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述丨译坛健将梁良兴

程钦华 中国外文局 2021-10-24


编者按:译坛健将梁良兴长期在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英文部从事中英翻译、审定稿工作,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翻译家。他勤奋治学的精神令人钦敬,他总结出的反复对比的学习方法亦足资借鉴。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外文出版社原编审程钦华撰写的一篇回忆梁良兴翻译工作的文章。



▲2015年4月,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左)为梁良兴(右)颁发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梁良兴,长期在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英文部从事中英翻译、审定稿工作,从毕业后至1998年的44年间,他有如一头不知疲倦的垦荒牛,朝出暮归地耕耘在对外出版工作中。

经他翻译的书稿有三四百万字,而定稿更有数千万字之巨。他翻译或合译的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通史纲要》《清宫生活》《中国一瞥》《中国地理》《中国的文化事业》《中国新出土文物》等,经他审定的译稿有《中国概貌》《中国青铜器》《中国古代漆器》《西藏密宗艺术》《香港历史概要》等。这些译著飞越重洋、流播世界,为沟通中外人民友谊与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室有40多人,人才济济。有被称为“四大金刚”的资深翻译于宝榘、周家骖、王正中、张星联,还有罗良、汪有芬、汤博文、赵书汉等翻译高手。即使强手如林,梁良兴也是令同行刮目相看的后起俊杰。早在1959年时,27岁的老梁即被借调去参加国庆10周年文件的英文翻译班子。那个班子里有钱钟书、许国璋、王佐良、程镇球以及梁良兴的恩师——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李赋宁教授等译界精英。作为其中最年轻的译者,老梁翻译得又快又准,博得老学长们的赞赏。有些老翻译还与这位出色的后生共同探讨。1963年,时任外文局局长罗俊面向全国广揽人才,同时倡导钻研业务之风。为了给新来的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从全局选出两名青年翻译标兵。一位是日文翻译刘德有(文化部前副部长,曾任《人民中国》编辑部日文翻译组副组长),一位便是英文翻译梁良兴。随着老梁功力日深,登门求译者也越来越多。他曾为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翻译了几篇引用古文多、难度大的学术论文,在社会上获得好评。钱钟书先生看过他的《戊戍变法与孔子》英译文后,专门给外文局打来电话向译者表示祝贺。一位美籍专家曾说过,梁良兴的译稿无需经过外国专家改稿即可出版,并说如果中国的译员都能达到梁先生的水平,外文出版社可以不用再聘请外国专家了。由于梁良兴的英语翻译水平获得业界一致公认,在1985年恢复职称评定后,他第一批被评为译审。1986年,他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我和老梁是同乡,自我1964年履职外文出版社后,由于业务往来,过从甚密。1992年10月,应美中友协邀请,我与老梁结伴访美1个月,加深了对他的了解。老梁出生于广东梅县山村。梅县是全国闻名的文化之乡,学习风气浓厚。生性喜静的老梁自小迷上了英语。他时常独自盘桓于山间空谷或漫步于小桥流水之畔,高声诵读英语课文,并立志要当一名翻译家。其后,他转入香港上中学。香港中学的英语水平较高,他打下较扎实的基础。1950年,他怀着报国之心一举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校期间,他就读过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书,他自认“生来就是要搞翻译的”,便填报了到外文出版社工作的志愿。用他的话说,是“自找的婆家”。谈到翻译时,老梁反复强调的是勤奋和善于学习。他说:“我的脑子不灵,主要靠的是用功。”他把“天才就是勤奋”作为座右铭。在长期摸索中,他总结出一套在实践中学习、反复对比的学习方法。他说:“我1954年来外文出版社,在强手如林中能够崭露头角,一是有领导的支持,老同志们的帮助;再就是这里锻炼机会多,每天都需要翻译。努力实践很重要。我翻译的稿子经专家改后,我再对照着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修改?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如表达方法、习惯用语、特定句型等,再把它放回翻译实践中加以检验。就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随后,他找出几本翻译得较好的书,逐字逐句琢磨,写下几十万字的笔记。每天睡前,他都把学习到的新词汇、新用法,像过电影似地在脑海中过一遍。他靠的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笨功夫”。“我从小就喜欢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但到外文出版社后,什么领域的内容都得翻译,这很不容易。我翻译考古、医学、经济等方面的书籍时,就去看有关方面的英文书,得学进去,才能做到翻译什么像什么。翻译诗歌之前,就哼唱过去学会的英文歌,朗诵以前背诵过的英文诗,完全沉浸在英文诗歌的意境里,然后再进行翻译,英文诗的味道也就出来了。”外文出版社的英国专家史珍妮看了他翻译的一首新诗后,惊讶地问他:“这首诗是你翻译的吗?翻得真好啊!”他翻译引用古文多的学术著作时,也是先看许多资料,弄通了才开译,这样才能传达它的底蕴。一名合格的翻译既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谙熟两种文化。翻译的过程既是表层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更是深层次的两种文化的交汇碰撞,以达到相互适应、协调、融合与转换的过程。以此高标准来衡量翻译,梁良兴是称职的。长期的翻译工作中,老梁总结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再创造,而不单纯是文字技术工作。他主张在翻译对外报道的书稿中,需要经过不同程序的编辑加工。因为读者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所处的政治环境、民族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都和中国读者不同。那么,编辑加工谁来做?老梁认为首先是从作者开始,作者在写对外书稿时就得考虑是写给谁看的。其次是编辑应该从对外角度进行编辑加工。最后,翻译也要做些编辑工作。老梁说:“一个好的对外报道的翻译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一展自己的才华。”老梁这个看法,在他发表于《对外出版工作》刊物上一篇专门谈对外图书书名翻译问题的文章里有过精彩的发挥。他举例说,有一部描写一个名叫红雨的“赤脚医生”的长篇小说《红雨》,如果将书名照译,谁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改为《一个农民医生的成长》就清楚了。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自传》再如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英文版改书名为《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自传》,既清楚,又富有吸引力,这是对外出版图书译名处理的范例。
译坛健将梁良兴,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翻译家。他艺高业精、博学多才。他那勤奋治学的精神令人钦敬;他总结出的反复对比的学习方法亦足资借鉴。译坛健将梁良兴,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翻译家。他艺高业精、博学多才。他勤奋治学的精神令人钦敬,他总结出的反复对比的学习方法亦足资借鉴。作者:程钦华,曾任外文出版社编审。


- END -

编辑:袁帆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讲述丨 爱泼斯坦:从《保盟通讯》到《中国建设》

讲述丨《人民中国》诞生记

讲述丨回忆陈依范,我们的“杰克”

讲述丨我为宋庆龄拍照的日子

讲述丨难忘的西藏之行

讲述丨国际新闻局初创时的日日夜夜

讲述丨《中国建设》诞生前后

讲述丨中国外文局早期翻译的贡献

讲述丨与大师们相识的岁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