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浴血河西:古浪峡突围记
最新文著,点击可阅:
七月抗战战史新系列:
西安事变系列四篇:
昨天说到第9军在15日夜间,袭击、击溃古浪守城民团和第100师298旅595团一个连的守军,占领了古浪。
然而,这个胜仗之后,作为西路军分三路西进的左路军,第9军在占领古浪县城之后,事实上也就处于被马家军以主力分隔、包围的状态。
——此刻,第9军与第30军、第5军相距都在一天以上的路程。四周,正有马家军无以计数的军队、民团在马元海指挥下,匆匆向古浪赶来。
古浪县城及古浪峡的战略价值,在昨天《古浪战役始末》里面有所简述。
东靠景泰,南依天祝,扼河西走廊要冲的古浪县城,古称虎狼头,正是在一条马不并骑,车不并行的狭窄通道上建成。
古浪县城虽为要地,号称易守难攻,但是县城地处平地,城墙低矮,更因为长年受风化、地震影响,多有坍塌。
由此可见,对弹药极为匮缺的第9军而言,要以这样的地形,在城桓设防对付机动能力极强的马家军,无疑,毫无地形优势。
于是,夺得城池,第9军即以军部驻守古浪上城,以军直属队沿县城两端布防。
而后,第9军将两个主力师沿古浪峡南北两端布防。
以第25师师部驻南关,布防西南方面,向马家军极有可能重兵来犯的西南部的古龙山,派一个加强团;向扼控甘新公路的古浪峡囗,派出一个加强团,在城外高地布防。
现代画作的西路军。
同样,第9军另外一支主力第27师布防城东北方面,也在城东马家沿和北关一带布防,用以切断东路马家军回援,以及武威方向援军。
——古浪峡,可谓进出河西走廊的东端门户,自汉匈战争开始,古浪峡狼烟不息。
如此名气极大的战略要地自然极有魅力。曾经,我在自驾大西北时候特意绕道,专程勘察古浪峡。
当时,极目远眺,确实真切目睹险关隘道,峭壁千仞。
尤其在靠近古浪县城南北的两端,更有高地与县城互为犄角,看似易守难攻。
然而,书本记载与实地勘察很多时候不尽相符。
古浪城外,峭壁千仞直入云端,却对古浪县城的攻防战没有什么实战价值。
在古浪城外真正能够用于实战的地形,无非古龙山、西阳山等高地。
如是早有体系化工事、弹药、轻重火力准备,据守这些高地,当然利于守备古浪县城。可是,城外高地植被稀疏,坡度低缓,视界辽阔,如是火力薄弱,不仅无法策应县城防御,甚至无法抵挡来自四面的骑兵围攻。
显然,对当时给养,弹药极端匮缺的第9军而言,城外高地未必就是理想的防御阵地。
红军西征时期的古浪县城地貌。
更何况地形之外,第9军连续作战、行军,耗损极大,疲倦之极,确实已到极限,严重拖垮战力。
该军以第25师73团一部奉命进入古浪城,预备征粮,却因为无法寻找当地民众,毫无收获。
就此,第9军各部官兵只好身着单衣,冒着朔风,握紧没有多少弹药的武器,在饥肠辘辘中守备各自防区,坐等天明,坐等马家军的围攻……
16日,拂晓,马家军主力赶到古浪。
河西红军正式编组西路军后,第一次大战拉开帷幕。
在马元海指挥下,马彪、韩起禄、马全义等部宁青两马的正规军,以及西宁民和、乐都、互助等各县民团,合计近3万多人马,呼啸而来,包围了古浪。
这正是在武威军事会议,马元海制订的如果红军长途流窜疲惫之余占领城池顽抗,我则用大力围攻的战法。
由此,马家军集中了当时古浪附近几乎所有的作战部队,利用机动优势,主动弃守西路军第5军、第30军攻击方向,转向围攻古浪。
顷刻之间,第9军陷入险境。
当时,马家军以随军携带的几门山炮向古浪峡口之古龙山、西阳山阵地实施炮击,而后,兰州绥靖公署朱绍良部也派出3架战机助战。
如此飞机大炮并无强大火力,虽然打得远近尘土飞扬,激励一番马家军官兵的士气,对阵地上的红军并无太大威胁。
真正的威胁,来自马家军骑兵的冲锋。
象征性的炮火准备一停,熟悉地形,擅长以骑兵发起长途奔袭和集群冲击的马家军,便以正规军与民团从各自从集结地,吹响牛角、军号、口哨等等联络,各自向红军阵地发起冲锋。
途中蜂腰峡谷处,便是古浪峡、古浪县城所在。地形险要,一目了然。
青宁民风剽悍,马家军骑兵多是职业老兵,民团多有猎户,很多人在冲锋时使用叉头猎枪架在马头射击,枪法极好,且在战前均是补充了充裕的弹药。
如此一来,马家军对缺乏自动火器的红军威胁极大。
红军守备山头,既无法以火力压制马家军冲锋,弹药更是不足,很多时候靠囤积滚木擂石应敌,战不多久,即发生了激烈肉搏、近战。
骑兵机动远远领先步兵,攻击节奏自然极快。
马家军以正面集群攻击和侧翼、迂回的小集群骑兵攻击战术,利用沟壑、缓坡地形,对红军火力较弱的线段式阵地或前或后,往返突击,在战术上极端压缩了红军的防御空间。
马家军骑兵如疾风奔袭,一旦抵近、突破前沿阵地,红军措手不及,也无自动火器制敌,就只得以枪刺、大刀去对付马家军骑兵使用的河州军刀。
激战自拂晓而午后、而黄昏、而深夜,马家军各部轮番以集群和小集群战术发起进攻,每次旋风般冲上阵地,马家军与红军稍微接战,便旋风般退下。
红军未及休息,也无法埋锅造饭,又得在极度的饥寒交迫间,警惕着对方可能发起的下一轮突击。
17日,天明。
守备古浪峡囗的73团和西阳山的74团,伤亡惨重,更是基本打完弹药,情形十分危急。
第9军派出军直属队精锐一部出城支援。
第9军直属队一部老兵居多,又装备20响盒子炮,近距离占有优势。
但是,在西北野外作战,手枪射程有限,火力自然不如长枪。
由此,马家军骑兵稍微接战便疾驰离开,在毫无遮蔽的西北野外羁绊作战,使得这部分红军手枪队遭受极大战损。
上午,73团、74团二团几乎伤亡殆尽,古浪城外阵地大多易手,马元海见势便组织兵力,开始向古浪城桓发起攻击。
马家军忽而全面进攻,忽而集团冲锋,忽而小集群突击,忽而正面强攻,忽而侧翼迂回,穿插分割,辗转奔袭。
——每战之下,红军各部坚决还击,个个以死相拼。
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相互就抓扯肉搏、厮打。一时间,血流遍地,尸体橫陈。
无疑,城外第9军城防工事很快就被马家军骑兵冲锋击穿。
老照片上的西北马家军骑兵,有着比较清晰的半冷兵器、半近代化军队的影子。
徐帅后来在回顾西进往事,曾经总结作战失利三个问题里,在对比步骑兵机动差距,说到战场主动权问题时,尤其提到了古浪作战:
我们对马家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有轻敌思想,西进时兵力不够集中,古浪一仗吃了亏。
骑兵机动速度通常领先步兵5倍。
无疑,就步骑兵机动差距而言,马家军这支半近代化、半冷兵器的马家私军,在西北原野上,对补给不足,连续作战疲劳不堪的红军而言,确实占有太大的战场主动。
彼时,马元海利用马家军骑兵快速机动优势,指挥多路骑兵穿插、突击,自城北、城南,同时破城。
就此,马家军分割了第9军在古浪城内、城外各部的联系。
是以,马家军破城之后,不仅锋芒直逼第9军指挥部,而且迅速攻击打乱了第9军战前城桓守备部署。
于是,第9军各部只得于混乱中各自为战。
好在,相比古浪城外莽莽西北原野,古浪正处于古浪峡蜂腰,城内又有建筑物,适合红军收缩防线,实施短促反击。
战事激烈,年仅23岁的军政委陈海松亲自挥枪,率手枪队,沿古浪南北唯一街道向马家军发起逆袭。
巷战之中,骑兵、大枪、河州军刀等等武器自然不如连发盒子枪近战有效。
一场混战,率先破城的马家军被驱逐出城,数位军官毙命城中,马元海恼怒之下,也集中盒子炮组成突击队,玩命向城内继续猛攻。
贯穿南北的古浪大街上,红军手枪队与马家军手枪队迎面对撞,说着不同口音的中国话的年轻人们彼此各不相让。
他们挥枪射击,于冲锋间中弹倒下……
夕阳惨淡,鲜血挥洒,西北边城古浪老街关门闭户,唯有厮杀与枪声不绝。
据说,这一天,古浪血战,红军和马家军有数以千计的年轻人阵亡于古浪古城。
——他们无论活着,或者战死,都在如实书写着让后人尤为唏嘘感慨的历史。
18日,马家军再次向古浪发起进攻。
冲锋中的马家军民团士兵。
狭小的古浪老城,一条贯通南北的老街,再次成为两军相持不下的主战场。
说是古浪城里的巷战,战场狭窄实则不过弹指之间。于是,作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余地,照旧是双方年轻人挺起胸膛朝着对方,朝着子弹袭来的方向冲锋。
此进彼退,此退彼进,越来越浓郁的血腥气蒸腾着,战事胶着。
这天,第9军军长、政委均是亲自操枪上阵搏杀,马元海也调来马步青的手枪团玩命攻城。战事危急万分,兰州飞机也是赶来参战……
马家军基本没有接受过现代化军事训练。前些天两军阵营分明,战机参战看得清楚。如今混杂在古浪县城,马元海既无对空联络电台,马家军又不懂布置对空联络、通讯布板。
是以,一阵好炸。
红军处于防御,大多隐蔽工事。是以,光膀子玩命强攻的马家军民团骑兵反而大吃其亏。
看着部下被炸得人仰马翻,马元海不由得仰天大骂。
也算是受此干扰,这天午后到傍晚,马家军的进攻放得迟缓起来,第9军被割断在城外的零星部队乘机突入城内,第9军得以重整工事,坚守到夜间。
深夜,寒风呼号。
这天,第9军持续作战,伤亡惨重,自军政委陈海松受伤,军参谋长陈伯稚、25师师长王海清、27师政委易汉文、李德明、骑兵团长黄高宏等团、营、连级以上军官阵亡40余人,全军伤亡超过3000人以上。
此外,第9军经过连日行军、激战,弹药已经消耗殆尽。
古浪地貌,极为适合机动作战。如无装甲兵,如无自动连发火器,当然就数骑兵厉害了。
这时,就军事角度再看第9军似乎夺得了河西走廊东段门户之古浪要地,实则是深陷河西之险境。
前无援兵,后无补给,充饥御寒都成问题,且被马家军沿古浪峡南北两端夹击,使得战略要地已经变成兵家死地。
再战,便是坐等失败。
是夜,第9军在电报请示之后,决定放弃古浪,全军突围,寻找第30军会师。
其实,以当时第9军苦战数日,师老兵疲,粮弹告绝的险状,如要步兵突围,显然极为困难。
好在,这天突然降温,天降大雪,马家军民团居多,离开阵地,四散寻地避寒取暖,由此,古浪城外包围圈遍地都是缺口。
见准时机,第9军官兵顶风冒雪,连夜向西北突围。
就如前几天马元海与第9军作战那般,次日天明,马元海率部冲进古浪,在杀害留在城内的红军伤病员后,他分析第9军再度消失,实为向河东奔走。
于是,他整顿兵马,急急向东北追赶——正好与第9军行军方向相反。
趁着夜幕的掩护,作战部队伤亡过半的第9军突出古浪之后,并没有向东北,向黄河方向撤退。
他们向西北急急行军,经长流渠,穿定宁,最终脱离零星马家军追击,在泗水堡得到了西路军主力30军之268团接应。
古浪安定寨,第9军撤退时的集结地。
急行军至19日晚间,第9军抵达永昌,与西路军总部会师。
闻悉古浪战报和第9军战损,徐、陈二帅大惊之余,即向河东总部电报古浪战役及战损。
此后,11月20日,第9军兵分两路,分驻永昌、凉州境内,在西路军实力最强的第30军防区,进行补充、休整。
说是补充、休整,实则西路军在外线作战,现在又深入到河西走廊腹地,补充、休整完全无从做到。第9军也只得靠第30军调拨粮弹,部队,聊作补充。
古浪战役之后,西路军第二号主力军第9军遭遇重大损失,再无法恢复元气,承担独当一面之作战任务。
古浪战役为整个西路军在西渡黄河后,发起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这次战役战损之大,远超西路军总部和第9军预料,也为西路军西征之路,投上了些许兵殇河西的悲壮阴影。
后记:以浴血河西展开的西路军系列,将在后来陆续创作。有喜欢这个主题的朋友敬请留言。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感谢理解、支持。
以文为生,读与写,均不容易,三点非常必要。关注朋友可以添加zksd1222。
看完有空有闲,还望支持、鼓励橡树原创吧。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