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阿ye、Bob|【工作坊回顾】南昌&线上触摸麻将工作坊
本文作者:小河、阿ye、Bob傅丰元摄影:小河、阿ye、Bob傅丰元编辑:夏磊蕾
本文摘自语雀平台大家的分享,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语雀文档
Shan | 小河
准备工作坊(下图:阿ye坐在工作坊的摊位前)
开始制作(下图:很多材料)
制作过程(下图为一双手拿着胶枪,另一双手拿着容器,面前有很多材料)
对战(下图:后面桌子上的参与者在坐麻将,前面的参与者坐在桌子前玩触摸麻将)
下图:参与者用自己的牌对战,新的麻将容器比较浅
参与者自制的牌组(下图,各种圆形的浅容器里装了不同样式的布料和材料)
其中一组写的规则说明(下图:花色分类:1、塌(可以用力陷入瓶子的材料内) 2、惹(毛毡的feel) 3、刺(清脆的感觉)
阿ye
======一点工作坊反馈======
本次工作坊的流程方案,见这一篇的最后一部分:触摸麻将制作及游戏指引
前期宣发:
主办方的报名页面通常不会有太多信息说明我们在做什么(A4和下榻艺术节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发推文阐述。这次推文发得比较仓促,我跟小河前期也比较少时间去准备,直接导致最后报名的人并不多,影响收入和现场组织。
材料:材料多准备了不少(报名来的人比预期少很多,预期15人实际6人)。考虑到来回运输的成本和麻烦程度,以后在外地做工作坊可能要多考虑下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从当地获取材料。
这一次本来也设计了外出找材料的环节,但实际并未用到太多。很多材料最后从广州带过来又原样带回去,有点尴尬😂
场地与组织:
这一次的场地原本分为两部分,制作麻将3小时,在江西师大教学楼里的一个会议室进行;麻将对战1小时,在书展门口的长廊摆长桌子进行。因为报名的人少,最终把第一部分也移到了长廊进行。
在长廊的好处是完全开放,离其他摊位近,路人一进来就会看到然后被我们做的事吸引;缺点是工作坊的气会非常散,人员流动性大,对于专程报名来的人体验可能不是很好。有的人做着做着就突然消失了,有的人又中途加入,直到最后我自己都不知道原本的参与者都去了哪,小组展示的时候怎么就变成志愿者在做在展示了😂……我会觉得如果按原计划,情况应该会好一点😂
以后在做工作坊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场地因素,根据每次工作坊的特质和想要达成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场地。最好可以提前让主办方拍一下场地,询问一下安静程度、是否封闭空间、是否显眼好找,以及和主会场/其他摊位(如果有)的距离。当然如果能实地去看,就更好啦~
线上联动部分:
同样是因为发推送比较晚、准备不足,这一次的线上联动来的人也不多,都是已经认识的小伙伴。因此这部分更多是作为一个内测,探索工作坊场外联动的可能性。
这一次线下参与者人数少,也有其他志愿者和朋友来帮忙,因此host人手有余裕,可以做到一人讲述、另一个人用手机直播。联动的部分主要在开场的规则叙述和游戏体验,会一直跟拍。到制作部分就变为视频挂机+群内图片转播制作情况,讨论和分享则线上线下分开进行。从host的角度我感觉这个联动程度是可行的,不会给线下带领带来太大负担。但是也有以下几个问题:
由于线上部分是后来加的,在报名时并未能告知参与者工作坊会有场外连线,之后也未认真征求参与者的同意。如果之后做线上线下联动,最好一开始说明,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被直播”~
从制作麻将开始,线下和线上就事实意义地失联了……原本计划外出回来后和线上meet一下,最终由于外出的人完全不成组,也未能实现。
群内图片分享的效果还不错(线上打麻将太强了!!!),不过参与者在群内回应的积极性并不高。当然,这点没法强求hhh
可能需要一块地方来做后续的沉淀,让工作坊的一些成果能够留存(比如语雀!)
这次线上主要是由Bob来负责带领的,激情邀请@Bob Fu(bobfu) 来补充~!
Bob Fu
这次线上的主持工作非常的突然,但还好我就是喜欢突然的人。
组织报名
这块没想到还有一个朋友是看到公告主动来找我询问报名事项的。不过她最开始犹豫的原因是不会打麻将。「麻将」这个词吸引了一些人来玩,也的确拒绝了一些人来玩。后来我告诉她完全不需要麻将技巧基础她有答应来玩。另外俩参与者阿露和橘子都是工作坊的成员。
前期准备
因为主办方无法提供材料,所以需要参与者各自准备。我和啊ye商量了一下还是把搜寻材料的范围缩减到了家庭甚至厨房。建议大家先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和容器。容器建议采用家庭里常见的一次性纸杯。后来的结果显示,只要是外观一致的容器就好,我们的容器除了一次性纸杯,还有玻璃杯和火柴盒。
最低要求是:容器需要提前准备,材料开始后再寻找都不迟。
工作坊开始
预热和预期管理
互相介绍了一下参与者,以及本次作为测试的线上工作坊的预期:各自做完三张麻将。学会这个技能后就可以线下和朋友一起玩。(后面竟然能线上玩那是超预期的)
和线下互动,观看 demo 直播
这一步其实还挺重要的,如果只是播放教学视频应该没有那么好的效果。新手试玩过程中,一起尝试和习得的过程,提供了新手学习的视角和氛围,这个是教学视频无法提供的(也许教学视频可以考虑让新手来录制?)。看完 demo 直播后,大家都对游戏规则有了了解。之后又播放了一下教学视频巩固认知。
线下的参与者给线上的参与者提供了环境。不过貌似线上的朋友对线下来说只提供了被观看的不适,很值得探究!
寻找材料
在分头寻找材料前,我们试图先创建一个分类法,或者说变化的尺度来确定三种分类。空想是很难的,恰好高飞已经提前找了一些材料,我们就以她找的材料做基础来分类。我们而后找的材料都是基于她的基础材料做的衍生、扩展和修订。最后我们确定用软硬和疼痛程度来寻找三类材料,分别是:
Q
硌
扎
玩!
这个是超预期的一个测试。玩法和线下类似,只是由于无法触摸麻将,只能改成虚拟的触摸(还需要给麻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描述那块还是靠想象的。
需要一个主持人,主要负责帮玩家抽卡和管理游戏流程。
把每一张麻将按照玩家和分类标序号,方便玩家定位自己「抽」到了哪一张麻将。譬如一号玩家的第三分类(扎),那就是 1c。
我们简化成了 1v1 的两人游戏。
玩家在对手抽牌看牌时候需闭眼。
玩家在描述无法触摸的一张麻将的时候,我们建议他摸着自己的对应那个分类的麻将,结合实际抽到的麻将来描述,有点制造「通感」的感觉。
主持人为了方便记录麻将牌的流动,直接在屏幕上贴了纸条,如上图。
一些个人收获
高飞说线上可能更适合做听觉麻将,这个不像触觉那样受传输的限制。
整个工作坊里,我最大的感受其实是挖掘了家里很多不经常触摸的物品,我在寻找柔软的物品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被引导了妻子的梳妆台,那里有很多海绵制品(化妆棉球、卫生棉等)。钉子拿来做「扎」的时候也突然觉得自己囤了这么多装修时候剩下的材料很值,有点变废为宝的感觉。
————————————我们是谁?
触摸式戏剧是什么?参见推文:被这姐们按摩一回等于看了一部 4D 电影
触摸快闪是什么?《刺纸》x 触目Tactileye 月经快闪回顾!
童年恐惧工作坊@上阳台
美术馆课堂 | 触目社团:“友谊肖像”工作坊
5月13日分手快闪回顾!
触目Open Touch是什么?
相聚、离开、重新出发——新剧目《你会和我握手》4月25日排练
【Open Touch】新剧目《时间回溯》排练--导演:游鱼(5月21日)
触目线上读书会是什么?【招募】杨·史云梅耶:《触摸与想象——触觉艺术入门》线上共同翻译+读书会招募
【招募】触目读书会——你可以勾搭史云梅耶的机会!
如何加入触目/邮件组?邮件组使用指南 + 触目例会成员加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