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毅 张佳 毕凌岚:四维协同的川西特色镇(街区)和林盘保护修复规划研究

庚子年四月廿九 乡村规划与建设
2024-09-04

全文字数 | 9714

阅读时间 | 30 分钟


转载说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态营城”,转载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作者

钟毅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规划师

张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委员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副局长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兼职教授

毕凌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理事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教授

摘要

特色镇(街区)建设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相应的规划设计既要考虑自然维度的气候环境、地质构造、地理条件等因素,又要考虑人文维度上的邻里和谐、兼收并蓄、产业维度上的传统与创新、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继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 “四维协同”的规划原则,从自然、人文、产业、时间等方面分别阐释规划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以期对川西和其他类似地区的特色镇(街区)和林盘保护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川西林盘,建筑风貌,保护与修复,四维协同

综述

1

引言

川西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农耕文化源发地之一。蜀地先民兴修水利与自然有机协同,调气理水创造了水土相生、沃野千里、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适应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川西乡土林盘和传统场镇是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川西林盘和自然村落景象

图片来源:《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

(2018-2035)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传统村镇空间和民居因不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被废弃或者拆除新建。尤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传统人居环境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往往来不及传承就已经被湮灭在一系列的更新、改造的建设运动之中。随之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缕缕“乡愁”,还包括地域文化源流、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独特的景观资源。

林盘保护修复的四种类型

成都市为了保护川西林盘所蕴含的重要社会文化价值,先后于2014年、2018年进行了两轮林盘保护修编工作。


规划按照“统筹保护、分级分类控制、保护利用结合、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五项原则,强调对林盘进行分类分级控制,将科学利用与合理改造相结合,提升林盘保护利用的操作性,真正促进川西林盘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索如何突破单一维度的村镇更新、建筑风貌改造或经济发展性规划的局限性,通过解读川西传统人居环境历史演进发展的多维度互动机制,以场镇和林盘风貌的修复和重整为载体,实现川西新乡村林盘人居的多维活态现代演绎。

林盘保护修复六大任务

图片来源:《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

2

“多维”协同的城乡可持续发展理念

 “维”的概念源自数学,意指独立参数。而“维度”指独立参数数量。物理学和哲学在此基础上,运用维度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时空特征。


城乡规划的维度并不仅仅是基于常规物理和哲学领域所理解的物质空间(长宽高)三维状况,同时也追溯演化历程的第四维时间。因为物质空间作为载体事实上反映的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文化)与原生自然环境互动协同的结果,所以基于对“维”独立参数本源的理解,决定城乡规划人居环境发展的维度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时间。


城乡人居环境运行每一维涉及的参数,都有基于这一参数运行的独立规律和物质空间对其系统运行的响应机制;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过程就是对不同参数运行进行协同过程,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功能子系统的空间整合过程。


“多维”协同是基于城乡人居系统持续运行进程控制的方法思路,以面向未来的视角,以物质空间建设、改造为具体技术手段,进行不同维度参数演进和互动机制的优化,最终达成对城乡景观环境的保护优化、历史文化的传承弘扬、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地方社会的和谐共生。

郫都区林盘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乡村传统人居环境发展的四个维度解析

——自然维度

川西乡村传统人居体系由场镇林盘两个层级的人居环境单元构成,是基于地域自然环境的经济生产、社会组织、地方文化的持续积淀、演绎发展而来。场镇和林盘都是涉及多个维度的要素的协同运行的复杂系统。


历史上狭义的川西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由都江堰灌溉体系滋养的的地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随着城市发展,成都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辖区内涵盖了更加丰富的自然地理单元,也因此具有更加多元的山水景观和自然生境,其自然维度的要素构成也更加丰富。

成都“一山连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1

地理环境要素

成都平原群山环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成都平原与众不同的宏观地理景观——宏观山水格局雄奇秀美,具有大山、大水、大美成都的整体意象;区域内具有丰富地貌、地形类型,山、丘、坝、水并存,形成各种各样的微生境。


人类定居、聚居过程中,与自然生境互动,演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产业模式、村镇建设和建筑布局与形态,并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社会生产和建造技术体系。由此原生地理环境的自然风物与人居环境的农林、建筑景观共同构建了川西特色的林盘景观。因此人居环境建设十分注重其选址、布局、空间组织与地理环境、自然风物的各个层面上的景观互动。

成都平原及都江堰地缘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

成都是全国唯一一个四季可见雪山的特大城市

图片来源:网络

2

气候要素

川西地区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少风多雨、日照偏低,具有为户外活动的良好气候条件;传统技术条件下,人居环境建设与气候要素的协动造就了乡村林盘布局自由散落、传统场镇街巷空间灵活开敞的空间格局;并通过院落与建筑灵活组合来改善通风、日照条件,提升人居环境的气候舒适性,也形成了院落空间开敞、建筑立面通透的轻灵川西建筑气质。

川西建筑较通透的开窗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温润多雨,所以挡风避雨的檐、廊成为川西建筑中重要的建筑语汇,具有:檐廊、柱廊、连廊、敞廊、门廊、廊桥等多种类型。


结合廊衍生的“灰空间”,为不同类型的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为安逸闲适的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场所。因此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物质空间组织、建筑形式与川西气候的适应性,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场所营造。

街巷空间开合变化的上里古镇

图片来源:网络

3

水系与水文要素

都江堰工程梳理自然水系结合人工开凿形成自流灌溉的“干、支、斗、农、毛”灌渠体系,在传统调气理水农耕技术协同下“水土相生”,形成了高产、丰产的农地,奠定了传统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都江堰渠系不仅是灌溉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前公路时代的交通运输干线,大量物资通过河网被运送到乡村城镇各处。成都平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构造而地下水位较高,使乡镇和林盘间散布着大量的古井、天然泉眼等,为川西乡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川西传统人居环境系统与水环境相生相长,形成“二龙千山翠、林盘溪水清”的独特风貌场景。具有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产、生活、交通设施景观元素和场景,包括:

生产设施元素及场景


堰、堤、坝、湖、塘、闸、水车等分水、引水、溢流、提灌、蓄水等生产设施;形成了体现古人理水智慧的生产型特色水景观。

生产设施元素及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交通设施要素及场景


码头、汀步、桥梁(竹桥、石桥、木桥、砖桥、索桥等)等;体现了基于地方生活方式材料、技术、工艺的交通场景。

交通设施元素及场景

图片来源:钟毅摄

生活设施要素及场景


池、塘、井等生活型用水设施,从过去淘米、洗菜、洗衣兼有游憩、交往等生活型水景观,由功能性向景观性、娱乐性、体验性、文化性转化。

生活设施元素及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从川西平原人居发展的历程解析:理水造就川西的丰饶,奠定其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水润”天府的灵魂——因水而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形塑了川西乡土社会。与水相关的各种设施,随着人们行为活动的发生和积淀,构建了相应的“空间场”,成为邻里公共生活的空间载体与舞台。


人居环境的更新需关注成都平原独特的水文化、水生态、审美意境,即使有些与水相关的设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具有实用功能。

4

生物多样性

 川西地区因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区域范围内涵盖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类型,因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生命元素随着人们对川西乡村景观建设而逐渐融入其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林盘小生境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乡村景观生命要素构成中最有特色的是由特色植物群落所营造的“林盘”。“林盘”景观分为两个层次:

微观层面


原生植物通过人工筛选,与人居建筑、院落空间协动,营造的具有水生、地被、灌木、乔木等多个垂直空间层面的乡居植物群落。

植物种类选择基于人居环境营造和日常生活需要——既包含快速生长的竹、木等建筑用材和生活器具材料的生产资料,也包括各类蔬菜和果树(兼具观赏性)等生活资料,还包括各类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观赏植物。涉及常见植物种类约有122种,其中乡土植物占89%,它们与建筑、场院硬质景观结合,营造了独特的林盘微生境。为人类和其他林盘生物提供舒适的栖居场所。

竹、木、茅草等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图片来源:网络

宏观层面


农业生态系统(农田)与人居生态系统(林盘)协同造就的农业大地景观和林盘生境、灌渠系统镶嵌的川西独特乡村景观系统,与地方生产与生活方式协动,蕴生了独特川西田园文化。

林盘微生境

图片来源:网络

 传统林盘生境的营造,强调由植物围合空间的防护性和提供社会生产工具原料,因此以乔木为主,约占植物构成的67%。但因为川西农居历来有种花的传统,景观观赏植物也是林盘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乡民对林盘植物生产资料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近年来林盘植物演替过程中,景观性植物比例进一步提升。


川西阡陌纵横、沟渠蜿蜒的农田生态系统,是众多候鸟、禽鸟迁徙和栖居的场所;林盘微生境也为众多野生小兽类提供栖居空间,其中不乏珍稀种类。这种多生物共栖自然生景的恬淡意境,感染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例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诗意的田园景象

图片来源:网络

因此,林盘生物多样性所造就的生物景观是川西诗意田园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林盘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需注重其生态景观价值造就的诗画意境——保护大地景观的生态本底和林盘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注重对传统营建材料的创新运用。


自然维度视角下的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地理方面的选址布局与地理环境、建筑与自然地理景观的互动;气候方面的建筑形式、公共生活与川西气候的适应性;水文方面的水文化、水生态、审美意境;地质构造方面的地域性材料的合理性、经济性、表现力;以及生物环境方面的生态景观价值、诗画意境,从而打造出独具地域性、彰显自然田园美与建筑人文美的川西林盘新风貌。

自由散落的林盘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乡村传统人居环境发展的四个维度解析

——产业维度

社会生产是地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为主导的地区更是其农田生态系统生成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川西人居环境与大地景观的形成与其基于地方环境特点的传统生产方式延承紧密相关。自然条件、人文背景和农耕形式,促生了川西林盘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林盘空间形态格局

图片来源:《崇州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川西林盘四大要素

图片来源:网络

1

农耕形式与林盘空间及大地景观

成都地区根据自然禀赋差异分为三大农耕地域类型:平坝(主产粮油蔬菜等)丘区(主产经济林木,桃、橘、梨、杏等)山地(主产茶、桑、经济林、生态林地等)。


区内气候温润、土地丰饶、灌溉便利,因此地无闲田、四季常耕;为保持土地肥力,川西地区普遍采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套耕套种、立体农业生产技术: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稻田养鸭、桑基鱼田、旱地套种(豆粮、豆菜)、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形成不同尺度的立体农业景观。

套耕套种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

图片来源:网络

 “田”是川西林盘空间四大核心要素“田、林、水、院”中最重要的本底因子,决定了区域的林盘分布的空间基本格局:自然水土相生,决定了适地的耕作方式,造就了田地分布与宜耕特点;“移宅就田”决定了林盘人居环境的分布点位与规模,也影响了林盘微生境的营造模式和景观特点,并间接影响了植物群落的构成、场院空间组织方式已经建筑形态。


因此,林盘保护延承需要基于三大地域农耕类型、林盘空间四大核心要素、农业生产方式,关注大地景观的适地性、独特性和空间层次。

农耕形式与林盘空间及大地景观

图片来源:网络

2

农村社会、生产组织与传统场镇空间

 四川地区移宅就田的散居模式,使得“场镇”在乡村社会建构、生活组织和生产服务(农资、农具、技术服务等)领域发挥着多重功能,“场镇”与“场镇”基于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分工协作构成了川西独特的乡村生活圈。


场镇的街巷与广场空间是区域范围内商业与民俗活动的主要载体。广场空间往往是地方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围绕具有一定的标志性设施,如:塔、庙、观、会馆、戏楼、风水树等,形成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


场镇在赶集日和非集日的人流量差异巨大,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还会开展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如:元通清明会、王爷会等),因此常常围绕场镇利用河滩、农耕闲置地开展活动,形成对场域空间纯朴的复合利用模式。因此,林盘保护与发展基于川西乡村社会的特殊组织模式,关注乡生活村空间的多样性与弹性。

场镇的街巷和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3

传统手工业与地方材料、建筑工艺、装饰艺术

川西地区传统乡村发展农商并重,基于特产的传统手工业非常发达——除了为人熟知的蜀锦、蜀绣之外,还有许多冠以地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道明竹编、怀远藤编等,以及更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特产和传统技艺,例如:桂花桂陶、明月村和磁峰镇的古窑瓷器、传统石刻、圆通青瓦铁艺等。


这些手工业产品在过去悠远岁月中作为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商品”,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这些包含历史气息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商品价值或有变化,但是对这些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审美符号、文化底蕴以及部分工艺中对地方材料处理与加工技术的挖掘,或为地域性建筑及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林盘更新需注重传统技艺、材料与施工工艺的建筑新表达。

传统工艺的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

4

新生活、新产业、新经济催生新业态、新形式、新风貌的融入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为乡村生活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一方面改变了川西乡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新的途径。这对于川西乡村人居环境和社会生产物质空间载体的建设和运行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生活需求对居住建筑提出了新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

新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模式,新的产业类型与经济模式,催生出乡村发展的新业态、新形式、新风貌需求,对建筑创作提出了超越传统建筑更多的功能要求、空间体验和形式表现要求。


例如:居住建筑如何基于现代生活需求与功能进行营造提升;商业、公共服务建筑中出现的乡村酒店、客栈、乡村文创与艺术空间、乡村休闲运动空间、乡村教育体验空间等如何基于现代的运营方式与乡村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乡村氛围进行建筑特点与形式表现力的提升;以及更多的空间如何协同相应社会活动(尤其是外来人口的活动),创造与乡村特点适应的新场景,例如:乡村休闲运动场景、乡村教育体验场景、乡村景观生态场景,从而达成对新乡村文化IP的营造。


因此,林盘更新应关注新的生产、生活功能产生的空间需求对新建造方式的乡村融入问题,继而达成新乡村特色场景的营造。

乡村新业态、新形式、新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乡村传统人居环境发展的四个维度解析

——人文维度(文化维度)

成都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运昌盛,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其中与川西乡村风貌关联度较高的文化类型有:邻里和谐的农耕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文化、师法自然的道家文化。

林盘的多种形态格局

图片来源:《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

1

邻里和谐的农耕文化

川西地区良好的农耕条件和安适和宁的社会氛围,使得移宅就田散居模式的生产效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川西农村有析产分家的习俗。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族群聚居形成了林盘规模不大、布局分散均质、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


乡村社会基于地缘、血缘、业缘关系衍生出的邻里交往需求衍生出坝坝宴、流水席、茶馆、川剧、乡村民俗节庆等一系列乡土公共生活,并基于这些社会活动空间形成其乡村社会“家园”的心理空间场域。


林盘更新中新乡土社会凝聚力的形成,需关注基于传统乡村社会组织的乡土文化原真性与公共生活空间形成、使用、更新之间的联动关系——将现代社会组织方式与传统社会互动方式结合,去芜存菁,为新乡村的公共空间注入内生动力。

原生性的公共生活和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2

兼收并蓄的包容文化

(移民文化、西洋文化)

四川地区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发源地——川西地区农耕生产中对人与自然相互协动关系的诠释促成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形成,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哲学观和安逸祥和的地方社会气质。


明末清初的战乱动荡摧毁了原有乡村社会,为了恢复社会生产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迁徙,促使多地域、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川西地区再定居,由此重构了川西乡土社会,也因为迁徙定居过程中多族群的融汇而形成更具有包容性的乡土文化。

移民文化植入带来多元融合


川西乡村社会结构重构的基础是“湖广填四川”过程中守望相助的同乡情节,迁徙族群为形成凝聚力以乡亲社会纽带组织社会生活,产生了特色公共活动空间——会馆,不同族群都有各自的会馆。如:湖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

基于会馆活动(戏曲、茶会、花会)逐渐形成独特的会馆文化,也造就了具有地域特点和族群文化特点的会馆建筑——开敞式院落的布局方式,高高的封火山墙,木雕精美的门窗、门檐、垂花柱,石雕雕刻等。

多种文化背景的社会生活碰撞,带来了公共生活的丰富性;

多种地域建筑风格和建造技艺互动,造就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景观多元性。

会馆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

西风东渐造就近代川西建筑文化


清末随着西方传教活动向中国西部地区渗透,川西乡村开始出现西方风格建筑,与传统川西乡镇形成微妙的对比,例如:彭州白鹿镇的法式天主教堂与白鹿古镇。

清末民国初,川西建筑开始吸收西方的建造技术和造型元素,结合地域建筑材料和气候环境特点,逐渐融汇出近代川西建筑独特的“川洋”风格。这种风格在民国时期广泛流行,与传统乡土风格结合,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川西乡镇、林盘的独特风貌。

这也充分体现川西地域文化对不同风格碰撞、实现了地方材料的异域风情表达,也反映了地方文化对不同文化多元融合的包容特性。

因此林盘的持续更新也可以基于此类文脉的融汇贯通,关注乡村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创新建筑表达。

极具民国风的安仁刘氏庄园

图片来源:网络

“川洋风”的彭州白鹿镇

图片来源:网络

3

道家文化

川西田园的自然、恬静、安逸、豁达、包容,表达了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态度,自由散落的林盘、曲折延展的田坎、蜿蜒流淌的溪流、不拘一格的小院,看似无序,但一切都隐含着自然的秩序。


道家文化在川西地区有深厚积淀,川西农村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中所蕴含的朴素人地协同理念,与道家思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哲学观形成有深刻的渊源。


因此林盘更新,应重视与新产业、新活动相关的新建筑形式、新活动场景与川西独特自然、人文过程的融合,充分响应“天地大道“和谐共生的自然伦理。

川西田园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清光绪年间《四川成都水利全图》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乡村传统人居环境发展的四个维度解析

——时间维度

基于时间维度,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因此对川西林盘保护并不是要将这一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传统人居模式“凝固”成永恒,抑或是将之修复成“怀古追思”的“文物”。如何在川西人居环境演进发展的历程中,将传统场镇、林盘中蕴含的社会、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新时期、新乡村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现代川西乡村“有来龙、有去脉”,才是对“时间”应有的解读。“传承与创新”是时间维度中变与不变、发展与适应的关键。

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来源:网络

1

传统川西乡土新风格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但我们不能把它变成“只能看不能用”的“古董”,更不能把传统乡村人居变成“博物馆”。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乡村建筑与环境?

作为物质空间载体,它们应如何持续地在未来乡村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而现在的我们这个时代又应该赋予后人怎样的乡土建筑文化“遗产”?


追述川西人居文化自然、人文、经济、社会方面的演进历程,寻根溯源,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个维度都有对其传统的再演绎,这才是对历史的真正传承。


因此,物质空间建设传承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空间的新功能植入、传统工艺的继承发展、传统材料的现代应用、地域风格的创新演绎。

传统材料的现代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

废旧材料在景观中的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

地域风格的创新演绎

图片来源:网络

2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

川西乡村表达(地域性表达)

川西乡镇和林盘保护与修复,不是“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工作,而传统川西乡村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建造技术(工业化、装配式、绿色建筑、生态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以及现代建造工艺、新型材料如何实现基于川西乡村文脉的创新表达(地域性表达)是对传统乡村人居环境持续发展的真正促进,这也是乡土建造创新的核心。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川西乡村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

川西特色镇(街区)和林盘保护的多维协同

面向未来审视川西特色镇和林盘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需与区域发展的大势和进程相结合,立足川西乡村的自然生态、社会人文、经济产业历史积淀和现实状况进行多维协同。实现上位规划对川西乡村的全域发展“坚守天府文化的历史本底,塑造成都‘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乡村振兴典范”的目标。

 邛崃的乡间民宿

图片来源:网络

1

修复规划的着力点

——物质空间载体功能的适应与调控

现代乡村人居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空间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林盘物质空间形态的需求因此而产生了相应变化——这种物质空间载体对所承载功能的适应与调控,决定了未来川西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的效率,以及城乡协同的耦合度。根据林盘本底资源和区域环境情况,结合林盘既有的空间格局保护和修复要求,基于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要求,林盘类型分为:聚居和农业生产型、聚居和乡村旅游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景观型。

川西林盘的类型及其功能定位 
表格来源:课题组根据《成都林盘保规划护》内容总结

因此,川西林盘物质空间建设的创新需与林盘所承担区域职能和具体的产业功能匹配,从而将林盘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在修复、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并且在未来实现资源的持续积淀和优化。

2

修复建设的关键点

——物质空间建设与运行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针对林盘保护修复的林盘风貌引导,针对“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的五区景观定位,从根本上是根据区域自然本底的先天禀赋特点,结合现代功能定位制定的风貌建设导引。


物质空间建设与功能协同必须基于其固有的自然特点,需利于其生态功能发挥。这对空间建设和后期运营技术的生态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是创新的重要领域。

不同区位林盘的自然本底特征及功能定位

表格来源:项目组整理总结

五大分区林盘分布

图片来源:《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利用规划(2018-2035) 》

3

修复建设的核心

——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多系统协同机制

林盘作为川西乡村社会运行的载体,是以地方的自然生态为基质,社会、经济、文化多功能协同的人居栖境。


剖析过去40余年间林盘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主要的冲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

田园景观格局维持、

水生态系统功能维护、

产业优化(资源效率提升)

文化延续(现代与传统交融)

城镇发展与乡村协同;


这些问题在宏观上涉及社会(文化)、经济、自然三个功能系统的空间需求整合,这是区域尺度上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决定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大地景观特色。

乡村新“蓉” 颜

图片来源:网络

针对前者提出6大修复任务:

整田


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梳理,延承传统“调气理水”、“析壤定植”的农业适地性,创造多彩田园生境。

护林


对川西星落棋布田林空间格局和大地景观的维护。

理水


对区内由自然河流和灌溉渠系共同构建的水网脉络的整理,以保持其生态服务效力和景观品质。

连绿


串联区域的绿道网络,优化区内的生态空间格局。

改院


对具体林盘内部的微生境状况的维护和建筑环境的更新。

植业


强调对区域承载社会生产功能的优化,以提升生产效率,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

其中,前四者重点都是对生态本底的修复和优化,由此可见多系统协同的基础和重心是生态复建和环境综合品质的全面提升。

林盘保护修复的六大任务

图片来源:网络

4

修复建设的途径

——以川西建筑风貌传承和创新为技术手段的内生动力培育

川西林盘空间建设对社会(文化)、经济、自然功能运行的需求响应,是微观尺度物质空间环境建设(建筑和村镇环境)多系统协同机制的体现,决定了人居环境的具体风貌特征。其“风”者指风土人情、地域风俗;“貌”者解为形态外貌、物质空间;“貌”作为实体空间的具体表像事实上是“风”所体现社会、文化、经济与自然协同内在机制的物质外化,体现了地方乡村社会的“灵魂”和“气质”。建筑风貌修复和优化事实上是多系统协同的实体化,通过载体反作用于系统运行,消除矛盾、激活内在活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林盘演化发展历史状况和区域特征,具体分为:

传统川西建筑风貌


主要适用于传统建筑的维护与改造,以及特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新建、改建建筑。

传统川西建筑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近代川西建筑风貌


适用于与西洋文化、移民文化底蕴结合比较紧密的典型镇、村环境建设和改造。

近代川西建筑风貌——安仁古镇

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川西建筑风貌


包括新川西建筑风貌。

适用于山地、丘区、平坝的村落,强调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结合,体现川西民居的创新性。

新川西建筑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乡土川西建筑风貌


适用于山地、丘区、平坝的村落,强调在材料、工艺上体现乡土特色。

创造“真正的川西风貌”不在于具体呈现究竟“是什么”,而在于其外在呈现的深层的“为什么”。

乡土川西建筑风貌示意

图片来源:网络

乡土川西建筑风貌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川西特色镇(街区)和林盘保护修复规划中针对川西“风貌特色”探讨,需从川西地域风格形成的本源、机制和特点入手,对其生成演进的四维特征加以解析。


在规划、建筑、景观创作中把握“传承与创新”、“地域性与国际化”、“自然、田园美与建筑、人文美”三组关系,不必纠结于具体的风格形式本身,而是既尊重传统、吸收传统但又不为传统形式所束缚——发现物质空间营造中最根本问题,寻其本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态营城”。


 END 


大咖观点

相关资讯

王路生: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乡村防控治理反思与应对

刘守英 熊雪锋:中国宅基地制度演进与改革

刘守英:乡村内部的农工结构与自主性发展

贺雪峰:城乡关系重组下的乡村建设

段德罡  王蕾蕾:疫情防治,乡村治理的规划应对

王竹团队:基于对疫情与灾害“防-适-用”反应机制的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与应对策略

温铁军:乡村必须发动群众形成防疫体系

周岚:从乡村调查、村庄环境整治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江苏探索

【乡村振兴】贺雪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分阶段

【学术笔谈】冷红 | 乡村规划教学应重视“存同”与“求异”

【学术笔谈】陈前虎 | 服务区域根植地方多元协同创新卓越

【学术笔谈】袁奇峰 | 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规划建设

【学术笔谈】王凯 | 城乡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

【学术笔谈】周岚 | 乡村规划建设的人才培养

【学术笔谈】唐子来 | 乡村规划教育应当关注城乡之间的差异性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规划与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