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5期(风言续)

鹤无粮 塔中之塔 2023-07-26


木心说

萨特说,别人是地狱。对的。我经历过三次、五次、许多次。但是我说:别人是天堂。友谊、爱情,都是天堂,都需要一个“别人”:你能没有“别人”吗?罗密欧即朱丽叶的“别人”,反过来也是——你能没有别人吗?


结论:他人即地狱,他人即天堂。这就是二律背反。所谓幸福,离不开别人的。


——《文学回忆录·萨特续谈》



1




木心常会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比方风言里的这句:


天性是唯一重要的,单凭天性是不行的。


那么,天性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他评价一个艺术家,常会拿三个标准来衡量:


才能,心肠,头脑,缺一不可。三者难平均;也好,也就此滋生风格。




这样的文字无疑会触发读者的思考,使其不陷入常规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他说过这个世界只有相对真实,并安于相对真实。文字上的相对真实,可以为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的思想留下足够多的回旋余地,这又让我想到先生有关“二律背反”的一段话:


当康德发现“二律背反”时,幸亏他有足够的自制力,否则邻居们将再也不见这位绅士下午出来散步了。……那么,你可曾觉得二律之间有空隙,那终于要相背的二律之间的空隙,便是我游戏和写作的场地。(《鱼丽之宴·仲夏开轩》)




无疑,这个世界充满悖论,当人们身处灾难之中,就会自然心生恐惧,也有人因此变得无畏;人们向往爱情,又怕遭遇失恋后的伤心,可先生说:


绝交养气   失恋励志


在这里,得到与失去不再是一个需要平衡的二选一问题,看一个问题时也可以不再非黑即白,非左即右,那当然也不是中庸的灰色地带,木心让我懂得,人可以不断变换角度,迂回往复的思考问题,不走极端,不掉陷阱,不人云亦云。


2



初夏的蓉城,依旧凉爽,特别雨后,出门带一件厚的长衫是必要的,可脱可穿,亦可搭在肩上用作装饰,一年四季,这会可算比较舒服的时节,除却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困扰,此刻读者们齐聚一堂,没有比这再舒适的了。


报名的时候,知道有五六位读者是初次参加线下沙龙,为此在开场不久,特别安排了读者自我介绍环节,方便大家彼此熟识,也便于接下来大家对“风言”的讨论。




首先请出场的自然是“三郎书屋”的主人——三郎(上图),我上次提到她生活中的“月亮与六便士”,很多读者印象深刻,如今由她亲自上台解说,瞬间收获了一大波好感,特别是现场女性读者偏多的情况下。


显然今天牙科诊所里的顾客并不多,三郎时不时插进来与大家互动两句,记不得她都说了些什么,她一出现,就会牢牢吸住大家的目光,我在这个干练的女人身上看到的,除了优雅,还有一颗童心在不时的闪烁。




上面这个摆剪刀手的小伙子,不要误认为是牙科诊所的员工(右手边的小姑娘才是),他是我们沙龙的读者——龙韵,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他,作为门迎,尽职尽责,坚守在牙科的前台,接待前来的读者,签到,发放纸笔、先生的明信片。


如果用代际来划分,到场的读者有70后,我是80后,龙韵妥妥的90后,这些有代际差的读者汇到一处,用先生话说:代沟,代沟也是风景。


况且,大家聊起天来,并不会觉得有障碍,这也是很多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愿意来参加线下读者沙龙的原因之一吧。




很多读者接触木心的第一本书多半会是《文学回忆录》,旦凡读了一些文学作品,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共鸣和启发,此书可浅读,亦可深读,可单独拿来看,也可以当作启蒙读物做无限的扩展阅读。读者露瑶(上图中)即是从舍友的一套《文学回忆录》开始进入对先生的阅读:


记得初次读到先生的文字恰逢人生低谷期,那时便觉得先生语言简朴又深刻,字里行间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像一位故友一样给人熟悉感,又像是黑夜里闪烁的星星,给孤单的人带去持久的温暖。


先生的艺术既是用一生来践行的lifestyle,吾辈也当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多次品读温习,做好功课,以便把这股强大的生命能量继续传递下去,让身边的朋友和爱着的人们能感受到更多温暖。




每期来沙龙的读者当中总会有一两个不期然而然的到访者,读者启俊(上图中)快开场前加我微信,问候语是“豆瓣木心”,初始我还以为是读者在咨询,过会儿便见签到表上已经有了他的名字。
他是典型的理工男,典型是因为他从事的工作,就像龙韵是程序员,但他们一谈起文学,谈起木心,就瞬间变成了“非典型”,他在现场说了很多话,可惜的是只记下一句:
人生的意义,要么你不去想,一旦思考起来,就停不下来。



馨忆(上图)是我们线下沙龙的老朋友了,疫情之前常来参加,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常会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军旅生涯的点滴往事,我拜读过她的散文集《与自己在一起》,其中几篇描写藏区的边防岁月,感人至深。


一提到木心,她变得异常谦卑起来,她说看了先生的文章,觉得不敢再写了,或者说,此生怎么写也写不出来这么好的文字,那就不如不写了。


一个人的写作应该有两个参照系,一个是外在的,读到好的文字,让我们知道天高海阔,此生知也无涯,还有一个就是面对自己,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明天比今天好一点,这也是留给自己的成长空间。




读者清风朗月(上图中)随馨忆同来,她一发言就把大家的目光全吸引了过去,一是因为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更重要的是内容:


现场全是好年轻的读者啊!谁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看书!谁说后浪不如前浪!谁说中国越来越浅簿!


她激动的说着……好像在这群80后90后读者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倒是在心里默默为她的发言点赞,多么难得的长者,不仅如此,提到木心的生平往事,她竟然也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再次点赞。




读者利蓉(上图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上次来沙龙现场还是第十三期的时候,犹记得她上次谈到先生的俳句“母爱是一种忘我的自私”的那种表情。
这次谈起木心,她打了个比方,她年轻的时候读到的男性作家诸如莫言、余华,文字自然是好,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直到遇到木心,她明白了,作为男性作家,文章可以写得天下第一风流,人也同样可以活得骄傲有风骨,用木心的话说就是,把人也活成艺术。



木心的读者当中,不乏美术工作者,先生首先就是一个画家,所以对图像与色彩敏感的人更容易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木心的艺术世界,画家魏世东(上图中)谈论起木心的《耶鲁画册》:木心的绘画艺术是超前的,同时也是被低估的。


这样的评价与之前我看到过的一个画家的评价如出一辙:


木心的中国画,其特异之处,首先就在于突破了传统中国画对宣纸、对笔墨效果,对文学性的依赖,从而重新界定了中国画。中国画完全可以在脱离书法和放弃笔墨的情况下保持其画种特色,并取得不俗的成就。

或许不必急于给木心绘画一个历史定位,但我们可以断言,在现代中国画中,木心绘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郭勇健 | 木心的画




萧慈(上图)前几天投了一篇稿子给我——《萧慈随想 | 桃之夭夭,风雨潇潇》,显然是受了《诗经》的影响,她在微信上跟我说:


因为我在准备考研嘛,我未来的研究方向肯定是先秦文学的,先生喜欢的我都喜欢,《诗经》、《楚辞》、《乐府》、陶渊明,哈哈哈哈……学好了才能好好读懂先生的《诗经演》嘛……


先生让我知道了我们表达上的匮乏,同时也给了我生活上的指引,所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把《诗经演》读懂…… 




多年来一直喜爱《红楼梦》雨佳(上图右),似乎在木心身上找到了与之相通的共鸣和滋养,阅读木心,常会感到一种诗意的涌动。翻开她的朋友圈,图片是一片火红的玫瑰:


玫瑰红  得意非凡

娇艳独步

一副色无旁贷的样子


转而入夜,万家灯火:


眼睡了

眉是不睡的




很羡慕身边那些会写诗的朋友,当一个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时,就会诗意涌动,不同的是,诗人作家可以通过语言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常人虽无法表达,却可以借助诗人的句子产生共情,也同样享受了此刻的诗意。


佳莉(上图)和我聊起这种感受,经常会在生活中的某一刻,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想法,当要落实到文字或语言的时候,却又明显的词穷,这时候如果还记得先生的句子,它就会跳出来代你表达,如此的服帖。




上期说到灵松(上图右)由一个长发飘飘的造型,转变成如今的小沙弥,他选择后排席地而坐,不时与三朗说着话,轮到他发言,寥寥数语,只引了先生的一句话:


我纯粹就证明,我活着我就创造艺术。




上期活动结束,几天后,我在微信上跟小石头儿(上图抚琴者)说,下期中场的时候,你来为大家抚琴一曲吧,他回说,那我得马上回家练琴了……活动当天,他上午即从简阳自驾一个半小时车程赶过来……于是读者们有幸听到了现场版的古琴曲《平沙落雁》。


在沙龙现场,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古琴的演奏,日后也许还会听到吉他,钢琴……先生也是极力推崇音乐的,用音乐来发脾气最好,音乐家一发脾气,听众就有福气了。


3




这位读者不是读者,维恩(上图右)是牙科诊所的顾客,我们在这里做的三场读者沙龙,她都刚好在这里看牙齿,前两次都没有参加到,这次得闲一直坐在后面旁听。


结束后,她问我,读木心的话,从哪本书开始比较好,我当下大喜,知道又收获了一个新读者,不知道她买来《文学回忆录》会不会去读,读了又做何感想……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我们的读者沙龙,开启了阅读木心的契机,每个读者都需要一定的机缘才能与作者真正的相遇。




读者沙龙是一个读者互动交流的场所,也可以说成是一个社交的平台,每位读者在这里可以遇到不同类型的读者,如果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与你最相近的那个人存在的话,那么在这里遇到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山鬼(上图右)是我们沙龙的老读者了,是一个地道的玩家,资深的吃货,疫情期间,一直宅在家里不出门,如今被我生拉出来,此番却让她喜出望外,她与三朗可谓一见如故,大家看图片上二人的表情就知道了。




做读者沙龙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一年来我也反复思考过,单纯对我来说:一是可以让我有事情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一个意义,可以让各种有趣的灵魂在此相遇,看着他们,时而会为自己的灵魂无趣而心生愧疚。


今天我认真看了蒋方舟的一篇文章叫《审判童年》,里面有句话大概意思是:保姆在时我们两个一起寂寞,保姆走后就留我一个人寂寞了。

可能和良友痛聊后然后各自话别,就是类似这样的感觉吧。所以我很能理解为什么在纽约,那么多人躺着地上都愿意一直听木心神聊。我觉得这个沙龙能带给我的类似感觉。

——读者龙韵




沙龙结束,按照惯例,留下的读者AA吃外卖,吃过外卖,意犹未尽的留下来继续围炉夜话,当夜,大家轮番读起了先生的诗——《五岛晚邮》,遂勾起各位的爱情往事,感慨万千。


三朗与山鬼甚至争论起先生如果在世的话会爱哪个更多一些,我心里暗暗的想,先生如果尚在,你们两个谁也不会爱,先生的爱已然超越了世俗的男欢女爱,其标准让天下的人都不配……当然 ,这不影响每一位读者去爱先生,这里可以秉承“我爱你与你何涉”的精神,要不然,先生哪受得了这么多读者的爱呀。




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我们的公益摄影师保质期(上图),他是一位流动的摄影师,为了先生的读者沙龙,一个人从贵州流到成都,他的工作相对自由,在网上接单,线下街拍,后期制作……以此来支撑一个人的自由空间。


接触过他的读者一致认可他的可爱,可爱不只是长相似弥勒,更是性格上的随性与生活中的智慧。




以往的推文,常会把字数限制在三千左右,这次不觉间已经码到了近五千,读者多了起来,我又想面面俱到,把他们一一记录下来,先生曾经在《波斯湾之战》中写道:


惟记忆之繁缛令我深感富有

我富可敌国的记忆啊


我没有先生般强大记忆力,唯靠这些零星的文字,记录下这段浮生若梦般的沙龙岁月,时常想,若干年后,即便是梦,也是可堪回首的梦吧。


鹤无粮

2020年5月28日·成都


36期读者沙龙预告


报名小程序:点击进入报名


读者沙龙

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1期(乌镇行)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2期(遵彼乌镇)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3期(忆林风眠)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4期(风言)

木心的故事(生平介绍) | 微信群内直播实录


报名、加群、投稿请添加微信:
mbcs2011(鹤无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