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刮来了什么风
”
“科目三”确实火了,一段时间以来,全网似乎都在跳“科目三”,扭胯摇花手,潇洒小连步,搭配“江湖一笑”BGM,让网友直呼“魔性”“上头”。
不光在国内社交平台火,“科目三”正在强势“出海”。日前,在世界体育舞蹈大赛总决赛上,世界冠军乔安娜魔性开跳“科目三”,为科目三的“国际化”添了一把火。
“科目三”凭什么能火爆全网甚至席卷全球?“土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消费心理和时尚文化?
网上不同版本的“科目三”舞蹈。
一
随着“科目三”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人们首先要问,什么是“科目三”?“科目三”从何而来?
据传,“科目三”源自于广西梧州的一场婚礼。网友摇花手外加小连步代替传统的“闹婚”,魔性的舞步迅速走红,就此衍生出网络梗“广西人一生必考的三个科目”,即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而丝滑手花小连招则是科目三。
“科目三”被人们熟知,与一则短视频不无关系。11月下旬,在一家海底捞门店里,两位博主身穿海底捞工服跳“科目三”,该视频迅速走红网络,以致于很多食客们特地跑到海底捞门店,只为点上一支“科目三”舞,戏称“不是男模点不起,而是‘科目三’更有性价比”。
海底捞看到流量密码后,更是让员工们勤学苦练摇手花、扭舞步。江苏无锡一海底捞门店员工因跳“科目三”舞被通报表扬,并被奖励3000元。一时间,“科目三”成为了网民心中的每日必刷题。
就连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都回应称,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会通过社交平台很快火爆两岸……这是两岸青年在网络时代独特的交流方式。
很快,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年轻人们也喊着“英区不大,创造神话”“俄区上分”“科目三的风还是吹到了韩国”等口号,相继加入“科目三”的PK中。
就以名叫“爱美丽”的英国抖音博主为例,虽然她身在英国,却频频为中国各省“上分”,凭借模仿各地不同风格“科目三”的视频而迅速走红。
不仅如此,国家代表队也加入“群魔乱舞”的行列。几天前,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沈阳表演完《天鹅湖》后,芭蕾舞者们乘兴跳起了“科目三”舞蹈,让网友惊叹“天鹅湖爆改科目三,科目三略微出手就席卷全球”。
双手一甩,双脚一崴。不管什么场合、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感觉到了,洗脑的“科目三”都能让年轻人“走起来”。
网传海底捞员工集体跳“科目三”舞蹈。
二
这个冬天最最火的热梗是什么?无疑是穿上军大衣,配上摇手花。明明是两种“土味”十足的元素,怎么组合后就成了“顶流时尚”呢?
过去,“军大衣”是爷爷辈爱不释手的过冬神器。作为上个世纪的“御寒单品”,受限于当时客观条件,生产不出款式多样、颜色靓丽的风大衣,而当下军大衣意外走红,再一次演绎了“土到极致便是潮”。
军大衣现象让很多人感慨,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确实变了,他们似乎不再盲目追求“花外表”“高档次”,反而追求物美价廉的性价比。动辄千元以上的羽绒服买不起,就保暖效果来说,军大衣不遑多让。
扭胯花手小连步的“科目三”配上“御寒单品”,不需要刻意穿着打扮,也无需在意太多舞蹈音乐的专业知识,甚至不用考虑美感,只要“跟着感觉走”摇动身体,或许这是当代青年们释放压力的另一种方式。
有人说,“科目三”的走红是网络亚文化的胜利。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出现以群体共性为个性,以更广泛的群体为中心展示自我的趋势,普通人更有“话语权”,大家不会在意匿名者的身份,这种低成本、无门槛的宣泄方式,满足了年轻网友的消费欲望以及情绪调节的需要。
相关研究表明,相比现实世界,网络上更容易交到“知心朋友”。在以往,一种潮流文化往往需要一位当红明星或者一个强大品牌引领,现如今,可能只需要一批具有相同话题的网友便可实现。
与以往不同的是,当红明星或者潮流品牌都与普通人相隔万里,互联网则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感”。或许有人会说“科目三”现象是“土味文化”,让人“辣眼睛”,但是不可否认,每一种文化流行的背后都有其合理性。
不管是“科目三”还是军大衣,爆火的背后其实都有一双无形的推手在暗暗推动。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短视频+”方式让各类文化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巨大的流量带动了十分可观的收益。
看到海底捞“一跳成名”产生的巨大利益,一些官方媒体也在尝试着用土味音乐、土味舞蹈来吸引年轻人。例如,前段时间大火的《恐龙扛狼》神曲,就有不少官方号出来“整活儿”,在主流文化的参与下,流量正义成了网络文化衍生发展的一把标尺。
无论是魔性舞步还是“土味大衣”,它们与年轻人的相遇产生了巨大的反转与落差,这种反转与落差,正是当代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科目三”与军大衣的网络奇观,由此而生。
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军大衣。
三
很多人敏锐地观察到,以“科目三”为代表的“土味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
一面是更加贴近生活,是普通网民个性表达的展现,例如上海一家餐饮品牌筱爷叔的“土味+文艺”,引爆魔都尝鲜热潮;另一方面则是在个性表达过程中没有坚守底线,出现质量低俗、三观不正等倾向。
文化发展的另一个话题是传承,传承的前提是通俗、是被需要。增加文化的流行度就意味着拥有更多通俗化、大众化气质,进而形成了通俗文化。“通俗”意味着浅显易懂,但其蕴含着平民和大众意识,具有更高的传承性、流传度。
通俗文化扎根广大民众,从来都充满顽强的生命力,比如古代通俗小说。长期以来,古代通俗小说被视作是市井小民的消遣物,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四大奇书和《红楼梦》却深受底层读者喜爱,以至于最终实现了文学地位的“逆袭”。
虽然通俗文化未必那般“阳春白雪”,但它有着广阔的市场,被民众所需要,它是时代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亿万网民精神生活的一种依托。它们的走红,有着深刻的群众基础。
但是,我们应看到通俗文化流行的同时可能走向变异,必须警惕通俗文化被引向审丑、低俗的深渊。一些博主为了吸附流量可以“碰瓷”热梗,变着花样生产更多“丑”元素的低质内容,污染网络空间。
例如,前段时间疯狂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以怪异举止为博眼球带货,她在镜头前乱跑乱叫、夸张扮丑的出格表现让不适。不少网络主播以装疯卖傻、自我丑化、打擦边球等方式“引流”,无疑是对网络通俗文化的“竭泽而渔”。
当网络流行变成无序“玩梗”时,我们必须更加关注行为的边界。如果受众审美被无止境地践踏,通俗走向低俗,一种文化的生命也将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