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江:为中国农民请命的记者李克林 上

观潮钱江 钱江说当代史 2021-04-04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为旗帜的农村改革风起云涌,一举扫除广泛的农村饥饿,中国农民终于在田野上挺起了曾被饿弯的腰杆。亿万农民身后,一双双记者、编辑的眼睛关注着他们的命运,其中有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李克林。为农民请命,是她一生的事业。
  经历波折,她在从业晚年迸发出最耀眼的生命之光。
  李克林是什么样的人?
   
           1. 烽火中激情青春岁月

  李克林(1916— 2003),原名李振瀛、李荧,河南邓县人,1916年9月出生在岗岔楼村一个呈现衰象的地主家庭。她降生时,父亲李超竹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在当地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但家境已较一般。
  李克林还没有懂事,母亲去世了。继母待她刻薄,李克林5岁时来到生母娘家,由外婆抚养,舅舅教着识字。李克林自幼聪明,很快认识了许多字,经常受到舅舅夸奖。
  20世纪初的豫南社会非常混乱,土匪横行。李克林的祖父广有土地,在家乡一带说话落地带响。他家院门口修起了一个岗楼,有点像《水浒传》中“祝家庄”的气派。一旦遭遇土匪袭击,全家人就躲进岗楼,家丁护卫。
  李克林7岁那年,祖父病故。就在出殡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土匪乘隙袭来,举火烧毁了祖父的灵柩,将李家人吓得丧魂失魄。祖父去世又遭此一劫,家道迅速衰落了。李克林的父亲到县城里躲了一阵子,对田园农耕之事渐渐管得少了,以当小学教师为主业。
  李克林经历了祖父出殡那个骇人之夜后回到了外婆家。
  舅舅也是一个地主,且是书香人家,坐拥书城,昼耕夜读。小女孩李克林受到影响,爱上了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她喜欢书中杀富济贫的好汉,希望过上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
  10岁时,舅舅一家为躲避土匪一度搬进新野县城,送她上了县城小学。开始她有些跟不上,但一年以后就成了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过李克林很快就知道,舅舅让她上完小学就回家,那是为了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 
  李克林的表兄弟们多在上中学,回家纷纷讲述丰富的学校生活,李克林徒生羡慕之情,但觉得他们都是男孩,自己没法可比。可是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有一个名叫孟昭莲的表姐,在邓县县城里上寄宿制女子中学。有段时间她经常来家里,她谈论学校生活,激起了李克林的求学愿望,就向父亲表露了想上中学的心愿。
  此时的父亲已经开通,一口答应女儿请求。李克林来到邓县上中学,从此离开了外婆。这是1930年,李克林14岁。
  李克林刚过10岁时,家里就给她订了婚。还是小女孩的李克林满心不愿意,又觉得自己还小,羞于谈论婚嫁,暂且不去管它。
  进入中学,李克林读到了鲁迅的书,还读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以及高尔基的作品,深受影响。她对封建家庭充满了怨艾,希望离开沉闷的家,独立生活。
  3年后李克林毕业了,老师们都说她的成绩好,劝父亲继续供女儿上学。父亲的日子不宽裕,就和女儿商量今后怎么办?原来,父亲早已将女儿许配的那户人家正准备迎娶李克林。受到新思想熏陶的李克林哪里肯依,坚决反对,说自己决不跟父亲回家。
  好在天遂人愿,此时的父亲更加开明。他也喜欢阅读进步作家著作,尤其喜欢邹韬奋办的《生活》杂志。既然女儿主意坚决,那就随她的心愿。父亲说明,既然老师说你学习好,你就去考。考得上升学,考不上嫁人。
  谁知那户人家却等不及了,干脆退婚,正遂了李克林心愿。
  17岁的李克林来到开封,同时报考女子高中和女子师范学校,都考上了。一开始,她上开封女子高中,很快发现自己的英文基础弱,教材全部是英文的,实在跟不上。加上家里经济吃紧,于是转入女子师范。
  开封女师是官办的,每月发给学生6元钱,除去伙食还能略有节余,李克林在开封女师读书,整整3年没有回家。
  刚入学的时候,她的情绪比较苦闷,觉得社会黑暗毫无出路,书读得再好有什么用呢?后来,她更多地阅读鲁迅、巴金著作和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出现的新小说,思想逐渐开朗起来,暗自下了决心,一旦毕业,就出去投奔革命,去改变黑暗社会。
  1936年暑假,李克林从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一时没有找到投奔革命的门路,先到河南新野县女子小学教书。半年后邓县女中有了机会,她去那里当了半年代课教师。
  
       2. 抗战洪流中投身革命
  
  1937年暑假,“七·七事变”爆发,抗战全面爆发。这时李克林得知,红军长征到了陕北,要革命应该到延安去。
  这回,又是表姐孟昭莲当了表率,和李克林作伴来到陕西渭南,延安遥遥在望了。为解决路上盘缠之需,她们先在赫水镇一家农校找到了当代课教师的机会。

       李克林和一位外国小伙子,摄于1937年11月30日。

  这些日子,李克林心情愉快。有一张李克林摄于1937年11月30日在渭河边的照片被保留了下来,照片上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李克林,面前是一个正在低头吸烟的外国小伙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照片背后,有李克林的笔迹:“我不会吸您苏联的纸烟,但我却会记着这个难得的相遇。”下面是她的签名:李荧(李克林在中学读书时用的名字)。不会有人知道这张照片的来历了,和这张照片相关的故事埋藏在她的心底,现在已经消失了。

       李克林留在照片背后的笔迹。
  这所农校有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很快了解了这对姐妹的思想倾向。年底,农校的王璋峰老师介绍她们去陕西三原县安吴堡,到胡乔木、冯文彬主持的青年训练班学习。 
  经过青训班短暂学习,李克林在1938年1月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并且从此启用“李克林”的名字。一个月后,她在延安入党。后来她在自传中写道:“我从小也没个家,从此我有了温暖的家。在革命队伍里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在陕北公学学习数月后,她转入抗大第四期女生队(五队)学习。她有一位同学年龄更小几岁,名叫黎琳。凡有抗大集会,拉歌总是从女生队开始,只有17岁的黎琳就会站出来,挥手指挥合唱。李克林回忆:“直唱得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即奔赴战场。”

   延安抗大第4期学员李克林,约摄于1938年间。
  李克林和黎琳相处一年就分手了,此生再也未见。直到40年后才知道,黎琳更名张露萍,派往重庆,打入军统内部电台,后来事泄被捕入狱,早已牺牲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但是长久未被正名为烈士。“文革”后,落在“张露萍”名字上的历史尘埃终被拂去,原来她是李克林的抗大同期同学。
  李克林得知音讯,在1985年7月14日的《人民日报》撰文纪念战友黎琳——张露萍。她的回忆丰富了对张露萍的认识。
  1938年底,抗大第四期毕业前夕,129师政委邓小平来作报告,讲述敌后根据地的战斗。座中的李克林深受吸引,当即报名要求去太行山工作,结果如愿以偿。
  
         3. 太行山抗战岁月          
  1938年12月9日,以抗大毕业同学为主,前往华北敌后的人员50多人离开延安。他们途经咸阳时,李克林和杨尚正(杨白冰)等31人被咸阳被警察局扣留,百般刁难,在关押两个月后转到西安继续扣押。
  受扣押期间,李克林被推选为临时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带领大家与警察当局斗争。
  实际上,到西安以后,关押已经松懈。3月8日,日本飞机轰炸西安,李克林等被关押战友全部乘乱逃出,进入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他们短暂停留后转赴太行山。
  这段被国民党警察扣押的时间共3个月,由于是集体关押,便于相互证明。李克林感慨的是,后来历次“整风”,乃至建国后的历次大的政治运动中,特别是“文革”中,对她这段历史进行了一次次重复的审查、外调,卷宗积累盈尺,最后除了证明她没有任何问题之外,什么都不能说明。
  李克林对此深深惋惜,生命中为此虚掷了太多时间和精力,遑论组织的人力和物力耗费巨大!
  1938年4月,李克林来到太行山根据地,在高扬领导下办小报《平汉线报》。约在1939年下半年,林韦前来负责。他和李克林在抗大同期,但在延安只见过一面。共同的工作使他们熟悉了,原来文学是他们的共同爱好。
  他们恋爱了。小女儿李银河说起父母的故事,一个夏天,有一次趟水过河,林韦站在水中拉了李克林一把。当双手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李克林的心剧烈跳动了。那是青春的梦在河面上歌吟。
  他们于1939年11月结婚,李克林次年生下第一个孩子。像革命年代里拼力工作的人们那样,李克林把刚出生的女儿寄养在老乡家。。
  1942年1月到1943年底,她担任河北赞皇县委宣传部长。那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敌我双方扭杀在一起,李克林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的牺牲,战火和血海交织的残酷斗争给她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1944年初,李克林又怀孕了,调到根据地中心的太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由此结识了新的领导——宣传部长张磐石。
   
     4. 参加《人民日报》的创建
   
  李克林经受了“太行整风”,对这场运动有不同看法,认为将自己的同志整得太凶了,对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不尊重。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张磐石在晚年也有相似认识。好在太行“整风”为时较短就临近抗战胜利了。
  张磐石在1946年4底接到命令,下太行山到河北邯郸创办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李克林跟着张磐石下山办报,成为《人民日报》最早的几个女编辑之一。
  几个月后从国统区进入根据地的女编辑宋琤觉得,她见到的李克林完全农村化了,从衣装到发式,再到缝补衣裳的手势,都是北方农村妇女做派。彼此接触,才知道李克林读过许多书。
      1946年8月,人民日报部分编辑在武安河西村合影。照片中的成年人都是人民日报的创建者。站立者中前左1是李克林。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内战全面爆发后转移到河北武安县河西村出版。1946年7月,当地农村土改。为了团结力量共同对敌,人民日报的一些负责人曾动员出身富裕家庭、早年就投身革命的老同志将家里的田地主动交出来,供农民重新分配,称之为“献田运动”,还就此发了消息。
  对这个做法,李克林马上接受了,认为是好办法。谁知很快出现否定意见,策划报道的负责人安岗和李庄作了检讨。李克林不认可两位领导的检查,她认为,土改是必要的,但在运动中的“乱打乱杀”行为不可取,是极左做法,只会危害革命事业。她将这些想法埋在心里,时常回顾和分析。
  1948年6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晋察冀日报》合并,创办华北《人民日报》,李克林随编辑部前往河北平山县,参加了党中央机关报的创建。
  来年春天,《人民日报》进入北京,应该称作“三七式”干部的李克林于1954年9月担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
   
        5. 思考咏叹曲:激情与泪水
  
   新中国成立了,李克林充满喜悦,对领袖无比崇拜。然而也有痛苦伴行。1952年,她的父亲李超竹在“镇反”运动中被枪杀。她认为父亲是支持自己参加革命的,思想是逐渐进步的,他拥有的田地来自祖父分割的遗产。李克林默默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将此看作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岁月,李克林对父亲的认识明确起来,为父亲重修了坟墓。但要重新追溯案件,却发现时光已经远去,当事人及档案都难寻找。这成为她的一个隐痛。

       20世纪50年代初的李克林
  
  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李克林的独立思考逐渐发展起来。1957年“反右”风起,她认为“章罗联盟”证据不足,章伯钧、罗隆基与党并非敌我矛盾。对人大女学生林希翎一案,她认为应属人民内部矛盾,对林希翎有勇气面对千人辩论是内心佩服的。但这些还都是藏在心底的念头。
     “大跃进”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大院里也炼起了钢铁。李克林也曾头脑发热,跟着炼了些日子。一旦发现炼出来的铁块根本不能用,劳民伤财,李克林就停手不干了,对自己上阵烧火炼钢铁十分愧悔。
     李克林和农民有天生的密切联系,对农村“高产卫星指标”产生了警惕。
  “大跃进”中,李克林读到一篇富有想象的通讯,说河南邓县有个村庄,小麦亩产6500斤。麦秆长得太密了,跑来一只兔子,怎么钻也钻不进去,结果被人一把抓住了。
     邓县正是李克林的家乡,她熟悉家乡水土,那里的农田怎么会一亩长出6500斤小麦呢?
      1958年夏秋之间,李克林到河北省元氏、赞皇县采访,那是她在抗战中战斗的地方,许多战友牺牲在这里。现在,到处是炼铁“小土群”,到处弃堆着“小土炉”烧出来的“烧结铁”。
      李克林看到,农民生活仍然贫苦,由此动摇了原先对“大跃进”的赞赏。她回到报社和同事聊天说,小土群“出不了多少铁,觉得太浪费了”。“看到一些地方秋收粗糙,地里有些庄稼无人收”。李克林想到:“钢铁任务太重了,兼职压倒了一切。”她说:“大兵团作战,为什么可以这样不讲代价,不计成本呢?”
      1958年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在报社后院炼钢铁的场景  阎宝山 摄
  李克林在党小组报会上直言:“我的想法是任务小点,动员人数少点,最好在不影响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办钢铁。”她拿出自己带回来的两块东西要同事们辨认,都是小高炉炼出来的,一块是烧结铁,一块是灰生铁,没有一点用处。李克林说:“钢铁压倒一切,山货运不出来。”“小土群太浪费,出铁太困难。”
  李克林批评农村“大食堂”,指出现在赞皇一个县管两万来人的饭,“我觉得农民负担太重了,影响人民生活太大了。”“这样下去是要弄得民穷财尽的”,“社会主义就可以这样不讲代价吗?”
      这些话记录在案,头脑发热的人们感到吃惊,但有理有据使大家默然无语。
      李克林参加过报社编委扩大会议,她在会上发言,提出对“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不同看法。她说,自己刚刚到过的河南禹县瞎报钢铁产量,寿张、范县则虚报了粮食产量,是典型的“虚夸”。
  她说:“小麦元帅县夏邑县”已经饿死人了,而河南大范围出现的“虚夸”,其实已经是全国性问题。李克林说:“为什么形成了全国性的虚夸?” 她脱口而出说:“主席脑子也有些发热。”“共产风也是从上面来的”。
       当时仍在“大跃进”尾潮,此言即出,满座皆惊。
  李克林说,最初她听到“吃饭不要钱”很兴奋,后来“有些地方闹起粮食问题来了”,她感到惊讶,由此想到,中央想多搞点钢铁,这当然是党的愿望,可是要求未免有点主观,也有点考虑不周,特别是没有注意到秋收。“为什么这样急切,不等到秋天再大干呢?”
  编委扩大会议毕竟范围小,参加会议的多是李克林的老战友、老领导,大家对她有所关照,没有太追究。
      不久后的1959年4月,李克林到郑州采访,参加了河南省委扩大会议,会上听到了省委书记们的议论,深感震惊。4月14日深夜,她在郑州给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胡绩伟、安岗写了一封信。
       她在信中说,参加会议“使我想起前一时期我们还报道某县平均亩产几千斤。我总觉得我们接受教训还不够深切,这次下来听到这些事,真使人触目惊心。不久前河南的夏邑、永城饿死人的事件就是由于虚假报道造成的,夏邑县原是河南的小麦元帅县啊!” 
       “讨论中人们不断提到报纸宣传和空气问题,观察形势对我们报纸来说怕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了。报纸宣传的问题虽然不少都是各级各部党组织决定的,如果我们能‘观察形势’,在转弯的关头也能少吹点风,亦可谓造福于人民矣!”
  李克林在信中特意提到,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会议上讲话说:“近年来党内有种风气,不敢讲心里话。麦子敢下种千斤,直言敢谏之风反而削弱了,心理上好像有个威胁。——如何广开言路、不怕、是很重要的。”她同意吴芝圃这个说法,但对吴芝圃瞎吹高指标的做法完全不认同。

  20世纪50年代初,林韦、李克林和儿子李向南(前右)、女儿陈乃云(前左)
  这封信的内容在庐山会议后传了出去,受到猛烈批判,有人揭发她在多种场合说了许多尖锐的话。例如,对“以粮为纲, 带动一切”的方针,她说是“挤掉了一切。”
  当时“政治挂帅就能出铁”这句话很风行,李克林说:“不相信思想好就能炼出铁。”针对“公共食堂是社会主义阵地”的说法,李克林说:“城里人都在家里吃饭,是否都退出了社会主义?”
  李克林批评“浮夸”风说:“有人瞎说,有人爱听,有些是品质不好,有些是上边压的。”
  李克林的丈夫,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林韦,勇敢地抨击“大跃进”中劳民伤财,损害农民利益的事。他在和同事交换对大跃进看法的时候,说过一句:“革命革了20年,没有想到看到了饥饿的一年。”他还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说要把农民的吃饭问题都包下来。
  报社总编辑吴冷西从庐山下来,领导报社的“反右倾”,林韦被打成报社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李克林被定有“严重右倾思想”。
  受到批判,李克林一次次痛哭。后来她对朋友说,这次运动一哭,她把几十年的眼泪都流尽了,以后就不哭了。
       (上篇完,待续)
      本文部分内容,以《青年时代的李克林》为题,发表于2008年第1期《新闻与写作》杂志。
      2020年8月校阅增补

   

钱江:林韦的精神是不倒的

钱江:燕京大学百年绝响——谢幕与延伸,梦想与未来

夏欣:燕大学子小儿外科百岁名医张金哲院士

钱江:胡耀邦重走泸定大渡河铁索桥

钱江:胡耀邦和第二任秘书郎宗耀 (上)

钱江:胡耀邦和第二任秘书郎宗耀(下)

钱江:胡耀邦和岳阳楼

钱江:扣林山战斗指挥员王润成师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