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南大 | 韦伯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殊途同归
任何比较研究都绕不开可比性的问题,洛维特新书《韦伯与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与哲学的扬弃》亦致力于澄清: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斯·韦伯两人有何种程度上的可比性?马克思并未谈及比他晚一辈的韦伯,而韦伯也从未与马克思直接交锋。而洛维特,将两人以时代问题的回应者的纽带联系起来。这个时代问题就是: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特性?
马克思本人如何理解姑且不论,韦伯所面对的,无疑是一种简单地把社会生活的所有现象都归结为经济因素的庸俗“马克思主义”。韦伯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考察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精神”一词乍听起来带着唯心主义的色彩,其实不然。韦伯的研究方式不是向内自省的哲学反思,而是以社会学的、经验主义式的研究,去考察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概括地描摹出时代风貌来。这种概括当然不止于把所有现象都化约成经济领域的问题,韦伯另辟蹊径地从宗教观念的历史演绎来解释资本主义的起源和特性。
在本书作者眼里,韦伯与马克思在历史研究方法上是相通的。一方面,两者都以总体性的眼光,把批判的匕首投向由总体化逻辑所支配的现代。另一方面,两者的立场都是人本主义的,他们要澄清人如何历史地被异化、被支配,成为资本主义铁笼当中不得自主的主体,又如何可能将自己实现为真正的自由主体。他们的不同,仅仅在于切入视角的不同。可以说,韦伯是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应当说,洛维特的确抓住了两者的亲邻关系。事实上,与洛维特同时代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理论批判,就是“韦伯+马克思”这条批判旨趣的不断延续。然而,倘若仅仅将马克思的批判话语理解为人本主义的批判,理解为本质自由的人对压迫性世界的反抗,恐要背离马克思的原意。
马克思与韦伯毕竟不同。他不仅考察自由如何实现的问题,还考察人们何以个体地、社会地将自己认同为一个自由主体的问题。也恰恰是后一个向度的缺失,构成了韦伯及他的传人们的阿基琉斯之踵。
让我们一起品读洛维特书中集中阐明马克思与韦伯两人可比性的关键段落。
片段试读
这样一种比较有三个前提。首先,比较本身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马克思和韦伯两人,就他们的人格和成就来说,从根本上是“可以比较的”,对他们的理解是互相促进的。第二,讲一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加以比较的前提是一种可比较性,也就是说,从某个特定的方面看来,它们是一回事,但同时又有所不同。第三,对我们来说,能对他们加以比较的前提在于,他们的研究所得出的东西必须有一种可供比较的差异,也就是说,根据他们对人的理念,无论是对马克思还是对韦伯来说,他们的研究都不存在一种有意识的和明确的预先设定的意图,尽管如此,这种理念却是他们的远处动机。
马克思和韦伯在科学探究中所强调的主题是“资本主义”;而他们的研究的动力却是对当代人类世界中的人类命运的追问,而对当代人类世界来说,“资本主义”是对它的总问题的鲜明表达。关于资本主义的问题已经包括了关于我们当代的人类世界的问题,并暗示着它暗含着这样一个特定的理念,即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将人塑造为“人”的东西就是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它自己的人性的东西。马克思和韦伯的研究动机是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前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动机必须本来就是对他们本人而言的引导性的倾向,毋宁说,这是他们的提问方式的一贯的现实的背景。
延伸阅读
recommendation
《韦伯与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与哲学的扬弃》
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 著
刘心舟 译
ISBN 978-7-3052-2228-3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图源南京大学出版社,unsplash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或许你还喜欢: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冯巩
『小南时光』主播责编 | 马飞羽
文编 | 叶一落
指导 | 逸一之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