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解剖和功能
中脑
中脑(mesencephalon,midbrain):脊椎动物胚胎的神经管中三个扩大的中空部分的中间的一个,位于脑桥、小脑和间脑之间,并与它们相连接;其形体较小,是脑干中最短的部分,长约2cm,横越小脑幕切迹。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在人脑的发育和进化过程中,中脑保留简单的结构形式。第四脑室在此处已缩窄成细管称中脑水管,管的后方称顶盖,包括上丘和下丘,合称四叠体。管的腹侧是大脑脚,每侧大脑脚又被斜位的黑质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脚底。中脑重要的核团除上丘、下丘和黑质外,还有红核、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
中脑(mesencephalon,midbrain) 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它从胚胎早期的中脑泡发展而来。在低等脊椎动枢。但在高等动物,许多重要功能都逐渐向大脑皮层集中(这现象叫做功能的皮层化),中脑就只成了发生视、听反射和运动、姿势等反射的皮层下的中枢。
在功能皮层化过程中,中脑还增添了很多与及皮层脊髓间发生联系的神经纤维,但仍保持着神经管的原始形态,只是管壁增厚,管腔缩。如果在动物中脑与间脑之间对脑组织作一横切,中脑及中脑以下各部就不再受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控制,这种动物叫中脑动物。它与脊髓动物(见脊髓)或延髓动物(延髓、脊髓与高级部位之间无联系)相比,有更复杂的反射,如初级光反射、初级听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还可调节肌紧张、调节随意运动以及进行翻正反射活动等。正常时中脑的上述活动都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也就是大脑皮层的冲动可以直接或通过纹状体苍白球体系而入红核、黑质、四叠体等中脑组织,中脑再经延髓、脊髓内的传出神经元而引起各种生理反应。
初级光反射是动物的眼球、头与躯干转向光源的反射;初级听反射是动物的头与躯干转向声源的反射。这两种反射的中枢分别位于四叠体的上丘与下丘。在低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上丘与下丘分别是视觉与听觉的高级中枢,但到高等脊椎动物(哺乳类),上、下丘仅成了皮层下的视、听反射中枢。它们分别接受经视觉与听觉传导路径传来的冲动,由上丘发出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与顶盖延髓束,分别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以及支配眼肌的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后者位于脑桥)发生联系,完成上述的初级光反射与听反射。
眼受光线照射时,瞳孔缩小,叫做瞳孔对光反射。传入冲动来自视网膜,由视神经、视束先到达靠近丘脑的中脑顶盖前区,再经中间神经元到达同侧与对侧动眼神经的动眼神经副交感核(埃丁格氏核),由此发出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到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后经节后纤维组成的睫短神经进入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瞳孔缩。
肌紧张是一块肌肉内不同纤维交替发生反射性收缩所引起,它促使肌肉保持一定紧张性,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有调节作用(见脑干网状结构)。切除中脑的延髓动物具有四肢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叫去大脑强直。但中脑的红核可抑制四肢伸肌的紧张性而加强屈肌的紧张性,因此中脑动物基本上无去大脑强直现象。
红核接受小脑与大脑皮层来的冲动,传出纤维到达小脑、脑干与脊髓。黑质接受大脑皮层与纹状体来的纤维,传出纤维到达纹状体、苍白球、中脑被盖、丘脑等处。它们都属锥体外系统,故均与调节随意运动有关。红核与肌紧张调节和翻正反射有关。黑质在人类最发达,是中脑内最大的核,它可合成大量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并经黑质纹体束到达纹状体,故黑质与纹状体内均含大量多巴胺。纹状体内还有乙酞胆碱,正常时黑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和纹状体内的乙酞胆碱之间保持着平衡。黑质病变时平衡即被破坏,引起肌紧张亢进和随意运动的减少,临床称做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
动眼神经核由许多小核组成,每一小核发出的神经纤维支配一种眼肌,其中除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睫状肌与瞳孔括约肌外,其他小核支配下直肌(背核)、内直肌(腹核)、下斜肌(中间核)、上直肌(腹内侧核)、上提睑肌(尾侧中央核)。滑车神经核发出的滑车神经支配。翻正反射 延髓动物无自发的翻正头或躯体的动作,只有中脑动物才具有这种能把头和躯体恢复正常位置的反射。根据引起翻正反射的刺激所作用部位的不同,翻正反射可有4种类型,除其中的视觉翻正反射外,翻正反射的基本中枢位在中脑,一般认为红核起主要作用。
若将兔双眼遮住,提起臀部,使之悬空,这时兔头仍可仰起以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这种反射的引起是由于提起臀部会使正常头位发生改变,迷路中本体感受器所受的刺激量即与正常时不同,于是反射地促使颈肌发生收缩,从而使兔头恢复原位。破坏迷路后,头即下垂而不能再保持正常位置,所以叫做迷路翻正反射。
遮住兔眼使侧卧,头自可因迷路翻正反射而复位,此时颈肌必发生扭曲,这就刺激了颈肌内的本体感受器,而反射地促使侧卧的射体也恢复正常位置,叫做颈肌翻正反射。
遮眼侧卧,且破坏迷路,兔头也可恢复正常位置。分析其机制,发现在家兔躯干的另一侧面上加一木板,并给以一定压力时,头即不复正,因而认为遮眼并破坏迷路后侧卧时,头的复位由于体壁两侧所受压力不同而引起,故名体壁翻正反射。这一反射还见于遮眼侧卧,并破坏迷路后又不让其头复位时,躯干将发生翻正,这也是由于体壁两侧所受压力不同所致。
前已提到,使兔悬空并遮眼后可发生迷路翻正反射,破坏迷路后头即下垂,但此时若不遮眼,头又可仰起,保持正常空间位置,这是因为视觉的刺激反射地调节颈肌活动,故名视觉翻正反射。这一反射必须有视觉皮层的参与。
在上述几种翻正反射中,迷路翻正反射对鸟类特别重要,体壁翻正反射对鱼类特别重要。至于人类,则以视觉翻正反射最为重要。
刺激肛门区可使中脑动物发生排便姿势的动作。若给中脑猫注射雌激素,也可出现正常动物发情所特有的姿势。这说明中脑对上述姿势反射有调节作用。
调节内脏活动刺激或毁损中脑都可影响排尿,表明中脑能控制膀胱活动。中脑损伤可影响汗腺与血管活动。刺激中脑网状结构还可影响血压与心率。可见中脑对某些内脏活动可能有一定调节作用。鉴于与调节内脏活动有关的边缘系统和中脑被盖、中央灰质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有人主张把中脑也纳入广义的边缘系统范畴。
其他功能刺激中脑某些部位可使动物“发怒”,故有人认为中脑与情绪活动有关。此外,中脑顶盖接受多方面的神经纤维,所以它不仅是视、听反射的中枢,还可能是触觉、温度觉、痛觉的整合中枢。
中脑动脉
中脑动脉有7个来源:
大脑后动脉(PCA);
小脑上动脉(5CA);
丘体动脉(CA);
后交通动脉(PCOA);
副丘体动脉(ACA);
脉络膜前动脉·(ACHA);
脉络膜后内动脉(PMCA)。
副丘体动脉
有的发自丘体动脉,有的发自大脑后动脉近侧段,有的发自大脑后动脉远侧段,有的发自脉络膜后内动脉。成人平均外径为0.47±0.14(0.35~0.75)mm,儿童0.46±0.11(0.18~0.55)mm。副丘体动脉发出后,在大脑后动脉和丘体动脉之间环绕大脑脚后行,最后止于中脑外侧沟和丘系三角,少数达四叠体,平均发出3.8支穿支,全部分布于中脑。
以中脑内、外侧沟和下丘臂前缘为界,可将中脑表面分为4个区域,为方便起见,中脑动脉也可相应地分为前内侧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
1皮质脊髓束 2内侧丘系 2’内侧纵束 20小脑上脚 21黑质 22下丘 23滑车神经核 24上丘 25动眼神经核 26红核 27乳头体 28视束 29外侧膝状体 51小脑山顶 53中央小叶
注:Col.A,丘动脉;PmChA,脉络膜后内动脉;AChA,脉络膜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ASA,脊髓前动脉;PSA,脊髓后动脉;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SCA,小脑上动脉。
中脑血管分区
在实际中梗死病灶也是按照这样的血管分区分布的
请根据上面的血供评估临床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猜一猜受累的血管是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信息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