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公祭日 | 愿这些无辜逝去的生命被记住

小南时光 2022-06-07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图源/央视新闻)


12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胡信佳老人去世,享年95岁;1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金茂芝老人去世,享年91岁。在又一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前夕,两天内,两位幸存者相继离世。或许,这一次长眠是他们在那场经历之后最安稳的一次睡眠。

 

另一侧,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将增加新的名字——周万荣。三个字的凹槽划去了其中的细碎,却让这面墙变得更加沉重,那是又一条无辜生命的重量。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墙上的第10665个名字周万荣(图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在渐渐走远,亲历者在岁月的轴轮中消逝。一面墙,82年,10665个带着残酷战争伤疤的姓名,但我们不曾忘记。


当日本部分右翼学者掩耳盗铃地以各界媒体“无论怎么找上面没有写存在南京大屠杀一事”推托,事实资料却在不留余力地予以反击。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内外许多记者媒体和作家作为南京大屠杀的目睹者,都将这段历史诉诸笔端:


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汉口版)发表社评:


 “敌军占南京后,屠杀难民,淫污妇女,报告甚多,都是外侨所传。上海西字报一再揭布,美报访员,有长电致本国,昨日德国海通社沪电,甚至说敌军司令也承认有此事,但是一般少壮军官所为,彼不负责云云。总之,敌军在南京屠杀奸淫,穷凶极恶,已是铁般的事实,所不知者,只系被杀退害者之确数,而最初之报告,说被杀平民有五万人之多。”


▲中国媒体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938年10月5日,《救国时报》刊登《纽约时报》美国记者德丁写道:


“不仅一部分未及退出的我国军人全被日寇杀死,就是居民和妇孺也大批遭受残杀……南京成了恐怖城,一切街道都堆积着死尸。”


▲《纽约时报》刊发南京大屠相关杀报道(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泰晤士报》发出在中记者史密斯的报道,指出日军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有组织的大屠杀,暴行甚至波及了南京安全区:


“他们进入安全区,发现有人没什么原因在户外活动,即当场击毙。


星期二(12月14日——引者注),日军有计划地搜捕和中国军队稍有牵连的人。他们从难民营中抓出嫌疑者,并将许多中国军人困在街头……


有可能是军人的青年男子和许多警察被成群地押在一起,集体屠杀,后来见到成堆倒下的尸体便是明证。街道上横陈着尸体,其中包括不会伤害他人的老汉……通往江边的挹江门,人和马的尸体可市地堆成一大堆,足有4英尺厚。”


▲南京被日军攻陷后尸横遍野的场景(图源/央视新闻)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商人拉贝所著的《拉贝日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日志和百科全书,其中记载:


“1937年12月14日,拉贝等将1000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安排在司法部大楼里,日军却将其中的400~500人强行拖走杀害。这只是一一个小小的开始。12 月22日,在安全区的池塘里发现许多被枪杀平民的尸体,其中个池塘就有 30具,他们大部分被反绑双手,有些人脖子上还挂着石块。”


▲德国商人约翰·拉贝,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图源/央视新闻)


怀着满心沉重记录下这一切的不只是中国人和欧美来华人士,日军随行记者铃木二郎也因自己同胞的行为深陷梦魇。

 

战后,他曾作为证人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铃木回忆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中山门亲眼目睹的情形说:


“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见了惨绝人寰的悲惨的大屠杀。


在25米宽的城墙上,俘虏们排成一列,被刺刀一个接一个地刺倒在城墙外侧。


其中许多日本兵挥舞着刺刀,大喊着向城墙上俘虏的胸部、腰部刺去。鲜血在空中飞溅,那景象如同地狱一般。


这时,我仿佛又看到了想刺死我的那个士兵狰狞的面孔。看着这一惨景,我长时间呆呆地站在那里。”


▲日本媒体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没有人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回顾,用叙述重现这一片猩红。但证人们忍受着恐惧说出,学者们忍受着悲痛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查证,世界忍受着不安沉默地聆听。因为——那些被镌刻在纪念墙上的灰色姓名,那些只能在故去后安眠或仍在现实中惊醒的受难者——我们又怎能让恶意者肆意涂抹,让这些已经经历了一次残忍的无辜生命消失在历史中?


▲日军将青壮年绑在树上刺杀的场景(图源/央视新闻)


2014年,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2014年,中国举行第一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图源/央视新闻)


2017年,加拿大地方议会研究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加拿大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推动者,温哥华东区华裔国会议员关慧贞 (图源/环球网)


曾经,我们未能阻止悲剧;如今,只愿这些生命化作一点点的力量,如《和平宣言》的朗朗宣誓:


丹忱书写,和平诗章。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公祭仪式最后将敲响“和平大钟”并放飞和平鸽 (图源/央视新闻)



《南京大屠杀全史》

张宪文 主编

张连红 王卫星 副主编


面对部分日本右翼学者对于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否定,以张宪文教授为代表的南大老一代史学家耗费十年时间,遍及日美德法英俄意西等八个国家,搜集原始材料,著述《南京大屠杀全史》。

▲张宪文教授与《南京大屠杀全史》(图源/南京大学出版社)


此版由张宪文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全史》在2015年教育部第七届中国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中,荣获社科类一等奖,成为证实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主播:冯巩 沈华琪 杨勋荣 邢前雯怡

部分文字内容摘自《南京大屠杀全史》

图源如标注所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或许你还喜欢:

夜读 · 南大 | 都柏林:爱尔兰岛上古老而文艺的心脏

夜读 | 夏目漱石:月色很美,自然可贵

夜读 · 大雪 | 白雪纷纷何所似?

夜读 · 南大 | 哲学与钢铁侠的共同爱好者在此集结

夜读 | 但是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

夜读 | 听Cicada乐团的山涛和云海

夜读 · 十二月的诗 | 你的生日

夜读 | 1900:他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夜读 · 南大 | 对死的恐惧还是对生的执着?

致敬流沙河 | 再想起,谁能保证还在?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责编 | 马飞羽

文编 | 刘沛沛

指导 | 逸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