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视频素材再分享(七)—趋向动词
我的上一篇文章视频素材与汉语初级阶段教学,阐述了我所理解的视频素材在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可能的应用及案例,在讲到“语法教学”时,我举了趋向动词“出去”为例。
今天这篇文章,说真的,今天挺累的,但还是在健身房大汗淋漓之后,“回来”,“坐下”,把它“写出来”。
不调皮了,今天这篇文章,专门讲讲趋向动词,具体地说,是讲讲“出去”“进来”“回来”“回去”等这几组“来”和“去”与“上、下、进、出、回、起、过”相结合的复合趋向动词,在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与视频素材的结合。
这些趋向动词,在不带宾语的时候,比如“你出来”“你下来”等的句型中,很多语法书教材或者语法教学的参考书上,是习惯把后面的“来”和“去”看做简单趋向补语,在动词“上、下、进、出、来、回、过、起”等后面,表明说话人的位置或移动。
这个理念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我在给之前的初级阶段的学生上课时,讲到这些趋向动词,我根本就没有太多阐述“来”“去”的“趋向补语”的意义,更多的是,是简单粗暴地把这些直接当做词来讲,比如“过来”,近似于英语中的“come here”等,方便学生理解;直到后来讲到“拿来”“送去”等时,才开始讲解“动词+来/去”这样的趋向语义。
估计很多专家或者同行不太同意我的这一方法,但我确实就这么讲的,而且,如前文所说,结合视频素材来讲,效果很好。
那么这些趋向动词可以怎么教呢?不妨来看一个案例。
“情景举例法”或者“图片法”是杨玉玲老师在其《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中给出的两种教学方法,我截图一下,大家看过便一目了然。
这两种方法固然都是“有章有法”“中规中矩”的方法,可是不得不说,这样做其实需要大量讲解、举例、板书、准备图片、提问等等的时间,如果从教学效率的角度看,其实教学效率并不高。(如果杨老师看到这篇文章,请原谅我的坦率,并不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只是个人见解,还是要向一线汉语教师尤其是新手汉语教师推荐杨老师的这部力作。)
然而,借助鲜活、真实、鲜明的视频素材,我们就可以通过不到一分钟的视频,形象而直观的,同时又是很高效的,把“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不同,选择的来/去就不同”这一用法,传达给学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举了“出去”为例,想必很多老师都有印象。
今天的举例,因为单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最多只能上传三个视频(很多读者并不知道),所以就举三个例子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12lobsqk&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121s3g3j&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128koeor&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看完,我想这篇文章我需要表达的也已经表达清楚,另外,视频素材固然难得,但是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或用作导入,或用作讲解,或用作练习,正所谓教无定法。
这是复合趋向动词不带宾语时的情况,然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义比如“看出来”“想起来”等等,是中高级阶段的又一难点,然而我又要说,视频素材,又恰恰可以在这个难点的突破上给我们汉语教师提供一把利剑。
要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吧。
福利时间,点击阅读原文,可到百度云盘下载图中这些视频素材。
不用谢,点文末的广告吧,谢谢大家!
2017年11月30日晚 于美国家中
“汉语教学视频素材”系列分享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