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中科院SELF格致论道讲坛 ,去看看不一样的铁道之美

铁道视界 2019-11-07

以下文章来源于SELF格致论道讲坛 ,作者SELF格致论道讲坛


“在我看来,火车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铁盒子,它背后有很多旅行的快乐和文化的魅力。”


罗春晓

 铁路旅行家 科普撰稿人


说起铁路和火车,大家往往第一反应是春运。在座各位比较年轻,像我就经历过挤火车的年代,绿皮车里塞满几百人,这就是春运。


无论是和谐号还是复兴号,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中国名片。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做铁路杂志的。曾经有一位前辈跟我说:“小罗,你拍这么多的火车干什么?火车不就是一堆铁盒子吗?”这让我很尴尬,也很无奈。


在我看来,火车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铁盒子,它背后有很多旅行的快乐和文化的魅力。


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火车。如果我讲完,大家有冲动买一张火车票,那我的演讲就是有价值的。


铁路旅行的魅力和价值在哪儿?最直观的是我们可以坐着火车去看风景。在我看来,火车和铁路是最容易融入风景的一种交通方式。


坐飞机在天上什么也看不见;坐汽车虽然可以看到漂亮的风景,但开着车只能看到眼前的路;坐火车就不一样,会经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欣赏这些风景。


山水之画 浑然天成


我向大家展示一下都有哪些美丽风景。通过我这几年拍摄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美丽景色。


瑞士少女峰


这张照片是瑞士的少女峰,上面是万年冰川,下面这列小火车很不起眼,火车的终点大概在左边最上面,是欧洲最高的一个火车站。


在车站坐着电梯,就能够到万年冰川之上,踩着冰川去欣赏群峰的胜景。


这也是欧洲一条很著名的登山铁路,这条铁路中间有一条齿排,可以让火车以很大的坡度爬上山峰。


瑞士马特洪峰


第二张照片是在瑞士的马特洪峰,阿尔卑斯的一个三角形的山峰,铁路从山下的小镇蜿蜒而上,穿过森林、草甸,最后穿过云海,到达山顶的雪线之上,去欣赏最美的山顶风景。


日本富士山


这张照片是日本的富士山,也是日本的一个象征。春暖花开之际,一列火车在桃花盛开的山峰下穿行,我们当时距离富士山60千米,很幸运,那天是阴天,拍这张照片已经是下午的时候,一阵狂风之后,把富士山的雪峰给露了出来。


青藏铁路


这是中国的青藏铁路,背后的山峰叫做念青唐古拉山,这座山并不是青藏铁路穿越的最高点。


念青唐古拉山是青海跟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072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是中国铁路的最高点,也是世界铁路的最高点。


照片背后的雪山是海拔7000米的念青唐古拉峰,前景的牦牛、草地、火车和山峰非常壮美。


花之铁路


看过山,我们再看看水。这是意大利五渔村,这条铁路叫做花之铁路,可以看到这条铁路沿着悬崖峭壁而行,伸手仿佛可触摸到悬崖下面湛蓝的地中海。


太平洋冲浪者


这张是美国加州的太平洋海岸,这个火车很有意思,它有自己的名字,咱们的火车都是高多少次、动多少次、特多少次,这个火车叫做太平洋冲浪者。


因为迎着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线,每年狂风汹涌,很多人在这儿冲浪,所以这个火车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的名字。


日本北海道


这个海比较特殊,在日本的北海道。背后积雪的山峰是一座火山,每年冬天二月份,冻结在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流冰,顺流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坐着火车沿着海岸线可以享受到“海上漂浮冰,火车雪中走”的绝美风景。


季节变迁 如诗如画



兰新高铁


这张照片是中国的兰新高铁,这是在7月份,兰新铁路在青海门源地区会经过几十万亩的油菜花海,极其漂亮。


大家知道油菜花从南往北开放,见证了中国不同的气侯。一二月在广东、海南开放,三四月在长江中下游开放,到了7月份才开到青藏高原。


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一阵雷雨之后,再次露出了太阳,现出了彩虹。一列火车恰好经过,拍到这张照片非常幸运。


开往春天的列车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北京的一条网红铁路,叫做开往春天的列车,它是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在居庸关路段,穿过万亩花海。


这张照片是我们最早拍摄的。慢慢随着网络传播得越来越多,有更多人去拍摄、欣赏、见证这些美丽的风景。


日本山里的秋天


这是日本秋天极其壮美又原始的秋色,火车在照片的角上,一瞬间驶过。每到秋天火车行驶到这儿的时候,司机专门都踩一脚,让乘客去欣赏一下。乘客看着美丽的风景,我们把乘客当成风景。


京都的红叶


这是京都的红叶,京都的红叶跟刚才山里的红叶不太一样,它是寺院红叶,每到十一二月时,满眼的红色。这是一个非常静谧的小站。


家国情怀 融进铁路


驶过英国中世纪城堡的火车


这张照片是英国的一列火车驶过一个中世纪的城堡。


土耳其清真寺的有轨电车


这是在土耳其清真寺,一列有轨电车,我们开玩笑的说它是最清真的电车。


穿越高楼大厦的迪拜火车


这是迪拜,迪拜的火车很有意思,可以穿越高楼大厦,重要的是,这个车无人驾驶。


很多人问我说怎么拍到这张照片的,因为这个火车是无人驾驶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到车的最前方,欣赏火车穿越高楼大厦的精彩城市风景。


日本天守阁


这是日本的天守阁,非常有特色的画面。


刚才看了很多雪山和海岸,在大家看来,不同国家的区别并不是很大,但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火车不一样。


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风景,但是建筑却融入了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思想,建筑和铁路的结合特别具有当地的风味。


詹天佑修的人字形铁路


这是我们上学都学过的詹天佑修的人字形铁路,这是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火车在人字形一上一下的位置行驶,背后就是八达岭长城。


我曾经跟中国国家地理的图片编辑们聊过京张铁路杂志的策划,当时也聊到这个地方,说最具中国特色的铁路,当属京张铁路无二。


因为虽然中国有太多美丽的风景,但是只有长城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景观。


复兴号


这是北京的南中轴线,眼前的火车就是大名鼎鼎的复兴号,背后是永定门,照片中最近的是永定门的城楼,再往后是前门、故宫、景山,最后是奥运村的主建筑塔。


整个这条线是北京的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的文脉,甚至是中国的文脉。


横过来的这条京津城际铁路和复兴号,是中国第一条高铁和是最具中国品牌的高速列车,古老与现代、火车与城市和建筑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中国的画面。


这张照片代表了中国的高铁形象,甚至中国形象,在中国申奥以及其他对外展出的地方都用到过,我相信这也是一种荣誉。


大家坐火车一瞬间就走过去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欣赏,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铁路旅行的意义


我们刚才说了风景,现在说一说旅行。刚才说坐火车,一般大家坐火车从A点到B点,比如从北京去上海,买一张高铁票4个多小时就到了。买一张夜车的票,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也到了。


在我看来,如果你只把火车当成交通工具,当成从A点到B点的旅行工具,你就浪费了坐火车的情怀。


一列带有国徽的火车


我们说铁路是在路上的旅行。这是2014年的照片,一列带有国徽的火车,是国际列车,从北京到莫斯科的K3/4次。我推荐过多次,很多人去体验坐K3/4次列车进行跨国铁路旅行。


外国友人体验跨国铁路旅行


这趟火车有很多外国友人也去体验,会经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火车换轮


比如这张照片,大家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是在换轮,为什么换轮呢?


因为中国铁路的铁轨宽度是1435mm,这是全世界通行的标准轨距。


但是俄罗斯人不一样,他们选择了更宽的轨距,是1520mm,跟我们的轨距不一样,我们的火车开不过去,强行开过去会掉下去的,那怎么办?


我们在边境线的地方要把火车的轮子换过来,从我们的准轨换成俄罗斯的宽轨。


这张照片是在中国的二连浩特口岸,中国跟蒙古的口岸站,因为蒙古采用的是俄罗斯的轨距。


在这里更换车轮,人还可以坐在火车里面,火车被抬升起来,把之前用的轮子换走,再把宽轨轮子推过来,精准落下来重新弄好再走。这种旅行感受,如果你不坐火车,我相信你一辈子都不会体验到。


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火车们


坐着火车经过蒙古、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经过全世界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一直到莫斯科,一路去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坐飞机的话从北京到莫斯科只需要六七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坐火车要走6夜5天,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是在浪费时间。


莫斯科附近通勤火车上调皮的儿童


这列火车曾经很有名,莫斯科国际列车大劫案,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现在,从北京到蒙古这一段,很多打工的人会坐这列火车,但是出了蒙古进入俄罗斯到了贝加尔湖附近,最后一批乘客下去之后,这列火车只剩下高级软卧包厢的一群人,我在这群人里面,还有一群人是来自全世界的旅行爱好者,他们坐着火车跟我们一起去穿越不同的国家,穿越欧亚。


从中国经过蒙古到莫斯科,我那次旅行是继续向前,经过白俄罗斯、法国、德国,最后一直到了西班牙。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整个旅程,你一路看到的风景在一点点的变换。我总说坐飞机就像机器猫的随意门,从这边进去了,到那边就是另外一个风景。


但是坐火车就不一样,能够感受到风景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不同人的变化。


这种旅行我们如果用心去体验,如果用心去观察,如果提前做好功课,把每个城市的历史背景,把沿途风景进行提前研究,你会发现这种旅行的快乐远远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能够带给我们的。


铁路的科技与人文价值


刚才说了在路上的旅行,我们再说说科技跟人文的价值。


刚才讲的都是感性的,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能够有什么样的旅行体会,我们再看一看铁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科技跟人文不同的理解。


日本新干线


这张照片是日本新干线,日本的铁路文化比较发达,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开通。


日本曾经统计,30年时间,大概有一半以上从日本寄出的明信片全是新干线行驶在富士山脚下的画面。


因为富士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风景,而新干线在几十年内是世界唯一的高速列车,是日本科技的代表,也是日本科技的骄傲。日本把新干线和富士山作为最具日本特色、最具骄傲的东西展现给外国人。


我们看一下它们曾经带给我们的科技价值。


300系


大家看到这张照片有什么感受?“铁胆火车侠”,有同龄人跟我一样看过“铁胆火车侠”。如果看过就记得希望号吧,,第一正面角色就是从眼前数在第二列的这个火车,叫300系。


这几列火车是日本新干线最早期的几个车型。其中最中间的圆头圆脑的那个是0系,也就是我们最早有概念的高速列车的形象,是世界上第一款高速列车,后面是100系、300系和700系。


2014年,我第一次到达这个博物馆的时候,我抱着0系列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还发了一篇微博,说我来晚了。


因为我作为铁路行业的参与者,世界高速列车不仅仅代表日本的荣耀,它的出现改变了整个铁路交通的价值,所以它是在世界铁路上极其有价值的一个车型。


它在2008年就退役了,那时候我的经济能力有限,当时我真应该举家借款来看看它最后运行的状态。


很可惜当我去的时候,这些“前辈们”已经在博物馆里“安享晚年”,我再也无法欣赏到它们驰骋在新干线上的画面。


500系


这是日本第一款时速300公里的车,叫500系,这是Hello kitty的主题涂装,喷涂得很鲜艳、很风骚。


东北地区运行的高速列车


这是另外一款高速列车,是在东北地区运行的,在既有线上跑的新干线列车。


E5系


这是东北新干线最先进的车E5系,它后面穿越的隧道是现在最长的海底隧道,是连接本州岛跟北海道岛的青函海底隧道。


德国ICE3


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高速列车。这是德国的ICE3,行驶在科隆大教堂脚下,代表德国火车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德国文化。


法国TGV高铁


这是法国的TGV高铁和它的老建筑。


复兴号


这是我国的复兴号,京沪高铁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阳澄湖的大桥上,如果你们坐火车去上海的话,在苏州北出站之后,可以看到一片非常漂亮的湖水,就是著名的阳澄湖。



这是我写的总结高速列车的一本书,为什么要先写这个书?因为高速列车是整个铁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是最顶尖的科技,速度永远代表着铁路的未来。


先把这本高速的书写完,下一本就该写带着大家去什么地方坐上火车可以看风景的书了。


我们刚才看的是科技,再讲讲人文价值。


伯尔尼纳铁路


这张照片很好看,蓝天、白色的雪山,远处蜿蜒而下的是冰川,我们可以坐着火车去欣赏冰川胜景。


这条铁路是瑞士的伯尔尼纳铁路,200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把它拿出来,不仅因为它具有美丽的风景,而且有很多人文价值在里面。


阿尔布拉铁路的冰川快车


这条铁路叫阿尔布拉铁路,上面火车的车厢很特殊,这个叫冰川快车,是瑞士乃至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一趟旅游列车,车厢可以无死角180度欣赏。


上面还有天窗,穿越旁边美丽的小镇,背后白雪皑皑,像童话世界一样。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铁路


这张照片非常有价值,我们可以看铁路是画着八字线往下走的。这张照片是我合成的,给大家演示一下火车的走向。


火车从我身后的位置一直画着八字线盘旋下去,在远方会走到那个蓝色的湖泊之下,这条铁路在短短的5000米范围内要下降1000米的距离。


火车正常的坡度是1千米最大能够爬10米,但是它5公里就爬了1千米,怎么实现呢?


这列火车在山上蜿蜒而下,像盘山公路一样,这个铁路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展线,把一段固定的长度延展开来,就像我们刚才说的盘山公路一样。


它是100年前修建的铁路,当年的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让铁路去适应地形能够从山脚下一路爬到皑皑雪峰之上,这需要在工程上有极其深厚的造诣。


雪山、草地、蓝天、白云,坐着火车简直像在画中穿行一样。所以在2008年,它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一般认为建筑才是文化遗产,从来没有想过铁路也是文化遗产。


当你坐火车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坐着火车看风景,更是感受100年前人的这种价值,这个时候,铁路的价值、火车的价值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


伯尔尼纳铁路的螺旋形展线


这同样是伯尔尼纳铁路的一部分,这是一个螺旋形的展线,火车为了爬到自己的头上,在自己的头顶上转了一圈,螺旋形的展线,像贪吃蛇一样,走着走着发现刚才铁路在这儿,很精妙。


青藏铁路


我们曾经也有这样的风景,这是在青藏铁路上,这是青藏铁路的关角,关角是青海一座海拔3000米的山。


这不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青藏铁路,一般说的雪域天路是从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这个是青藏铁路的一期工程,从西宁到格尔木,在70年代修建的,当年为了翻越这个关角山,一层一层地转圈,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圆圈,这一层是螺旋展线,这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壮美的螺旋展线。


但是很遗憾,在2015年时,随着新的关角隧道的通车,这条线就永久废弃了。


关角隧道


这张照片是我在2016年跟着央视拍纪录片的时候拍的,在老的关角隧道里向外看,非常美丽的风景。


当时我和天峻县的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说希望能够恢复这条铁路,但是很遗憾,这条铁路至今已经彻底废弃掉了。


碧色寨车站


再看一下我们的文化遗产。这张照片是中国云南,这个地方叫碧色寨,大家一定看过电影《芳华》,里面的运兵列车就在这个地方拍摄的,这张照片是我2011年拍摄的。


当年这个地方一个人都没有,去年我再去的时候,这个地方已经被地方政府围成一个景区,据说去年春节期间有15万游客来这个地方欣赏。


人字桥


我们看一幅更壮美的风景,这张照片是人字桥,是这条铁路上最具特色的建筑精华,一座钢桥跨在深谷之上。


云南地方政府一直希望把这条铁路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无论是工程造诣、工程难度,还是对云南100多年带来的影响,它真的不逊于刚才看到的瑞士伯尔尼纳铁路。


但是很遗憾,评判标准掌握在西方人手里,他们说你这个铁路已经不再运用了。


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碧色寨车站,已经把所有的岔道都拆掉了,这个车站一天一两趟的火车通过,它已经失去了火车站的价值,所以这条铁路入选世界遗产在国际上是有争议的。


实际上它的人文价值已经超过了铁路本身,甚至可以成为中国最具有旅游代表性的铁路,但很遗憾这条铁路已经十几年没有客运了。


最美不过画中人


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和人文的价值,最后一部分,人才是风景线。我不太擅长拍人,我喜欢拍火车和自然风景。


实际上坐火车的时候,如果仅把它当作交通工具,从A点坐到B点,会忽略中间很多的风景,甚至忽略了铁路旅行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很可惜。


我总结了四句话,即感知亲情、寻找浪漫、享受旅行、体味生活。分别对应着下面的四张照片。


实际上这四张照片代表着我们对铁路的感觉。现在大家坐火车,所有高铁的线路边上一个高高的防护网挡在外面,它让我们跟火车产生隔阂。


其实,我在世界旅行的过程中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在其他很多地方,很多当地人把火车当成一种风景和享受。


儿童铁路


这张照片是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拍摄的,这是一条儿童铁路,中国曾经也有这样的儿童铁路,现在没有了。


到了周末,家长带着双胞胎的孩子乘坐火车,小孩子从小就跟父母一块坐着火车感受亲情。


浪漫的海岸线


这张照片是在意大利的海岸线,花之海岸附近。一列火车停在站台上,可以看到座椅,他们的火车站不像我们是封闭的,他们的火车站是敞开的,像公交站台一样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很浪漫。


日本主题列车


这张照片是在日本一列主题列车上,站务员给乘客合影,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洋溢着微笑。


这个座椅很有意思,是面向一方的,因为列车会驶过大海。坐在面向大海的座椅上吃着便当,感受山和海的美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感受。


中国台湾高铁


最后一张照片是中国台湾的高铁,台湾高铁在山上的一个餐馆叫银河铁道餐厅,它也是日本一本小说的衍生,一边看着下面的万家灯火,一边看着高铁驰骋在这里,喝咖啡或吃着晚餐,享受着铁路带来的不一样的生活体味。


500系新干线的前身


这张照片是我2015年在日本拍摄的,是刚才大家看到的粉嫩的Hello kitty 500系新干线的前身,它的涂装叫做EVA,就是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主题。


这是这趟火车首发的一天,这张照片是在新大阪车站拍摄的,车站上的大部分人都是专程而来,围着火车拿着相机去拍。


在这个地方,站务员也很热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大家自由拍照。


在日本,每一个人对铁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情,在我心中这就是文化的体现。


我的专业是铁路运输,但是我的工作是做科普,整个过程我更像是一个桥梁,是铁路这个行业和公众的桥梁,我希望把铁路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博获取更多信息:SELFtalks、SELF格致论道讲坛。




编辑:吕彪





【精彩回顾】


觉得好看就点一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