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的有用和无用

2016-05-19 大海 守望香格里拉


文学的有用和无用

作者:大海


    

三十几年前,我和同龄人们还没有自己的电视机,至于电脑、手机之类就更不可能有了。如果是在乡下或更偏僻的地方工作,业余的时间就只能看看书,或者勉强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权当娱乐以解寂寞。


那些年代,文学的“用处”当然还不止于能够消解无聊,倘若文章发表,哪怕文采普普通通,头顶上“文学青年”的光环也能照耀方圆几百里,谈恋爱、换工作、升职务都足以借此作为一项重要资本,就如当今选秀节目中的晋级者,几可一夜之间告别草根,而且将有不断被提携的可能。那时候的文学,“用处”确实不少,有的人还将它充当“门票”、“敲门砖”、“资本”。所谓文学,所谓爱好,大多不过是投机的幌子。



话虽丑陋直白,但也并非完全瞎说。不信请找找当年那众多的“文学青年”,如今还见几人在傻傻地坚持?就算“偶发兴致”,并且有文付梓,也怕是已经文而无学,难以卒读,至多聊以自娱、自慰而已。所以,文学的曾经“有用”,恐怕是有些人对文学的曾经投机罢了。


而今,文学似乎已经不再那么“有用”,追逐的人自然也少了,精明的人一如既往在“有用”与“无用”的选题之间飞快地权衡和选择。于是,在有些人的眼里,文学真的变轻了,甚至真的“被无用”了。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这是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这个观点,无疑源于他对文学功能的正确认知。也正因为清醒于文学的“无用”,才使莫言和莫言们能够平静、自信地坚持笔耕,引领我们不时走进人类的精神殿堂,聆听人性真实的声音。


精神创造是人类进步史中最艰辛的创造,也是最伟大的创造。如果说,科学用物质轻易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那么文学便是在给人类的灵魂艰难地疗伤。相信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珍视文学,尊重文学,更加理解文学对于人类生命史的伟大贡献。



没有人写作,文学便不存在。没有思考,只有趋利的写作,任何冠冕堂皇的文字都将毫无意义。把所有人的文字都当作文学,难免牵强。但有了纯粹的写作,就一定会有纯粹的文学。其实,关于“有用”或者“无用”,真正的作家是不会去关心的。


好在迪庆文学这块小小的领地,从来就没有荒芜过。也许,要让它真正繁荣起来,我们还需要期待很久,还需要很多坚持,但只要文学的精神在,这块神圣的领地就必将迎来春华秋实的灿烂未来。加油吧,迪庆的作家和诗人们,也希望你们纯粹些,再纯粹些!


图片源自网络

查看作者相关文章请直接点击标题

《耕耘绿海,一季追梦的草原》

《偶的EQ》《墨臭斋笑弹》

《兴盛番族的“番”怎么读》

《散漫雍容迪庆人》

《多年以后【诗歌精选一】》

《你是什么“疑似”》 《爱情话题》

《智慧就在迂腐者那里》

《下雪的猴子》

《这个世界有诗人真好【诗歌精选二】》

《文化什么意思》《讨厌的网兜》


欢迎转发、评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查看「守望香格里拉」公众平台入驻作者文章

请点击原文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