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苏家巷到东茅街,步行街东侧小巷群更韵味!

城小忆 城市记忆CityMemory
2024-09-05

【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城市记忆】

文/枬子


黄兴南路步行街的中心点理所当然是人民西路的高架桥,这座桥横跨黄兴南路,将步行街分为南北两半。今天就来讲步行街东北侧的小巷群,这个区域北至解放西路,南止人民西路,东临蔡锷南路,小街小巷众多。

这里东西向的第一条小街是苏家巷。苏家巷西起黄兴南路,东与白果园相连。据说这条小巷的得名与宋代大文豪苏洵有关。

苏家巷 图源/心口的博客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史称“三苏”。传说苏洵晚年曾到过长沙,任长沙县主簿。根据就是苏家巷的和白果园通往苏家巷的一条名为“老泉别径”的小巷(苏洵自号老泉)。

清光绪《善化县志》中确有苏家巷和老泉别径的记载。传说,苏洵在长沙时就居住在这条小巷,他在宅第后院开一小门,后面的岔道就名为“老泉别径”,可以通往白果园。

民国初年长沙地图中老泉别径及周边  图源《一个城市的记忆——老地图中的长沙》

这当然只是个传说了,比他年代更久远的文人贾谊和杜甫在长沙生活过的史实都有历史记载,如果苏洵曾在长沙呆过,以他的名气不可能不留下只鳞片爪。倒是他的儿子苏轼确曾经过长沙,并留有《题潭州徐氏春晖亭》一诗。诗云: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栏。
穿竹鸟声惊步武,入檐花影落杯盘。
勿嫌步月临玄圃,冷笑乘槎向海滩。
胜概直应吟不尽,凭君寄与画图看。

这位徐大官人的宅第具体在长沙哪个位置已不可考。

如今的苏家巷中立有一处苏洵的雕像

这一带的老建筑也很多,巷内公馆林立,有个说法是民国时期至少有一半的富人是居住在这一带。目前保存尚完好的有曾任岳麓书院山长的清朝文人贺长龄故居,以及原为国民党一军官住宅的苏家巷36号公馆。这两所公馆结构完整,为民国时期长沙地区典型公馆样式。

苏家巷36号公馆

苏家巷最大的单位是原湖南省粮食局,粮食局的大楼是一座长沙目前留存不多的典型苏联风格的三层红砖房子,外观大气典雅。庆幸的是这幢老房子已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了起来。苏洵雕像就立在这栋楼前。

原湖南省粮食局

苏家巷的中段,一条弯曲的百米左右小巷朝南通往人民西路,名为白果园巷。因当年巷口有几棵树荫如巨伞的白果树而得名。白果园最有名的是程潜公馆,是当年程潜与中共代表商谈湖南和平解放相关事宜的见证地点之一。

 
苏家巷继续前行,靠蔡锷南路处一条小巷名丰盈西里,以丰泉古井而得名。丰泉古井原名丰盈井,掘于清道光八年(1828),由当地的几十户人家集资兴建,该水井掘成后,井旁竖有二块石碑以记其事。其一记载集资人姓名、集资金额、修井时间等;其二喻示此井乃公共用井以及修井原因等。


这井还有个传说:古时候这里原来是没有水井的,人们用水困难,要到几里外的湘江去挑。有个老婆婆的儿子是个大孝子,却生来腿脚不方便,挑水太难。孝子因母亲有洁癖,天天要洗澡,便不顾自己脚有残疾,天天跛着脚去湘江挑水给母亲用,数十年如一日。因此感动了观音菩萨,派来座前捧玉净瓶的龙女,在孝子屋前点化出一口井,将玉净瓶内的甘露洒到井里,从此井内一年四季水涌不绝。后人称为丰盈井,又称丰泉井。

该水井由于年久失修曾经一度被毁,2006年8月,长沙市政部门开始在丰泉古井原址重新挖掘水井,并砌以石基石栏。

丰泉古井  枬子供图
 
这里还有长沙八大公沟的遗迹。八大公沟又称为“八大御沟”,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为长沙古城八条自东向西通往湘江的排水沟渠。两侧沟墙及底均有麻石条砌成,此处为第七公沟遗迹,后经多次疏导、维修保留至今。第七公沟总长35769米,主沟起自都正街,经永庆街、百果园、化龙池、大古道巷、吴家塘、南门口,沿西沟路南侧入水流入湘江。第七公沟遗迹遗址是八大公沟唯一保存至今的公沟遗迹。

八大公沟遗迹  枬子供图

苏家巷还有一处有意思的老宅是清代文人刘崐在长沙的故居,刘崐是清代名将曾国荃的老师,曾国荃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购置这个小四合院送给自己的老师,现在是粮食局幼儿园。以前属于苏家巷,因修建了人民路,现归于樊西巷了。门前一条小路,是名人郭嵩焘感慨曾国荃对老师刘崐的尊敬,将此道路命名为师敬湾,以示尊师敬道。


“铜铺街的敲打叮当响,登隆街的灯笼亮堂堂……”这首长沙民谣讲的登隆街就在此地。这条南北倾斜的小巷北起解放路,南止苏家巷,左右鱼贯交织着里仁巷、育婴街、东茅街等。

登隆街

旧时此街以糊制灯笼的店铺较多,故称“灯笼街”,后雅化为“登隆街”,取生意兴隆之意。清光绪年间《善化县志》省城图内即标名登隆街;康熙年间湘抚赵申乔所撰,经民国时罗庶丹、饶省三增补的《长沙地名赋》有句云:“八角亭开,客登隆以得路;三尊炮响,官吊马以升堂。”

登隆街还有一俗称,叫“亮壳子街”,据传是为避原名“灯笼街”之讳而改称,因为“笼”与“龙”谐音,不可直接称呼。亮壳子即旧时长沙人对灯笼的习惯叫法。登隆街糊制最多的是家用的灯笼,到夜晚时,点根蜡烛提着,就能照亮路面到处行走。当时的街上,传统红灯、流行花灯都能在这里找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登隆街”三个字却为这条街烙上了历史的印记。

民国时期本街有宏济药堂、庆丰米店、瑞隆皮件厂、华昌木器店等店铺。抗日战争后,王麟昆购得庆丰米厂原址,改建为长沙剧院,旧址今犹存。长沙著名的参茸号“宏济堂”、“元昌”也位于登隆街。

长沙剧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登隆街北囗东端还有一幢七层高的大楼——九龙服装厂。该大楼的一楼是临着解放路的门面,经营成品服装和各色布料,承接衣服来料裁剪制作 ; 楼上几层是制衣加工车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九龙"服装曾是长沙的第一大成衣品牌。今已拆除。

登隆街上最有名的建筑是长沙剧院,长沙剧院不是长沙最早的影剧院,却是目前长沙唯一一个保留在原址的民国时期建成的老剧院。其前身为设立在小瀛洲上的长沙大戏院,1930 年开业,由萧石朋创建,是长沙一座比较大的剧院,可坐 800人。著名电影演员胡蝶曾来此处出演过话剧。

胡蝶(1908-1989)  图源网络

1937年3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该院演出梅派拿手戏《宇宙锋》、《西施》、《洛神》等,海报一经贴出,就售票一空,出演盛事可谓轰动了整个长沙城。该戏连演 10 天,场场爆满,长沙城一度出现 " 万人空巷看梅郎 " 的场面。

原址毁于文夕大火后,1940年由张竹依等组股经营,院址迁坡子街。1947年复由京剧演员王麟坤等经营,重建剧院,迁至登隆街原庆丰米店地皮,改名长沙大剧院。上世纪90年代曾经改成舞厅,我也曾在此跳过交谊舞。

可惜的是这栋建筑的外貌还在,只是再也不是剧院,闲置已久。好消息是长沙剧院将进行原址改造复原重建。
 
育英街虽然不长,在长沙历史上的地位确是十分重要。育英街,原名育婴街。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载:雍正二年 ( 1724 ) 湖南布政使朱钢捐银 600 两建育婴堂于此,以收养弃婴。乾隆十一年 ( 1746 ) 交长沙府管理。此街因育婴堂在此而得名。

1933年,改为育婴所的育婴堂才搬出此街(搬到育才学校)。育婴堂旧址被湘菜名厨宋善斋买下,改建为饭店,就是赫赫有名的潇湘酒家。以 “品尝湘菜,必到潇湘 ”而名噪一时。

育婴堂旧址  图源网络


育英街因与南正街、司门口、红牌楼近在咫尺,从民国时期起就是长沙商业盛地。像吴大茂、蔡裕兴刀剪铺等老字号都是在此街发迹。街中的新华楼茶馆更号称长沙旧日八大茶楼之一。民国时期此地还有间火宫庙,只是香火不如火宫殿那么盛。

我小时候去育英街最多的就是此街上的长沙盆堂。所谓盆堂就是澡堂,九十年代以前的人,家里地方狭小且没有热水器,冬天洗澡只能去单位的澡堂,那些没有工作单位的或是工作单位没有大澡堂的老街居民,就只能光顾长沙盆堂这样的公共浴室。

长沙盆堂一直经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不知所终。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此街一度搭起铁棚子,卖起了牛仔裤和流行服装。而到了本世纪初,育英街口成为小吃夜宵之地。白天则做盒饭生意,育英街一度被认为是“晚上走路打溜,白天全是盐油”的“油盐街”。直到近几年,政府大力整顿后育英街才焕发了新面貌。

育婴街

而民国时期,育英街最有名的是此地的新舞台剧院。新舞台剧院落成时,一开始是专演湘剧。当时的湖南报纸赞誉该剧园 “有团结精神……内政修明 , 财务公开。人无退志 , 因此声誉日隆 ”。也有说坏话的:“其建筑设备陈旧 , 座位太多 , 致后至者可观其形而不闻其声。右座辟为女席 , 中竖高不满 3 尺之木屏……无太平门 , 出路之狭 , 售票之滥 , 尤其积弊也。 ”

新舞台剧院后来也放电影,是长沙最早的几家电影院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育婴街里的新舞台成为花鼓戏的演出场所。直到1958年才拆除改建为工厂。

此地另一条小巷名为东茅街,位于马王街与登隆街之间,全长仅400余米。如今已被蔡锷南路一分为二。

东茅街


清朝时,长沙马路尚未开通前,这条街曾叫东茅巷,为长沙城内一条东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向西经育英街、跨黄兴路、走坡子街可通小西门河边,往东经马王街、东庆街、浏正街达浏阳门外。昔时东茅巷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后由巷改街。


东茅街上最著名的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医院位于东茅街的东段,占据了半条街,其前身是仁术医院,它的历史比湘雅医院更为悠久。

*陈先枢供图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为救治武昌战争中撤下来的湖南援鄂军伤员,新上任不久的湖南省都督谭延闿拨款在东茅街建立红十字会医院,聘请美籍医生、传教士颜庆福担任院长。1924年红十字会医院改称仁术医院,新中国成立后仁术医院由政府接管,更名为湖南省人民医院。


与省人民医院相对的,东茅街的南侧,如今东茅街小区的位置,是原省煤炭厅的宿舍区。这里原有个公馆,后收归国有,被改造为煤炭厅职工家属宿舍。

END 

*本账号(城市记忆CityMemory)是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枬子,编辑 | 明明,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城市记忆,摄影/莉莉安。


添加城小忆微信,邀您入群,与我们一起,找寻丢失的城市记忆

往期精选


记忆中清水塘  |  乡愁:那些街巷,那些光阴

我与倒脱靴巷的情缘  |  湖南烈士公园66年了

记忆中的溁湾镇 | 长沙老公馆,看一眼少一眼

风云际会袁家岭 | 昔日长沙重要工业区雨花亭

长沙北郊和北郊名人故事 赤岗冲的七十余年

七十年代前长沙五一广场 | 长沙街头艺人图鉴

蔡锷中路风情录 | 韵味马王街 | 长沙人吃得刁

长沙70年扩城记  |  南大十字路上的年少时光

红墙巷内老城旧貌 | 北大马路到湘雅路的记忆

百年仓后街的非凡 | 长沙九龙仓下的老街记忆

长期征稿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文字或新老照片)敬请发送到citymemory@csjyds.com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记忆CityMemor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