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风云系列】武汉完全可以作为一只终生持有的“股票”!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 悟空新之助 2022-04-10
本文子标题《【布局未来】“中碳登”与长江三峡集团落户武汉的意义》。
1、1+1>2
今年(2021)对于武汉来说,有两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发生:
  1. 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国家发改委宣布由湖北省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的建设与运维工作,由上海牵头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工作。“中碳登”顺利落户武汉,填补了湖北省没有国家级金融市场平台的空白。2021年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将鸣锣开市。
  2. 2021年9月26日上午9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搬迁武汉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从北京回迁到湖北!三峡集团谋划在湖北新增投资项目3000多亿元。其中武汉市谋划了合作项目1500亿元;宜昌市谋划了项目投资1138亿元。
其中中碳登在“三峡集团”总部落户武汉后将会有1+1>2的效果,因为长江三峡集团是我国头部绿色能源公司。武汉的“中碳登”一方面可以助力长江三峡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长江三峡集团握有的巨量碳权也会充实武汉“中碳登”的地位。
2、“中碳登”意义
“中碳登”的落户武汉基本上补齐了武汉最明显的短板——金融。有了中碳登这个国家级金融平台,武汉在产业布局方面几乎没有弱点了(当然和四大一线城市还是有明显差距,主要是企业质量的差距,武汉缺少航母级企业),要知道广州也是在今年才获得国家级金融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我国第五个期货交易所,目前还没有上线期货产品)。
由于碳交易分别由两个城市主导,武汉负责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而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因此有人会疑惑到底哪个含金量高些?
一般人会认为交易所更高,但是,从对资金的实际控制来说,“中碳登”可能含金量更高,因为武汉“中碳登”系统不仅掌控登记,还有交易结算以及分配,掌控资金才是金融的第一要义,中碳登系统更有利于武汉打造碳金融中心。这一点在相关新闻也得到验证:
【根据评审结果,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评审得分第一名均为湖北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两个评审得分均为第一的省市只能选择承建其中一个系统,湖北省在两个系统中选择了注册登记系统。
湖北省之所以选择注册登记系统,是因为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初步方案,注册登记系统在全国碳交易体系中处于更加核心的地位,同时对接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是资金、配额、数据的汇聚点,也是碳交易市场管理枢纽,有利于吸引各方资金开展碳金融业务,对湖北建设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将起到更有力的支撑。而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尽管受外界关注,但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是电子撮合,对资本的汇聚功能没有注册登记系统强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湖北省近年来持续发力争取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注册登记系统好比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
未来合并也不是没可能,鉴于上海已经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说不定还有机会将上海的碳交易中心合并到武汉(基于北交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管理层深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3、碳交易潜力与对武汉助力
而且,这是碳交易相关的金融,现在可能碳交易数据还不起眼,但是基于全球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我国的“双碳战略”,碳交易将是我国未来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列几个数据:
  1. 根据路孚特对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价格的评估,欧盟碳交易体系的碳交易额已达1690亿欧元左右,占全球碳市场份额的87%。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市场未来会匹敌甚至超过欧盟,将来碳交易额可能会和欧洲不相上下。
  2. 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与欧盟总排放量水平相当。
  3. 在碳排放交易额上,东方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卢日鑫认为,基于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840亿元。
  4. 按照目前设计规模预测,国融证券认为,全国碳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如若考虑到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额,规模可达6000亿元左右。
  5.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员纪晓云认为,以欧盟碳期货交易量是现货的30倍的标准测算,我国碳期货的交易量可能达到4000亿吨左右。以当前试点碳市场平均50元/吨的价格测算,碳期货年交易额将达到20万亿元,体量上与橡胶、铁矿石、铜等品种大致相当。
作为碳市场交易“枢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所在地,湖北武汉有望借助“中碳登”吸引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快速聚集,形成一个超千亿级的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链。
千亿级别的产业链问题不大,随着碳交易规模增加,武汉的本外币规模有快速上升(本外币规模可以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的实力),2020年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005.89亿元,增长8.2%,相信“中碳登”可以让武汉的金融实力迈进更高的台阶。
不仅如此,武汉的高校也会因此受益,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就近实习甚至工作。
湖北省层面,湖北正在加快搭建“湖北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设立200亿元的“湖北省低碳产业发展基金”。正在规划的长江国际低碳产业园,计划在5年内建成,吸引5个国际一流的低碳技术研发中心、20个国家级及省级实验室入驻,储备绿色低碳技术300项以上,以点带面孵化和培育1000个低碳产业项目落户湖北武汉。
武汉市层面,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武汉市人民ZF、武昌区人民ZF与各大参会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共同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武汉碳达峰基金。这是目前国内首只市ZF牵头组建的百亿级碳达峰基金。
4、碳交易利好谁
东方证券卢日鑫测算:以5%的抵消配额的上限测算,目前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年减排量的缺口在1.5亿吨左右,参与开发的新能源企业及碳资产开发管理企业将获利。
具体而言,以15元/吨的CCER价格估算,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单位发电毛利润将增厚4.8%、2.5%和6.4%,生物质最为显著。
据北京环交所预测,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八大行业后,纳入配额管理的碳排放总额规模将达到70-80亿吨/年,届时CCER需求将达到3.5-4亿吨/年。
长江三峡集团作为著名的水电公司,其在发电、光伏等新能源方面也有很多建树。
2021年3月11日,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接受央广“中国之声”采访时透露,三峡集团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
这是首家宣布碳中和时间表的电力央企,比国家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提前了20年时间。
在此之前,已经有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三家电力央企相继宣布了碳达峰时间表,但是尚未宣布碳中和时间表。
当然也利好新能源汽车等板块,比如在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赚取16亿美元,远远超过7.21亿美元的净利润。在过去五年里,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额度为公司带来了33亿美元的收入。
新能源汽车方面,武汉的人脉圈还是有的,小鹏汽车和雷军都是湖北人,分别是黄石和仙桃,可能就是这层关系,两家分别将一些产能落户武汉。
  • 2021年4月8日,小鹏汽车与武汉经开区举行签约仪式,小鹏汽车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正式落户武汉经开区,项目占地约1100亩,将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整车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预计2023年正式投产。
  • 9月份,媒体报道小米工厂将采用北京+武汉双工厂模式。
目前武汉是小米第二总部,基于雷军即是湖北人也是武大毕业,将来对武汉的投资必然不会减少,而且,基于武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随着武汉自身经济发展的大步前进,小米更可以放心大胆投资武汉。
5、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落户武汉
长江三峡集团其实本来就是湖北企业,只不过以前在宜昌,现在回湖北由于也要考虑到集团发展以及员工的意愿,只能落户到武汉了,据说长江三峡集团不回武汉就要搬到雄安。
2011年2月21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宣布分别在北京、宜昌、成都三地组建总部。北京总部是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事实上的总部);宜昌总部逐渐形成以电力生产为主的生产中心;成都总部则是工程建设中心。
在总部搬迁至武汉之前,三峡集团总资产三分之二在湖北,三峡集团的员工中近三分之二是湖北人(可以说回到湖北也是理所当然)。此次搬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提出能迁全迁、应迁尽迁。
为了迎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落户武汉,ZF也是下足了功夫。湖北承诺:尽湖北所能、倾湖北所有,“该支持的全支持,能保障的全保障,应服务的全服务”,以“待自家人、办自家事”的理念,扎实有序推进三峡集团总部搬迁工作。
比如:为了保障临时办公场地,武汉市江岸区委腾退了区ZF大院,供三峡集团临时办公。
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落户武汉后,武汉已经是3.5家央企的总部了,其中2.5家央企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科)和0.5个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并入宝钢后,说的双总部,其实名存实亡,总部就在上海了)。
即便不算0.5个宝武钢铁,目前,武汉三家央企总部在数目上也仅落后北京和上海了。最新目录是全国央企仅有96家。
为什么湖北ZF如此重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落户武汉呢?前面我说了武汉缺乏航母级企业,尤其是民企,而一个央企总部就相当于一艘经济航母,航母来了,其他的配套“护卫舰艇”也会跟着到来。尤其是对于长江三峡集团这样的大央企,本身资本就比较厚实。
比如落户武汉之时,长江三峡集团就答应给湖北投资3000亿。
湖北省层面:湖北省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共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合作协议》,协议围绕总部搬迁、长江大保护合作、推动湖北能源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双碳”合作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在鄂科技创新和产业部署、深化与省国资国企合作等六个方面达成合作,谋划新增投资项目3000多亿元。
武汉市层面:武汉市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深化合作协议》,谋划了合作项目1500亿元;宜昌市与三峡集团签署《“十四五”时期战略合作协议》,具体由宜昌市政府负责,谋划了项目投资1138亿元
基于绿色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双碳战略,未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带给武汉的想象力可能不亚于当初武汉挽留东风汽车在汉落户。
汽车工业是武汉的支柱型产业,以武汉沌口为中心,沌阳大道两侧为核心,组成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以沌口为核心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武汉市四分之一的GDP,而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80%的GDP,也就是说,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市GDP的20%以上,成为武汉市GDP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
由于长江三峡集团的行业属性和东风汽车不同,因此再造一个东风汽车产业链很难,但是,千亿级别产业链还是问题不大的,目前长江三峡集团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方面可以极大助力武汉新能源产业发展。
最重要的是长江三峡集团将有助于武汉碳金融中心建设。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可控、权益和在建总装机规模达到1.38亿千瓦,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全球12大水电站中,5座由三峡集团建设运营管理,分别为三峡(第1位)、白鹤滩(第2位,在建)、溪洛渡(第4位)、乌东德(第7位)和向家坝(第11位)。A股著名电力牛股长江电力就是其旗下子公司,最近上市的新能源头部公司三峡能源也是其旗下子公司。
从“十四五”开始,三峡集团在新能源业务发展上将开足马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公开表示, “作为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在规模上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需要开足马力,实现更快速、更高质量的发展。未来5年,三峡提出的目标是新能源装机实现7000万至8000万千瓦的水平。”
6、总结
“中碳登”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落户武汉对于武汉未来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二者会产生较好的1+1>2效益。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落户武汉对于湖北以及武汉来说贡献不仅仅是一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税收,还包括未来在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链上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肯定会带动整个湖北新能源产业链的大发展,未来湖北武汉有望成为中国甚至世界新能源产业的中心。目前湖北不像以前集中资源做大武汉,而且尽可能带动周边城市发展,“1+2战略”下,襄阳和宜昌已经在中西部地级市名列前茅。
而且,随着“双碳战略”演进,长江三峡集团手握巨量的碳权将不仅带动武汉碳金融发展,而且会帮助武汉吸引更多的公司投资武汉、更多的产业布局武汉
随着我国对碳排放的标准越来越高,企业为了发展可能需要买碳权,那么,拥有“中碳登”的武汉基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更容易吸引产业布局,而且,武汉不仅有“中碳登”,还有手握巨量碳权的长江三峡,这样的可以帮助企业更快促成碳交易;也由于“中碳登”位于武汉,有富余碳权的先进产能也会更愿意落户武汉,因为便于碳权交易。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像证券公司的总部喜欢落户北上深一样。由于武汉本身具备水陆空(阳逻港、顺丰机场、铁路枢纽)一体物流优势,进一步强化武汉的产业集群优势。
武汉未来的想象力非常大,可以作为一只终生持有的“股票”。对于不想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落地生根的朋友来说,武汉可以作为第一选择,如果有家乡情怀,那么建议选故乡省会城市发展。
后记:本文只是从“中碳登”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角度分析武汉未来发展,下面我还会写一篇文章,补充武汉在其他产业的布局情况,总体上没有弱点,参考联邦快递的孟菲斯机场之于孟菲斯城市发展的贡献,鄂州顺丰机场对武汉乃至湖北的贡献也将非常巨大,这是打造武汉水陆空商贸物流中心的关键性拼图,三足之一。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1. 【正本清源】央行例会房地产句子理解与5700亿流言蜚语

  2. 晚3年购房,一辆卡宴就省下来了!

  3. 拒绝阴谋论,生产旺季搞拉闸限电正解

  4. 房地产杂谈,限跌令的内涵得这样正确理解!

  5. 【正本清源】房贷政策放松?别做春秋大梦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