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许纪霖:珠海驾车撞人事件的背后,弦绷得太紧了,要给人们以松弛感 | 二湘空间
刑讯逼供、管辖异议,唐山杨立国涉黑案争议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发展心得
俞士玲
程门问学
2021-06-12
张汉怡 篆刻
(一)尊重个人学术兴趣,发挥个人学术特点和专长,以个性化的研究汇合成具有整体风格的学术实力。
首先,本学科尊重学科成员个人的学术兴趣和才性。
在本学科内部,一向尊重每个成员自己的研究兴趣,因为我们深信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创作必然是高度体现个性的,同样,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一家之言。如莫砺锋老师的学术兴趣主要在唐宋文学方面,故在唐宋文学领域成果斐然,出版了《江西诗派研究》、《唐宋诗歌论集》、《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朱熹文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学科中的前辈学者注意发现学生的才性。如程千帆先生曾对张伯伟老师说:“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你不一定要把自己限于文学或文学批评,也可以更开阔些,作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专家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通才。”
(《程千帆全集》第十五卷)
或即看出张伯伟老师这方面的才性。周勋初先生也曾对学生说:“我对培养学生的看法是:‘重视才性’与‘趁热打铁’。你的论文选题属于思辨性的题目,从文献材料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你的头脑很清晰,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你的‘才性’吧。”
(《师门问学录》)
第二,在兴趣、才性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研究专长和领域。
程千帆先生曾教导学生“治学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领域”。本学科诸位老师在这方面都各有专擅,如莫砺锋老师治唐宋文学,张伯伟老师治诗学理论、诗学与佛学的关系和域外汉籍,张宏生老师从宋代延至清代,程章灿老师在辞赋和金石领域,巩本栋老师注意从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入手治宋代文学,曹虹老师在骈散文和佛藏研究领域,许结老师在辞赋和文化史领域等都甚有建树。
第三,重视学科结构的全面和完善。
长期以来,先唐、唐宋文学是本学科的研究重点,为完善专业格局,十余年来,本学科注意发展明清文学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除出版了《全清词·顺康卷》、《全清词·顺康卷补编》、《清词珍本丛刊》等大型资料丛书外,已出版明清文章学论著一部,词学论著三部,文学与文化论著一部,小说戏曲论著三部等。为完善研究格局,将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和宽阔的视野落到实处,本学科不乏研究冷僻学问者。如徐兴无老师研究谶纬,赵益老师研究道教。研究冷僻学问可能遇到的困难是“独学而无友”,但徐兴无老师说:“这个困难在我身上没有发生。我所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为我提供了一个学者成长的最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导师的精心设计指导,而且有其他师长和师兄弟们的交流和启发。他们各自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我的鞭策,而且使我们的专业在海内外学术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让我的研究获得了许多交流与帮助。”
(《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建构·后记》,中华书局2003年版)
第四,学科成员皆有全局观念,并能在必要时,整合个性化研究共同完成重大科研项目。
为了学科建设,学科成员有时会被期望兼顾其他学术领域,对此,学科中人都能顾全大局,黾勉从事。如张宏生老师原先从事唐宋文学的研究,对先唐经典著作下过很大的功夫,但后来因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多地转向明清文学方向。渐渐地,他对清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有两部清词著作出版。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名学科成员参与了《册府元龟》的整理工作,2006年,《册府元龟(校订本)》出版,字数达一千三百万字,此书获2007年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如今,学科成员正投身于《全清词·雍乾卷》的点校整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的研究之中。
(编者按,《全清词·雍乾卷》已于2012年5月出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已于2018年1月出版。)
《全清词·雍乾卷》
(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使特色研究后继有人。
黄侃先生开课特点是“把教学和科学研究联系起来”。一是即使教过多次的课,每次重讲都有新的内容,学生每次都得到不同的和更多的收获。二是研究有得,就开设新课。如1934年,金陵大学开设国学特别研究班,招收研究生。黄侃先生开列了“说文”、“尔雅”、“广韵”、“文选”、“文心雕龙”、“唐人经疏释诸经辞例辑述”、“樊南四六评”及“《新唐书》列传评文”八门课,其中后三种是新课。胡小石先生亦因研究有得而开设“中国书法史”、“程瑶田考古”等新课。
本学科一向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魅力主要来自于深厚的研究基础与研究成果,来自于问题意识,来自于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主干课“中国古代文学”之外,我们已开出近二十门专业选修课,不仅引发了同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而且大大支撑、丰富、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了课程的教学。在设计专业选修课程时,本学科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具有“专”的品质,以“专书研究”、“专人研究”和“专题研究”这“三专”作为专业选修课的类型;二是具有个人特色,即让任课教师充分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开设富有个人研究特色的课程;三是具有体系性,即配合“中国古代文学”(此课为“国家精品课程”)这门主干课程的知识重点,开出并指导学生选修一些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我们将“《诗经》研究”、“《楚辞》研究”、“杜诗研究”、“《红楼梦》研究”等课程列为指定选修课程,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研究型色彩。
本学科成员将科研转化为教学表现在六个领域:
一、唐宋文学的研究和教学。
该研究方向又有三个重要研究内容:文学文献研究、文学本体研究、在中国文化的观照下研究文学的内涵与艺术特色。以此科研优势为依托,莫砺锋老师开设了“杜诗研究”、“唐宋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巩本栋老师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等课程。
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我们意在围绕《中华大典·文学典·文学理论分典》的编纂,建立起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资料库;同时展开文学批评史的专题研究,如诗学专题研究、赋学专题研究等。以此为依托,张伯伟老师开设“中国诗学研究”、许结老师开设“辞赋研究”等课程。
三、明清文学研究方向。
此方向以张宏生老师主持的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全清词》编纂、曹虹老师主持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史·典志·文学艺术志·散文篇》为重心。以此为依托,张宏生老师开设“明清文学研究”、曹虹老师开设“骈散文研究”等课程。苗怀明老师有小说戏曲研究、《红楼梦》研究的专著,因而开设“《红楼梦》研究”等课程。
四、文学文献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在深化与拓宽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对文献学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专书的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此为依托,徐兴无老师开设“《左传》研究”、“《孟子》研讨”,徐雁平老师开设“中国古代文献学”等课程。
五、域外汉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方向。
这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海外汉学的研究与译介等。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张伯伟老师主编的《域外汉籍资料丛书》和《域外汉籍研究丛书》中,其中后一丛书收专著十二种,有五种出自本团队成员之手。以此为依托,张伯伟老师开设“域外汉籍研究”,曹虹、程章灿老师开设“海外汉学”课程等。
《域外汉籍研究丛书》
六、传统文体的古今演变研究方向。
注重从文学创作背景、文化制度、当代文化建设等角度考察传统文体的古今演变。以此为依托,许结老师开设了“中国文化史”、“辞赋学研究”等课程。
本学科还重视具有个人研究特长的文学史编写以及断代、分体文学史的编写。如程千帆、程章灿合撰《程氏汉语文学通史》
(辽海出版社出版)
,许结撰《中国古代文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程千帆、吴新雷合撰《两宋文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程章灿撰《魏晋南北朝赋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许结、郭维森合撰《中国辞赋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周勋初撰《中国文学批评小史》等等,都是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学史著作,其中《中国文学批评小史》等还被香港大学、首尔大学等列为指定教材。
在加强传统类型的教材建设的同时,团队发挥科研优势,探索研究型大学教材的编写思路,编写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十几个核心问题提炼出来,加以概括阐述,选择相关的经典论著进行介绍导读,并为学生提供进一步阅读的资料链接,设计研究实践的题目。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意在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通史、通识教学引向问题研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研究领域。该教材列入南京大学985一期“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教材建设项目”,2006年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形成宽松而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培养年轻的研究者。
程千帆先生教导学生要“敬业、乐群、勤奋、谦虚”,这也可视为本学科的纲领和规训。
程千帆书“敬业”
“敬业”主要是对学科成员教学方面的要求,此为本学科的优良传统之一。
如上文所引王伯沆先生教书之盛况、程千帆先生说王伯沆先生竟能把《四书》讲得十分生动好听。黄侃先生教书重言传身教。他要求学生做的,往往正是他身体力行的。比如他说治学贵发明,不贵发现,读一部书一定要从头读到尾;在没有把前人的意见搞清楚以前,绝不随便议论;发表著作是对祖国文化负责,不是为了个人名利,必须非常谨慎,等等。所以跟黄侃先生读过书的人,虽研究方向各异,成就大小不同,但治学都相当严谨。程千帆先生晚年在南大,“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摆在第二位,而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程千帆全集》第十五卷)
。周勋初先生也说:“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第一任务。”
(《师门问学录》)
“勤奋”是对学科成员专业学习上的规训。
本学科前辈学者皆十分勤奋。程千帆先生回忆他做学生时,“季刚先生、辟疆先生都喜欢游山玩水饮酒赋诗,但如白天耽误了功课(自修),晚上一定补足。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无不敬佩效法”。程千帆先生晚年一心要把“去放牛的二十年时间抢回来”,工作十余年,著作十余种,还培养了大批学生,其勤奋程度可想而知。周勋初、卞孝萱先生年已八秩,然而图书馆、系资料室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卞孝萱先生在查阅古籍
在本学科中,“敬业”、“勤奋”内涵十分丰富,此仅以程千帆先生与学生谈话和书信往来材料论之。
首先,文学研究需要先有心灵的感动,并力求有创作体验。
程千帆先生曾说:“首先要熟悉作品,先有爱憎然后有好恶,熟悉作品,与作家心灵沟通,爱上他,才能进行评价。还要创作,知甘苦。”又在《致蒋寅》的书信中强调研究工作也要“有幻想、爆发、激动人心之处”
(《闲堂书简》)
。
其次,学要广博,但广博是学问扎实之基,而非炫博之具,要有良好的学风。
程千帆先生教导学生,作为文学研究者,对哲学史、思想史是必须了解的。并且鼓励学生对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尽量吸收,广甄博采,以为这将大有利于诗学研究。程千帆先生曾以刘永济先生为例,教育学生“为学不轻示人,必待养成”。他说:“学的东西广,将来不知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前辈基础扎实,刘弘度(永济)先生一生对《庄子》下过很深功夫,但不写东西,只是诗词中时时表现出庄意。我曾经问过他,他说:‘你以为读了书一定要让人知道吗?’这话说得多好啊!……前辈为学不轻示人,必待养成。”
第三,做学问要有开拓创新。
程千帆先生在《致蒋寅》书中说:“无论研究、考证、批评、创作,若不力求开拓创新,又何必拾人牙慧”,而“我们的目标是要从别人认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但又不失之于穿凿”。同时,学者更要不断地超越自我,切忌以数量多取胜。程千帆、周勋初先生在指导博士生时,都要求先读几部书,取不同的角度做读书报告,以培养不同的能力,然后再写博士论文,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将学问做活。所以程先生说:“写十篇一般性的文章,不如写一篇有质量的文章。”
(《书绅录》)
程先生指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高境界。他说:“伯伟编《诗论选集》,谈到我治学撰文,不作空泛之论,能从某一不为人所注意的侧面切入,以微见著,既微观又宏观,通融无碍。如此能进而达于化境的,当以王国维、陈寅恪先生为显例。周勋初先生亦近此境,很不容易。”
(《书绅录》)
程千帆先生曾教导博士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说:“认真再读十年书,然后出其所自得与世人相见,则善矣。”
(《闲堂书简》)
对本学科的青年教师,也大致秉承这一培养原则。与本学科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相适应,本学科打破分段、分体的文学史教学,有目的地让青年教师通教“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在教学的促进下,大量阅读原始典籍,以期养成广阔的视野和学术见识。在发表论文数量上,本学科从未有硬性要求,常提醒青年教师少安毋躁,但在论文质量上,则希望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有变化和突破。
“乐群”、“谦虚”是本学科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规训,是本学科十分珍视的传统。
“乐群”、“谦虚”在本学科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学术的道德之美。
程千帆先生以余嘉锡先生之例开示学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然也还有错误,像余嘉锡先生写的辩证。余先生说:“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辩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余先生那句话讲得真好,我总是记着,感到有一种道德的美。”又说:“我们和老辈比较起来,最欠缺的就是宽容。”
(《程千帆全集》第十五卷)
昭示后学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和宽容。
其次,为人谦冲自牧。
程千帆先生教育学生“要注意对人处事谦和忠恕”,希望学生“专业”、“品德修养”同步发展。在顺境时,要谦虚。程先生精辟地指出:“谦虚的困难,不在于自己没有成就的时候,而往往在于有点成就的时候。”遭遇挫折时,当冲和自持。如程千帆先生教导学生说:“关于晋升的事,主要靠实力,也要看‘缘法’、‘关系’等等。并不完全是本领问题。竹子总要冲出墙的。所以要抱‘成固欣然,败亦可喜’之态度,不必学习贾长沙、李长吉也。”
(《闲堂书简》)
学人如何能“谦冲自牧”?老师们指示之修身门径是“反求诸己”,“不患人之不己知”。
由于学科的新一代成员大多是程千帆、周勋初、卞孝萱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以上述学术、道德理念在学科内部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扬,尽管各人的研究领域及学术路数并不相同,但是实证性研究和脚踏实地的为人和为学却是基本一致的。在当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甚嚣尘上的大环境中,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坚守自己的学术传统而心无旁鹜,我们坚信这是有利于本学科健康发展的优秀传统。
【相关阅读】
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史
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特点
莫砺锋:“双一流”学科是怎样炼成的
程千帆给青年教师的五条“锦囊妙计”
程千帆先生谈博士生怎样读书
程千帆:忆刘永济先生
程千帆书信中的零璧碎金
卞孝萱:求新与坐冷板凳
周勋初:治学之道——从博学与专精说起
周勋初:怎样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
周勋初、莫砺锋问学指导语录
南大教授联袂推荐:一个基础的古代文学阅读书目
南京大学“两古专业”博士生资格考核书目
“程门弟子”是怎样炼成的
“程门弟子”学位论文一览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