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27:击溃还是歼灭?

觉悟者 守夜人总司令 2021-10-23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体求存的本能会驱使自己趋利避害。所以,将自己的生命至于危险之中去拯救他人的壮举,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至少,我做不到!疫情爆发的时候,花钱先后购买了6万个口罩和一些防疫服捐给武汉,还不是亲自运过去的。这种行为是一次性的——这既让我远离危及生命的疫情,又顺便在亲友之间博取了富有爱心和责任的虚名。如果让我置身其中去照顾一个感染的病患,说实话,除非那个人对我非常重要,否则我真的会犹豫。


当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武汉被强行封闭之时,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和人员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瞬间有4万医护人员抵达,集全功于一役,临阵换将,打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歼灭战。有政府部门的朋友坦言,前期确实出现过失误,但后面的补救措施绝对是教科书级的。扎扎实实组织了一场战役,并取得了胜利。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号:战至一兵一卒!这是一种决心,但从来就不是事实。因为军队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其核心是秩序,其次才是暴力。当秩序丧失之后,无论火力有多么强大,装备有多么先进,规模有多么庞大,都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甚至会恶性循环,相互踩踏。所以才会有兵败如山倒这一说法。


西点军校的军官手册上写着,当一支军队的战损减员达到15%的时候,可以停止抵抗。如果战损达到20%才投降,不仅仅不追究责任,还会受到嘉奖。通常情况下,当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丧失10%的成员之时,整个秩序就开始走向瓦解,恐慌和无序都会加速在人群种蔓延…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把四万医护人员全部投入到武汉打歼灭战,而是让大家散落在各处,一旦蔓延开来,任何一个本地医疗系统一旦遭受20%的损失,整个体系就会崩溃,完全组织不起来抵抗。失控会在恐惧的叠加中持续放大,继而集中挤兑各种资源,加速整个社会系统的崩溃… 这不是危言耸听,从意大利和美国某些地方的现实状况就可以看到这种现实。事实上,美国社会拥有的医生人数比我们还多,除了他们大医院的床位确实不如我们的公立医院的床位数量和应对并发的响应能力。我们的这种能力跟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这么多年医院的发展趋势和民众的就医偏好造成的结果:中国的城市人口就非常的多,而且大家习惯于任何小毛病都去大医院。这就造成了公立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响应能力也被迫不断提高。总而言之,美国每一千个人所配备的医护人员数量是大于我们的,但是他们的体制与我们不同,他们的资源是按照市场原则散落在各个地方。平时不会发生集中挤兑医疗资源的状况,而且价格也会做出层级的筛选,所以能运行的很好。一旦集中挤兑之时,任何一个点都不够。任何一个点在海量的需求及感染的冲击下都比较容易超过20%的崩溃警戒线。


崩溃点


任何一种结构都如同人体的骨架,结构的关键支点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约束,保障了整体的稳定性。以前看李小龙的《截拳道》,他说在街头巷尾的搏击之中,首要的不是给人以伤害,而是要让其失去平衡。因为结构的关键支点在失去平衡之后,自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一点很好理解,即便是人的精神结构也是如此:越是深陷匮乏和混乱之中,就越容易对自己和外部做出失真的判断,并采取更急功近利的策略,然后陷入进一步的混乱和匮乏的泥潭之中,越挣扎越深陷其中,越是破罐子破摔就越发的无力和绝望。所以,善于攻击的人不会无的放矢,而是引而不发,攻击能让其失去平衡的关键支点!


以前学习战役相关知识的时候,了解战役目标的选定对部署的致命影响。在组织一场战役之前,首先要确定战役目标。具体来说,即便最终目的是占领某个区域,在组织战役的时候,也有两个选择目标:歼灭和驱逐!


歼灭战的核心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调动敌方所有力量来进攻自己,不能让任何一股力量处于可逃跑的位置上。集全功于一役!驱逐战的关键点不在于其有生力量,而侧重于对关键位置的争夺!一旦抢占并守住了关键位置,敌人自己就会陷入失去平衡的混乱之中,为了保全自己,明智的敌方指挥官就会主动撤离。从而达到占据某个区域的战役目标。


我举两个现实中的例子你就会明白了:第一个例子是项羽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项羽在巨鹿地区面对三股势力的夹击,最外围的是王离带领的北方军团正在南下试图绕到他左边包他的饺子。正面是巨鹿守军以逸待劳。左边是守护甬道的秦军兵团。项羽首先以主力攻击甬道,因为甬道是整个秦军的粮草通道。因为攻其必救,所以巨鹿的守军分兵去救援,调动了对方分兵之后,项羽率领全军直扑上去,而攻击甬道的楚军也折回去反包围已经分兵的秦军。待歼灭之后,他没有率军北上与王离军团决战,如果直扑上去,王离见阵势不对,很可能让他的军团撤出战场,向关中撤退。为了拖住他,项羽率军逆时针包围甬道周围的秦军,围而不歼,吸引王离来救。最后将三股秦军各个击破,一举将秦国最后的战斗力量一网打尽。


第二个例子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去街亭后的大撤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乘其不备,一举攻克陇西三郡,兵分两路直逼长安。一路从陇西过六盘山进入关中平原,另一路由赵云统领,从汉中出斜谷,直扑陈仓——就是今天的宝鸡,它在渭水旁,是东西走向的八百里秦川山脉上少有的进入关中平原的豁口。占领陈仓顺渭水就能直抵长安郊外。这是偏师,主要是用来出其不意。主力由诸葛亮统帅在六盘山以西稳步推进,步步蚕食。孔明的主力要进入关中平原必须越过六盘山,六盘山南北走向,中间唯一的豁口恰好通过一个叫“街亭”的地方。大军越过六盘山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所以,对双方而言,关键的支点只有两个:斜谷口的陈仓和六盘山的街亭。汉军占据这两处,魏军就无险可守。魏军一旦占据,汉军就无法立足。因为陇西贫瘠,人口稀少,并与羌胡杂处,根本养活不了大军,粮草都是从汉中运送过去。如果魏军在占据街亭之后,从陈仓出发顺斜谷南下直取汉中,整个陇西的大军不但困守当地,而且会饿死。所以,当孔明听闻街亭丢失之后,立刻放弃占领的陇西三郡,立刻大踏步撤军回汉中。司马懿就挥剑了一次,占据一个关键支点,对方就自己撤出了整个区域!


崩溃率


人类一直试图组织起来以应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个体之所以要联合成更强大的共同体,就是为了应对个体无法应对的危机,从而让自身能够延续下去。或许你会有疑问,生命体都是为了自己的存续,为什么会主动为别人牺牲呢?这个问题请阅读《C14:自私是一种美德!(书稿)


我们之前提到过,军队的战损率达到15%的时候就会失去战斗力。军队的所有教育、训练、模拟、保障都是为了提高崩溃率。如果两支军队交火,一支军队的崩溃率是10%,而另外一支的崩溃率是20%,即便后者的武器装备比前者差,后者也更有可能胜出。


在混乱中建立秩序首先要做的就是夺回对结构中关键支点的主导权。武汉在临阵换将之后,首先明确两个关键点:1.排查,2.床位 前者是隔离的基础,后者是能够处理的关键!复杂的事务就算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核心问题就是集中消耗医疗资源,所有的资源都围绕床位来调配,核心只有一点,不能让集中挤兑的消耗超过医疗系统正常运转的警戒线。因此,首先通过排查和隔离降低对医疗资源的集中挤兑力度;其次,增加床位,根据床位进行分层收治,医疗资源自然会围绕床位来分配,从而避免医疗系统的整体秩序被集中挤兑而各个击破。


提高和降低崩溃率最核心的东西皆是对关键支点的争夺。占据关键支点之后,其它部分就有了确定性的指引,会围绕它自动重建秩序;反之,则会在失去支撑之后相互踩踏,连锁反应,恶性循环。


注:这个公众号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这本书:《结构学》。E27是对结构力量的应用。


获取《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


F1:底层逻辑

结构学概论 (草稿)

A143:别摘下口罩就丢了工作!

A141:还能扛得住吗?

C14:自私是一种美德!(书稿)

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

A84:改革的步骤!

A86:女神的错觉!

A87:一个时代的终结!

A110:穷家败子会越来越多!

E7:秩序的扩展!

A139:山雨欲来风满楼!

穷是万恶之源!

C27:职场中的真相!

女儿找穷屌丝怎么办?

A128:黄金剩女与油腻中年男!

A127:引导与控制!

A122:你为什么热衷阴谋论?

关于美国的三篇!

美国三篇:信仰的坍塌!

美国三篇:农场的衰落!

美国三篇:社区的破碎!

A120:素质教育的陷阱!

A115:那些根本性的问题!

A104:不可逆转的伤害!

A113:情绪化的本质是什么?

A112:弱者身上几个有毒的特征!

C1:他们到底怕什么?

C2:宗教是统治工具吗?

C3:梳理流程也没用!

B19:不动产的投资思路!
B1:去不掉的中间环节!

C31:教育的本质!

C32:相处之道!

A97:别找借口,远不到会猝死的程度!

A91:被简化的主观世界!

向正在坍塌的地方踹上一脚!

C29:中层与高层之别!

C20: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A34:烂父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B1:去不掉的中间环节

B20:企业文化的本质!
A93:如何不讨厌自己?

胜天半子:凤凰男的悲剧性魔咒!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