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国际义工经历教给我的事

2017-03-20 小七 乐天行动派


在“乐天行动派”第一期公益沙龙活动中,多位经验丰富的国际义工项目的组织者和亲历者与大家分享与交流“做全球志愿者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近期,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呈现分享嘉宾的精彩故事。


今天的分享者小七,现为某外企普惠金融主管,曾在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国际发展组织工作,领域涉及普惠金融、减贫、女性经济赋权等。


志愿精神在于奉献、互助与改变。志愿服务本身也是一次认识社会、提升自我的过程。



// 一次访问给我的灵感 //


几年前,在美国读过一门课程,叫做“Theories of Oppression and Social Justice”《压迫与社会公正理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多元社会的价值取向,分析歧视与压迫如何限制少数群体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会。该课程的一项作业是去采访一位有过不平等遭遇的对象,而我选择的受访者是一位缅甸难民——尼措(化名)。尼措为我讲述了她如何在枪林弹雨中被迫离弃家园,在饥饿与心力交瘁中穿越山林逃往泰国边境,又在难民营中生活了八年终如愿被安置在美国,念想着从此过上安稳生活,然而一切又才刚刚开始的故事。在尼措的故事里坐了一趟又一趟的过山车,惊险、刺激、无奈、遗憾,采访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谋发了去泰缅边境难民营做志愿者的念头。


当时因战争冲突与环境破环,泰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内居住着超过十万名缅甸难民,分布于九个难民营内,在泰国军方的管辖下,过着较为封闭的生活。难民营长期依赖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在泰国的一座边陲小镇Mae Sot(湄索),汇集了大大小小、为数可观的组织团体与志愿人员。当听到我计划去泰缅边境做志愿者的想法时,尼措激动万分,并着手协助我筹措行程。幸运的是,经过投简历与面试,很快我便如愿拿到某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录用通知。就在临行前,在我已经打包好被尼措捎给亲戚朋友们的礼物塞满的大背包,踌躇满志准备踏上前往泰缅边境的行程,意外发生了——我被告知,该志愿项目因故取消。眼前是鼓胀的分分钟要爆线的大背包,脑子里反复重播着尼措的故事,不甘心就这样遗憾收场的我下定决心还是要去边境走一遭。



// 志愿项目也可以自己创造 //


我给感兴趣的数家机构挨个儿发了一圈拜访邀约邮件,表达我如何受尼措的故事启发,希望能到难民营尽一份自己的力。又把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及可以做的事情结合不同机构的特征做了罗列。然而,走之前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就这样,我携“爱心大礼包”揣揣不安的上了路,一路辗转,最终到达Mae Sot。


我登门拜访的第一家机构是被尼措提过多次的梅道诊所—— 一座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人道主义机构。诊所运营资金完全依赖于外界捐赠,医务人员多由外籍志愿者组成。梅道诊所在边境医疗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为超过10万名缅甸难民和劳工提供多样的医疗服务,涵盖上呼吸道科、牙科、妇产科、疫苗接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为遭受地雷伤害的病员安装假肢等。


人满为患的诊所挂号处


在我一番热情洋溢地毛遂自荐后,诊所运营主管眯着眼笑着说:“你就是前几天给我们写邮件的那个姑娘吧?想不到居然真的大老远跑这儿来了。”我本想凭借在美国个案管理的经验,在诊所从事儿童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个案的管理。得到的答复是个案管理因为资金短缺,加上病员流动性太大,诊所已暂定了该项工作。经过与主管的一番讨论后,我开始了在边境的第一份志愿者工作——担任诊所儿童中心的老师。


儿童中心共有五名老师,除我之外均为缅甸人,中心白天照看着近三十名小孩,年龄在3到10岁不等。他们多为病患子女,白天家长需要接受治疗,无人看护子女。儿童中心不仅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还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的学习与玩耍环境。

 

孩子们在画画和阅读


在中心带着孩子们做了几天游戏后,我观察到一个现象:由于名声在外,总有很多外籍访客前来诊所参观,而老师们或者是羞于表达,或者是出于语言障碍,千言万语往往只化为温暖却略带尴尬的微笑。一个想法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开设一堂英文课,既可以增进老师们的自信,又可以提升她们的英文水平,这样可能因为与访客的更好沟通而为诊所带来潜在的资源。


我的想法得到了运营主管的肯定与支持,就这样我开始了来到边境后的第一份专业工作——教英文,更确切说是“迎客英语”。老师们的英文有一些基础,教学目标更多是增强表达的连贯性以及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趁着儿童中心午休的时间,一点准时开课,先集体教学再小组练习,还拉来外籍医生做情景练习的陪练。老师们由一开始磕磕绊绊的难为情,逐渐表现地更加娴熟与自信。在她们每一次勇敢流畅地表达后,我都会拍着手大声叫好,虽然有时觉得自己举动有些用力过猛,但却是给老师们内心莫大的肯定。


英文课现场


两周后,再有访客路过儿童中心,老师们会轮流热情地迎上去,介绍中心、孩子们,以及这座充满爱的诊所。我的学生们也越发多元化,从中心的老师,扩大到医生、护士、甚至病患。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我很快又同步开始了第二份工作——在克伦族教育机构,教授社区组织建设课程。这次机会也是我在自荐后,与机构负责人头脑风暴一起设计的。克伦族在当地难民中的比例达到75%以上,该机构覆盖边境七个难民营,致力于提升克伦族的教育水平以及教学环境,推动文化传承,并且为社区组织的发展提供能力建设与智力支持。


为什么会想到要做社区组织建设课程呢?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显示,自2005年难民署对缅甸难民实施大规模重新安置计划以来,已有超过6万名缅甸难民在包括美国、芬兰、英国等国在内的难民接收国得到安置。然而现实情况是,最先申请并被安置到难民接收国的大多是那些受教育水平较高,且长期担任难民营领导层的群体。难民营领导层的大量外流,为难民营实现自我管理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设立这门TOT(培训培训师)课程,我希望能帮助年轻一代难民营领导者,建立起在社区组织建设、倡导策略、资源筹措等方面的能力与信心,提升难民营自我发展的水平与韧性。培训班从策划到开班只用了三天,10名克伦族青年培训师成为了我在Mae Sot的第二批学生。


和一群充满抱负又踏实勤奋的青年们在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时光,是我在边境最难忘的回忆。课程的一开始,我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在难民营中希望推动的改变,接着带领大家从定义与分析问题,制定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ctionable, Realistic, Timeline)目标,到运用Logic Framework(逻辑框架)和Theory of Change(变革理论)等工具去设计、监测与评估发展项目。期间还与培训师们分享了倡导、筹资以及社区组织与动员的策略和工具。最后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是独立作一个倡导演讲,结合课程所学知识讲述自己最想推动的改变以及怎样去达成这个目标。从改善难民营内的卫生环境,到呼吁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再到难民营内暴力与冲突问题的解决……志愿工作结束回到美国后,我收到机构负责人的来信:培训师们反馈我的课程非常实用,在他们与难民营青年领导人的培训中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我有机会能再回去给大家上课。


课堂讨论


我在泰缅边境的周末时光是在盖房子中度过的。原有的教室已装不下数量与日俱增的缅甸小孩,在一部分国际志愿者的带领下,有人出建筑设计,有人出资源,有人出力气,新校舍每天都有新变化。 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没有时间表,但是每天早上九点,总有国内外的志愿者陆陆续续在小学门口聚集,开始开工干活。志愿者们活跃在泰缅边境的各个领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默默地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国内外志愿者一道建小学教室



// 国际义工教给我的事 //


现如今,距离这段经历已有六年时间,但每每回想起,却有如昨日刚发生过般的真实与震撼。这段经历告诉我,志愿服务不是只能通过某个项目或是别人给予的某个机会才可以参与。国际志愿服务也完全可以通过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去创造。


我喜欢当志愿者,在国内和国外也做过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在与不同人群共同创造改变的过程中,志愿工作让我更好地认识社会,反思自己。我看到即便处于逆境的人们身上也同样拥有闪光点与创造力,也见证贡献自己的所长能为他人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我们与受助对象一起工作时,切莫怜悯慈悲,更不要居高临下。平等地对待受助对象,并给予对方以充分的尊重。在国际志愿服务中,基于民族、种族、宗教、文化、习俗的不同会更加放大彼此的差异。因此也锻炼了我们学习接纳彼此的不同,并从中找到与对方互动的最佳方式。


志愿服务很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受助者的主体地位。要让受助者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改变的主体,而我们的出现在于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提升他们的相关能力,让他们看到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


当我们在定位问题时,一定要以对方的需求与意愿为出发点,并且充分调动其能动性,要让他们看到自身的长处,而非仅仅是不足。切勿以自身的经验标准衡量所见事物。


最后一点是重视评估机制,始终考虑到一个项目的成果和长远的影响。项目的可持续性对于社区的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志愿精神在于奉献、互助与改变。志愿服务本身也是一次自我探索与升华的过程。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我们在憧憬诗与远方的时候,不妨也用心观察与感受身边的事物,为自身所处社区与社会带来一份改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乐天行动派,为减少不平等,推动社会经济的包容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想了解更多国际义工的故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期沙龙回顾。

我们也将在近期推出嘉宾线上分享会,敬请期待。






推荐阅读


95后自述 | 做国际义工,迈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