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蔬菜上山”如何点“荒”成金

邓兴东 当代江西 2024-05-12

蔬菜为何“上山”、如何“上山”?“上山”后又是如何点“荒”成金的?请随笔者一探究竟。



2022年6月10日,江西抚州(金溪)蔬菜产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首发仪式在金溪县香谷小镇举行。邓兴东/摄

天刚麻麻亮,各大蔬菜专业合作社门前已停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货车,菜农们将刚刚采摘来的新鲜瓜菜,一捆一捆装上货车,然后喜滋滋地从菜贩们的手中接过一沓沓钞票。
这是多年前,金溪县浒湾镇、秀谷镇、合市镇等乡镇常见的场景。
金溪县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光照充足,境内河流众多,非常适合蔬菜生长,传统蔬菜产业早在上个世纪就小有名气。
近年来,该县将大批荆棘丛生、杂草密布的荒山荒坡打造成高标准蔬菜基地,大力推动“蔬菜上山”,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蔬菜为何“上山”、如何“上山”?“上山”后又是如何点“荒”成金的?请随笔者一探究竟。
金溪县双塘镇双塘村设施蔬菜基地西红柿喜获丰收。邓兴东/摄
2022年1月,金溪县印发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全县2022-2025年蔬菜发展指导性计划》。
“我们以大湾区市场需求为主导,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定位发展,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初步遴选出适合本地气候环境、种植条件的蔬菜品种30余种。”金溪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王建德说。
走进金溪县秀谷镇丰收港“大美金溪”品质蔬菜繁育推广中心,只见一面醒目的电子屏立在入口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大棚内不见土壤,蔬菜全部种在种植架上,整个大棚宛若一个“空中菜园”。
该中心技术总监吴伯强介绍:“我们依托传感器、物联网系统等智能化装备,打造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目前,已建成9个多功能数字化连栋大棚和30个数字通风棚,为全县4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提供育苗、种植等服务。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营养液由电脑自动配比流到菜苗根部,可以有效预防土传病害。”
金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爱国介绍说:“目前,全县约有4200亩设施蔬菜大棚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我们严格按照大湾区的标准,在获批的45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均建设了‘测试+育苗+大棚种植+预制菜+包装+配送’的蔬菜全产业链条。目前形成了湾区标准引领、寿光技术推广、平台公司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
中心按照“一个标准供市场、一个平台搞流通、一套体系强监管”的要求,所有产品实行线上线下“一品一码”管理,生产、流通过程全程智能监控。消费者只需扫描商品二维码,就可实现产品精准溯源。
“仅2023年10月,我县已向大湾区输送了符合销售标准的各类蔬菜100余吨。未来还将建设全省首个高科技蔬菜测试中心和大型育苗基地,不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全面提升蔬菜品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指挥中心抚州(金溪)联络站工作人员王岩说。
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既带动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大户,也带富了一方百姓。该中心技术总监吴伯强说:“目前,仅我们中心就已吸纳了150名村民就业,每人每月能拿到三四千元工资。接下来,我们还将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由农户出工,我们出资金和肥料,最终收益按一定比例分成。”
金溪县秀谷镇丰收港“大美金溪”品质蔬菜繁育推广中心俯瞰图。邓兴东/摄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保障“菜篮子”供应能力,质量和数量都得上来。
《金溪县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88万亩,达到2万亩以上;利用冬闲田,种植露天蔬菜2.4万亩;全县蔬菜总产量达到15.47万吨,产值超8亿元;食用菌产量达到2.36万吨,综合产值达3.15亿元。蔬菜(含食用菌)总产值达到11亿元以上。”
如何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又推动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壮大?金溪县的做法是因地制宜、另辟蹊径,把蔬菜大棚“搬”上荒山荒坡,提高低效坡地利用率。
“我们成立了找地工作专班,推动荒山荒坡再利用,将可利用的荒山、残次林等充分流转,今年找出3200余亩,全县累计完成荒山荒坡土地流转8700余亩。”邓爱国介绍。
目前,金溪县已将5500余亩荒山荒坡打造成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其余3200余亩荒山荒坡也在加紧建设配套设施,预计到2024年春可投入使用。此外,该县还对现有的1400余亩老旧蔬菜基地,按照“湾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以优化存量提高产量。
“蔬菜上山”这一创举成效究竟如何呢?在双塘镇双塘村,或许能找到答案。
双塘村村民龚春生坦言:“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片山坡以前坑坑洼洼、乱石成堆、荆棘丛生,没想到经过开发、平整后竟成了蔬菜基地,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90后新农人聂志强便是这片山坡的“拓荒者”,他在双塘村承租了90余亩荒山荒坡。他说:“我们采用现代化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就拿西红柿来说,每亩产量比传统种植多2500公斤,不仅种植成本低,品质和口感也更好。我们基地种植的蔬菜不仅在本地畅销,也深受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喜爱。”
为了让蔬菜种植户吃下“定心丸”,金溪县出台蔬菜产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保险实施方案和设施蔬菜大棚奖补方案等系列扶持政策,创新推出“政府补贴+专项贷款+产业保险”模式。
另外还争取到冷链整县推进中央项目资金1000万元,降低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投入成本,补齐了成本指数和价格指数两项保险。目前金溪县蔬菜承保面积达1.3万亩、食用菌承保达620万棒,总保费达843万元,从而极大增强了蔬菜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
在金溪县左坊镇设施蔬菜基地内,工作人员正为长势良好的丝瓜吊线。邓兴东/摄
为吸引那些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能人投身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来,金溪县想了不少办法:
一边积极组织全县蔬菜种植大户500余人到县内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一边积极联系江西农大、江西省农科院、山东潍坊技术团队,实施“百人指导、千人培训”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累计开展蔬菜产业技术培训20余期,培训农户1200余人次。
截至目前,金溪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7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000多亩。蔬菜面积扩大了,产品质量之弦更需时刻绷紧。打造知名农业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第一要素。
“我们利用省里对设施蔬菜的补贴试点,组织了56家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农户生产中的施肥、用药等基础信息全部接入信息化平台。同时组建优质蔬菜产业联盟,建立‘绿色、高效、生态’的全链条蔬菜种植、管理、配送标准,全面推广高温闷棚消毒、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生产技术,确保蔬菜产品货足、质优、安全。”邓爱国介绍道。
据悉,金溪县优质蔬菜产业联盟成员中已有6家蔬菜生产成员单位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10家正在认证中。同时,该县引进湖南煜文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集数字化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农副产品商贸交易、冷链物流枢纽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金溪县农博城,以数字经济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在,金溪县盛产的螺丝椒、贝贝南瓜、大果番茄等30多种优质果蔬,除了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外,还源源不断销往长三角、闽三角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金溪县秀谷镇丰收港“大美金溪”品质蔬菜繁育推广中心内,工作人员正管理长势良好的辣椒幼苗。邓兴东/摄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红色旅游如何更“红”
微短剧不能“野蛮生长”
马家柚何以“诱”万家
鄱阳湖畔有个“草原五班”
“一号改革工程”如何安商赢商
盘点2023“网红”南昌的流量营销
毛泽东的江西情
莫让AI成学术不端的“帮凶”
“水陆空”如何通达四方

“博士村”究竟长啥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