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DMO现状&未来,6图分析

张自然博士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3-05-27

所谓CDMO,即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主要为药企提供临床新药工艺开发和制备,以及为已上市药物提供工艺优化和规模化生产服务。

CDMO产业在我国发展之迅猛可谓一时无两,尽管近期资本市场有所波动,但优势尚存,增势不减。

一、行业

1. 行业增速:中国>全球

目前,全球CDMO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按沙利文统计口径,全球CDM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394亿美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632 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

2015年开启的医药创新热潮促进了我国CDMO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CDMO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32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473亿元,4年增长了2.6倍,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7.7%,2倍于同期全球CDMO18.5%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71亿元。我国CDMO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也由2017年的5%提高到了2021年的13%,到2025年将占到全球市场的1/5(详见图一)

2. 子行业增速:大分子>小分子

小分子一直在我国CDMO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按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统计口径,我国小分子CDMO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0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399亿元,3年增长了2.6倍,预计2025年将达到742亿元

我国大分子CDMO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5亿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7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近500亿元(495亿元)

2018年到2021年,我国大分子CDMO的复合增长率为47.4%,稍低于小分子的53.6%。受益于细分领域的突破,2021年-2026年,大分子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3%,将远高于同期小分子16.8%的复合增长率。(详见图二)

二、企业

1. 全球:药明系第二

2021年,全球CDMO营收最大的企业是瑞士龙沙和我国的药明系(药明康德+药明生物)。

在Top10企业中,欧洲占了6席,美国和亚洲各占2席。

如按国家来划分的话,瑞士、美国和法国各占2席,即瑞士的龙沙(48亿美元,第1位)、Siegfried Holding(9亿美元,第9位),美国的卡伦特(31亿美元,第3位)、赛默飞(25亿美元,第4位)和法国的Fareva SA(21亿美元,第5位)、杜芬药厂(9亿美元,第8位)。

另有4个国家各占1席,即中国的药明系(34亿美元,第2位)、瑞典的Recipharm AB(13亿美元,第6位)、韩国的三星生物(10亿美元,第7位)和德国的勃林格殷格翰(9亿美元,第10位)(详见图三)

2. 中国小分子:浙江台州4家

2021年,在我国小分子CDMO市场份额Top10企业中,竟有4家来自同一个省的同一个地级市--浙江省台州市,即九洲药业、普洛药业、联盛科技和天宇股份,皆因台州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基地,知名原料药企业海正、华海、司太立和翔药业等均位于台州。

带量采购导致的药价下降大大促进了药品使用量的提升,原料药的消耗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同时也推动了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制剂环节的延伸。台州作为原料药基地,在带量采购背景下,其成本和技术优势凸显,从而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升级

在小分子市场份额Top10企业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药明康德(占了35%)。其次是后起之秀凯莱英(占11%),2022年前9个月,凯莱英营收同比增长高达167%,傲视群雄,归母净利增速更是高达292%。

其后分别是博腾股份(8%)、康龙化成(4.4%)和圣诺生物(1.6%)。(详见图四)

3. 中国大分子:药明生物最大

我国小分子CDMO企业格局相对稳定,大分子CDMO企业集中度高企。

2021年,大分子CDMO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是药明系(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占了近8成市场(77%)。其次是金斯瑞(3%)迈百瑞(1.8%)和元生物(1.4%)

在Top企业中还有一家外企,即德国的勃林格殷格翰,占了2%的市场,如勃林格殷格翰为上海之江生物的新冠双特异性抗体药物SYZJ001提供工艺优化及生产制造服务。(详见图五)

三、成本:凯莱英优势最大

国内CDMO企业多服务于临床阶段的工艺开发和研究,因此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如药明生物、凯莱英等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占到了员工总数的40%以上,工程师红利促进了我国CDMO产业的高速发展。

2020年,全球重点CDMO企业中,人工成本最低的是我国的凯莱英,其单位人工成本为2.4万美元/人,只有瑞士Siegfried Holding(12.4万美元/人)的不到1/5。

其次是我国的博腾股份(2.8万美元/人)药明康德(3万美元/人)也都远低于瑞士龙沙的11.8万美元/人、韩国三星生物的8.1万美元/人

我国理科大学生规模庞大,工程师红利将继续推动我国CDMO产业的快速发展,承接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东移。(详见图六)

本文来源:医药经济报

本文作者:张自然博士

E.N.D


往期文章推荐:

细胞治疗与大国竞争:探究中美生物医药布局

亦诺微医药与和元生物就溶瘤病毒产品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重磅发布:《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安龙生物首款AAV基因治疗药物获CDE临床试验许可

沙砾生物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型TIL产品GT20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正式受理

国内siRNA新药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施能康达成关键里程碑

和元生物与中因科技就基因治疗产品商业化大规模生产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首个国产抗VEGF治疗nAMD基因治疗药物Ⅰ/Ⅱ期临床试验在北京友谊医院正式启动

鼎泰集团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聚焦CGT等创新药领域一站式CRO服务

细胞基因疗法上游工具行业深度报告

CDE发布《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FDA局长:细胞与基因疗法应发展更快,CBER计划增添150~200人,聚焦CGT

AAV基因治疗青光眼新突破

TOP 20药企排名出炉,均已布局细胞基因疗法

每周要闻:多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FDA批准上市一款通用型细胞疗法... ...

类病毒载体---新一代基因药物递送平台

脂质体纳米药物制剂的生物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专注细胞治疗,打造全流程解决方案

CRO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收藏版】NK细胞疗法行业深度报告

全球基因治疗临床概览

202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融资TOP11

下一代阿兹海默症疗法展望 | 热点

碱基编辑器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眼科创新药物行业深度报告

iPSCs的应用以及挑战

风口上的基因治疗——全球157家公司一览

首位接受CRISPR基因编辑的患者,三年后怎么样了?

肿瘤免疫治疗简史!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小核酸药物,历经低谷,迎来快速发展

ChatGPT创始人投资丁胜教授抗衰老公司,聚焦细胞重编程

资本从互联网向生物技术迁移,未来10年,细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成为核心驱动力!

2万字收藏版:上海张江 V.S. 苏州工业园区的生命科学产业

收藏版 | mRNA药物全面解读

中美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投资监管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建议

质粒和病毒载体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细胞基因治疗CDMO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细胞基因疗法千帆竞发,研发生产外包踏浪前行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进展、前景及挑战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