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考试能有几种玩法?
话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考核方式
想要在有观众的情况下放松地释放天性?想要体验一把“剧中人”的所思所感?想要让脑海中的情节成为现实?尽管《表演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提供写论文与写剧本两种期末考核方式,不过,几乎所有同学们都抓住了体验创作、参与表演的机会,人手一份剧本,所有人也都落落大方地上台表演。
是否会唱歌、跳舞,是否有表演经验,是否“社牛”,都不是上台表演重要的先决条件。在鼓励同学们敞开自己、走近角色的尝试中,周映辰老师会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邀请全班同学们站起来一起“嗨”,也会带领同学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以此提高大家的观察力。在丰富的练习中,同学们逐渐收放自如,能够解放天性、进入需要“当众孤独”的表演状态,同时又享受到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与身边人打成一片。
2021年秋季学期考核现场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将在期末迎来舞台上的“大考”——与其说是一场严肃的考试,不如说是一场趣味满满的、集表演与观演于一体的互动。备“考”时,同学们不断地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剧本,同时也不断地与剧组成员磨合、彼此适应;应“考”时,大家则通过欣赏、点评其他剧组的表演,从创作者和观众的双重视角理解表演。
正如课名所并置强调的那样,表演包含着理论与实践两大要点,而在周映辰老师看来,理论好讲,但如果不重视实践、如果艺术的理论不落地,那就只是纸上谈兵,她则始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亲身体验“什么是创作”的过程中,真正懂得舞台、懂得什么是表演。
请问,有音乐小白也可以上的音乐课吗?在《音乐与流行》的课堂里,音乐天赋、乐理基础都不是阻碍。对于选课的钟同学来说,这门课程没有那么“专业”却足够“生动”——在课上,能听到梁翘柏老师分享音乐背后制作人的故事,能听到靳海音老师现场演奏一把三百年前的小提琴,从而被音乐本身所打动。在课上与各音乐方向专家的交流中,同学们将描绘心中的独家音乐形象。
作为一门面向大众开设的“音乐课”,《音乐与流行》的考核也不拘泥于内容形式,每位同学需制作一份讲述自己眼中“音乐的意义”的视频作为期末评审的作业。在靳海音和梁翘柏老师看来,设置这种作业方式的出发点是想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以多种方式、不同角度地展示自己亲身接触到的音乐:
“视频作业的内容可以是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一些音乐方面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才艺表演,这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制视频的方式展示‘我’与音乐的故事,讲出自己对音乐的认知和体会。此外,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远比进行一场考试、做一些题目的效果好,在了解学生对音乐理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成就感颇丰。”
那么,What does music mean to you? 在罗同学的作业里,生活中的声音即可谱成一段音乐,制作视频的过程也促使她更细心地去留意生活中各种奇妙的声音,体验音乐本身。而钟同学则是将音乐与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我选择讲述一个从小到大音乐和我的故事,它很简单,但是是我所有的感怀。”
罗同学作业
钟同学作业
不少作业的完成度超出了预期,“从2021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上课时的期末作业来看,可以看到北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音乐独到的、细腻的情感”,靳海音和梁翘柏老师说到,而这样的考核形式也将延续,“我们想就此继续沿用这种考核方式,也为学校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向下滑动查看
同学
感想
罗同学:偶然在选课列表看到这门课以及授课老师的时候我非常惊喜,毫不犹豫地投出了99点。两位老师一直有在非常积极地和同学交流并探索最合适的授课方式。课堂生动且充实,现场演奏环节让同学们得以近距离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业内嘉宾的经验分享也我们增加了对音乐行业的了解。这是一门很有趣的课,所以在构思期末作业的时候我也想做得尽可能有趣一些,毕竟音乐对我的意义就是让生活变得有趣。于是我就试着用身边的、校园里的声音做了一小段音乐。时间和视频剪辑经验都有限,所以制作得不是很精致,但这个过程促进了我去发现和聆听生活中的各种奇妙声音。我想我以后或许还可以继续创作(虽然很业余)。最后非常推荐喜欢音乐的同学们选修这门课程!
钟同学:我一开始是抱着在课堂上追星的心态来上音乐与流行课程的,但听到梁翘柏老师分享音乐背后制作人的故事,听到靳海音老师现场演奏一把三百年前的小提琴后,我被音乐本身所打动。这门课程没有那么“专业”却足够“生动”,这既是两位老师的功劳,也是音乐的独特力量。
期末作业是提交一个视频,主题是“音乐的意义、我和音乐的故事”。一同上课的有很多大佬,有的是北大十佳歌手,有的精通好几门乐器,有的对音乐理论颇有研究。而我,只是一个喜欢听歌,对乐器和唱歌都没有太多天赋的人。于是我便选择讲述了一个从小到大音乐和我的故事,它很简单,但是是我所有的感怀。
感谢和“音乐与流行”这门课程的遇见,更感谢陪我走过无数个日夜的“音乐”。
Long live music.
在北大,总有一些心照不宣的默契,比如被问及“三宝课”是什么课,绝大部分北大人都能抢答出课程的官方全名《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被誉为“选修课中的必修课”,“三宝课”早已成为了北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高校性教育、推动社会正确认识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在“三宝课”的教学里,自主选题的考核方式十分重要。“自主”不仅体现在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范围内备受关注或陷入争议的多彩议题,更体现在作业形式完全不受拘束:
姚锦仙老师和助教们乐于阅读正儿八经的文献综述和调查报告,鼓励回溯优秀研究、打开研究新思路;结合多媒体资源提交读书、观影感想也没有任何问题,经典的书籍、优质的电影常看常新;将严肃议题落实成剧本、微电影、动漫等也是备受欢迎的作业形式,同学们“各显神通”,竭尽所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借助艺术或是科技的形式呈现出来,活力满满,创意无限。
谈及对于考核方式的理解,姚锦仙老师认为所有这些“高质量、严肃而生动有趣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大学校园的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性侧写”——这些作业的创作、产出反映了同学们深入挖掘、不懈探索新知识,充分调动了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各项技能;大家最后互相传阅彼此作业的过程,则更拓展了课堂交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或许,“三宝课”的多样化考核也让它有了新的“三宝”,即宝贵的原创性、研究性与科普性。
“惊!某大学生分分钟经手好几万。”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业课《创意传播管理》上,同学们真正投身商业实战。课程在原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实战教学模式,引入大数据实战工具和真实的客户,为学生提供广告流量费,在课堂上完成线上从数据分析、策略、创意、内容、投放、销售转化的全链条的实战操作。
从快销、3C等类目商品到公益项目,实战教学涉及多个领域。2019年春季学期,同学们围绕荣耀V20系列产品进行实战营销。在52天里,同学们以23.2万广告费,完成字节跳动平台7477万的曝光,完成订单近400万人民币,这些效果可以和数字营销行业的专业水平相媲美。2022年,同学们为2个公益项目进行引流和筹款,35天时间里共达成超过16万次捐赠,筹款230万余元。
实战体验也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一方面,同学们在这里提前锻炼了商业技能,体验团队合作模式,了解“甲方爸爸”们的各类评估指标。另一方面,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深入了解何谓信息流广告,学习操作互联网广告投放平台,认识专业广告术语,并且提高了广告策划、文案创意能力。“作为一个未真正踏入行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尝试”,一位同学感慨道。
资料收集&撰稿 | 刘子婧、许雅雯、陈一芃
编辑 、制图 | 许雅雯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