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个毛啊,语言只是梳毛的廉价替代品
赵嘉敏|东西文库创始人
活动: 2016年12月31日 2017年互联网思想大会——系列预热沙龙之社交进化,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笔记。PPT来自嘉宾。
今日笔记侠客:笔记侠 深度好文:3353字|5分钟阅读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邓巴数是多少?
社交的核心是取悦别人吗?
为什么说很多新机会往往来自弱连接?
什么是结构洞和桥接点?
社交进化有哪些方向?VR会给社交带来什么改变?
全网首发·完整上篇笔记·社交运营
随着微信大热,新浪微博的用户和营收都大幅下降,股票也步步下滑,但2016年,新浪微博、陌陌等社交网站开始咸鱼翻身,股票大涨,新浪微博在半年内股票就翻了三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浪微博等老牌社交网站的再次火爆?三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就“社交进化”,从社会学、系统科学、社群经济学等学科之间互相切换做了一次深度探讨,他们都是如何看待“社交”、“社交进化”的?
东西文库创始人赵嘉敏:
这次聊一聊社交的进化。大家手机里可能有几千个联系人、几百个微信群,社交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时代的社交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带领大家进化?你是否焦虑?
前一段时间我挺焦虑的,持续了两周左右。我其实算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从没觉得自己也会遇上焦虑,甚至没想过会有中年危机。所以话题就从焦虑开始讲。
一、邓巴数和梳毛说
这段时间我们正好在出一本书,是邓巴教授写的《梳毛八卦和语言的进化》。不知大家手机微信里Contacts(联系人)有多少,我自己是1600个。基本结论是,我们能够Handle(处理)的好友数量是150个,哪怕是在网络社交的环境下,无论Facebook还是微信都是同样的结论。当然,微信的数据没有公开。
为什么邓巴会得出这样一个数字?他认为与人大脑皮层的面积有关系。他做了二十几个灵长类动物的调查,调查这些动物的族群大小,包括大脑新皮层的面积。最后画了一张图,得出结论:族群的大小和大脑新皮层的面积成正比。这又是为什么呢?
邓巴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人类、灵长类动物或者高级社交动物之间维持族群需要去做社交。社交行为在灵长类动物表现出来的就是梳毛。梳毛可以增进感情、结成团队,维系族群。
灵长类动物每天花在梳毛上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一般来讲,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要花10%的时间用来梳毛。人类可能早期也要像猴子一样去梳毛,但后来人类能从这些动物里脱颖而出要得益于语言的作用。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一番解释,邓巴教授认为语言实际上是梳毛的替代品,非常廉价、非常有效的替代品。
猴子梳毛得梳上半天才能获得愉悦感,但如果彼此通过语言来沟通可能很有效,很快地就可以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而且语言可以一对多,梳毛只是一对一,或许可以同时给两只猴子梳毛,但三只就不行了。语言至少可以一对多地进行沟通。
也有社会学的研究发现,语言这种心理上的梳毛行为不适合大的群体,一旦群体规模超过4-5个人时就会自然地分群。
二、强连接和弱连接
另一个概念是强连接和弱连接。
在150个人的圈层里面的属于强连接,越紧密的连接越强。之外的叫做弱连接,就是彼此间关系并不是那么亲密,生活和工作上的交集并不是那么多。但还有一个有名的道理告诉我们,弱连接非常有价值。为什么?就是因为强连接跟个人同质化的程度会比较高,所以很多新机会、新想法往往来自于弱连接。
国外的社会学研究做得比较早,调查了大概几百个个体。格拉诺维特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表论文,得出的统计数据是找工作时,有17%的机会是来自于熟人,但有28%的机会是来自于弱连接。这是很有名的结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对象,其实更多可能的机会是来自于弱连接。
清华大学的罗家德老师把这个结论总结成了另一句话:
“强连接提供资源,弱连接提供机会。”
资源化就是做什么事需要有熟人一起来做,但是新想法、新机会往往是来自于弱连接。
和强弱连接平行的概念是结构洞。强弱连接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看,结构洞换了一个角度,是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看。
我们都在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社交网络,不同的社交网络之间也是有一些分隔的,就是也会不相交。这些Gap(间隔距)叫做结构洞。但所有社交网络最后都会连成一大片,是少数节点会把不同的子网络连接到一起。学术上把这样的节点叫做Bridge(桥接点)。
其实这个名词写得非常好,叫做Entrepreneur,就是创业者节点。为什么叫做创业者节点?我用自己的经历举例大家体会可能会比较明显。
最早我是做工程师的,手机里只有几十个联系人,但工程师需要很多新的东西激励、刺激,所以我就必须拓展人际网络和社交的面,逼迫自己要成为Entrepreneur的节点。当然,有些职业天生就是这种节点。比如媒体人天生就要接触非常多的人,这些人其实本身就是Entrepreneur。
过去几年非常多的创业者本身就是媒体人,比如罗振宇、王煜全,他们本身就有先天的优势。这是结构洞从社交网络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线上的社交到底对我们有没有改变?还是说手机只是我们线下和线上的一个设备?从目前来看,似乎是改变不多,很多时候还都是熟人和线下社交,虽然也有很多线上陌生人社交,但总体改变不多。
举两个有可能发生改变的例子:
1.表情包
表情包是线上社交衍生出来的东西。我们懒得打文字,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打文字时就发一个表情过去。刚开始我觉得表情包是语言再一次的进化,是语言又一次比较廉价高效的梳毛工具。新认识的朋友往往先发一个笑脸,可以说笑脸没什么含义,也可以说包含了很多含义,反正是尽在不言中。
我现在有一种强迫症,打完一句话会想要不要发一个表情过去,发微笑还是大笑都成为了一种强迫症。这是语言进一步进化成了更有效的梳毛工具的表现。但后来发现有不少朋友从表情包衍生出来了一种叫做斗图的行为,斗图行为本身发展成了社交的行为。
2.陌生人社交
原来线下社交不太容易达成陌生人的社交。陌生人社交反映了一种“反线下社交”的东西。因为线下社交根本目的是要彼此“梳毛”,做到彼此情感上的安慰。但过程很可能相对复杂,每个人经历想法的不同,导致很难做到彼此间有效地梳毛。
动物的梳毛获得的是生理上的愉悦感,而人更需要心理上的愉悦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情。很多人会有社交恐惧症,每个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有这个阶段。我不光是Close Friends(密友)是Handful(少数),我的整个交往圈子就是Handful。这样从线上能获得比较轻松、比较简单的社交关系。再进一步发展就是简单的“社交梳毛”,这是另一种演化。
三、虚拟现实带来的社交新体验
2016年“虚拟现实”被谈及很多。我们听到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视觉上个人体验的改变,觉得它会是3D电影的升级版,实际上对未来社交而言——如同微信宣称的VR会颠覆掉革微信的命一样——VR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社交体验。
VR最重要的依然是“分享”。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信息、语言、文字、音频和视频,但VR分享的是体验——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能实时分享给你,强调的就是体验。这种体验就像人有了“复眼”,很多双眼睛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图像;或者像人有了很多双耳朵,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还可能是有很多感知器官。当人们可以随时地接收别人传给你的感知的话,个体的想法、意识都会因此产生改变。
很多科幻电影里面讲外星人有Hive Mind,就是“蜂穴思维”。
比如蜜蜂虽然个体是独立的,但整体行动是由统一的意志来指挥的。科幻电影《独立日》里展现了这种思维。而我们人类有一天可能也会通过VR建立这种Hive Mind(蜂群情绪),可以实时地跟别人分享个体感受。这种分享不一定是全体,可能会是一个小群体、一个社交圈,哪怕就是和你的Close Friends(心腹之交)进行分享。这会是将来带给我们社交最大的改变。
四、语言和文字不能混为一谈
语言是梳毛的廉价替代工具,但是文字怎么办?当我们表述“语言”时,往往会把它和文字混为一谈,其实文字和语言是两回事。最早文字和语言是分开的。猿人的叫声,或者简单发音是不对应文字的。文字是在用图像去表示意义。最早文字被用在记事和祭祀这种场景之下,并不和语言对应,后来文字才和语言对应起来。
今天我们对文字有一个很尴尬的状态,就是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读文字,或者觉得读文字越来越不太舒服了,看文字不如看视频或看图片。因为看文字需要调动逻辑进行分析,读文字会觉得特别累。哪怕在手机上看一篇超过1500字的文章可能就会觉得有点难,但我依然觉得文字会非常重要。
最右边的图是工程师的代码。代码有非常清晰的逻辑,一般来讲代码是没有歧义的文字结构。
另一种强逻辑的“文字”是图像,就像即将上映的影片《降临》,里面有个外星人叫做“七只仝”,它们的文字是像画一样的东西,可以画很大一幅图。但语言和人类类似,都是顺序表达。
为什么我不爱听音频?因为语音只能从头听到尾,但文字是另一种东西,可以一目十行,一篇四五百字的内容扫上一眼可能就能了解个大概。包括前一段时间微信圈里流行的小游戏,一段文字,组成词组的文字顺序是相互颠倒的,但依然能把整句话很顺畅地读下来,完全理解这句话在讲什么。文字是有这个特点的,有定形处理的潜质,但通过声音传播的语言不行。
文字的意义和语言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文字可以理解为推演和预测。《降临》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语言学家,知道“七只仝”的文字和语言是分开的。
那将来人类有没有可能再次将文字和语言再次分开?
两者会有各自不同的作用,语言更多成服务我们的梳毛社交,而文字则拥有其它功能。当然这是纯粹开脑洞,不说也好,想像也好。
*预告:明天将推出社交进化下篇:微博一定会再次崛起,用成本收益账这个逻辑可判断。
主办方介绍——
网络智库 |致力于“让天下思想者连接起来”,并“让思想流动起来”。目前,已聚集并持续连接几百位泛互联网领域的思想者、研究者、企业家、创业者,举办线下跨界思想公益沙龙——智酷沙龙近50场,精编内容近100万字。2016年3月,成立“段永朝工作室”,开发“认知重启:互联网思想十讲第二季”公开课,尝试以个人工作室模式,支持中国互联网思想研究。
“淘宝第一网红”张大奕的幕后推手
——如涵电商养成记
《新商业进化论》独家解密
▷扫描二维码,到喜马拉雅亲耳倾听。
▷每周两期,每期15-20分钟,一年共100期。
更多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俞敏洪丨李丰|蔡文胜丨段永朝丨罗振宇|吴伯凡|宗毅|吴声|伊光旭丨李欣频|王东岳...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湖畔大学|创业黑马学院|i黑马| 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