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腾讯突击入股赚翻!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杀入,下一个十年十倍行业

2022年1月11日,证监会同意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元生物)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和元生物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为基因治疗药物,包括重组病毒载体药物、溶瘤病毒、CAR-T细胞治疗产品等的研发提供工艺开发及测试、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为了突破困扰基因治疗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元生物自主研发形成了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技术和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工艺及质控技术两大技术集群,并基于自有的大规模、高灵活性GMP生产体系,能够从基因治疗载体的基础底层技术和大规模生产工艺层面,完成多种基因药物定制化开发,交付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样品,技术实力过硬。
招股书显示,2018 年 - 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79.70%,并在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正增长,持续保持研发领域的高投入。和元生物符合并适用的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和元生物累计合作 CDMO 项目超过 90 个,执行中的CDMO 项目超过 50 个,覆盖多种基因治疗载体、溶瘤病毒、CAR-T 等基因 药物的 Pre-IND、Post-IND 各阶段,研发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将进一步优化“院校合作+基因治疗先导研究+基因治疗产业化”的商业模式,以 CRO 业务为基础、CDMO 业务为引擎,带动商业化 CMO 业务的发展,提高业务一体化程度和国际化产业整合能力,成为立足国内、辐射全球的 基因治疗药物 CRO-CDMO-CMO 综合服务平台。
和元生物成立以来完成了多轮融资,尤其在2020年一年内就完成了4轮融资,累计获得超7亿元融资,吸引了正心谷资本、倚锋资本、晨兴创投、腾讯投资等知名机构投资。
2020年11月和元生物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一次增资,腾讯投资耗资1亿人民币认购1511万股,公司本轮估值超过26亿元人民币。
随后,和元生物在2020年底就拟申报科创板IPO,2021年6月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以腾讯投资的节点来看,不免有“突击入股”的嫌疑。

看好细胞与基因治疗 CDMO行业十年十倍

1. 集中度:相对较高

目前全球细胞和基因疗法CDMO行业集中度较高,初步估算前四企业市占率达到50%附近:

Lonza:2019年细胞和基因疗法CDMO业务收入体量约在35亿人民币(市占率约在20%附近),服务CDMO项目数达到120个 以上;

Catalent:我们预计2019年细胞和基因疗法CDMO业务收入体量约在23亿人民币附近(市占率约在13%附近) ;

Thermo Fisher:收购Brammer Bio后收入体量约在17亿人民币(市占率约在10%附近);

药明康德:细胞和基因疗法CDMO业务整体收入约在11亿人民币(市占率约在6%附近), 全球市占率第四名。


2. 对比:大小分子CDMO龙头收入十年十倍即将验证

据浙商证券测算,大、小分子CDMO龙头收入从10亿到100亿大致需要6-8年:1)药明康德小分子CDMO业务从2014年的10.63亿收入突破到100亿收入体量大致需要8年(2022年实现100亿收入);2)凯莱英从2016年11亿收入突破至100亿大致需要8年(我们预计2024年收入突破100亿);3)药明生物从2016年9.92亿突破至100亿收入仅需要6年(按照Wind一致预测计算)。

3. 测算:全球CGT CDMO市场规模空间望十年十倍

浙商证券对全球CGT CDMO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作如下假设:

1)临床前项目数:假设2020年临床前项目数与临床阶段项目数相同,根据ARM数据2020年处于临床阶段CGT 管线数量为 1220,考虑到2018-2020年CGT行业投融资金额高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临床前项目数量YOY有可能会提速,参考2015-2020 年复合增速在15%附近,假设2021-2023、2024-2026、2027-2029年临床前项目YOY分别为30%、25%和20%。

2)外包率:参考J.P. Morgan提供外包率数据65%,假设临床前/临床项目CGT CDMO整体外包率在60%附近,后续每年均 略有提升,主要考虑到全球产能紧缺以及CGT 药物开发和生产高壁垒,我们预计外包率有持续提升趋势,假设峰值为70%;商业化项目外包率假设比临床阶段低,主要考虑目前很多CAR-T药物细胞制剂都是药企自己生产,可假设2020年外包率40%。

3)商业化CGT年度销售额:参考2020年已经上市的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销售额,推测2020年全球已上市细胞和基因治疗 药物整体销售额约在20-25亿美元(Kymriah5.63亿、Yescarta4.74亿、Zolgensma9.2亿,其他药物假设销售额约在0-5亿美元)。计算单个CGT产品平均年度销售额在4.5亿美元附近,考虑到后续越来越多CGT药物商业化以及已经上市CGT药物进入放量期, 可假设2021-2030年每年单个CGT产品平均年度销售额平均增加0.5亿美元,可以计算出2021-2023年CGT药物销售额情况。

来源:浙商证券、医药投资部落、瞪羚社


因为微信公众号修改规则,如果不标星或点在看,你可能会收不到此公众号文章的推送,请大家将本公众号标星或看完文章后记得点在看。

往期文章推荐:

JP摩根大会: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最引人注目,一天数项大额合作

合成生物学——未来已来,开启“造物”时代

市一医院开启中国首个先天性黑蒙基因治疗研究

首款血友病基因疗法即将上市?BioMarin公布3期数据完善监管拼图

一文读懂mRNA疫苗关键技术流程

mRNA疫苗:脂质纳米粒递送系统及其辅料的深度梳理

诺华SMA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在中国的临床试验获默示许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细胞治疗产品附录》

《福布斯》改变世界的10大科技趋势榜单,基因编辑上榜和合成生物学上榜

国家药监局印发《“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

细胞治疗CDMO——CXO的新兴细分赛道,细胞治疗大时代的蓝海

信念医药完成中国首例B型血友病AAV基因治疗注册临床静脉给药

将基因编辑细胞成本从万元降至千元,供货周期从12周缩短至1周

禁止外商投资“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概览

基因编辑与免疫治疗递送研究新突破

创新药深度研究:星火燎原,核酸药崛起的前夜

全球干细胞产业发展格局纵览,国内19个干细胞新药获批IND

今年多地政府多次发文支持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与基因编辑的发展

字节跳动布局合成生物!战略投资DNA合成公司迪赢生物

产业制造崛起,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成新趋势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竞争分析
诺华宣布将以15亿美元收购眼科疾病AAV基因治疗公司Gyroscope
基因疗法热度持续攀升,基因疗法新秀,拳头产品剑指超百亿市场
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解读
行业研究 | CAR-T 疗法全景图
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白皮书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