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30:看到趋势性机会,所以坚定不移!
直接复制《A289:蚂蚁金服只是蹲一下,会跳更高!》中的一段放这里:当时在【觉悟社】说标的鸿路钢构也是基于它对钢材的消耗大有脾益,而中国的钢产量过剩,汽车行业的萎靡进一步造成这种困境。那么,不管是主推新能源汽车还是提出汽车下乡,总而言之,它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行业,同时也是为了消化淤积的钢铁行业。最近把驾照的年纪由60岁推迟到70岁,而且年检什么的也延缓,一线城市的牌照数量也增加。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汽车的消费。汽车也是对钢铁需求极大的一个产业。除此之外,建筑和桥梁的用钢标准也在提高,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对钢材的消耗。在《这项政策会让这种企业暴涨!》中已经阐述了当时选择标的的思路。并向觉悟社中符合条件的群体发放了鸿路钢构这个福利。即便是鸿路钢构涨了一倍之后,我做了两次T都没有丢掉它。因为我依然相信它的这种全钢结构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大力度的消耗钢材,符合这个趋势。
市场中存在多种因素,而且参与者自身的判断各不相同,其行为和各不相同,而这种各不相同的判断和行为会造成波动,因此,对于短期的波动无法准确的把握,但政策和产业布局的趋势所形成机会是有章可循的。认真读过《A324:无法避免的内卷!》的人应该记得里面详细阐述影响房子价格的长期因素、中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以及为什么不持有筹码的人,在一个城市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反而越会帮助别人手中的筹码溢价。建议仔细读读!
在《A324:无法避免的内卷!》中着重阐述了中期的产业结构对城市房价的支撑点位的影响。所谓的产业结构的布局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深圳是一个多山的小渔村,目前的城市几乎都建立在推平的山上面,或者填海的陆地上。既然这个地表改造如此费力,为什么还选择这种地方进行下血本的投资和布局呢?为什么当年不在平坦的华北平原找块地搞搞试验田?所以,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并不是凭空臆想和拍脑袋能决定的,它就如同行业中的企业,通过竞争和合作编织起来的上下游关系定义了它自己的角色。这种先天性因素和后天竞争格局形成的牵扯,既为自己提供了支撑也设定了自己的天花板。东北的振兴振兴了这么多年为啥还是没起色?不管是政策倾斜还是投资拨款都不老少,为啥还是一口气吊着上不来也断不了?因为那疙瘩就特别适合重工业和粮食生产,搞轻工业和其它产业真心不好使。
先不说区域特征和产业布局这么大的事。咱就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举例:一个企业在某种产业或者服务上有优势,它时不时会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个领域去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它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时不时谁能突出这种竞争优势就奖励谁?它在选任干部的时候,是不是谁更能在有优势的方面做的更突出就提拔谁?它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是不是谁更能帮助自己牢牢占据优势领域形成更宽的护城河就与谁结盟?在现实生活中,以上的所有答案都是一样,那就是一个字:是!这么一来,自己八成能成为行业中的龙头,傲视群小弟,一骑绝尘。它的辉煌时期存在于自己拥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为这个阶段的社会广泛需要。然而,当社会的主流需求发生改变之后,它的所有优势都不再有意义,反而会成为改弦更张的掣肘力量。优势越大,牵扯的利益越多,就越会死死的把它按在原地,哪怕前面是深渊也不让它做出调整。所以,你到现场去观察那些陷入周期性困境的企业,他们的转型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他们的转型等于转行!所有试图转型求生的最后十之八九都死了。
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在某个阶段的优势在另一个阶段往往就是劣势。你在学校里要题做的特别好,那就得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投进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当做题家。当你题做得越好,你就越会强化这一点。当你毕业出了校门之后,你会发现做题这个优势没啥用了,其它方面都是短板。结果,你连那种各方面都很平均的人都不如,更别说出类拔萃了。这就是一个阶段的优势在另一个阶段成了劣势。
这就是周期性的机会和结构性的困境。今天之所以还在搞东北振兴,主要是非经济因素的需要。但是民众都不傻,东北人大量的跑到海南岛去买房子。我前年上半年去加仓那套深圳房子的时候就碰到一个东北的90后邻居。小伙子没钱买,但他父母比较有魄力,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深圳咬牙买了一套,比我选的那个还小几十平方。我就很好奇的问他父亲:您这一家子够住吗?他乐呵呵的说:我05年的时候单位派我来这边出差,当时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一起来的,人家老婆听男人的,马上把老家的卖了凑点钱买了深圳的。她妈彪呼呼的,死活不同意,我就没买成。现在看到人家好了,又催我过来。正好我儿子毕业了就在这边上班,干脆就买了算了。我们东北那疙瘩是没戏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的都是我们这样年纪的人,能干啥!那位阿姨也不怪她先生这样说她,也在旁边微笑着点头。然后指着她儿子说:“等他结婚的时候,我们还有些退休金,再找亲戚朋友凑点,把这个卖了,再整个大的。住一起,我们给他带小孩”。我突然有点羡慕这一家人,想想我们家二老,只会打电话跟我说:我们不能跟你们任何人长期住,你要给我在旁边买套房让我们养老… 都是爹妈,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上次在成都跟老爷子站在妹妹家的大阳台上聊天,我说,我这一辈真辛苦,都是我在承担责任,好像我欠你们所有人的。老爷子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让我泪流满面的话:下辈子投胎,你要睁着眼睛!
不好意思,扯远了… 我们回到主题上来:政策的制定并非领导者拍脑袋的决策,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寻找的出路。我们对政策的预判恰恰是去思考什么样的出口适合解决这种两难的问题。推动政策所形成的周期跨度会有久呢?这个无法完全确定具体时间,因为在推动政策放开一些约束的时候会存在博弈和反复。为了维系整体秩序不发生失控的局面,有时候不得不暂时妥协,这就会让周期拉的更长一些。就如同19年我们在觉悟社中判断猪肉价格过高的时候必然会触发政府的非市场干预。因为猪肉占据CPI的份额高达40%,当CPI过高的时候,普通人承受不起,这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而是社会安定的政治问题。要知道有8亿人的月收入在2000以下,房子和车子可以让他们用不起,但是,如果菜饭都吃不起的时候,不管怎么打黑都控制不住社会治安问题。所以,政府一定会不惜代价的干预。
总而言之,现实问题形成结构性扭曲的时候,就是新政策会出台的时候,而政策的出台必然是放开某种限制和约束,或者建立某种门槛和提高某种标准。这就是机会的开始!当结构性的扭曲还未缓解之前,即便存在政策推行时的博弈所形成的波动,趋势也并未改变,所以可以坚定不移。《A331:倒霉的为啥总是同一代人!》
点击右下角【在看】才会收到更新!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在,每天20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找入口去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研习《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