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证监会主席冲冠一怒炮轰“野蛮人”,周一股市会大跌吗?

2016-12-05 证星财经

导语

对股市短期和中期(2-3个月)都是大利空,但是对股市长期发展是利好。否则韭菜都被恒大那样的巨头彻底收割了,春风再吹也复活不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o0022iot3qs


12月3日召开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原本是一件不太引人关注的事情。不过,因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野蛮人”的“冲冠一怒”,从而使得本次基金业协会会议成了聚焦市场目光的地方。按惯例,作为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讲话,不料想刘士余在讲话中对今年股市里的“野蛮人”进行了炮轰,震得整个A股市场都惊心动魄。


刘士余称:这里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你有钱,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是可以的,作为对一些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公司的挑战,这有积极作用。但是,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


刘士余还表示:有的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于一身,拿着持牌的金融牌照,进入金融市场,用大众的资金从事所谓的杠杆收购,杠杆是物理上的概念,用杠杆的强度、杠杆的长度、杠杆的支点,杠杆收购用的钱,出资人必须有风险消化能力,现在在金融市场,直接发展一些产品,实际上最终风险承受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我们广大投资者。杠杆质量在哪里,做人的底线在哪里?这是从陌生人变成了野蛮人,野蛮人变成了强盗。挑战现行的金融监管的民商法是有力应对制度的创新和推进,有利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当你挑战刑法的时候,等待你的就是开启的牢狱大门。




敲锣听声,说话听音。刘士余主席说出上面这样的言语,显然是对“野蛮人”发怒了。对于刘士余主席来说,这几乎是一种“变性”。因为自从今年2月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刘士余一直保持着一种低调的作风,保持着一种儒雅的风度。没想到这一次却对“野蛮人”动怒了,而且还不只是一般的动怒。


那么,作为证监会主席的刘士余对“野蛮人”动怒说明了什么呢?这确实是值得市场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作为刘士余主席来说,自然是深知“辱骂与恐怕决不是战斗”的道理,对付“野蛮人”靠发火显然是不行的,发火代表不了监管。而如今,既然刘士余主席发火了,这也意味着后果很严重。而以本人之见,刘士余主席对“野蛮人”发火至少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野蛮人”给股市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刘士余主席用土豪、妖精及害人精来形象“野蛮人”,这也足见刘士余主席对“野蛮人”的痛恨。因为在刘士余主席看来,最近一个时期,中国股市发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现象,某些人“从陌生人变成了野蛮人,野蛮人变成了强盗”。刘士余主席的所言当然是有所指的,对于这一点,作为当事的上市公司来说,显然是深有感触。实际上当下的上市公司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举牌行为已经是谈虎色变了。“万宝之争”已经给深万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南玻A(的高管因为宝能系的步步紧逼进而集体辞职,这就难怪伊利股份面对阳光保险的举牌紧急停牌筹划并购事宜,还有格力电器面对前海人寿的逼进,董事长董明珠有些“胡言乱语”,表示“谁接手都干不好”。目前A股市场优质公司本来就短缺,如果都被“野蛮人”搞成象上海家化一样,这确实是对投资者不负责,对中国股市不负责,对中国企业不负责的表现。


二是刘士余主席对“野蛮人”发火不排除证监会或监管部门掌握了部分险资举牌存在问题的证据的可能性。因为刘士余主席表示“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甚至称“有的人集土豪、妖精及害人精于一身,拿着持牌的金融牌照,进入金融市场,用大众的资金从事所谓的杠杆收购”,这显然应该是有所指的,而不应该是简单的情绪发泄。


三是刘士余主席对“野蛮人”发火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目前股市监管的短板。作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当然明白“发火代替不了监管”的道理。但问题是对于“野蛮人”证监会也有管不了的地方。因为目前市场上的“野蛮人”以险资为主,而保险机构的主管部门是保监会,而不是证监会,所以恒大人寿在梅雁吉祥上快进快出,约谈的是保监会而不是证监会。因此,对于险资的监管,证监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能为力。实际上,在证监会的监管之下,券商、公私募基金基本上都没能成为“野蛮人”,就只有不受证监会直接管辖的保险资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这个客观事实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四是刘士余主席对“野蛮人”发火,后果很严重,不排除下一步证监会与保监会会联手对存在问题的险资机构采取监管措施,或不排除出台规范险资投资的有关管理制度,让险资告别“野蛮人”而成为股市的“乖孩子”。可以佐证的是,就在3日刘士余怒斥“野蛮人”的当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参加财新峰会时也指出,保险公司如果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绕开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本监管就变成了“马奇诺防线”,修得再好也没有用。绕开监管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关键是能不能发现的了。证监会、保监会同时将矛头指向有问题的险资,这应该不是一种巧合。






今年以来,证监会不论进行重大规则修订还是在立案稽查相关机构时,都特别指出:要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工作要求,或者把3个监管简称为“依法、从严、全面监管”。


刘士余主席对于做好监管工作的决心是很大的,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依法依规行事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的。9月10日,刘士余出席上交所第七次会员大会。刘士余在致辞中再次明确强调:要“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的重要理念,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


这次对于“门外的野蛮人”表态也是体现了刘士余主席呵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坚定态度。他在讲话中表示,杠杆收购用的钱,出资人必须有风险消化能力,如果用大众的资金从事所谓的杠杆收购,比如直接发行一些产品,实际上最终风险承受的不是发产品的机构,而是我们广大投资者。一语中的,刘主席的意思是举牌、收购都是可以的,但要用自己的钱,自己承担风险。如果用发产品的方式,加杠杆进行举牌或收购,那举牌或收购失败的风险实际上就转嫁给了买产品的投资者。即使成功,买产品的投资者也无法享受到举牌或收购带来的巨大回报,而只是获得了正常的产品收益。显然,投资者承受的风险和收益是不对等的。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文章


金融系列:美国梦破碎 | 财富断层 | 脱欧 | 投资向导 | 经济真相

交易系类:投资重要因素 | 投资风险 | 美股、港股 | 悟道交易

投资理念:股与禅 | 财富自由 | 金融行为学 | 投资心法 | 资金分配

投资技术:高手复盘 | 盘口分析方法

社会经济:养老体系 | 财富腾挪 | 高房价推手 | 被替代岗位 | 投资渠道 | 房奴

宏观系列:美元阴谋 | 全球经济 | 英国脱欧 | 南海 | 欧盟前世今生 | 美元加息 | 资产证券化 | G20

内幕:坐庄模式 | 私募大佬 | 落寞英国 | 加息背后 | 投资风险

公司产业:人工智能 | 公司调研 | 投资主题



致力于打造权威、专业、最具公信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品牌。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