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魔幻现实,一双更锋利的眼睛中的世界

小南时光 小南时光 2022-06-07

本期夜读,我们请到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唐朝,和大家聊聊《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这篇书目分享中,你将听到

00

《百年孤独》的标配读物——《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是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的访谈。这本书精选了马尔克斯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


整个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


01

《百年孤独》,独孤与死亡

感谢马尔克斯给了我对孤独如此深刻的印象,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孤独和死亡。


作者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开朗还是封闭,是坚毅向上还是堕落腐化,不管他们的生活是积极向上还是纸醉金迷,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无奈感,有时候让我感觉他们就是某时某刻的自己。”


02

访谈中刻画出的马尔克斯

访谈记录了马尔克斯的即兴创作。访谈的自传性陈述,其效应也未必弱于任何精心结撰的陈述。


有些细节还是要从访谈中去了解的。其中反映了作为魔幻现实作家的马尔克斯,生活中的古怪细节。


03

魔幻现实是一双更锋利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世界太魔幻,那是因为我们之前的认识不够现实。



分享全文

冯巩: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走近一位传奇人物。没错,他就是书名中提到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提到他我立马可以联想到凝结在他身上的很多标签,比如说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的作家、记者,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作品风格特征是魔幻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我相信这些作品,大家都有耳闻。但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部作品,也可以说是《百年孤独》的标配读物——《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我想听听你对马尔克斯的印象是什么?



唐朝:如果让我说出几个词形容马尔克斯,我想说的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加勒比文化和神话化写作等,马尔克斯的创作涉及创作意识、创作特性、写实和虚构等文艺学议题,格外引起关注,这也是这本书中早期访谈的主要内容。


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我也是基于《百年孤独》阅读的基础上,阅读了访谈录,想了解一些马尔克斯的写作心路以及一些细节。


冯巩:我先前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叫做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先走进他的卧室,因为卧室这种私人空间确实能反映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要深入了解一个作家,先要读懂他的作品。请你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唐朝: 看书名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是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的访谈。这本书精选了马尔克斯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汇集了马尔克斯的“即兴创作”,尽情讲述着亦真亦幻的故事:他的童年、外祖父母、爱情;他的记者生涯、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他的卡夫卡、福克纳;他的加勒比根基、左翼立场、他与卡斯特罗的友谊;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整个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



冯巩:这本书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正像你刚才说的像一个故事魔盒,为我们了解马尔克斯提供了详实的材料。编者是如何铺陈这样一个访谈实录,如何为我们打开进一步认识他的神话,创作神话、思想神话的?


唐朝:《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显示了作家和采访人是如何合作构建一种陈述的。巴尔加斯·略萨基本上是在马尔克斯框定的形式中讲述后者的生平故事。不是限定讲述内容,而是在同化的基础上制定讲述的趣味和视角。


这方面传记作者和大部分读者、评论家一样,难以避免《百年孤独》综合征的影响,这自然是由于马尔克斯的气场过于强大之故,接近他而不受其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会不自觉地沾染他的语气、他的眼光、思维方式等等。


从访谈集里看到,采访人会带上一盒松露巧克力去见作家,好像这是让马孔多神父腾空而起的巧克力,这可以说是《百年孤独》综合征的表现之一。让我们读者都沉浸在其创作的精神气氛中。


冯巩:马尔克斯的作品确实有独特的魅力在里面,看过他的著作的人确实很难不受他的影响。因此谈到马尔克斯,就好像就必须要提到《百年孤独》一样,他和作品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记得你之前有和我交流过这本书籍,还记录了很多随笔,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唐朝:我就拣一段当时写的文字给大家读一下:感谢马尔克斯给了我对孤独如此深刻的印象,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孤独和死亡。作者笔下的人物,不管是性格开朗还是封闭,是坚毅向上还是堕落腐化,不管他们的生活是积极向上还是纸醉金迷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无奈感,有时候让我感觉他们就是某时某刻的自己。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独,而这样的孤独会使人走向冷漠,最终如马孔多一样灰飞烟灭。然而马尔克斯似乎又在书中给予我们解决孤独的答案,“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寂寞虽然是人性中的一面,但我们生来不是来享受它的,而是为了不再寂寞。正如歌德所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团结合作的力量。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


冯巩:他理解的对孤独的解决办法,在某种方面和马克思的说法也是相通的:“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你的看法是,人需要相互主动联系,相互关心,相互合作,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


唐朝:没错,消除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与人主动联系,相互关心,一起承担起社会发展的责任。


冯巩: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继续聊聊《马尔克斯访谈录》这本书,由于是访谈录,有人可能会对这种题材不太感兴趣,而且它和马尔克斯其他的访谈作品有交叉重叠之处,那你从一个读者的角度,你认为它值得一读吗?或者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有趣的点?


唐朝:首先,访谈记录了马尔克斯的即兴创作。例如,他重述了早年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遗失的信件的墓地》,既像虚构也像纪实,表达了他对体裁分类的看法,别处很难读到这篇东西。关键在于,此处蕴含着马尔克斯的一个较为极端的想法,他认为用口头讲述代替书面写作是一种更好的文学选择。可以这么看,访谈的自传性陈述,其效应也未必弱于任何精心结撰的陈述。


其次,有些细节还是要从访谈中去了解的。例如,马尔克斯说他不知道妻子的年龄,虽说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每次填写入境申报单,在妻子年龄这一栏都空着让她自己去写,他们俩遵守着这种有点古怪的默契。


最后,这本书在文学、电影、音乐、政治、婚姻、教育、童年等,不同的话题自由切换,思维和情绪的火花四溅,读起来是过瘾的。



冯巩:嗯,所以我们在选择作品来读的时候,还是要多从内容着手。就拿这本书来说,只有真正的潜入书本,才能了解到你刚才说的马尔克斯的创作思路、生活细节、采访主题等可能在其他书籍中体会不到的乐趣。至少我再听了你的看法之后,我认为这本书在很多方面还是独特而有趣的。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马尔克斯创作作品也一定和他本人的生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本书中就有提到,当他被问及如何创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时,马尔克斯表示来源于生活中的往事所给予的灵感。你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灵感迸发吗?


唐朝:我就记得曾经负责过一个团日活动。当时需要准备一个班级节目,我作为负责人和班委讨论晚会的节目选择。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我和班委们都想进行一个新的表演形式,同时又能体现“四有”青年大学生的形象。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灵光一现,联想到之前暑期去旅游夜晚野炊时的场景:星空、萤火虫、大草坪、孔明灯……再配上小学时学过的《金色的鱼钩》剧本顿时在我脑海中呈现。内容明确后,一场名为《新版金色的鱼钩》的历史舞台剧就呼之欲出了。



冯巩:所以真的是这样,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也给了你现实的灵感,希望你以后这样的灵感可以多一点,说不定你也可以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优秀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也有一些关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报道,那么你理解中的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究竟有多魔幻?


唐朝: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引用书中的话,魔幻现实主义“与其说是超现实的东西,不如说是一双更锋利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对此,我的理解也很简单,就是看起来很魔幻,但实际上很现实的事物。很多事物并非大家所想象的那么梦幻,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世界太魔幻,那是因为我们之前的认识不够现实。



冯巩: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我们人为的将其魔幻化了,所以我们要回到现实。我对马尔克斯的最后印象仍停留在我的高中时期,当时校报头版头条都是以“生未百年,死不孤独”的标题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所以我们必须感谢,感谢他以丰富的想象为我们编织出的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


马尔克斯的访谈实录确实值得一读,我们这里所能探讨的非常有限。那么到这里本期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的相关探讨就暂时先告一段落。


感谢各位听众朋友们的陪伴,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后续关于经典书籍的探讨, 同时欢迎有兴趣参与节目讨论的听众朋友,带上您的好书做客小南和我们一起分享。再次感谢唐朝的精彩讲述,我们下期再会!



相关书目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Conversations with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美】吉恩·贝尔-维亚达 编

许志强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5-21997-9

南京大学出版社

扫描二维码购买图书


图片来自unsplash,此网站开放授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或许你还喜欢:

夜读 | 你欣然祝福/大千世界

夜读 | 《百年孤独》是现实的放大镜

夜读 | 《敞开》,向社交恐惧症告别

夜读 · 立夏 | 迎接夏天

夜读 · 五月的诗 | 把残留的春意藏进五月的酒香

夜读 | 《上街》,用镜头记录人间烟火

夜读 · 世界读书日 | 时刻期待,与文字重逢

夜读 | 上街去,看看生活

夜读 | 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饮,可尽,可别离

夜读 | 用艺术解释生活的嬗变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冯巩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9级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硕士生


唐朝

 『小南时光』嘉宾

南京大学2019级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硕士生



责编 | 马飞羽

筹备 | 冯

指导 | 逸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