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漫说、考究孟良崮会战的多点细节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最新:友谊之光——2019年·橡树·成都洛带·读书音乐聚会~花絮

由军事角度,详说珍珠港事变

钓鱼城大战,历史在此拐弯

最后的炮台——南京会战、南京屠城八十二年纪念说

太平洋战争,日本南方军的出击

西安事变八十三年:再说事变和平解决及日本对西安事变的影响

走出历史的负累——南京大屠杀八十二年祭

成都二仙桥的三线建设往事漫谈——宏大叙事后面的平淡感慨

当承诺可以失效:详说逊帝溥仪被逐紫禁城经过

孟良崮会战态势略图。


题记:对战争的感悟、思考将直接推动人文、理性的养成。


孟良崮战役历来算是热门军史话题,关于孟良崮战役的网络文章汗牛充栋,大致分类则有三类说法极为突出。


首先,便是粟裕是军神说。


粟裕到底是不是军神?


据传,如是网络上有人说粟裕是军神,林彪粉丝就会强烈反对。如有人说是林彪才是军神,那么,粟裕的粉丝同样也会激烈反驳。


实际上,三年内战期间,中国战争已经进入半机械半骡马时代。


战争烈度及科技含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勤保障及军队体系化运营要求急遽提升,司令部及参谋部在战争中重要性日趋重要。


所以,如无视当时实情,而非要认为只有军神才可以打胜仗,显然是看《说唐》看得入迷的梦幻误会。


孟良崮战役期间,陈毅坐镇华野总部,粟裕与许世友则大致为华东两大主力集群老总,算是华东军政一把手饶漱石的帐下大将。


——研讨三年内战在说到山东战区往事而无视饶漱石,显然就是的缺憾。


尤其,坊传1948年5月,粟裕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后让帅一说,说是因为粟裕坚决推辞,后来才就任华野代司令兼代政委。


实则,这一重要人事任命,更像是当时战争背景下,饶漱石和陈毅之间的一次华东野战军顶层军权的一次商洽。


只是,1955年粟裕封将之时,正是饶漱石犯事下课之时。


1948年,陈毅走后,饶漱石(居中)、粟裕(左2)、谭震林(左1)等在济南。


饶漱石黯淡出局,华东野战军往事就此一撇一捺,行草换位魏碑,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否则,以陈帅是井冈山时期三巨头之一,饶漱石更是跃马第一的华东军政首席大佬。两位老大要在革命道路上你追我赶,要以粟裕与二位比肩,显然不切历史的实际。


孟良崮战役到底是谁指挥?


饶漱石是否参与这次会战的决策,至今尚未解密。


然而,孟良崮会战核心是孟良崮围歼整编74师,客观上是国共军双方云集数十万人马的大会战。


按照正常的战争及军事情况分析,如此大规模会战,作为会战的主动出击方,华东野战军会战总指挥部绝无设置在抵近战场10、20、30公里地方冒险的道理。


所以,粟裕指挥部可能是孟良崮会战前指。


这是军事和战争的基本逻辑。


战争和军事具有其特有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精密性。所谓名将决定成败,其实与历史和战争无关,只是源自评书、演义以及报纸新闻。


第二,地主家属当签军说。


我一直怀疑这个说法可能起源于那个朋友的钓鱼原创。


在2010年左右,网络喜欢军事的朋友们尤其喜欢原创一些似是而非的钓鱼贴,比如陆房大捷击毙日军大将,中苏二战后在蒙古大战,二战时期国军参战诺曼底登陆等等,都是影响极大的钓鱼原创


在明眼人眼里,钓鱼原创破绽百出,但是,更多非专业圈子的读者,自然难免深信不疑。


坊传,孟良崮激战,攻方督战、驱逐地主和地主家属上去挡子弹,守方心软不忍下手,于是防线崩溃。


然而,这个地主家属当签军说,在当时战事环境下,绝无可能。


理由简单,孟良崮攻击和平原攻城完全两个概念。


孟良崮一带地貌复杂,地形破碎,山地陡峭,群山连绵且比高较大。


要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激烈、攻防高频率转换的作战,如以缺乏军事训练和素质锻炼的老弱病残的地主和家属推到前敌,他们可能走到山脚,早就两腿打闪,那里可能完成如此任务。


要用老弱病残的非军事人员完成山地纵深数十公里的机动,赶到前线充当炮灰,行军耗时这个漏洞,显得尤其突兀,且无法自圆其说。


此外,在冷兵器时代,签军排在当头,固然有一定军事价值。


但是,现代战争,守方既有手榴弹、迫击炮等各式曲射火力,更有配套防御阵地部署的交叉火力。避开挡在前面的签军,火力袭击后面,轻而易举。


何况签军未经训练,人少无用,人多冲锋一旦失败、溃退,反向冲动自己阵脚,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可见,用签军得不偿失。


写军史,读军史,得站在军事和战争科学的角度,讲点道理,讲点逻辑。


第三,谍战决定成败。


很多军迷认为,孟良崮会战,第74整编师大败亏输,主要因为郭汝槐,或者其他人故意泄密、设局、放水……


固然,情报、谍战是现代化战争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假设战争如是谍战为先的那么简单,战争也就纯粹了。


其实,历史并非如此。


整编74师在出苏中作战最初,就几乎是裸露在陈粟视线之下。

现在回望,当时国军已经泄密,尤其在苏中作战最初,由陈诚、薛岳策划的攻击路线,在军队、物资占优态势下,并没有果断截断山东和华中联系,反而稳步平推。


至今看来,相当吊诡。


不过,激战之后,整编74师还是占了上风,粟裕苏中主力也不得不退入山东地面。


可见,这一阶段战事充分说明,谍战、情报,是战争一个要素,但不是全部。


——扩大谍战、情报,以猎奇的视角去分析孟良崮,其实是喜欢八卦,而不是真的喜欢历史、战史。


如此这般,三点说完,再讲孟良崮,就得延续第三点,由郭汝槐开说这段往事。


郭汝槐,绰号郭小鬼、郭矮子,土木系13太保之一,擅长文案和图上作业因而受陈诚赏识,起家。


孟良崮上的旅游点张灵甫指挥室。


因为此公高寿,更兼文笔、口才了得,说起往事信口开河,使得蜀中诸多文人既不懂军事更急切想写抗战,一来二去,都是频繁引用此公回忆,竟然使得此公头顶,也是一番战神光环隐约。


闲话。


内战期间,操办“军改”整编74师,是郭汝槐较为出名的一件往事。


现在看来,74军的军改,即第74军整编为74师,兵员锐减1万有余,想当然地削去辅助和后勤方面番号,却又缺乏现代化设备补充,同时,全军机动、作战更为相应后勤保障。


一旦激战,整编第74师只得由战斗部队拨划人员完成辅助和后勤工作。


无疑,在当时军备条件下,这次军改,完全是狠狠削减整编第74师战斗力的最大败笔。


这个败笔的主要实施者,便是军政部长陈诚,以及提出军改方案的军政部下属军务署长郭汝槐。


军改完成,看似兵强马壮,整编74师出苏中即多处行军、攻击,既存在军事情报泄密的可能,又因为连续作战,消耗极大,无法及时补充,战力急遽削弱。


该部在苏中攻击依然进展,最后失败于孟良崮。


苏中作战时期的粟裕将军。


有无谍战、情报因素?


肯定有。但绝不是全部。


写军史,及阅读军史的思考,其基础必然是战争及军事学基础。


如是背离这个基础,不讲道理,不讲逻辑,靠哪位名人名言警句,或者以飞来传去的内部消息、秘闻去解读战史、战争,显然是一种遗憾。


我写战史、军史,通常认为,无论是谁,皆无法担保和垄断正确。


我们能够做到的,无非是努力以尽量接近真实。


而要努力接近真实,尊重专业的、基本的科学,在逻辑和理性的框架上完成独立的思考,便是前提。


那么,我们还可以在稍微专业的视角,再读孟良崮战役


比如,马歇尔在他的军事名著《人与火,未来战争指挥问题》里面,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的军事学观点。


即“积极战斗人员”比例与战斗力关联,且成正比。


任何一支作战部队都存在“积极战斗人员”和“非积极战斗人员”。


通常,“积极战斗人员”在实战比例都小于“非积极战斗人员


通过调查,在二战列强军队里面,德军里面“积极战斗人员”比例最高,在二战早期不过30%;后来,美军参战,积极战斗人员”比例则不到25%。


被誉为斗志高昂的苏军,则仅有17-20%。


苏军的“积极战斗人员”比例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苏军频繁被大量伤亡、被俘、甚至溃散。


老电影里面的张灵甫指挥部。


可见,积极战斗人员”比例,实则就是我们认识的士气的更完整的提法。


回到孟良崮会战战场不难发现,当时,抗战才结束,人心思稳,民心求和。


如此一来,军队积极战斗人员”比例可能较低。


素以编练、实战精锐的整编74师更不例外。战前实施军改,大批老兵裁员、转业,“积极战斗人员”比例降低,自然使得改部战力降低。


拼人,以及拼武器、拼火力,固然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但是,如果当双方的“积极战斗人员”都降低到接近的水准,作战双方对战之间,在拼人,拼火力、拼后勤方面,也就变得模糊和无法判别。


说到拼人,其实,并非以比较人数去肤浅比较、分析战争。


在现代战争中,拼人,以及拼火力、拼后勤等方面,早就不可分拆。


比如抗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国军人数都比日军多出倍数。然而,国军每战艰苦,都是以拼人去抵消在火力、后勤方面的劣势。


然而,说到拼人,就要知道两个战争定律:


作战双方战力一定,实施远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成正比。


作战双方战力一定,实施近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换简言之,就是远距离交战,装备好、战力强、训练有素的一方更容易取胜


近距离作战,人数多的一方,一涌而上更容易取胜。


张灵甫和整编74师最后惨败,在战略和战役上,很大程度其实都在都践行着这几条战争定律。


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


打完抗战全场,张灵甫确然是抗战英雄。


抗战自淞沪会战开始,他能够担任一位出色的团长、旅长、师长,却在未必是整编之后的74师的合格的最高指挥官。


内战早期,在苏中作战,整编74师作为重装师出场,一直靠2、30公里相距兵站支持、展开行军、作战。


这也是整编74师能够在苏中连战连捷的客观因素之一。


然而,等到进入鲁南到最后上了孟良崮,整编74师不仅脱离垛庄兵站,更是脱离主要交通线超过50公里。


火炮、汽车缺油,无路,自然无用。


军马、军骡既缺草料,要走山路更是艰难。


在实战中整编74师机动路线走得如此极端,无论事先是否有哪位上峰命令、要求,作为第74师最高指挥官,张灵甫肯定有自己责任。


战前,汤恩伯曾经数次电令张灵甫回防、驻守垛庄,并且电令垛庄驻防部队长,要求他也致电张灵甫要求军援垛庄。


然而,出于无法明了的原因,张灵甫并没有回防垛庄。


这是第74师兵败孟良崮前因。


整编74师虽然不如美军、德军、苏军重装师,但是,整编74师每日消耗的弹药、油料、粮秣依然需要相当数量。


重装师在执行行军、作战时不得脱离主要交通线和兵站,否则作战部队将受制于后勤保障,战力将会急剧下降。


火力,在分析孟良崮会战中有很多文章专门论述。


传说中张灵甫阵亡之地。


很多文章认为,被困孟良崮的整编第74师火力减弱的关键原因,是因为高居山头,被动挨打之余,却无法降低炮口炮击山下。


实则,有所夸大。


彼时,整编第74师重装武器搁置垛庄兵站之外,尚有较多火炮带上孟良崮。


守在孟良崮高地,部分小口径火炮即可部署侧射火力发挥作用,其余迫击炮等曲射炮也可部署主阵地后面的反斜面,待机作战。


——事实上,在会战尾声,华野搜索、扫荡纵深,也正是在主阵地后面的反斜面阵地区域,俘虏了大量隐匿残兵。

孟良崮上的这些残兵人数众多,几近3团,他们守着空枪空炮之外,饥渴交加,再无战力。


如是张灵甫按照汤恩伯电令,派这支残兵一部回防垛庄,既无损孟良崮防御作战,又可力保垛庄不失。


如此,战局又该如何?


归根到底,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一战火力不济,导致完败,完全因为缺乏后勤支撑,致使整编第74师无法将更多的火炮和弹药带上孟良崮所致。


如此对比史料、地图,冥想当年,换位思考,于是,往事如电影一般浮现出来。


每一场战争,都是一场大片。


一方,是垛庄与孟良崮被截断,失去后勤保障的3万余战兵的整编第74师。


一方,是饶漱石督阵,有7.6万随军民工,15.4万二线民工,69万临时民工参加支前,有着后勤兵站保障的华野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负责围攻,以第2、第3、第7、第10纵队负责阻援,华野特种兵纵队负责火力支援的30余万华野大军。


对比如此悬殊。


如此,再看历史,再看地图,孰胜孰败,早就一目了然。


孟良崮战场地貌。


这一切,其实都源自两点:


战争自有战争的逻辑。


历史上没有一场违背战争逻辑的战争。


——往事距今不足百年,战场地貌、地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既然谁也不可能把战场的地貌、地形锁进保险柜。当然可以照着军事、战争逻辑、科学的轨迹,参考关联史料、访谈,再到战场旧地,细致观察那些藏在地貌、地形后面的细节,去复盘、推演往事。


这有助于撰写战史、军史。


而以敬畏之心去认知着战史、军史,自然就会感悟到靠近真实的可贵,难得。


祝好友们冬安,关注朋友可以注明、添加我的微信zksd1222。

以文养文,还望支持。

大明帝国启示录:就纯粹军事科技去看大明帝国的灭亡

大明帝国启示录:屯门之战与世界之窗

真实的潜伏:军统电台案始末(上)

新1军和税警总团的抗战八年

浴血河西:古浪峡突围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