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淅林(湖北):大柴湖的守望者|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7-10-05 胡崇玄 爱故乡行动


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正在征集中,截止日期为9月30日,期待各位爱乡人士加入其中。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推荐人:

梁秀群  湖北省钟祥市义工联合会


推荐理由:

全淅林是钟祥市著名的乡土作家。他曾长期从事基层文化站工作,建立多个剧团,从事戏剧创作,使柴湖的群众文化事业走在了湖北全省的前列。他出版了《移民大柴湖》等著作,为柴湖移民代言,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他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钟祥义工联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公认全淅林是柴湖振兴发展的功臣。柴湖如今被纳入省级发展战略,变化翻天覆地,和全淅林多年来写移民、宣传家乡、建言献策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   

全淅林许多的成绩,是在他经历了失业等重重的生活磨难以后取得的。他爱家乡、奉献家乡数十年如一日,精神极为感人。他是大柴湖移民精神的代表和象征,是基层知识分子担当的榜样。


人物简介:

全淅林,1950年生,河南淅川人,上世纪60年代迁居湖北钟祥大柴湖。1969年任民办教师,1980-2005年先后担任镇文化站站长、党支部书记。长期从事戏剧创作和南水北调移民研究,主要著作有《移民大柴湖》《钟祥有个乡土作家群》《我从淅川来》等,曾任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大柴湖教育基地负责人。


人物事迹概述:

全淅林是全国最大的水利移民安置区湖北钟祥市柴湖镇的移民作家,被称为“柴湖移民的代言人”。早年他担任文化站站长,组织剧团并从事剧本创作,为移民文化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他潜心南水北调移民研究,所著《移民大柴湖》等影响广泛,改变了社会上对柴湖移民的偏见,增强了移民的自信。2013年柴湖被纳入省级发展战略,各项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公认全淅林有着重要贡献。作为钟祥义工的元老人物,他对本地民间公益发展也贡献良多。

    

2014年冬,南阳义工联到柴湖看望移民


乡土文化的守望者


全淅林1950年出生在河南淅川,1967年随家移居湖北钟祥柴湖镇,至今已经整整50年。他原名“全西林”,迁到柴湖后,为了不忘根脉,他把名字改为“全淅林”。他的人生,也一直是跟移民、移民文化连在一起的。


柴湖位于钟祥市南部,是全国最大的水利移民集中安置区,被称为“湖北的小河南”。1966年到1968年,因为南水北调丹江口工程的建设, 4.9万淅川移民成建制搬迁到这里,如今繁衍到8万多人。以柴湖移民为代表的丹江口水库移民用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汉江平原的安宁,奠定了南水北调工程千秋大业的牢固基石。


柴湖通称“大柴湖”,这个名字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当年的柴湖,是1935年汉江水灾形成的一片荒凉湖滩,长满了芦苇,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所谓“大柴湖,苇子窝,三天不割一尺多”。移民在柴湖重建家园的历程艰苦卓绝,留下了“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等谚语。改革开放以后,柴湖经济社会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人多地少等原因,直到前些年这里还是湖北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


全淅林自小爱好写作,早年做过民办教师。从1980年开始,他长期担任柴湖镇文化站站长。全淅林很早就注意到,柴湖除了民生艰难,地域文化的断裂也带给了移民精神上、情感上的痛苦。柴湖和淅川老家相隔千里,地分南北,移民的方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湖北老居民差别很大,本地的汉剧、楚剧听不懂,老家的豫剧、曲剧看不到。这些情况让全淅林深感焦虑,为解决移民看戏难,他与同事们排除万难,自筹经费、自招人马办起了大柴湖曲剧团和豫剧团,后来还办了歌舞团。


柴湖剧团的创办满足了移民的文化和情感需求,受到热烈欢迎。80年代中期剧团最为兴旺的时候,每天演出2场,能容纳上千人的剧场一票难求。剧团演出的节目,许多是全淅林自己创作的。其中反映移民勇于改革的大戏《风流儿女》,巡演40多场,在当时荆州地区数十个剧团的观摩评比中拿下了创作和演出两个一等奖。《三十七计》《呼唤》《比贡献》等十多部作品在省内外获奖,柴湖文化站也被评为“湖北省平原特级文化站”。市文化局看上了他,两次想把他调到市里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根在柴湖,我离不开柴湖的移民乡亲。”2000年,他被吸纳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2005年,湖北“七站八所”改制,全淅林失去了工作和干部身份,成为“社会人”,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但他一直没有丢下他所钟爱的戏剧创作,多部作品发表、获奖,2013年创作的话剧《魂系厚土湾》由长江艺术剧院演出。


全淅林虽然是河南移民,同样关注和热爱钟祥文化。2007年到2009年,他经过两年的采访和积累,义务撰写了28万字的《钟祥有个乡土作家群》一书。以后钟祥作家群被评为湖北省文艺品牌,《人民日报》等曾发表专文介绍。


因为几十年来全淅林对地方文化事业的贡献,2015年荆门市授予他“十大民间文化守望者”称号。


全淅林主要著作书影


柴湖移民的代言人


许多人知道柴湖,是通过一本叫《移民大柴湖》的报告文学著作。这是全国最早一部记述、研究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著作,它的作者正是全淅林。因为这本书及他对移民问题的深入研究,他被称为“柴湖移民的代言人”,“柴湖的活字典”。 毫不夸张地说,在许多外地读者眼里,大柴湖就是全淅林,全淅林就是大柴湖。


移民问题,曾经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柴湖长期贫困,移民精神状态低迷也是普遍现象,许多人“破罐子破摔”,丧失了奋发向上、改变生存现状的勇气。这让社会上对移民颇有微词,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甚至有人在报纸上撰文,教训移民应该“知耻而后勇”。 在那些扭曲、夸大的“事实”面前,他们看不到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大爱担当,看不到柴湖贫困落后的历史根源,看不到移民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风采,移民们用血泪谱写的伟大壮举被滔滔口水淹没了。柴湖移民需要有人为他们代言、正名,移民的历史需要有人记录、整理。全淅林也正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开始《移民大柴湖》的写作的。


从2003年开始,为了写作《移民大柴湖》,全淅林上淅川,下武汉,赴郑州,,查找资料,采访老干部,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其间文化站改制,他下岗失去了经济来源,更让他的处境雪上加霜。2005年6月,《移民大柴湖》终于出版了。全书系统地记述了移民初迁青海、再迁邓州,最后在柴湖安家落户、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生动地展现了柴湖移民为国舍家、大义担当的奉献精神,为学界和决策者研究移民安置政策的得失也提供了重要的案例依据。书出版不久,多家报刊连载,荆门、钟祥共同举办了作品研讨会,电视台拍摄了同名的5集专题片,在鄂、豫两省产生巨大反响。以后十多年全国出版了多部记录南水北调移民的著作,关于柴湖移民的部分都大段引述了《移民大柴湖》书中的内容。著名作家梅洁在撰写《大江北去》之前曾专程拜访全淅林,为《移民大柴湖》题词“柴湖之大歌,移民之大唱”。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到柴湖采访全淅林,称赞他“书搬迁史,铸移民魂”。


《移民大柴湖》在钟祥本地影响深远。对钟祥老居民来说,这本书纠正了他们以往对移民的许多偏见;对柴湖人来说,这本书给了他们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位读者在给全淅林的来信中说:“读完《移民大柴湖》我激动万分!过去,在外工作惧怕别人提大柴湖,一说大柴湖,贫穷、落后等不光彩的字眼就会蒙上心头,由此产生一种自卑感。读了你的文章,才知道心中的阴影是不了解历史造成的。现在,我觉得身为移民子弟是光荣的,是应该骄傲自豪的。”


《移民大柴湖》出版以后,全淅林名声在外,他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还被选为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和市文联副秘书长。但此时他已是没有工作单位的“社会人”,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处境非常尴尬,靠微薄的稿费养家糊口。前后几年时间,他深居简出,身边许多人已经忘记了他的存在。过后人们才了解到,这几年实际上是他一生创作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他出版了《钟祥有个乡土作家群》《东莞陈安人》,发表了中篇报告文学《解读彭墩》和《彭墩的魅力》。也就在这几年,有不少外地外省的读者、学者、记者专程到柴湖拜访他,了解柴湖移民史和他对柴湖未来发展的见解,瑞典国家电台记者也曾专程到柴湖采访他。


2012年,全淅林经过长期思考,参考朋友的意见,提炼出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团结包容,求实创新”的“大柴湖移民精神”,还发表了相关论文,就如何弘扬移民精神提出了具体建议。全淅林认为,移民精神是柴湖的灵魂,这一精神的产生源自于柴湖移民搬迁、建安的伟大实践,是柴湖移民、老居民团结奋进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未来柴湖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当时有人批评谈移民精神是“玩虚文”,全淅林不为所动,柴湖日后的发展以及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大柴湖教育基地的建立,也证实了他的远见。


全淅林是大柴湖移民精神的总结者、倡导者,其实他本人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象征。2012年,柴湖镇党委授予他“践行大柴湖精神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全淅林在柴湖前营村采访老移民



义工事业的带头人


全淅林不仅热心从事乡土文化工作、研究移民史,对本地的义工事业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钟祥义工联建创的元老人物之一,也是柴湖义工(钟祥义工联柴湖分会)的名誉会长,为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不遗余力。


2007年7月,湖北、陕西十多地的义工团体组织“三千里汉江行”志愿者联谊和社会调查活动,在钟祥城区和柴湖设立两站,全淅林受邀参加“鄂陕荆(门)钟(祥)”公益交流会,现场发表演讲并捐赠《移民大柴湖》40多本。从此他和钟祥义工联发起人梁秀群成为忘年交,并以一个普通义工的身份积极参加助学、助残、敬老、关爱抗战老兵等公益活动。义工联的许多活动策划,背后也都有他的智慧。2007年12月,他与义工们一起将社会各界捐赠的两千多册图书送到柴湖魏家榨村,建立了钟祥第一个农家书屋。2010年6月,义工联组织让残疾人走出家门游明显陵活动,他给30多位残友赠送了《钟祥有个乡土作家群》一书,鼓励他们拿起笔来当作家,今天红遍全国的女诗人余秀华也在其中。钟祥义工联建立之初,因身份未定,活动处境尴尬,全淅林写了一篇题为《一支利于社会稳定的新生力量令人关注——钟祥义工联法律地位的尴尬应该破解》的长文,钟祥综合治理委员会把它刊发在《综治研究》杂志上,为解决钟祥义工组织的身份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柴湖义工成立于2007年5月,是湖北最早的乡镇义工团队。那时义工尚属新生事物,在一个落后的乡镇发展义工事业困难可想而知。全淅林为柴湖义工投入了特别多的心血。义工活动方案,常请他审定;重大活动,他也经常要出席主持。柴湖义工的品牌项目“陪孤寡老人过大年”活动全淅林基本上年年参加,并与返乡青年座谈探讨柴湖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以他为首的文化义工的影响下,柴湖义工除了从事助学等慈善活动以外,也较多地关注移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公益理念的探索也多有创新。


2007年至今,经过10年的积累,柴湖义工已成为柴湖重要的精神文化品牌和湖北乡镇义工的发展样板,为树立柴湖人形象、提升柴湖的知名度、促进移民和老居民的关系和谐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成绩受到各界的广泛肯定。2016年柴湖义工发起人乡村医生王鸿举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如今在柴湖,做义工已经成为社会风尚,柴湖人的精神状态、社区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清明节回淅川丹江口库区祭拜先祖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2013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建立了大柴湖省级开发区,省委书记李鸿忠一年四进大柴湖,由此揭开了柴湖历史上开放开发崭新的一页。4年来,柴湖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柴湖的知名度也早已从荆门、湖北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所有这些变化,社会公认有全淅林的重要贡献。此时的全淅林,声望更高了,也更为忙碌了。他承担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全淅林对移民史的研究、关注一如既往,这几年又推出了不少新的成果。2014年,他对《移民大柴湖》作了修订,加入了2013年以后柴湖开发振兴的内容,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年,他的自传体新作《我从淅川来》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都被河南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原名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选作教材,全淅林也被该院聘为特聘教授。他计划采访100名老人,出版《大柴湖口述史》,目前已经采写60多人,整理文稿10多万字。他还下村庄,进学校,走出去,请进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宣讲大柴湖移民精神,近3年来共宣讲30多次。此外他还提出了建设大柴湖移民博物馆的建议,得到荆门市政府的肯定,2016年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明确支持,他也被聘为博物馆展品征集办公室负责人。几年来,记者、学者、作家、考察团队到柴湖必访全淅林,柴湖移民史和开发建设也一直是传媒热点,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大公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可以说,他为宣传柴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8月,全淅林被开发区请去主办《大柴湖》报。同年12月,湖北省委授牌,建立大柴湖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他被聘为基地负责人。他设计展厅,安排人事,接待讲解,连周末都很少有能有休息的时候。柴湖教育基地影响广泛,仅2016年就接待了前来参观学习的全省各地党员干部和社会人士12000人。武汉一位学者据此评价,大柴湖移民精神早已从柴湖走向全省,为湖北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河南是柴湖移民的老家,全淅林利用自己鄂豫两地文化使者的身份,密切了柴湖、钟祥和淅川、南阳的交流合作。去年淅川摄影家协会到柴湖采风,淅川曲剧团到柴湖慰问演出,都是出于他的倡议,两次活动他都全程陪同服务。今年上半年,他成功策划了大柴湖基层干部70余人回老家寻根学习的活动。经他策划,淅川县政府和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向柴湖捐赠了刻有周恩来“大柴湖”手迹的丹江石,已于9月19日安放到位,成为柴湖新的地标象征。


乡土文化是全淅林毕生钟爱的事业,这几年他对柴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他的支持和策划下,柴湖的“曲胡制作工艺”(传承人贾安基)和“黄酒酿造技术”(传承人张吉勇)两项手工艺分别被评选为县市级非遗。他一如既往地支持义工活动,2014年、2015年南阳义工两次到柴湖,捐建书屋、种植“鄂豫友谊树”并带来连场豫剧演出,许多策划、协调工作都是他完成的。


全淅林的奉献精神和研究工作影响了很多人。在如今的柴湖,关注移民史和移民精神传承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以宣传柴湖文化为主题的“梅兰竹社”、“芦花飘雪”等微信群纷纷建立。全淅林在中学工作的儿子全卫民办的微信公众号“大柴湖在线”开设了《芦苇花开》专栏,专门编发有较高质量的忆乡、思乡文章,本地文史爱好者和在外游子踊跃投稿,至今已刊发90余期。


生活中的全淅林,乐观而幽默,看似精神矍铄,很少人知道他其实是个老病号,患有多种疑难杂症。2013年春,他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前后住院一个多月。今年他住院打点滴时,接到电话又拔下针头到外地出差。他说:“不是我不珍惜健康,而实在是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


的确,很多的事情还等着他做。眼下他最关心的事有两件,一是《大柴湖口述史》的写作,二是移民博物馆的建设。尤其是博物馆的建设,资金筹措、文物征集等工作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对此他并不气馁,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继续为整理移民文化、弘扬移民精神奉献自己的晚年。唐人刘禹锡诗中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正是对年近古稀的全淅林精神的真实写照。


2005年,荆门市、钟祥市文联召开《移民大柴湖》研讨会



推荐阅读


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公益互助|爱故乡,行动的力量

从“乡愁”到“乡建”:在今天我们要如何“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 寻找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

李如秀(云南):四十年如一日,传承彝族文化

谢兰香(北京):“京都”巧娘

童新春(湖北):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

张立(湖北):建设美丽马岭村

王家兴(浙江):倾其所有只因兰痴

赵春花(河北):爱心助学27载

王军(甘肃):陇中文化的记录者

连达(黑龙江):用画笔“抢救”古建筑

张国启(云南):沙朗白族文化守望者

李军(湖北):阅读经典沁人心,化作夕阳染山乡

马丑子(甘肃):不让彩陶流落他乡

陈范兴(湖南):甘做民间传统艺术“抬阁”人

罕丽丽(云南):环保酵素的实践之路

邓采明(湖北):基层文化的“拓荒牛”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