,相应地“红砖白石”宅院的同步增多也就顺理成章了。或许也正因此之故,传统时期的泉州要比闽南其他区域的红砖建筑更多些。


泉州典型宅院的“红砖白石”正立面图


屋宇篇:“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传统建筑最精彩的不是“红砖白石”的砖石墙体结构,而是墙体之上的“屋宇”,其“如鸟”“如翚”之状令西方人感到惊奇和不解。因为西方建筑也有“红砖白石”的砖石结构,也有两坡的“坡屋顶”,只是其“红砖白石”的节点做法与泉州传统不一样,而“坡屋顶”的差异尤为特别,甚至可谓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本质区别。


以一般现代科学来看,泉州地区的坡屋顶是为了雨水的排泄而有其“坡”的。那么在多雨的人居区域,以“坡屋顶”的形式建造居所,无疑是非常合理和恰当的做法,人类各文明区域的人居也基本上不约而同地采用这一屋顶方式。不过,我国传统的坡顶却有非常独特的构成方式,其坡面是反曲向上的,无论是抬梁的、还是穿斗的木构架,其最上部顶端横梁的“檩”上的椽子或屋面板都并非直面,而是曲面的。对此,在接受了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们看来,曲面顶当然会使雨水由顶部的势能转换为檐口处的动能而将雨水抛得更远,人们很容易这么理解。然而这并非中国先人的所有思想,也许先人们会在生活经验中得到这一功效的认识,但真正的本质动因则应该是人文的、意识形态的。


源自中原文明传播的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承传的便是这种“檩”上椽子或屋面板反曲的构架技术和做法,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双坡曲”的屋面。实际上,非一定是“双坡”,类似前后落之间的过廊屋顶的“单坡”,也同样是反曲的。其“反曲”之意,除了有泄水之利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其“人”字顶的人文思想的意义。泉州传统的“起厝”(音:ki cu)的意识很明确,就是“建基立业”,而不是简单的防寒避雨的基本生活起居之需。而“立业”是需要发展的,就像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繁衍发展,是企望腾飞、期盼光宗耀祖的,“基”上屋宇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不正是最好的表述?

 

泉州传统宅院“翚宇燕脊”实例正面图


泉州传统宅院“翚宇燕脊”实例侧面图


其“如鸟”正展翅之“革”,“如翚”将腾空之“飞”,真是象形之极!而且,泉州传统建筑的“人”字坡顶的“正脊”两端,还接上了仍是反曲上翘的“燕尾”,更似乎是表达着“南飞燕”在天地气交之间、择此落脚定居的一种复杂心理,而这对于西方人或现代科学来说,尤其难以得到实证意义的明确认识。


然而这确确实实是中国传统最真髓的反曲坡顶,也实实在在是泉州传统最经典的反曲燕脊,且红瓦绚丽而惊艳中外。


布局篇:“哙哙其正,哕哕其冥


绚丽惊艳的泉州传统“红砖白石”建筑构成的还是源自中原传统成熟的“院式”功能空间,遗传、流淌的仍为中原华夏民族的基因和血液。


中原传统华夏文明所形成的功能空间,其基本单元便是源于“一堂二内”之制的演变。所谓“一堂二内”,就是前一堂、后二内室的空间构成,该制在汉初时就得到了晁错的提倡。《汉书·晁错传》载述:“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由此可知,该“一堂二内”还是一个独立门户的闭合空间。前堂朝外,也是基本出入口;后二内室是由堂而入的内置空间,并无朝外之门。以现代建筑语言来说,就是一明间、二暗间的基本构成,后来的平面单元大致就是由此演变形成的。传统“四合院”,正是由四个基本单元体围合一庭院构成的,即前置一个单元、后置一单元,再于两侧各分置一个单元,然后围合中央一个庭院,组成为一个矩形平面的闭合体。


泉州传统宅院应该说也是属于中华大传统的“四合院”范畴,其理由至少有二:


其一,总体矩形封闭围合。无论其宅院是怎么构成的,由多少单元体构成,总体而言,都必定是矩形的、封闭的、围合的。


其二,向心并形心于中庭。“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这是中国传统人居的本质观念,即便是封闭之后,也必须有上下“气交”的人居需求,无论是中原的大庭院、还是泉州的小天井,都是其人居万万不可缺少的“气交”空间,则向心并形心之,是必须的。


泉州“蔡氏”传统宅院建筑群鸟瞰


无论是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布局,还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规模,泉州传统建筑都是矩形封闭围合、向形心于“中天井”的总体布局构成。小户贫瘠人家的宅舍如此,大户富豪府第的宅院亦如此,其人居观意识都是相似或一致的。


在泉州传统建筑中,所有传统宅舍、宅院的单元体,主要是由“一厅二房”并排组成的。其厅是明间、房是暗间,明厅居纵中轴线上,暗房置两侧。只是两侧之房都辟门朝天井回廊,似已与汉“一室二内”的布局意识有所区别。不过,这种明间的“正”确是宽敞明亮的“哙哙”、暗间的“冥”却也光亮可见的“哕哕”的单元构成,不正是“哙哙其正、哕哕其冥”的空间体现?


《诗经》是先秦诗歌的汇编,泉州(乃至闽南)是汉末后才形成的移民人居区,这么长的时间差,怎么会有《小雅·斯干》中如此逼真的从“坐朝”、到“布局”的写实表述?真是不可思议,而令人感叹其奇、其巧、其妙!


更多地方专刊文章

《群言》“上海版”与大家见面啦

《群言·江苏专刊》简介

黄皓婧:写在古港帆影里的海外交通史

张久升:遥远的游戏

孙国亮:走近福建土楼

何书彬:鼓浪屿的心灵

龚德建:千古龙飞地   “三绝”惊世人

若江:荡口:人文浸润的江南古镇

姚冰阳:淮海战役秘密战中的徐州民盟

毛昌宁:苏州民盟成立初的那些人那些事

魏淑玲:一部浓缩的简史  一段光辉的历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