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本清源】某城市房地产新政解剖,走进合理房价新时代!

胯下痛公寓新之助 悟空新之助 2022-04-10
郑州房地产新政属于急病乱投医,或被约谈;即便不约谈,效果很可能也极其有限!市场共识一旦达成,很难逆转,郑州最优策略还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这才是郑州未来保持竞争力根本。
货币安置需要金融支持的,现在国家早就不是棚改了,而是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十四五期间重点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800万套,今年要建设240万套。出生人口都要千万级别以内了,你们用不着担心房事!(旧文《房地产税想转移给租客?异想天开!》)

1、散户之殇!

散户的悲哀在于无法团结一致,很容易被资本引导的舆论轰击下败北而接盘,但凡团结一点、意志坚定一点,就不会拿买钻石的钱买个砖头。
目前很多城市降低了首付,这其实代表了房地产确实在下行,为了帮房企清库存,所以搞的这种方法,但是,这实属饮鸩止渴,相当于抬高了家庭杠杆,让家庭资金被房地产锁住,以后所在地的消费肯定被掣肘。
这种城市本质表明了其发展的疲软,已经无法从长远角度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只能顾眼前问题,拆东墙补西墙。
这其实对房地产来说是利差,相当于告诉人们,我们不行了,只能一再降低门槛,引君入瓮!
房地产行不行,看看房地产股票,股市走势比房价走势迅速多了,恒大、融创这种Top房企股票啥样了?其他小房企我都不想举例了,日跌80-90%也不鲜见!这都叫不醒你们!?

2、棚改旧故事啦!

棚改是十三五主要任务,而十四五主要任务是老旧小区改造,现在已经进入“后棚改时代”,但凡关心我国政策新闻就一清二楚。
中信证券有数据:
2019年棚改走向尾声,计划大幅缩减,2019年公布的37省市棚改计划仅为285万套,较2018年实际开工套数下降54.5%,较2019年原本计划套数460万套萎缩了38%,2019年棚改数量缩减最多约导致的投资额减少约4500亿元。
2021年8月,住建部出台63号文,强调防止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鼓励对存量进行改造。2021年底,三部委明确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更新改造领域,严禁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名随意搬迁居民,拆除建筑,砍伐老树。新的城市规划观指引下,广州、上海等地,以拆建为主的旧改项目节奏有所调整。
2021年以来,政策方面弱化了对棚改房的支持,转而大力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指出,需要进一步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赁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重点】郑州现在也不过是给棚改收尾罢了。即便是想走棚改,郑州也难以如愿,首先棚改资金哪里来?房地产又不是傻子,想他们出钱?当下时局不是作死吗?银行出钱?银行最多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还是难,因为房地产风险太大了,为了避免坏账必然尽可能谨小慎微。政府出钱,你是想太多了吧!?
郑州最近两三年房地产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转型升级亮点不足,然后又遭遇了去年水灾和疫情,成为了压垮郑州最后一个稻草。郑州2020和2021年GDP名义两年平均增速不及武汉,但是武汉封城一个季度,还是比郑州要严重吧!
事实上,郑州房地产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据58研究院统计,自2019年以来,郑州新房销量持续下跌,2021年全年新房销量不及2018年的一半。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特大暴雨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郑州楼市成交明显萎缩。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郑州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9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2022年1月,新房成交3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0%。
在价格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的全国70城房价数据显示,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郑州新建住宅价格、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跌。
不只是郑州,整个河南省的商品房成交规模也在下滑。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河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8%;土地方面,河南省住宅用地共成交1.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5.8%。

3、两年前就命中郑州房市!(下面为节选)

关于郑州房地产,我早就写好了语言,详见我2020年初的文章——《房市漫谈之郑州,中原之星的愿景》,以下为节选:
安居客二手房数据显示,18年下半年,郑州房价有一次急速上涨过程,不到半年时间,房价从1.26万涨到了1.39万,涨幅为1300元。此后到了2019年,先是缓慢下跌,由于2019年所谓的小阳春,又上调了一段时间,到了2019年下半年有一个明显下跌过程,幅度在600元左右。到了2020年,先是有一个上调,然后又进入下跌状态。
相较于长沙房价走势的清清白白,郑州房价的走得比较挣扎,不过,郑州房价还没跌透,只是刚刚开始。
工业方面,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8%;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3.9%;其他类型增加值下降3.6%。虽说郑州的国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大约41%,但是在工业方面,国营经济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去年的规模以上工业附加值增速主要靠国有企业挑着。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21369.6万台,比上年增长3.2%;汽车60.7万辆,增长3%。郑州不愧是富士康基地,年产2亿多台手机。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富士康属于一种候鸟型的公司,用人庞大的属性注定了其对人力成本很敏感。而且,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未来,郑州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前景并不好。
郑州的工业产业布局比较单一,富士康对郑州的影响力很大,但是考虑到智能手机的负增长和手机厂商相继在越南、印度等地设厂,未来前景还是很紧张的。
同时我们也得看看郑州的商品房库存情况,贝壳数据显示目前郑州在售房源10万多套。克而瑞数据更是显示,目前郑州商品房库存达到12万左右,19年下半年库存明显增长。
不仅如此,去库存周期最近半年内也明显拉长,目前达到了创新高的16.3个月,充分说明郑州的房子不好卖。想上车的朋友,得想想自己会不会成为接盘侠。

4、迎接合理房价新时代!

最近一两年,房地产公司纷纷裁员,不少还爆雷。这不,号称房地产隐形巨头平安也据说要裁员。
前几天万科郁亮都喊出了:房地产已是缩量市场、房地产行业进入缩表出清阶段。
郁亮将2022年形容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将当下的行业总结为“黑铁时代”。
我实在不懂,房地产蒸蒸日上,他们怎么还如此狼狈甚至一败涂地?有些家伙眼睛咋了?脑细胞存在吗?
宁愿听每单抽佣2%的中介和别有用心房地产自媒体忽悠,也不愿意醒来!樱桃之流垃圾文章都有人看,韭菜真茂盛啊。
我曾经明确说了,高溢价拍地的房企,那将成为房企的催命符,越是高价拿地,死得越快。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除招商蛇口计提减值43.72亿元外,目前还有阳光城、蓝光发展、绿地控股、大名城、华侨城、华夏幸福等房企曾公开表示将计提减值准备,计提额度超过2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利润“杀手”。
“对于房企说,计提存货减值一方面是企业对未来市场看淡,一方面也在于过去高价拿地。”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阳光城在对2021年业绩预告的回复函中就列出了存货跌价超过2亿的7个项目,其中位于福建的一个项目2020年销售均价为87156元/平方米,而到了2021年则降至64220元/平方米;位于长三角的一个项目2020年销售均价为119266元/平方米,2021年均价跌至88991元/平方米。
最近政策比较多,这么多政策,但是理解为走老路,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理解最近的政策,首先要理解国家经济形势,还要理解国际形势。为什么最近两三个月陆陆续续降准、降息呢?
三个方面:其一经济大环境压力较大,为了稳经济,必须这样做,这是最关键的原因;其二美联储下个月就要开始加息了,留给我国灵活货币金融操作窗口期缩窄;其三我国房地产去泡沫回归合理大势所趋(人口和经济转型升级决定的,人口是核心逻辑),但是也不能立刻让房地产行业消失,保交楼是首要,一波出清兼并潮后,只有那些财务健康的大央企、国企以及少数民企会存活。
为什么要降低首付、甚至微降房贷利率?看看1月份数据就知道了:2022年1月人民币贷款虽然增加了3.98万亿,比上年同期多增4000亿,但2022年1月新增居民贷款比上年同期少增4270亿。2021年12月地产销售面积单月同比-15.6%,2022年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9.56%。说明居民购房偏冷、开始观望。
不仅是消费者开始观望,银行金融系统也在观望,因为大家都知道房地产这个形势,金融机构不会那么傻,都知道明哲保身控制风险、避免坏账,这就是大背景。以前不需要上面鼓励银行给房地产贷款,他们自己就会干,这难道不是风格逆转!?
凡是二极管理解为走老路,都是没有系统性认知体系的人,不具备分层思维能力,不懂得战略思维和战术思维之间的耦合分析。特喜欢一惊一乍,情绪容易极限震荡。
我相信系统性阅读我的文章并跟踪我发言朋友,是完全有能力看透房地产的,我已经从细胞层面将我国房地产解构了。
下面南京案例是今天一位朋友分享给我的,大约半年时间,降价170-180万。为什么总有人对房地产下行、房价明显下跌视而不见?
我的目标:影响1000万人正确认识房地产和中国&世界经济,争取让100万家庭避免接盘!
房地产下行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径势不可挡!(全国各地的下降案例不砸你们屏幕了,太多了,最近几个月也陆陆续续分享过)
出生人口数据和人口结构(老龄化)是影响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底层最核心逻辑!
我国未来当务之急就是加速经济转型升级,all in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其中消费升级是建立在产业升级上的,因为只要产业升级成功,人们就能工作良好,才能收入稳定,才会敢于消费。我个人非常看好产业升级——《别太悲观了,我国产业升级很有戏!》。
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经济转型升级,这才能从根本上建立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房地产泡沫的负面作用我早前就解剖了,一方面占用太多资本,抢了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掏空了居民财富,让消费升级受阻,又因为房贷压力,也进一步限制了人们消费意愿。
国家本次只有一个选项,尽快让房地产回归合理,all in 产业升级,人口和产业升级太关键了,没时间给房地产磨磨蹭蹭了,但是,国家会尽可能避免烂尾,目前的一些政策其实也是保交楼,大家别搞错了方向!
5、别被房地产中介和大V轻易营销了!
每一次房地产中介肆无忌惮断章取义的狂欢,都是给中介行业的安眠地掘深了一寸黄土。
别让樱桃这种教唆人无脑炒房的大V跑了,他们的财富自由就是纯割韭菜,现在怕韭菜们清算,于是卖惨说自己也被坑了,这是安抚伎俩,属于忽悠到底。
信不信有被骗的人(也可能是自己大水军引导控评)会帮忙解释:樱桃也被骗了,她也是知行合一,她没有骗我们,只不过HD太坑了,世界500强,谁知道这样啊!
人类都有一种自我慰藉机制:当你发现有的人也被坑了,坑得比你还狠,她就可以相当程度释放自己被坑的苦痛。比如自己被坑几十万、发现有人被坑上千万,他们心理就好受点。
这些大V此举就是把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前面他们忽悠人接盘P2P估计也是用这种伎俩脱逃的。
像樱桃这种无良大V,每单抽佣1-2%,发广告估计一篇软文几十万。被坑了也不影响她继续豪宅豪车莺歌燕舞,他们可能还是明知道是坑而故意上的,为了就是博取信任。事前和客户合谋暂时买套房给粉丝看,证明自己上车了取得粉丝信任,自己一套房就可以以几十倍甚至百倍杠杆撬动一些糊涂粉丝跟单。
有些人天生就是被坑的,对自己斤两也不先掂量掂量,整天想走捷径暴富,殊不知那是埋葬他财富的不归路。有句话虽然被用烂了,但是还是要说一下:你只能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我此前也告诉大家——先熟悉游戏规则,再争做游戏高手——也是一个意思。
直到现在,有的人还没有认清楚现实,认为樱桃之流只是贪财、无脑接广告。这显然是不清楚这个行业的情况,也小瞧了人性的贪婪。
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可以遏制住贪欲,赚几个本分钱。但是,那种人太少了,樱桃这种人显然不配,她都带炒房团看楼盘了,不是显而易见做局套人吗?而且,文章质量低劣如斯,除了宣泄情绪、毫无逻辑,连这点辨别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让我说:别让樱桃、卢俊、越女以及各种房叔/房哥/房姐/房爷这等鼓吹房地产泡沫之流跑了!就像现在的明星代言得对代言负责一样,这些泡沫经济鼓吹手也要负责任。

房子是要买的,关键是要买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如果明知道房价泡沫巨大,而且国家的人口、经济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并没有支撑房价上涨的理由,反而预示着房价要步入下行通道,你们?为什么不等等呢?
中下层朋友,应该采用非对称策略过生活,如果你们一直跟在上层人的屁股后面跑,你们永远只能做接盘侠。
当下,除了硬刚需可以谨慎购房,其他的就别买房了(某几个房价合理的城市可以降低购房门槛标准,比如长沙),尤其是对于需要加杠杆背负30年房贷的朋友,高位接盘很可能意味着一生就撂下了。
反驳我的人只能够每年找几个最突出的城市,每年都换城市,但是却无视整体的大趋势。犹如大决战,局限于某个小战役的胜利,却无视整个战局的大形势。没有城市可以逃过此劫,落地可能有先后,但是终会殊途同归。千万要避免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判断错误!
何时买房?详见本文——《财富密码,未来最佳购房时机在何时?!》。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推荐

  1. 【完整版】俄乌冲突什么时候结束?超视觉理解美国战略!
  2. 香港房价高到什么程度?从Numbeo数据库谈起!

  3. 中国不可能大通胀了,别担心钱快速不值钱!

  4. 房地产杂谈,向房地产【公摊面积】开炮!

  5. 房地产税想转移给租客?异想天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