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农工大学Kenji Ogino教授: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三元共混颗粒体系中多层级仿生纳米结构的形成
天然和仿生颗粒专刊文章
Natural and Biomimetic Particles in Bio-applications
客座编辑:马光辉、魏炜、赵春霞
Formation of Biomimetic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 in Homopolymers and Block Copolymer Ternary Blend Particles
Shu Kikuchi, Ryoka Shoji, Shinji Kanehashi, Guanghui Ma, Kenji Ogino
DOI: 10.1016/j.partic.2021.09.002
Keywords: Microspher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olymer blend, Block copolymer, Solvent evaporation, Phase separation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天然的、纳微米尺度的光学器件,可产生绚丽的光学特性。例如一维多层反射镜、二维衍射光栅和三维液晶等。近些年,科学家们通过制备仿生纳微颗粒,创造出了多种多层级纳微颗粒,可应用于精密的光学器件,如光子晶体纳米颗粒、微胶囊等。
东京农工大学Kenji Ogino教授课题组近日在Particuology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建立了PBTPA/PBTPA-b-PMMA/PMMA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三元共混颗粒体系,利用溶剂挥发和相分离,制备了具有多层级纳米结构的聚合物共混粒子。为研究仿生多层级结构微球的光学特性、探索其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Science Direct官网阅读、下载!
文章简介
INTRODUCE
为了模拟自然界的多层级纳米结构,文章采用溶剂挥发结合相分离技术,制备了由聚(4-丁基三苯胺)(PBT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4-丁基三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BTPA-b-PMMA) 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共混粒子。研究了PBTPA-b-PMMA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以及均聚物的分子量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形貌的影响。由PBTPA和PMMA均聚物组成的聚合物共混粒子展现出热力学稳定的核-壳结构,其中更亲水的PMMA壳围绕着PBTPA核。10 % PBTPA-b-PMMA的加入引起了颗粒结构从核-壳到Janus或逆核-壳结构的转变。转变的结构取决于PBTPA-b-PMMA中PBTPA段的分子量。当PMMA段分子量大于PMMA均聚物分子量时,呈现出“西瓜样”粒子形态。
图文精读
CONTENTS
图1显示由不同分子量PBTPA、PMMA、PBTPA-b-PMMA均聚物组成的三元共混颗粒的TEM和SEM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当PMMA分子量为25,000时,表现出PMMA核和PBTPA壳的反核-壳结构。而当含PBTPA分子量为14200时,则呈现出正常的核-壳结构,即PBTPA内核和PMMA外壳。在PMMA壳区中可观察到直径为10 nm的黑色PBTPA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嵌段共聚物吸附在聚合物相界面上降低界面张力,从而抑制了宏观相分离。当高分子量的PBTPA (Mn = 14,200)均聚物形成颗粒时,PBTPA-b-PMMA嵌段共聚物会在PMMA相中形成胶束(黑点部分,图1c'),这是因为PBTPA-b-PMMA (Mn = 3,900-b-7,400)的PMMA段比例较高,可溶于PMMA相中(图2a)。相反,对于由高分子量PMMA (Mn = 25,000)组成颗粒时,未观察到胶束的形成,这是由于嵌段共聚物在PBTPA中起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此时宏观相分离使其形成反核-壳结构(图2b)。
图1. 不同分子量均聚物组成的三元共混颗粒的TEM(a,c,c‘)和SEM(b,d)图像。
图2. 含高分子量(a)PBTPA和(b)PMMA均聚物的PBTPA/PBTPA-b-PMMA/PMMA三元共混颗粒的形貌演变示意图。
图3为PBTPA, PMMA和PBTPA-b-PMMA组成的聚合物共混粒子的TEM和SEM图像,对比了嵌段共聚物组成对结构的影响。其中由Block-3组成的粒子(6300 / 5100)结果表明,PBTPA为核壳,PMMA为核壳。PBTPA微领域粒径小于80 nm分散在PMMA芯中(西瓜状结构)(图3a,b)。通过丙酮浸泡去除PMMA的核后,PBTPA的壳仍然存在(图3c)。图3a–c中的微球呈现出尺度结构,其中100 nm左右的PBTPA纳米颗粒分散于PMMA球形内核中。在自然界中,参与产生结构色彩的单元通常是多层级的,其在实现宏观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多层级结构微球的光学特性对探索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3. PBTPA,PMMA和PBTPA-b-PMMA组成的聚合物共混颗粒的TEM和SEM图像,对比嵌段共聚物组成对微球结构的影响。(a–c)Block-3,(d–f)Block-4,(g–i)Block-1,(j–l)Block-2。
文章总结
CONCLUSION
由聚(4-丁基三苯胺)(PBT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PBTPA-b-PMMA组成的三元共混粒子呈现出层次化的纳米结构。PBTPA-b-PMMA的分子量、化学组成、均聚物的分子量以及共混比例改变了产物的形貌。PBTPA和PMMA均聚物组成的二元共混粒子形成了热力学上较好的核-壳结构,其中PBTPA核被更亲水的PMMA壳包围。根据PBTPA-b-PMMA中PBTPA段分子量的不同,加入10%的PBTPA-b-PMMA后,PBTPA-b-PMMA的形态变为Janus或反核壳。当PMMA段分子量高于PMMA均聚物时,发现粒径小于80 nm的PBTPA纳米颗粒分散在被PBTPA壳包裹的PMMA相中,形成类似西瓜的多层级结构。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的加入导致了界面张力的降低,导致了宏观相分离结构的改变。目前团队正在对产生的多层级粒子进行光学评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报道。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 Ogino Kenji教授★
东京农工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日本纤维学会(理事、会长)、日本化学会(化学爱好俱乐部小组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具有多层次结构的高分子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以有机半导体器件为核心的各种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包括有机半导体、光折变材料、光伏材料、生物材料、聚合物颗粒、超临界流体技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等。
在Polymer, 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 ACS Omega,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80余篇。
往期推荐
# 大牛课堂 | 中科院过程所马光辉研究员团队2020年度研究成果汇总
# 业内资讯 | 高年薪!阿德莱德大学赵春霞教授课题组诚招博士后
# 信息公告 | 热烈祝贺PARTICUOLOGY主题编辑马光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信息公告 | 必读!PARTICUOLOGY简明投稿须知
# 信息公告 | 《颗粒学报》2020年度优秀审稿人获奖名单
# 文章精选 | 中科院过程所马光辉院士团队:血小板工程化在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文章精选 | 昆士兰大学许志平教授课题组:设计二维纳米材料中的晶格缺陷,强化生物医学性能
# 文章精选 | 奈良医科大学Hiromi Sakai教授:基于血红蛋白复合物的人造氧载体
# 文章精选 | 香港中文大学魏涛教授团队综述:生物相容性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 文章精选 | 昆士兰大学赵春霞教授研究团队——基于纳米乳液的药物传递
# 文章精选 | 浙江大学陈东研究员团队——胶体表面活性剂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固体颗粒的作用
# 文章精选 | 中科院过程所张松平研究员团队:去铁铁蛋白纳米颗粒用于双抗原流感结合疫苗构建
# 文章精选 | 厦门大学刘刚教授团队:细胞膜包覆的纳米颗粒在疫苗和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文章精选 | 南开大学陈瑶研究员团队:创制天然-人工复合胶囊用于可控生物催化
# 文章精选 | 清华大学戈钧教授团队:酶-金属纳米复合制剂的抗菌应用
# 颗粒写作 | 快速引用参考文献——EndNote入门指南
PARTICUOLOGY简介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颗粒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和Elsevier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英文版月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4月。首任主编为郭慕孙院士,现任主编为李静海院士。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2020年度影响因子3.067, 五年影响因子3.387,已连续十一年在SCI化工类期刊中位列Q2区,是颗粒学领域三大期刊之一。同时,《颗粒学报》始终坚持以创精品与国际化为办刊方针,多年来一直保持60%国际稿源,70%国际审稿,作者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读者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并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称号。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主要刊登国内外颗粒学领域在研究、工程和应用方面的优秀原创论文,内容涉及颗粒测试与表征、颗粒制备与处理、颗粒系统与固体散料技术、流态化与颗粒流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气溶胶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颗粒、能源颗粒、生物颗粒与仿生技术等领域。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来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