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点击上方"德育部落"关注我们


手机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加强学生使用手机的有效管理已成为中职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学校为何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


1.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

学校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是为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中随意使用手机影响学习的状况,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掌握一技之长,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有效管理学生使用手机,可以把学生从“不良上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


2.促进学生养成理性消费观

社会上有些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现象对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加强手机管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防止校园中攀比手机消费现象蔓延,让手机回归生活通讯工具的角色,不断减少“手机奴隶”的数量。通过管理,引导学生养成理性消费观念。


3.德育管理的需要

学生手机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棘手问题,能否管理到位,考验学校的管理能力。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提升管理能力与层次的角度来思考与解决这个问题,才有足够的工作积极性。如果能解决这个管理上的难点问题,将为未来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提供一个新的工作思路,为学校德育管理能力提升开辟一条新的通道。


二、学生手机管理思路


1.学生手机管理的现状

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可能影响学习。有些学校对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采取了管理措施,提倡学生不带手机进入学校、带入必须处于静音状态等建议,对学生课堂时间使用手机影响学习采取惩处措施。大部分中职学校认识到学生使用手机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对如何有效管理感到迷茫。从目前状况看,对学生手机管理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即使有什么管理条例也只是个别学校自己制订的,在实际管理中收到预期效果。


2.学生手机管理的法律依据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在不侵害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前提下,学校要制订一些管理办法和规定,对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进行有效管理,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或在校园内规范使用,这是适度行使法律赋予学校的自由裁量权。


3.学生手机管理的思路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有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提供保障。在管理中,学校首先要坚持不违法的原则,管理规定和措施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其次,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人性化管理,把教育引导与处罚惩戒相结合起来,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通讯需求。在推进手机管理制度之前,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学生围绕手机管理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确学校的管理目的,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减少管理的阻力和难度。


三、学生手机管理注意事项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调整管理策略,优化方法手段,以便更好地发挥现代科技服务人、发展人的积极作用。


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条件

许多中职学校寄宿生比例较大,他们与家长、朋友也需要必要的互动联系,学校当然不能让学生在上学时段完全与外界隔离。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禁带手机区域可限制在教学区范围内。同时,为满足学生正常的通讯需求,在校园各处加装磁卡电话机,缓解由强化手机管理给学生带来通讯需求的压力。


2.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家长对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影响,因而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有力支持。学校可借助家长委员会,让广大家长明确学校制订校园内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依据和具体措施,在获得家长理解的同时逐步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层面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管理。


3.制订明确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宣讲贯彻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有力保障。学校要根据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积极发现校园学生手机使用中存在的新问题,适时调整一些过时的制度性规定。学校要让广大教师深入校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工作中,统一思想认识,明晰岗位职责,清楚处理程序方法。


4.教育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要注重方法

本着教育与引导为主的原则,在发现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时,广大教师要适时介入并进行教育管理。在处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实践中,存在不少方法简单、言行粗暴的现象,容易激起被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反面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违规学生处理教育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陈述利弊、循循善诱,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消极抵触为积极配合。


5.对违规手机的处理要注意程序正当

依法治国呼唤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的处理方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制度规定,向学生说明处理的事实依据和校规依据;妥善保管罚没的手机,避免学生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同时要有严谨的学生违规使用手机没收登记记录、领回记录等规范而具体的过程性材料。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管理是一个新课题。中职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着想,通过努力,整合学校管理力量,调动各种管理要素,一定能够解决好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管理问题,达到理想的管理目标。


精彩导读


1、教育方法:

(1)打造学生认可的“班级惩罚制度”  

(2)班规范例

(3)教育学生的忌讳 

(4)到底该如何与学生谈话

(5)陈保峰 | 非穿不可的校服  

(6)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7)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分析

(8)招致学生反感的教育方式

(9)陈保峰 | 破解学生违规违纪的魔咒

(10)如何面对“教不好”的学生?

(11)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12)好孩子根本不是夸出来的

(13)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14)主题班会的设计

(15)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6)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招数

(17)班级期末工作的注意事项

(18)乱班的治理策略

(19)班规四问

(20)班级管理之道

(21)如何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

(22)班级管理的策略

(23)教师应避免的16种行为方式

(24)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该怎么办?

(25)班级管理三部曲 | 人治·法治·自治

(26)学生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

2、学生教育素材:

(1)自律让你自由                      

(2)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4)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5)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6)致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7)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8)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9)我很累,但无路可退

(10)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1)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12)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很不幸

(13)你的不自律,正慢慢毁掉你

(14)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15)混日子

(16)“份外工作”是“机遇”还是“累赘”?

(17)白岩松:不读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18)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19)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3、教学方法:

(1)新任班级的授课技巧                         

(2)课堂管理的十项建议

(3)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如何上课   

(4)听课——如何内行听门道

5)一堂课的导入与收尾技巧                     

(6)教师听课,到底该听什么?

(7)如何上好一堂课——优质课的考量维度   

(8)微课制作详解

(9)教师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10)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1)教师备课备什么?

(12)教师备课的要义

(13)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锦囊

4、其它

(1)不被“特色”所折腾                           

(2)陈保峰 | 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3)“把基础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

(4)教书是一场修行

(5)陈保峰 | 大数据下的中高职院校——网民对中高职院校的关注度

(6)跪着教书,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

(7)学生一出事,我们就遭殃

(8)中职生与高中生家庭背景的比较分析

(9)是谁让学校成为了“无限责任公司”?

(10)陈保峰 | 2016年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情况比较

5、招生策略:

(1)技工院校报考指南                 

(2)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公开信

(3)陈保峰 | 微信招生秘籍            

(4)陈淑英 陈保峰 | 口碑营销

(5)陈保峰 | 中职生源果真触底回升了吗?

(6)招生过程中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7)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技工院校的差异性选择

(8)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封信


本文转自《福建教育》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异议请留言,我们将立即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