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劉索拉|以自己為鄰

右上角选“全文翻译“可阅读简体或英文       

劉索拉,嚴力在紐約
◇原文刊登於《新大陸》詩刊 2015年6月148期



劉索拉(1955年-),女,祖籍陜西,出生在北京;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作曲家、小說家、人聲表演藝術家、音樂製作人。




以自己為鄰



劉索拉



 嚴力是我們這代獨樹一格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能永遠保持微笑的旁觀姿態不停創作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能出色跳迪斯科和倫巴舞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會自嘲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不露傷痕不發酸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不捏造深沉的詩人;是我們這代少有的城市詩人。


 我和嚴力的歲數差不多,從80年代起,就有了很多共同的朋友。直到現在,共同的朋友圈還在擴大。他是《星星》和《今天》的一員,那是一群在70年代文革最黑暗時期就已開始探索西方文化時尚和創作現代藝術的北京才子們。我不曾屬於那一群,70年代時,連仰慕這些才子的邊兒都沒沾上過。還是到了80年代,由於北京年輕藝術男女的朋友圈,才認識了跳起迪斯科就停不下來的嚴力。那時候他在舞場上屬於聚光,尤其是和他當時的女友在一起跳倫巴舞,給我留下的印象頗深。


 記得當時,我認識了很多的詩人和文人,唯有嚴力跟我說話的時候,我聽不懂。因為他不說“人話”,你說今天真暖和嘿,他會用“另起一行”之類的話回答。你要是剛認識這樣一個人,還真接不住這種對話!


 但當時他屬於我們那個朋友圈裡一份子,我們就自然成了迪斯科的舞伴,這種舞蹈也沒什麼舞伴可言,就是兩個人對著發瘋,誰和誰都沒什麼關係,有時候突然能瘋到一起了,看起來跟hip-hop舞蹈大賽有一拼,絕對沒有倫巴舞那種雅趣。除了瘋跳舞,不和他對話,想要知道他是什麼人,就去看一句他的詩。


 我認同他的詩句,還曾經為他一首詩“生命就像一座房屋”譜過曲。這個粉絲一當,就一直當到現在。從他80年代的詩一直看到他現在寫的詩,我明白他比很多人都更早就做了對自己藝術態度的選擇:在80年代最熱火朝天的中國文化復興一開始,當《星星》和《今天》的才子們最倍受中國和世界關注的時候,他就決定

 

叼著自己的影子
從陽光裡
燈光裡
甚至迷人的月光裡
出去了
永遠
出去了

(〈明天的一首狗詩〉,1986)
 

 他很聰明地選擇了作局外人的身份,無論是在八十年代詩狂熱的國內,還是在九十年代世界熱切注視中國詩人的海外,還是歸國後各種身份的有空可鑽……他都一直採取旁觀,但並不等於停止和等待。這種局外人的身份,使他一直保持敏銳,一直創作力豐富,不停寫詩作畫,不停探索他自己的語言獨到處和作為當代詩人看社會的視角。他似乎沒打算繼承或承傳中國古代詩人意境;更沒打算繼承和承傳五四或新中國豪情詩的壯語;也沒打算崇尚俄羅斯鄉野傷感文學;也更沒打算效仿歐洲晚期浪漫主義的吶喊……更更沒有很多現代詩人那種造作的拼湊文字來迎合讀者的無知。他很早就選擇了一種集各種“灰色”幽默之大成,更加有城市風格的,更輕鬆又刻薄,自嘲又一針見血,也更加代表當時中國城市青年的語言和情感:

 

我夢見米飯在往歷史的反方向走
走成米粒
走成稻子
走成種子
又走成米飯
空前的孤獨哇
尤其是在
吃飽了之後端著像空碗一樣的土地
我的手在發抖

——(〈孤獨〉,1988)

 

 這位詩人為自己選擇的人生態度和他選擇的這種簡約順暢的刻薄文字,就像是演奏鋼琴練習曲,一直演奏到今,在越來越看似簡單的文字音階中隱藏著諸多對中國當代荒謬的社會風情的嘲諷,對卑微的偽文學家們的挖苦:

 

儘管當事人在講解與烹調無關的事
但他還是給身邊帶有政治光環的人
夾了一筷子表示彎腰的菜

(《現代文學》,2014)

 

 回顧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詩界文學界,從中國到海外,諸位才子們辛苦而沉重地扛著中國各時代啟蒙文化的承傳,在世界對中國文學的種種偏見和誤區中掙扎著顯露頭角,而嚴力乾脆把一切都簡化了,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姿態生活和寫詩。他既沒打算當中國的“波多萊爾”,也沒打算跟“唐璜”爭風流,更沒打算跟“布萊克”競爭男性激素,也沒打算承擔當代中國文學的歷史重任。看他的愛情詩,就能看到他除了要讓自己從光中消失,還要讓自己從“當大男人”和大情人的義務中也消失:

 

“腳踏兩只船的時候 最緊張的是睪丸”
 
“她往我心靈深處更深的地方離去
更深的地方我還沒有去過”
 
“我們之間
雖然有蛋黃和蛋清的感覺
但問題是
蛋殼在哪裡”
 
“過去的朋友回來索取過去的情詩,
但題贈已被改過
我常常置創新於羞愧的窘迫”

 

 到了九十年代,他成了個父親,還試圖用慣常的局外口氣來解釋那掩蓋不住的天然喜悅:

 

父親的頭銜證明了
游走的精子還會游回來

(選自〈父親的頭銜〉,1995)

 

 他終於成了好父親,不再依賴年輕時簡單判斷“我住在你那兒是否快活--(〈生命就像一座房屋〉,1985)”而行為,他在詩中形容了對生活的新體驗:

 

看著自己在早市上拎著一袋食品
一袋
各種各樣的叫賣聲
一袋
經過精打細算的脂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
一袋
生活的重量
(〈早市的太陽〉,1995)
 
中年的迷茫
成為了桌上的剩菜
要不要打包
我猶豫了很久
忽然發現
是在家中而非外面的餐館
此時電視裡傳出了廣告曲
我早就不在乎歌詞的意義了
只要有優美的旋律
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跟著哼
哼是攪拌成糊狀的生命
(〈感受〉,2012)

 

 他的幽默使對現實的投降變成聰明的局外姿態:

 

生活從來就沒有獲得過
順暢表達自己的機會
因為生活不可能是順暢的
這就像很多文章裡的橋
經不起真實的過橋行為
所以一看到這些橋
就必須從水裡游過去
(〈短句〉,2012)

 

 而他則把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和失望變成不同的幽默畫面:

 

消息傳來
有點不真實
怎麼說呢
就像避孕套
戴在了黃瓜身上

(〈詩歌口香糖〉,17. 2012)
 
你還知道只要使勁地踮起腳尖
幾乎每個人都能看到燦爛的前途
問題是這個姿勢堅持不了多久

(〈你知道〉,2012)

 

 他喜歡省字,喜歡點到為止。他明白真理的持續短暫:

 

真理的存在
就是在與你擦肩而過時
互相點一下頭

(〈擦肩而過〉,2014)

 

 因此,他很明白,在大部分時間:

 

創新太難
在詞語裡造出所謂炸彈的人
常常只是幾響慶祝自己生日的鞭炮

(2012)

 

 這就是他的一種嚴肅,一種明白,“以”自己、以家、以社會、以國家、以功名“為鄰”,是嚴力的詩句主題,置身於局外並不等於放棄,讀者們能從他的詩句中找到對社會各種現象和對人生各種疑問的形容和嚴力式的解答。他其實絕對不會放棄詩的責任,可能是因為:


逆風正在梳出我的髮型
為了美
不回頭

(1981年)

 

2015. 4.22. 北京

 




 近期回顧


林啟 | 當代部份詩的“對抗”與“叫板”:“墮落”還是“超越”

陳殿興|普希金與沙皇

世賓|境界說在當代的意義

虔謙| “醜蝌蚪”變青蛙,真詩人吐雅歌

非馬| 詩人相重 ──懷念詩人紀弦

譚建生| 幸福的詮釋:我願意像葉子,在春夜裡輕輕飄動



  主編 / 陳銘華   
 編委 / 陳銘華 遠方 達文顧問 / 非馬 鄭愁予 葉維廉 張錯 羅青公眾號編輯 / 蘇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