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算两本账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在对外关系上,宋朝和明朝可说是两个极端。明朝坚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硬态度,对外来侵略坚决抵抗,誓死不妥协。宋朝则是“花钱买平安”,对外年年赔款纳贡,尽量避免开战。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策略,谁更高明呢?
很多人认为宋朝的“花钱买平安”更好。事实上,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宋朝经济很繁荣,对外的赔款、纳贡,据说只相当于宋朝一两个县的税赋。花这么点儿小钱,就能买到边境平安、不动刀兵,很划算啊。
别忘了,对外开战,同样是要花钱的。打仗,不仅要消耗庞大的军费,还必然破坏百姓的生产生活。各方面的成本加起来,多半比赔款、纳贡要多。既然能用经济优势“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看了李晓鹏的《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一书对宋朝和明朝的历史比较,我改变了看法。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我此前想象的那么轻松。“花钱买平安”虽然表面上省钱划算,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还是明朝那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王朝精神更加可取。
宋朝对西夏、辽、金等国的赔款、纳贡,对宋朝来说,绝非只相当于一两个县的税赋那么轻松。
首先,宋朝时,虽然工商业很繁荣,但国家主体经济仍然是农业为主。农业的特点就是生产剩余很少。在没有化肥、机械等工业技术的古代,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全家能吃饱饭不挨饿就阿弥陀佛了。多出来的剩余,很少。给官府缴纳的公粮,一向都是农民沉重的负担。
从国家整体来说,即使风调雨顺一切顺利,财政上的“剩余”也就只有百分之几。因此,宋朝对外的赔款、纳贡,虽然从数字上看只占国家整体经济的百分之几,但基本上也就把宋朝能拿出来的“活钱”都掏空了。
其次,宋朝时,货币以铜钱为主,中国本土的金银资源都不丰富。大航海时代以后大量白银涌入中国,那要等到几百年后的明朝。宋朝时,金银货币很少。北宋中后期的元祐初年,全国财政收入的金银部分只有区区黄金4300两,白银57000两。可对外赔款、纳贡,对方都要真金白银。给辽国的白银,每年就要30万两。
为了付出这些赔款、纳贡,朝廷只好大力从民间搜刮金银和优质的铜。四川地区在宋朝时曾经发行纸币“交子”。有人认为这是金融发达的表现。其实不然。四川发行纸币,就是因为金银铜都被中央大量拿走,没有办法,只好发行纸币——没有贵金属保证的纸币。这种纸币当然很不可信,很快就会引发通胀。没用多长时间,“交子”就变成了废纸。四川民间的财富当然因此会被大量“收割”。
可见,所谓“只相当于一两个县的税赋”的赔款纳贡,实际上是宋朝沉重的财政负担。对此,欧阳修说:“今西贼(西夏)一岁三十万斤,北虏(辽国)更要三二十万,中国岂得不困?”另一位北宋名臣司马光也感叹说:“自其(西夏)始叛,以至纳款,才五年耳,天下困敝,至今未复。”
第三,也是更闹心的。对外赔款、纳贡,为的就是罢兵息战,少花甚至不花打仗的钱。可是,宋朝常年供养百万以上的大军,吃掉了国家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如果说对外赔款纳贡,可以节省国内的军费开支,这也勉强说得过去。可现实是,对外大量赔款、纳贡,同时国内的巨额军费一分也没省,该花还得花。
这不是两头吃亏么。
宋朝“花钱买平安”的策略,在经济上并不划算,让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不过,“花钱买平安”还有更糟糕更恶劣的后果。
打仗,是对国家政治最严格、最不留情的考验。国家政治上的任何弱点、缺陷,都会在对外战争中暴露无遗,并直接导致失败甚至灭国。因此,那些准备打仗、不怕打仗的国家,必须要把内政搞好,确保各个方面在在战争中都“不掉链子”。相反,那些逃避战争,总想着“花钱买平安”的国家,就不会费心费力地搞好内政。有捷径可走,谁还会费心费力为难自己呢?
宋朝和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大朝代”,各有其优势和弱势。全面比较宋朝和明朝的治理水平,不是这篇小文能做到的。不过,仅从几个重要的点就能看出,宋朝和明朝的内政,有很大的不同。两种不同的对外策略,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内部治理方式。
宋朝是个“官富民穷”的社会。一个官员或者文人,生在宋朝是很幸福的。不但收入高、工作轻松,宋太祖赵匡胤还立下家法:不能杀士大夫。不过,这样一来,普通百姓的生活,就不那么幸福了。国家对外的赔款纳贡,对内养活官员军队的巨额费用,都由老百姓扛着。
明朝官员的处境,要比宋朝官员差得多。赵匡胤的家法是“不杀士大夫”。朱元璋给明朝里的家法却是“严惩贪官污吏”。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对官府压榨百姓,从骨子里深恶痛绝。他自己当上皇帝以后,对各级官员是宁可错杀绝不错放,几次兴起大案,杀掉大量官员。
历史是文人写的。朱元璋因此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但实际上,明朝的普通百姓处境要比宋朝百姓好得多,只不过,这些百姓没有书写历史的话语权。
在国家治理能力方面,明朝比宋朝要好得多。到了明朝后期,政治也废弛很多,但因为刚烈的王朝精神,因为要准备打仗,明朝的内政一直保持很高的治理水平。事实上,一直到崇祯年间,明朝中央政府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各地。这在中国历史上各王朝中,是不多见的。
魏忠贤虽然权倾一时,但崇祯登基以后,没费多大劲就粉碎了魏忠贤集团。这充分说明,明朝的政治保持了相当的控制力。内政并没有失控。
明朝所处的时代,西方已经开始了大航海。那实际上是个“世界格局大调整”的时代。面对传统的北方侵略者,以及新兴的海上来犯,包括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多方威胁,明朝长期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秩序,王朝的强盛维持了二百多年。这可是宋朝无法比拟的。如果崇祯能够南迁,南明维持的时间,比南宋只会更长。
整体上,明朝的治理水平比宋朝高得多。保持境内的和平安宁,要比宋朝长久得多。国内的政治秩序,也要比宋朝稳定公平得多。普通民众,生活在明朝,比生活在宋朝,要好得多。
总结来说就是:对外的不同策略,不仅在对外关系、对外战争上表现出很大不同,在国家内部也造成很大区别。不同的对外策略,不仅在当时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在长时段内,还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王朝。
说到这里,就可以点明一个重要道理了,那就是:做人要算两本账。
宋朝“花钱买平安”,表面上,确实买到了一些平安。但花钱买得到平安,买不到内政清明。而且,恰恰因为表面上买到了平安,就会忽视内政的建设和提高。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总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或者钱不好使的时候,比如,靖康之耻。
明朝不肯花钱买平安,宁可花钱去打仗,拼个你死我活。表面上很辛苦,但也正因此,国家必须强化内政建设,不可放松,结果,国家治理水平反而因此更高,国家得到的综合收益更大——更长时间的国泰民安。
这个道理,对我们做人同样适用。
我们个人在生活中会面临一些选择,做某些事,或者不做某些事。很多人认为,这时要“理性收益最大化”,也就是按照个人利益尽可能多的原则去做选择。这里要说的大道理就是: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只算“个人收益”这一本账,而是要算两本账。
一本是“个人收益”,也就是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另一本账更重要,,那就是这件事我们这个人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我们个人会因为这件事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很多人都建议年轻人,对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不必太在意经济收入,而要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性。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一方面能带来收入,带来经济收益,但同时也会塑造你这个人,决定你未来是个怎样的人。
有的工作,收入很高,但属于旁门左道甚至歪门邪道。当时固然能赚到钱,但做这种工作,年轻人的人格很容易被败坏。当时的高收入,代价是整个人生的堕落和败坏。两本账综合一算,就能看出是否应当去做这种工作了。
另一些工作,收入不很高,但对人的锻炼很强,从事这种工作,人自身的各方面会持续提高。按照第一本账,这种工作不合适,但按照第二本账,这种工作很理想。综合一算,就能做出正确选择了。
生活中一些其他的事情也是同样道理。有些损公肥私占小便宜的行为,做了,也不见得就被抓获被惩罚。有人因此自鸣得意,经常去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情。
占这种小便宜,第一本账确实记下了收入,但第二本账记下的,则是大得多的亏损。为了一些小便宜,放任自己人性中恶劣的一面生长、膨胀,付出的代价是你这个人变坏了、堕落了。两本账放在一起算,怎么算都是亏不是赚。
中国古人强调“慎独”,就是这个道理。在独处的时候,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固然其他人不知道,但你自己是一定知道的。瞒得住所有人,唯独瞒不住你自己。明知这是烂事坏事不光彩事,为了占便宜,你去做,长此以往,你就会对做烂事、做坏事、做不光彩的事习以为常。要么有一天,你会因此摔个大跟头吃个大亏,要么你这个人渐渐成了猥琐、堕落之徒。
现在,某些自诩的“聪明人”“成熟人”,热衷于各种投机取巧之道。并且,他们往往并不会当时就暴露、就被制裁和惩罚,甚至因此发家致富、成名成家、得意洋洋。这搅乱了很多年轻人的心智,让他们觉得“不作恶就不成功”“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希望这些年轻人能理解“做人要算两本账”的道理。那些坚持正道、拒绝歪门邪道的人,并不是迂腐,而恰恰是大智慧。他们知道,谋求那些不当的收益,固然当时得意,却必然损坏自己的人格。他们给自己的“估价”没那么低廉,不愿为了这些利益牺牲自己的人格和人生。他们认为这是“赚小便宜吃大亏”。
显然,这些人才是真正聪明、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