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 Angew综述:用于FRET受体的小分子猝灭剂

化学与材料科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 2022-11-1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高保真的荧光探针开启是检测生理过程、疾病诊断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目标物的原位定点检测对精确的光学生物成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是设计荧光开启探针并实现生化活性检测最为广泛使用的机制之一。猝灭剂(quenchers)通常指通过分子间的FRET机制高效地转移被激发的荧光团的能量,使得分子以非辐射方式返回基态,而过程中没有任何光子辐射的一类分子。小分子猝灭剂已被广泛用作FRET探针的受体,其可有效降低本底荧光信号的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用于监测各种生理过程,如生物酶分析、肽和蛋白质折叠动力学研究、体内多色分析、预测分子间的距离,生物标记物实时成像等。

 


图1. 小分子猝灭剂的类型和基于FRET原理的传感分析设计。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李林教授团队联合空军军医大学助理教授张伟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mall Molecule Quenchers for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DOI: 10.1002/anie.202207188)。系统介绍了基于FRET荧光探针中常用的猝灭剂,总结了构效关系,猝灭机理以及相应的生物应用,同时基于不同类型猝灭剂和荧光团的光学特性,为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荧光团-猝灭剂提供了建议。展望了小分子猝灭剂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生物医学应用拓展。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方斌,博士后沈玉和副教授彭勃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图2. FRET基本理论。(a)荧光猝灭机制。(b)FRET满足条件。(c)FRET效率。(d)设计FRET实验。(e)FRET校准曲线。


该文章系统介绍了基于FRET原理的荧光探针设计中常用的猝灭剂,并对其光物理性质、猝灭机理以及相应的生物学应用进行了总结。根据化学结构,猝灭剂被进一步分为偶氮基猝灭剂(ABQs),罗丹明基猝灭剂(RBQs),花菁基猝灭剂(CBQ),及商用猝灭剂DNP & NBD,DYQs,ATTOs, BMNs,TQs,QXLs,DDQs,OQs,DQQs等等。着重讨论了其中BHQ-1/2/3、BBQ 650、QSY7/9/21、IRDye QC-1、DNP、ATTO 575、BMN-Q535、TQ2、QXL 520、DDQ I、OQ A/B、IBFQ等“黑洞”猝灭剂。

 


图3. 常见荧光团与猝灭剂类型总结。


同时,文章回顾FRET基本理论、FRET满足的条件及基于生物实验的FRET设计方案。光谱重叠是FRET对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于不同的分析事件需求,可以根据FRET信号强度确定FRET分析标准曲线。对常用荧光团和猝灭剂的光谱进行了全面概述,总结荧光团的发射波段和猝灭剂的吸收带。对常用荧光团和猝灭剂的光谱进行了全面概述,总结了荧光团的发射波段和猝灭剂的吸收带,旨在为科学工作者选择合适的FRET模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图4. 常见猝灭剂的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


论文信息
Bin Fang, Yu Shen, Bo Peng, Hua Bai, Limin Wang, Jiaxin Zhang, Wenbo Hu, Li Fu, Wei Zhang, Lin Li, Wei Huang. Small Molecule Quenchers for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7188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7188


作者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李林教授(通讯作者)李林教授课题组聚焦“线粒体检测与调控”的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研究内容涵盖光子学/有机化学/生物医学工程,专注线粒体特异性的病理学生物体系显影新方法在早期诊疗和转化新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在活体层面上分别揭示了小分子荧光探针在检测和调控蛋白质活性中的作用,同时在基因水平上阐述了该类光功能小分子生物功能调节剂在疾病诊断、信号转导和药物开发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4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46/17项,参与编撰专著《分子影像与精准诊断》一本;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企业委托项目3项。先后当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Mc元素代言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青年编委,新加坡神经医学研究院(NNI)客座研究员。


相关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陈润锋教授和黄维院士团队JACS:动态共振有机光电材料新进展
南邮黄维院士团队陈润锋教授和陶冶教授课题组 Sci. Adv.:全彩水溶性聚合物长余辉材料及其在多彩安全打印中的应用

黄维院士、陈润锋教授团队 Nat. Commun.:提出手性簇晶体策略,构建单组分多彩圆偏振有机长余辉发光

南京邮电大学陈润锋教授课题组Angew:在有机超长室温磷光上取得新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陈润锋教授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在手性有机长余辉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

南工IAM黄维院士、于海东教授、吕刚教授《Nano Energy》:在日常用品表面集成多种功能的柔性智能电子器件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空军工程大学许河秀教授团队:基于剪纸方法的可重构隐身超材料新进展

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与合作者JACS:具有高力学强度的超长磷光泡沫材料

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Nat. Photonics》:高效纯有机闪烁体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多晶型依赖的动态超长有机磷光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与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合作《Nat. Commun.》:多彩聚合物长余辉研究新成果

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报道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团队 首例多彩有机“夜明珠”

南京工业大学IAM黄维院士、安众福教授课题组有机磷光新进展:兼具长寿命和高效率的有机长余辉材料

黄维院士和赵强教授团队:光热响应型单线态氧载体用于乏氧肿瘤持续光疗新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赵强教授研究团队在动态金属-配体配位用于多色再写纸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黄维院士、林进义教授团队:动态超分子氢键作用实现刚性共轭聚合物薄膜本征可拉伸性及其多级结构调控

黄维院士团队:有机小分子的多彩长余辉发光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在调控光致变色响应行为用于安全打印领域的新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高效稳定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突破性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黄维院士团队赖文勇教授课题组:喷墨印刷高性能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课题组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新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自然》发文发现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维院士、刘举庆教授课题组:基于界面工程调控聚合物阻变存储器转变电压的新策略

南京工业大学IAM团队黄维院士、霍峰蔚教授和四川大学的黄鑫教授:具有感应功能的改性皮革用于多功能电子皮肤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林进义副教授团队在宽带隙聚合物发光半导体及其光电子器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和王建浦教授团队在钙钛矿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黄晓教授课题组:层状材料异质结研究新成果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m@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m@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