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御窑时光
”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对江西提出了“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
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考察调研,来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出景德镇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这份珍贵的文化积淀,应当如何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加强对御窑遗址的保护、考古和修复,对御窑文化进行发掘、研究、传承、创新,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路走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御窑,给我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过去,展示着多姿多彩的现在,也预示着灿烂辉煌的未来。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航拍。
一
御窑千年的历史中,“创新”贯彻始终,它是御窑之魂,是瓷器之魂,更是瓷器文化绵延的生命力。
御窑,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明、清,以国家之财力,尽天下之资源,聚全国之巧匠,集士人之智慧,锻造精美贡瓷,经皇宫兴替传承,以不同方式流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共有共享的文化财富、艺术瑰宝。
御窑之源,以宋为始。两宋文脉昌盛,人才辈出,加之海路发达,瓷器外销可达南洋、西亚、东非、欧洲的重要港口。
北宋景德元年,宋真宗颁布诏书,改年号为“景德”。同一年,以年号“景德”赐名景德镇。自此,景德镇名扬中华。
元王朝“尚白崇蓝”的草原文化催生出以白色为底色、蓝色为主色的青花瓷器,在远离元大都且交通不畅的景德镇设立官窑。
在当时制瓷技术高、影响力大的窑场中,只有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产瓷如玉似冰,有“饶玉”之称。
当时,各地陶瓷工匠皆汇聚于景德镇,出现“匠从天下来,器成天下走”的陶瓷大观。稳定的环境、四通八达的海陆交通,又使得钴原料苏麻离青进口及成品青花瓷的出口更为便利。
可以说,元青花瓷的出现,是蒙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大融合、大交流中结出的硕果。
自明代开始,景德镇陶瓷更多融入了书画、园艺等要素,对异域文化也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陶瓷制品除了传统的碗、盘、瓶,还出现了精美的文房用具、花园用品和蟋蟀罐、小酒杯等。纹饰也有了新的变化,以婴戏图出现较多,生动活泼的纹饰打破官窑纹饰庄重刻板的局面,令人耳目一新。
明朝恢复了几百年来遭受破坏的唐宋礼法,将祭祀用品从簋、登、豆等青铜器,改为碗、盘,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洪武二年,明朝在元浮梁磁局旧址加以扩大,设御器厂,对官样、烧成、使用、保管、以及落选瓷器处理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实行“匠籍制”,汇集优秀工匠烧造皇家精美瓷器。
国力强盛的永乐时期,为发展对外关系,明朝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中外文化的交流使得域外文化与陶瓷文化互相影响,陶工将陶瓷做成伊斯兰金属器皿形状并绘制伊斯兰花纹,创造出新的陶瓷艺术品。
清康雍乾时期,就不得不提中国御窑第一人、世界陶瓷史上一大家——唐英,在清代景德镇御窑督陶官员中,唐英任事最久、工作最勤、业务最精、贡献最大。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到御窑厂督陶,他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全面掌握了制瓷工艺,终成内行。雍正六年至雍正十三年是官窑文化最鼎盛时期,御窑厂专门竖立了一块《陶成纪事碑》,记录了唐英对景德镇陶瓷生产作出的贡献。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出的展品。
二
陶瓷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重要符号和重要载体。
景德镇正紧紧围绕国家试验区建设“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以御窑遗址为核心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旨在保护千年窑址、传承千年技艺、呵护千年匠心,让景德镇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地。御窑博物馆是景德镇打造“满城瓷器千座馆”文旅核心项目的最好证明。2023年上半年参观人数超百万,打卡此地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景德镇的新时尚。
博物馆推出“博物馆奇妙夜”,采用多套适应昼夜的灯光照明系统,与周边的大遗址公园和历史街区联动,再现御窑“瓷国明珠”和景德镇“窑火映夜”的胜景。馆内“御窑天下·青花秘境”展览更是吸引无数市民和游客驻足参观,探寻明清御窑瓷碎片背后的故事。
御窑博物院努力在古陶瓷保护修复上下“绣花功”,让历史文物再焕“新颜”。探索应用3D打印纹饰补配、透明填充补配、以瓷补瓷补配3种新型修复方式进行器物修复。从事景德镇瓷器基因库建设工作的科研人员,采用知识图谱型数据库建设方式,规整梳理古陶瓷标本数据、藏品数据、基因数据、文献数据、考古出土数据、修复档案数据等,创新构建了古陶瓷基因知识库。
“文物+文创+文旅”已成为当前最受青睐的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御窑博物院以“共情”“共有”“共享”为理念,挖掘文物内涵,点亮文化创意,推出了系列原创IP。
以考古盲盒、修复包和彩绘白胎为体验方式的“碎碎鸭”,是基于御窑明代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所打造,依托动漫形象开发的“高岭侠”则代表了一群不分国籍、共同致力于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护者和弘扬者群体,未来还会有更多独居匠心的文化产品。
数字文旅新业态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5G+文旅”“人工智能+文旅”等智慧场景应用最大程度上延展了游客的认知感受。
御窑博物院在打造陶瓷艺术数字展览方面也在积极尝试,推出“御窑天下·青花秘境”沉浸式陶瓷文化体验项目、陶瓷主题游戏,让陶瓷文化“活”起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体验。
如今,御窑博物院充分发挥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联合国丝路联盟、国际友城联盟等平台作用,发起建设“国际瓷器研究联盟”,推动设立“古陶瓷保护与修复”工作组和技术委员会和“瓷业遗产委员会”。
通过举办陶瓷学术讲座、御窑论坛,围绕“御窑考古与遗产保护”“御窑文化与艺术创作”等主题召开“御景夜话”座谈会,架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
展望未来,御窑博物院不光好看、好玩、好有趣,也将变得更加可亲、可叹、可触摸,在建设“考古御窑”“数字御窑”“文旅御窑”“国际御窑”的过程中,展现新的面貌、新的特色、新的作为。
手工艺人师徒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画坯。
三
御窑千年,贵在求新。
从古陶瓷碎片整理修复,到古陶瓷基因研究,再到古陶瓷历史文化寻根研究,我们在逐步复原古陶瓷原貌的同时,也是在修复许许多多重要的历史细节。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上,更多的工作有待我们接续努力。
开展陶瓷精神文脉研究。通过充分运用御窑瓷这一生动载体,可以系统研究阐释御窑文化,深入发掘古代陶瓷工匠们的巧思妙想、匠心独具,以及探索背后的人文故事、文明根脉和工匠精神,让御窑成为景德镇古陶瓷记忆的寻根之处。
构建旅游形态新场景。借助“飞地经济”理念,将御窑厂遗址与陶阳十三里御窑景区、以及全市的古窑遗址、各具特色的陶瓷博物馆实现空间共享、功能互补、活动统筹、资源嫁接,做好陶瓷资源、陶瓷故事、陶瓷文化的结合文章,打造更多“博物馆奇妙夜”“瓷国明珠”“窑火映夜”的新场景,结合景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业态,打造更多夜经济、镇生活、里弄岁月、瓷工之家等主题的体验空间。
用数字技术驱动陶瓷基因研究。在3至5年内逐步完成近3万件官民窑基因标本的制作,在1年内实现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上线。
由于基因数据库以知识图谱和智能检索为核心设计理念,它的上线将极大地方便全世界各类用户申请样品和信息使用、共建有关数据,共享研究和应用成果。借助VR、AR、全息影像等混合现实展示技术,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展厅,创新举办数字展览。
通过管理平台对每一件标准器物的三维数字模型、器物信息、样品状态、相关成果、分析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汇总,供研究者申请样品使用,并面向全球共享研究数据、分享研究成果,让每一件古陶瓷背后的故事、思想、人文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广,更好讲述景德镇陶瓷文明和陶瓷故事。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御窑在悄然变化,也在茁壮成长。
她带着使命和荣光,不断破译古代陶瓷中蕴藏的“文明密码”,发掘御窑文化中弘扬的“价值理念”,讲述千年故事中映射的“精神品格”,凸显瓷都奋进中的“时代风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自信地向世界展示陶瓷风采、大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