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张旭东:杂文的“自觉”(上)——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2017-11-30

作者 张旭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本文围绕鲁迅的杂文写作实践,具体分析《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部分《而已集》的内容,希望以此窥清鲁迅杂文的整体和全貌。张旭东老师从一个假设出发探讨鲁迅的杂文写作,即:1925年至1927年间,是鲁迅的杂文写作走向“自觉”的过渡时期,也是鲁迅杂文的特殊质地逐渐定型的时期。这一时期写作的《华盖集》等文章,可谓是鲁迅杂文自我意识的现象学材料。张老师认为,随同“杂文的自觉”一同来到的也是鲁迅对自己人生境遇的自觉;对自己同这个时代的对抗关系的自觉。鲁迅选择杂文的过程,也是杂文选择鲁迅的过程。这是一个带有点宿命味道的痛苦、挣扎的过程,但也是意识越来越明确地把握和“接受”这种宿命、这种痛苦和挣扎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抗和冲突,鲁迅的写作同它的时代真正融合在一起,杂文作为一种时代的文体方才确立下来。



感谢作者张旭东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张旭东


杂文的“自觉”

——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上)


鲁迅形象的基本轮廓最后可以说是通过他的杂文写作确定下来的。要谈鲁迅杂文的整体和全貌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今天我就谈谈我称之为“过渡期”的两三本杂文集,看看能否从这里总结出鲁迅杂文写作的某些特点。具体讲是分析《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部分《而已集》的内容。我的假设是:1925年至1927年间,是鲁迅的杂文写作走向“自觉”的过渡时期,也是鲁迅杂文的特殊质地逐渐定型的时期。


之所以从这个阶段入手探讨鲁迅的杂文写作,是因为我觉得为大家所熟悉的鲁迅早期论文、散文和小说写作,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规范的“思想”和“文学”范畴,但从《华盖集》开始,出现了一种独特的、难以规范的写作样式,我们只能在“杂文”的框架下来考察,而它也反过来构成了鲁迅杂文写作的一个坚硬的内核。鲁迅早期作品虽然奠定了他的文学史地位,涵盖了所有文体(包括《热风》“随感录”这样日后被发扬光大的写作方式),富于形式上的创造力,但就杂文写作的特殊状态来说,却还没有到“自觉”的阶段。这么讲当然不是要贬低鲁迅早期写作的重要性。因为恰恰是因为早期写作的巨大成功,鲁迅作为作家在这一阶段似乎有一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比方说他可以走“为艺术而艺术”的路子;他可以潜心于鸿篇巨制,争当中国的歌德或托尔斯泰;他可以做学问家,思想大师,舆论领袖,青年偶像,社会名流,等等。所以首先我们要看到,“杂文的自觉”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固然代表一种写作的更高阶段,但在当时看,却也是鲁迅个人的危机阶段,因为随同“杂文的自觉”一同来到的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自觉;对自己同这个时代的对抗关系的自觉;当然,也是对自身有限性的自觉:越来越明白自己不可能做什么或不愿意做什么。简单的说,鲁迅选择杂文的过程,也是杂文选择鲁迅的过程。这是一个带有点宿命味道的痛苦、挣扎的过程,但也是意识越来越明确地把握和“接受”这种宿命、这种痛苦和挣扎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抗和冲突,鲁迅的写作同它的时代真正融合在一起,杂文作为一种时代的文体方才确立下来。这同鲁迅《新青年》时期的启蒙、批判和文学形式探索是有质的不同的。所以我把这个“过渡期”当作自觉的鲁迅杂文写作的源头看,而《华盖集》等集子里面的文章,就是这种杂文自我意识的现象学材料。


另外,从风格上看,从《华盖集》开始,鲁迅的文字和写作风格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当然,即使在这个时间段范围内看,针对切身利害的世事和个人而写的战斗性杂文也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写作样式。比如收入《野草》的散文诗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彷徨》里面的几篇东西作于1925年;后来收入《两地书》的同许广平之间的通信,在1952年上半年达到高潮;收入《朝花夕拾》的回忆性散文作品写于1926年。这些当然都是文学性比较强的作品,在气质和精神维度上同峻急的、徒手肉搏的杂文很不一样。同时,在鲁迅成熟期和后期杂文里大显身手的文体和写作母题在《热风》里早已经登场(特别是“随感录”这种形式),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杂文的样式是隐含在鲁迅白话写作的起点里的。但尽管《坟》和《热风》里的论文和议论文已经相当程度上具备了鲁迅中后期“杂文”写作的特点,它们更多则是来自鲁迅写作和思想内部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还不足以说明使鲁迅杂文成为鲁迅杂文的某种特殊的规定,即所谓的final distinction(终极特征)。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种“终极特征”初看可能是比较极端的、看似偏颇甚至偶然的东西,但这却正是鲁迅杂文的隐秘内核,是它的筋骨和精髓;抽掉这些特质,或把它们弱化在鲁迅写作的一般特征里,或把它们作审美化、“文学化”稀释,就会与鲁迅杂文的隐秘内核失之交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华盖集》等集子代表的是一种特例,是非常态,但却是一种证明了常态的真正精神基础的非常态。德国政治哲学家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说过,在政治领域,非常态和例外状态能告诉我们常态的本质和基础;比如战争就通过阶级、民族、宗教、文化、经济领域里冲突的极端化,向人们表明这些范畴在平日隐而不显的政治强度(political intensity)。同样,从中国历史上看,乱世或许比治世更能说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本质。在一个转喻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鲁迅杂文写作的极端状态或过渡状态,要比它早期和晚期的“常态”更能说明它文学本体论内部的“政治的逻辑”。


大家知道早期散文写作得益于以《新青年》同仁为先锋的白话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以有较强的思想启蒙的色彩,它伴随着感情和理想的投入,所以也带有诗的色彩;伴随着“人的觉醒”,它又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的色彩与倾向。这一切当然都是许多人至今还很喜欢《坟》、《热风》、《野草》、《朝花夕拾》(更不用说鲁迅的小说创作)的原因。但从《华盖集》开始,有一种非常不同的文风和作者形象出现了,鲁迅自己在《华盖集·题记》里有一个解释,我们下面会分析。可以说,同前期具有启蒙使命感与一定浪漫情调的散文以及后期炉火纯青的杂文写作相比,《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里的文章不太好看,甚至有些枯燥:似乎文学性不高,个人意气太重,陷于具体的人事矛盾,按教科书上的说法是同恶势力不妥协地战斗;但在今天一般文学读者眼里,这简直就是一场笔墨官司,你一拳我一脚,打来打去纠缠不清,哪里还有什么精神内涵和审美超越。但如果我们把鲁迅的杂文写作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关头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总之,尽管要做这样那样的背景交待,我们还是可以感到,从《华盖集》开始,一种特殊的杂文的自觉出现了;更确切地说,一种对杂文的必然性的认识和承担明确出现了。


这三个集子里的情况是,《华盖集》收入1925年所作杂文31篇;《华盖集续编》收入1926所作杂文32篇和1927年所作杂文1篇。《而已集》收入1926年所作杂文1篇和1927年所作杂文29篇,包括“四·一二”白色恐怖和国共分裂前后的东西。可以看到,这个阶段在鲁迅个人史上也是一个过渡期:五四前后思想启蒙、白话革命时代的那种观念上和风格上的朝气蓬勃,那种要在文化上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意气风发,那种理想主义已经在现实面前碰碎了。 1923年同周作人之间的兄弟失和,被迫搬出八道湾等变故对鲁迅的打击是很大的,以至于在此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在鲁迅写作生涯上相对而言是一个空白,直到1924年下半年,创作才逐渐重新活跃起来。而以国共合作和北伐为代表的大革命,此时还没有展开,在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京,在气氛上仍然保守、反动和沉闷。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的文章,鲁迅自己统称为“杂感”,他自己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杂文理论。杂感当然是有感而发;“感”把人的意识从内部带向外部,而“杂”却暗示这种外部并不听“内部”秩序的调遣,而是突如其来,常常令人措手不及,疲于应付。鲁迅杂文的自觉来自对这种随时陷入重围,“六面碰壁”状态的自觉;来自对自己的生命在这些无谓的搏斗中消耗、消逝的自觉;来自对外界无情的压力和自己对这种压力的抵抗的自觉。所有这些离理想中的人的生活和“文学”都越来越远了,但有一种写作却从中生发出来。杂文的自觉是对这种宿命的自觉。而杂文的成熟,可以说就是把那种令人震惊、痛苦的创伤性的外界的“杂”逐渐安排在一种意识结构和文字风格之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要简单地“克服”外界的杂,比如说把它“升华”为“美”或“不朽”或种种玲珑可鉴的“小玩意儿”,而恰恰是把外界粗暴丑恶的直接的“杂”转化为意识结构里的有条理、有意味的杂,即一种批判的认识能力和穿透力;同时也转化为文字世界内部的“杂”,即杂文。鲁迅杂文最终的文学性,就来自这种以写作形式承受、承当、抵抗和转化时代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巨大的能力和韧性,而在此诗学意义和道德意义密不可分,是同一种存在状态和意识状态的两面。所以鲁迅杂文世界的两极,一是那种体验层面的抵御“震惊”的消耗战和白刃战,一是一种“诗史”意识,一种最高意义上的为时代“立此存照”,为生命留下“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意识。



《华盖集》时期所“感”的杂,包括这样几件具体的事情:一个是所谓女师大风潮。身为女师大兼职教授的鲁迅支持女师大的学生驱逐反动校长杨荫榆,这些学生被杨荫榆开除,鲁迅由此也站在杨和她教育部后台的对立面,最后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他在教育部的公职,鲁迅把章士钊告上法庭,最后得以官复原职,但已觉得北京不是久留之地。《华盖集》是鲁迅从自己角度对这一“风潮”所作的实录,说笔墨官司也好,说思想斗争也好,总之是一件非常牵扯精力、开仗后非打到底的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华盖集续编》里边涉及到的“三·一八”惨案,他自己有两个学生在执政府前被卫队开枪打死,总共有47个学生被打死,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的抗议,包括一些平日不问政治的、自命清高的人都写过非常激烈的文字,鲁迅为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而已集》里的事情就更大,即所谓“四·一二清党”,是重大历史事变。鲁迅没有直接着笔这个事变,因为太危险了,稍不留神就会遭杀身之祸,但这件事情却让他确信自己不是活在人间,让他连杂感都不得不藏起来,只能“而已”而已。这三件事接踵而来,女师大风潮让他觉得自己陷入“鬼打墙”一般无路可走的境地;“三·一八”让他感到到年轻人的血使他窒息,难于呼吸;但到“四·一二”他发现自己错了:原先以为黑暗已经到头,而现在发现远远有比这更黑暗的。北洋政府虽然在政治上非常黑暗、昏聩、反动,但是在文化上,至少给文人留下点互相吵架的自由,现在国内就有学者做翻案文章,说北洋军阀时期实际上从文化思想和教育上看不错,很宽松,很自由等等。这也许不全错,但并不是说军阀有开明的文艺政策,而是他们只顾着打仗,实在顾不过来抓“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如果有可观赏的自由和呼吸空间,那是来自纯粹的混乱。但1927年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一来,连那点空间都没有了,一时间如鲁迅所说,到处都在杀人,到处都见得到血。《而已集》跨越了1927年,从中国社会政治事件来说,这一年是个大变动之年,辛亥革命以来民国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此刻使鲁迅从隐痛状态变为公开的激烈对抗,从此鲁迅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同共产党领导的阶级对抗一直是一种平行关系,没有直接的交点,但却是彼此呼应,有着共同的未来指向。但这种方向感、对抗性和朝向未来的乌托邦指向在《华盖集》时期还没有清晰化,所以杂文的过渡期和自觉期,可以说又是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一个不明朗的时期完成的。


可以说1925— 1926年间是鲁迅另一个苦闷期,虽然没有辛亥革命后抄古碑的时间长。《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是在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信仰、运动和组织的依靠和支撑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的记录,所谓“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就是心境的写照。一个孤独的斗士在战斗,但为什么而战并不清楚,只知道自己“鬼打墙”一样四处碰壁,没有进路,但更没有退路。但这两年也是鲁迅极为多产的阶段,是他从抑郁和绝望中拼命杀出一条血路的阶段。在个人生活上,这种拼杀的结果是终于迈出了包办婚姻的樊笼而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公开同居。而在写作上,我以为就是以《华盖集》为标志,走上了自觉的杂文写作道路。鲁迅的杂文从此据有它自身的存在理由;有它自身的本体论根据;有自己的诗学和政治学辩护。它不再需要假借或依托某种思想、观念、艺术效果或文体定例或规范(比如散文诗、小品文、回忆性写作、政论文、时论、叙事、笔记、书信等等)而存在,它开始按照自身的规则界定自己、自己为自己开辟道路,最终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种主要文学样式。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华盖集》等在常规的“文学性”意义上远不如《野草》、《彷徨》、《朝花夕拾》耀眼,但却是鲁迅杂文自我意识的一个隐秘的诞生地。


所有这一切,都在作于1925年最后一天的《华盖集·题记》中或直白、或隐晦地谈到了。这篇文字可以说藏有鲁迅杂文自我意识的密码。下面我们来仔细考察一下。


“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整理了这一年所写的杂感,竟比收在《热风》里的整四年中所写的还要多。意见大部分还是那样,而态度却没有那么质直了,措辞也时常弯弯曲曲,议论又往往执滞在几件小事情上,很足以贻笑于大方之家。然而那又有什么法子呢。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


尽管一开头的“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整理了这一年所写的杂感”仍旧带给人一种熟悉的文人自画像式的感觉,但这第一段话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关于杂文的新信息:首先是量很大,比《热风》里整整四年所写的还多,也就是说这种文体已变成鲁迅最得心应手的写作方式和主要的表达手段。其次,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得不这样。鲁迅的交待是:“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这里几乎每个字都是关键词。首先是“小事情”。杂文的自觉,先要对自己的题材内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鲁迅知道在1925年遭遇到或找上门来的事情里面是找不出通向纯粹艺术伟大作品的通道,找不到能体现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东西。“小事情”的“小”不仅仅在于它的低俗、零碎、猥琐、令人不耐烦和气闷,而且在于它本身所包含的必然性和真实性;种种理想和梦想,种种以“大事情”面目出现的东西,在这种“小事情”面前总是碰壁,因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跟“历史”站在一起,具有现实本身所具有的强度,尽管它往往是一种黑暗的强度。这种必然性和现实逻辑“偏”要找到鲁迅,而鲁迅的“脾气”也“偏”不能对此轻轻放过或取一种“潇洒”的逃避态度。这两个“偏”字,实在是道出了杂文的命运:性格即命运,反过来说,在杂文的命运里也预示了杂文的性格和使命,而这是别的体裁不具备的。



最后,在杂文的题材和使命都已经明确之后,杂文的气质和特点也变得清晰了,这就是“执滞”。这既是一种道德上的“较真”、执拗和认真;也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不得不”,一种无奈的,但却是别无选择的投入和陷入;往往始于不得不战,但一旦开战,则奉陪到底。这是一种写作上的战斗状态,是短兵相接的遭遇战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是锱铢必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拉锯战;这种战斗的最低状态也是它的最高状态:为战而战,战斗为战斗提供最终的道德合法性依据。这里并没有也不需要“更高”的目的。在此我们看到内在于杂文写作的一种逻辑演变,起先是杂文的“功利决定”,即利害冲突(所谓“小事情”的本意),这是个人意义上的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利,但同时也是令人生厌的无止境的人事缠斗和笔墨官司,这里占主导的情绪状态是厌烦、憎恶和虚无感;随即它变成一种道德领域的“善与恶”的冲突,并由此达到政治领域的“生与死”、“敌与友”的激烈程度,这里占主导的情绪状态是恐惧、紧张、愤怒和冷酷,是致敌人于死地的专注和快意;最后从不情愿的、甚至引发厌恶感和虚无感的战斗伦理学达到一种“非功利”的战斗的审美自律性乃至游戏状态,即以战斗为快乐、以战斗为生活和写作本身。


在鲁迅的种种“脾气”里,“执滞于小事情”是最令人生畏的,可以说它是杂文的风格实质所在。如何理解这种被鲁迅杂文所“执滞于”的“小事情”呢?首先,这种小事情把人的意识从种种冠冕堂皇的“大事情”上转移开,从种种以“历史”、“文化”、“道德”、“不朽”等名目的虚伪和颓废中转移开,从而把“当下”和“此刻”这些突如其来的瞬间同语言的新的可能性凝聚在一起。没有这种令人无法脱身的“小事情”,人的意识就无法突入事物表面或陷入时间的停顿,就无法获得一种超越时间性和概念体系的独一无二性。同样,没有那种“执滞”的脾气,这些“小事情”也无法在琐碎、无聊和令人厌恶之外获得诗学的和政治的意义。我们知道鲁迅明确意识到自己生于一个一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的“大时代”(《而已集·〈尘影〉题辞》, 3/571),在此,新与旧、生与死、光明与黑暗、文明与野蛮随时处于你死我活的搏斗状态,而生命在这个时代没有别的选择,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但鲁迅与这个大时代的关系,却正是通过“执滞于小事情”确立的。


在《华盖集·题记》中鲁迅已经明确写道:


我知道伟大的人物能洞见三世,观照一切,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我幼时虽曾梦想飞空,但至今还在地上,救小创伤尚且来不及,那有余暇使心开意豁,立论都公允妥洽,平正通达,像“正人君子”一般;正如沾水小蜂,只在泥土上爬来爬去,万不敢比附洋楼中的通人,但也自有悲苦愤激,决非洋楼中的通人所能领会。

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3/3)


这是《题记》中的第二段话,它紧接着“我今年偏遇到这些小事情,而偏有执滞于小事情的脾气”,进一步说明了杂文的自我意识:那种“深”而“广”,“高”而“大”的东西,是不属于杂文的世界的,因为杂文同生活相关联的媒介不是“静观默想”或“心开意阔”;不是距离和沉思;不是“正人君子”的“平正通达”,而是“碰钉子”、“碰壁”;是“悲苦激愤”;是“创伤”和“病痛”;是交着“华盖运”的“常人”的“活在人间”;不如说,对于鲁迅,对于杂文的自觉来说,“华盖运”正是生活和存在的常态,在这种自我意识中包含了对种种“体面”或安全的生活方式的憎恶和决裂,以及对种种以“公理”代言人自居的权势的帮闲——“学者、文士、正人、君子”——的憎恶和决裂。


在更为个人的意义上,这也是在向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告别;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一个文学或写作的岔路口上作最后的选择。对鲁迅这样以写作为业的人来说,这也是个体存在方式的选择,是一种“存在的政治”意义上的终极选择:


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然而要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跟着中国的文士们去陪莎士比亚吃黄油面包之有趣。(3/4)


可以说,“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正是自觉的杂文家的第一幅,或许也是最生动的一幅自画像。在语言的层面上,这样的表述本身既是写作强度的极端化,也是存在的政治的强度的极端化,两者间的无中介状态,正是作为中介或媒介的杂文写作形式的最根本的特点。对于任何熟悉鲁迅前期写作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表白无疑首先是一种文学内部的决定,也必然首先在语言世界的内部被理解,因为这关系到作为作家的鲁迅的最终定义。但作为鲁迅本人来讲,这样的决定却是在文学层面之上的决定,是一种超审美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的前提,正是摆脱文学性和审美范畴的内部考虑:它最终是在生存的政治的层面所作的一个道德决定。这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文艺,“是往往给人不舒服的,没有法子”(3/571)。这里留给文人的选择是:“要么是自己逃出文艺,或者从文艺推出人生”(3/571)。无疑,这是从杂文的自觉这个角度出发,对现代中国文艺形成的一般看法。但这个现实判断和道德决定的悖论和辩证法在于,这个决定是以“生命”的名义作出的,但却只能是通过杂文写作的语言实践表达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再没有任何一种文体,像杂文这样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最极端的结合。


随同这个决定一起出现的“杂文的自觉”虽然是一种“否定的精神”,一种批判、嘲讽和对抗的姿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因为“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3/45)这里作为生活和生命迹象出现的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是他们的“真的愤怒”。(3/52-53)。这种姿态无疑是一种彻底的现代主义姿态,因为它以一个充满紧张的此刻取代了历史;用一种存在的状态和它所蕴含的创造的契机否定了传统;用体验的强度取消了种种经验、记忆和叙事的完整性;用一种瞬间的永恒性否定了历史主义的种种有关“公理”和“不朽”的神话。鲁迅甚至借用叔本华的寓言,把那些“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比做围着战死的战士飞舞的苍蝇的营营的叫声(3/40)。在《夏三虫》一文中,他用在叮人吸血之前总要“哼哼地发一大篇议论”的蚊子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雅士,而赞赏“肚子饿了,抓着就是一口,绝不谈道理、弄玄虚”的“鹰鹯虎狼”(3/42);而在《革命时代的文学》里,鲁迅指出了文体的另一面,即“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要被杀”(3/436)。他嘲笑以“中庸”掩饰怯懦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的“通人”和“伶俐人”(3/27),而推崇“失败的英雄”、“韧性的反抗”、胆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和“抚哭叛徒的吊客”(3/153)。他号召中国青年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3/12)。他排斥一切让人“觉不出周围是进步还是退步,自然也就分不出遇见鬼还是人”的“古董和废物”(3/101);反对一切“装腔作势”的读经,提倡“查帐”式的读史,目的是从中得到“中国改革之不可缓”的觉悟(3/148-149)。所有这一切,同尼采在《历史对人生的利与弊》所倡导的那种创造性遗忘是相一致的。而在保罗·德曼看来,现代主义的本质正在于以“现代性”取消历史对人的统治,从而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创造开辟一个空间,一个反时间性的空间。我们看到,伴随着杂文的自觉出现的,是进一步的反形而上学和更为彻底的“传统的悬置”: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罢!想出世的,快出世罢!想上天的,快上天罢!灵魂要离开肉体的,赶快离开罢!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华盖集》,3/52)



从这个角度观察,鲁迅的杂文写作同《狂人日记》以来的具有形式意味的写作(小说、散文诗、美文等等)仍然具有形式上的关联,虽然这种关联只能在一个更为抽象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和语言哲学的层面上才变得明确化。但鲁迅写作的现代主义精神和气质,却是不可避免地同一个语言的世界凝聚在一起,随同他的文字一道显现。而也只能在语言和文字的世界里,被鲁迅自己称为“一时的杂感一类的东西”或“这些无聊的东西”的杂文,才获得美学上的确定性,而这种审美和风格的确定性又是同为鲁迅杂文提供道德基础的政治彼此浑然一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作为作家/杂文家的鲁迅的文学性自我形象。这一切在《华盖集·题记》的结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现在是一年的尽头的深夜,深得这夜将尽了,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3/5)


与开头“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的意象相呼应,这段文字不仅表明了“杂感”的文章笔法和形式考虑,更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即“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对生命无谓的消耗的悲凉感和绝望感,贯穿于鲁迅所有的文字,在《野草·希望》篇里,青春的耗尽更是绝望/希望二重奏的引子。但只有在杂文里,鲁迅个体生命的自我意识(包括他早年基于进化论、尼采的哲学、“摩罗诗力”的天才观和五四启蒙理想主义所包含的种种有关“个人”的意识形态)才被“扬弃”于一种更高的存在的政治和审美判断:“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杂文的自觉过程,就是把这种对迎面而来的世事的恐惧以及对它的克服一同敞开在语言世界里的过程。这个自觉是对自己命运的自觉,是对自己命运的爱,是把“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作为生活的见证和写作本身的选择和决断。可以说,在杂文的自觉里,存在的自律性——归根结底是一种政治逻辑的自律性——压倒了审美的自律性;但内在于政治的逻辑的“生死搏斗”的含义,使得这种自觉专注于当下和此刻,从而在“现在”和“历史”、“语言”与“时间”的冲突中恢复了写作本身的道德本体论和文学本体论意义。


杂文的自觉包含了对“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的自觉,但后者不仅仅是对“幼时虽曾梦想飞空”的怀旧式的记忆。上面引述的那段的话结尾处的“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这句话不应该轻轻放过,因为它表明,即便作为杂文的自觉“内在性”不足的寂寞和悲凉感,也并不是来自那种苍白的个人自恋或对“纯形式”的向往,而是指向一个潜在的集体性经验的可传达性和可交流性,这同那种在暗夜中看到匕首的寒光而发出会心一笑的孤独的集体性或“共谋性”是一致的。杂文的自觉,正因为它是被时代所决定并针对时代的,所以它最终不是一种内向的自我意识,而是指向语言的外部,指向寓言性真理的重新定义。在纯粹审美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现代主义试图无情地超越历史、建立一个永恒的、常新的、指向未来的“此刻”的努力,还是历史不断把这种英雄主义的、创造的此刻同样无情地纳入自身的因果链的“吞噬”效应,都在一个“荒凉和粗糙”的历史环境里展开,并从各自不同的方向上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荒凉和粗糙”感。也就是说,“荒凉和粗糙”所代表的那种“崇高”(在这里取sublime的原意,即“令人畏惧的美”)要比一切优美、高雅、光滑的制作更接近生存的真实状态和生命的价值指向,而杂文正是这种“崇高”的得天独厚的形式,它的短小、破碎、灵活、粗糙、直接、激烈和狠毒无不内在于时代的现实以及与之相对抗的意识,或不如说正是这种现实和意识本身的语言的外化。


我们可以看到,在“杂文的自觉”里,包含着两种悖论性的矛盾。首先,它是写作本身的悖论:写作要达到它的自觉状态,就必须通过一种距离和“自律性”来“否定”现实的即时性和直接性;某种意义上,这要求写作专注于自己内在诉求,把自己看得比现实“更高”、“更持久”。其次,自觉地写作又必须同这种“写作的自觉”斗争,力图打破写作本身的神话和异化倾向,把写作最大限度地推出自身之外,向一个陌生的、未可知的存在边界冲击,把写作的形式、组织、体制和自律性打散、消解在一个同写作的“内在性”相对立的外部世界,从而把这个“外部”作为写作的内容确立在语言的内部。这种悖论性矛盾存在于一切现代主义写作样式之中,但在杂文样式中表现得尤为激烈和极端。对于杂文写作来说,写作的自我否定不是写作的自我意识的最高要求,而是它的起点;它不是风格的顶点,而是使得写作成为可能的前提。没有这种自我否定,就没有杂文,因为只有放弃自文学体制名义下的自由与安全,放弃“美”的保护伞,才有杂文的行动和实践。杂文可以说处在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文学写作的最外部的边界,在这里,语言和“自我意识”通过陷入同一个粗糙荒凉的外部世界的无止境的搏斗,通过“最低限度的文学”或“小文学”(minor literature)而展示出文学国度的终极意志和最大强度。


保罗·德曼


其次,“杂文的自觉”也非常集中地体现了“现代性”同“历史”之间的相互否定的冲突关系,而这种关系既是现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历史意识的核心。保罗·德曼在《文学史与文学现代性》一文中通过回顾尼采的历史哲学点出了“现代主义”概念内在的历史/反历史悖论:现代性通过否定以往历史过程的合法性而把自己确立为历史的终极视野,但这场否定历史的豪赌却最后不得不仍旧通过一个历史过程获得意义;也就是说,即便是现代主义以“永恒的此刻”或“常新”的名义所进行的否定历史的行为,最终也只能从它所否定的历史过程的连续性中获得其自身的(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所以现代精神最终不得不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倾向的历史意识,或不如说,历史通过这种现代性的介入而重新获得某种自我知识。在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性“纯粹的当下”(the true present)的追求和这种非历史、超历史的瞬间自身不断被历史重新回收的冲突中,杂文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解决方式,即通过放弃或“悬置”文学性而无条件地投入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但却在“执滞于小事情”的过程中把历史意识突然地、不间断提升到一种寓言的高度和强度上,从而把作为历史过程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重新纳入现代性的终极视野。这种在具体时间的流逝中体验到的无时间感并不来自某种“更高”的哲学洞察或对“更新”的东西的盲目信仰,而是来自它同历史过程的尖锐的、不妥协的对立,来自生命体验和语言世界经受的不断的压力和变形。在尼采和德曼的意义上,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性本身因为它相对于历史过程的胜利而立刻面对它那个“纯粹的当下”的自我否定,因而形式的胜利最终以其再历史化而宣告失败;但在鲁迅的意义上,杂文最终却因为它起点上的文学性的自我否定,即它相对于历史过程的自觉的失败而在语言的层面获得了对历史(它既包括传统也包括当下)的否定,因而在最终获得了某种寓言性的胜利,这种不仅使寓言性摆脱了现代主义对象征体系和文学本体论的迷恋,摆脱了“纯粹的当下”的封闭性,而且把现代精神及其语言表达时时确立在它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紧张关系之中。这就是为什么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面可以公然宣布,跟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相比,能不能写文章的问题算不了什么(“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3/12])。在此,让人摆脱“文化传统”和“文学体制”意义上的历史(以“中国书”为其具体的概念形象)的意志力,不但来自“活着”所代表的生命的“纯粹的此刻”,也来自“活下去”所代表的现实性和具体性(“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来自生命延续所包含的时间过程和由此而来的“再历史化”倾向。但对“中国书”和“作文”的否定,最终却仍然是在文化政治的层面,通过“中国书”与“外国书”、“沉静下去”与奋发有为、“僵尸”与“活人”、“言”与“行”之间的取舍和选择而达到。正如“永恒的现在”对历史的否定最终要被“再历史化”,“行”对“言”的否定,最终仍然只能通过“言”的内在结构的激进化而确立下来。在此,杂文变成了语言中的行动和实践意义上的形式。这种文学自我否定的痕迹,本身又是现代性文学性的实质所在。为了“活人”,鲁迅可以不要“作文”,但“活人”只要活着,就会发出声音,就会哭、笑、怒、骂,就会挣扎和战斗,就会有“活人的写作”出现。这同鲁迅关于杂文的种种自觉的考虑、表述和实践是一致的。


未完待续


(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2期)

本文已收入《左翼文学读本》


作者: 徐志伟 / 张永峰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定价: 6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9596294



明日推送


张旭东:杂文的“自觉”(下)——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张旭东: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上)

文艺批评 | 张旭东: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下)

文艺批评 | 代田智明:全球化 · 鲁迅 · 相互主体性

文艺批评 | 董炳月:浮世绘之于鲁迅

文艺批评 | 董炳月:“文章为美术之一” ——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

文艺批评 | 朱康:“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

文艺批评 | 李哲:“雨雪之辩”与精神重生(上) ——鲁迅《雪》笺释

文艺批评|谢俊:“寂寞新文苑”与“平安旧战场”新解 ——《题〈彷徨〉》与30年代初的文化政治




长按关注文艺批评

长按Iphone赞赏

本期编辑 苏洛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