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工新春特辑|毫米波雷达的新周期、新格局、新机会

新春专题 高工智能汽车 2023-06-05

随着大陆集团、采埃孚、傲酷等多家供应商宣布前装量产及定点4D成像雷达,恩智浦、格芯等芯片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毫米波雷达赛道在2021年进入全新的增长赛道。


考虑到越来越复杂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市场需求,增加更多的高性能传感器已经成为最佳路线选择,4D成像雷达可以在低成本要求下,更好的帮助L2+/L3自动驾驶系统实现感知冗余以及与摄像头的前融合感知。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告别秀Demo,毫米波雷达进入“4D”量产时代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大陆/麦格纳/安波福之后,采埃孚加入4D成像雷达量产队伍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4D成像雷达“升级战”,博世入局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车载雷达定点车型超100个,这家本土厂商又拿下头部车企4D成像雷达平台项目


“如果一辆车必须对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复杂交通状况做出正确反应,那么就需要一套完美的360度环境视图。”采埃孚传感器技术和感知系统负责人Dr. Martin Randler 表示。


要实现这一点,毫米波雷达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与摄像头的融合情况下,弥补后者在眩光、雨、雪和雾天等恶劣天气的感知能力。


以毫米波雷达为例,从1R前向,到1R+2R(侧后)再到1R+4R(四个角),市场需求量正在逐年递增。英飞凌相关负责人表示,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在未来10年可能增长5倍。


与此同时,雷达上游芯片方案也处于技术迭代的新周期。


比如,博世选择与格芯合作,基于后者的22FDX RF毫米波解决方案,SoC集成内存、DSP、模拟和RF特性。按照计划,这款SoC在去年下半年交付,用于新一代雷达的进一步测试。


同时,恩智浦、TI、英飞凌等芯片方案商也在加快推出新产品线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考虑到未来算力增加、算法复杂性以及前融合的趋势,从“芯”开始,也在重构全新的市场格局。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感知硬件红利释放,博世“部署”下一代雷达“造芯”计划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毫米波雷达攻“芯”为上,行业巨头挑战传统供应链合作模式


而在国产化替代赛道,中国供应商也率先在乘用车角雷达及商用车前雷达赛道实现规模化突围,以森思泰克、为升科(CubTEK)、楚航科技为代表,已经率先占据市场份额。同时,舱内监测也为毫米波雷达带来全新的增长赛道。


以为升科为例,该公司的毫米波雷达已经在国内前五大商用车厂实现前装量产,在国内牵引车前装雷达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超过了50%。此外,其与恩智浦还联合首发了基于最新SoC芯片方案的4D毫米波雷达。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毫米波角雷达进入“新赛道”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角雷达进入“高速增长期”,国产供应商迎来“突围”时间窗口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楚航科技推出车载生命体征探测雷达 提升座舱安全系数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高阶自动驾驶“安全”第一,特斯拉获批“启用”舱内毫米波雷达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国产毫米波雷达冲击前向“高地”,这家企业已率先斩获多个项目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商用车毫米波雷达前装量产规模TOP1,这家厂商实现了多赛道突围


此外,以蛮酷科技、纳瓦电子为代表,一批新晋毫米波雷达初创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超车”的机会在哪里?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核心在于上游芯片方案的迭代升级、雷达信号处理算法、成本压缩以及机器学习能力、自动化标定等等方面。


这些公司瞄准的目标就是,打破国际大厂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垄断,实现智能驾驶核心智能硬件——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国产化突破。但传统巨头并没有放慢脚步,从去年开始,包括大陆集团、博世、安波福、采埃孚等巨头都在加紧新一代雷达产品的上市。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又一家公司单笔融资近亿元,毫米波雷达国产化的百亿元市场规模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毫米波雷达前装市场“爆发”,新旧势力“角力”加剧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拿下四家量产定点,这家企业如何攻克毫米波雷达高阶市场?


这其中,软件算法能力成为毫米波雷达尤其是4D成像雷达的未来竞争新门槛。在安波福看来,以毫米波雷达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可选的高性价比方案路径,尤其是4D成像雷达的加入,接下来机器学习技术也可以使用来自雷达的数据,并与其他数据进行融合。


按照一些公司的测算,4D成像雷达可以很快1-2年内达到目前传统雷达的成本,此外,考虑到软硬件解耦趋势,4D成像雷达在提供丰富点云数据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OTA更新(包括增加网络安全等新配置),来增加更多的功能应用。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4D成像还不够!毫米波雷达还需要一项新能力加持才能“出道”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安霸收购4D雷达公司,下一代“融合感知”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多传感融合“分歧”?特斯拉「去雷达」宣告新旧时代的更替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破解高阶ADAS系统感知瓶颈,4D成像雷达成融合感知“新宠”?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傲酷(Oculii)获通用汽车战略投资,软件或引发毫米波雷达新变革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4D成像雷达“门槛升级”,点云处理+前融合感知大战打响


就在今年初,作为业界首款专用16nm成像雷达处理器,恩智浦宣布S32R45已经投入量产,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始首次用于客户量产。作为全球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头部供应商,恩智浦正在带动这一波4D成像雷达升级潮加速。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4D成像毫米波雷达按下“加速键”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提升分辨率只是第一步!4D成像雷达+深度学习的“化学反应”


而在前装量产市场,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上市新车(乘用车+合资/自主/独资品牌)搭载前/角毫米波雷达合计上险量为1360.22万颗,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2.49%。


按照最新数据预测,未来三年毫米波雷达前装市场仍将保持50%左右的年增速,而另一个最大变化或将来自中国供应商。


另一方面,博世、大陆、安波福、海拉及维宁尔仍占据乘用车毫米波雷达TOP5位置,但国产毫米波雷达代表企业森思泰克已经缩小差距,在乘用车市场份额排名第六。而在商用车板块,为升科已经跻身TOP1。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毫米波雷达抢占“新窗口期”


精选文章(点击浏览):

提升分辨率只是第一步!4D成像雷达+深度学习的“化学反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