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钢琴家波格雷里奇丨他对乐谱的忠诚远不及对爱情

波格雷里奇演奏肖邦《f小调第十六号夜曲》Op.55 No.2


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

钢琴家波格雷里奇

    前南斯拉夫(现克罗地亚)钢琴家,11岁进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学琴,16岁入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师从蒂玛克希姆、戈尔诺斯塔耶娃、马里宁,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1977年结识克扎拉兹,在她指导下,波格雷里奇在在李斯特—西洛蒂学校显露锋芒。1978年在意大利泰尔尼举行的卡萨格兰德比赛中获奖。1980年与比他大20岁的克扎拉兹结婚,婚后定居伦敦,同年参加蒙特利尔国际比赛获一等奖,参加第十届肖邦国际比赛,评委以他的演奏脱离肖邦原貌为由而将第一名授予他人,以致评委之一阿格里奇拂袖而去,也因此而使他一举成名。波各雷里奇的演奏,技艺高超,其触键和音质都极为迷人,但在演奏中强调效果,强化戏剧性与表情,因此极具特色同时也招致非议。他的演奏具极强的欣赏性,其表现的肖邦、舒曼尤其有独特的味道,其演奏的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钢琴奏鸣曲》是其评介最高的唱片之一。


    他早年的演奏有故弄玄虚的倾向,但在技巧方面没有任何漏洞,在歌唱性技术使用的特点上有类似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地方,即利用共鸣的演唱将旋律中的多个音连在一起。他的音乐表现风格真正从人性发展到独立的个性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录制的勃拉姆斯、斯卡拉蒂、肖邦、莫扎特等作品的唱片及其演奏会,都展现了他成型的个人风格和超越时代的艺术深度。他的演奏表面上不动声色,但音量及音色的变化幅度之大,显示了他控制键盘的深厚功力。他对作品速度的处理相当自由,但并非不及控制的放纵,慢时每个音符都有内容,快时如闪电划空给人震撼。他惊人的技巧保证他对作品段落的控制,一伸一缩,收放自如,精确无比却又显得轻松自在。


    关于他的爱情故事,还要回到16岁那年。这一年,波格雷里奇被邀请去了一位苏联科学家的家中做客,在当众表演之后,科学家的夫人淡淡地说:“你没好好利用你的天才。”波格雷里奇听了非常地生气,觉得这位太太无礼得很。后来,他才知道这位点评者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 西罗第(Liszt–Siloti)学派传人——钢琴家爱莉莎•克扎拉兹(Aliza Kezeradze)。于是波格雷里奇便拜克扎拉兹为师,这位钢琴家老师让波格雷里奇得到了李斯特钢琴学派的真传。波格雷里奇的钢琴演奏天赋从此得到极大释放,在1978年赢得意大利卡萨格兰德钢琴大赛首奖,两年后又获得蒙特利尔国际音乐大赛首奖。1980年,波格雷里奇做了一件让大家震惊的事,在一次钢琴课之后,他向大自己21岁的老师克扎拉兹求婚!克扎拉兹的决定同样让世人震惊,她接受了求婚,与科学家丈夫离婚,嫁给了波格莱里奇!波格雷里奇的父母强烈反对这一惊世骇俗的结合,他们不能原谅波格雷里奇,从此与波格雷里奇断绝了联系。这份爱情的代价,真的很“贵”。

    结婚的当年,波格雷里奇参加第十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由于演奏过于不拘一格,评委团发生分裂,波格雷里奇在第三轮就被淘汰。评委之一的钢琴大师阿格里奇当场退席,为这位“天才琴手”所遭遇的不公表示抗议。这一评奖事件让波格雷里奇从此风头盖过了历届冠军。波格雷里奇演奏的作品,技巧往往无懈可击,但音乐的处理却离经叛道,喜欢“重建”作曲家的原作,把乐曲解构得面目全非。如此乖张的一个人(傅聪先生认为他对乐谱并不专一),对感情却是非常的专一,波格雷里奇和克扎拉兹婚后住在伦敦,无比恩爱。


    1996年,克扎拉兹因肝癌逝世。克扎拉兹死前一刻肝出血,她与波格雷里奇吻别,在丈夫身上留下了斑斑的血迹,之后的整个葬礼,波格雷里奇一直不肯洗去身上的血迹。他说:“就像杰奎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y)当年不肯换下沾有她丈夫血迹的衣服一样……我那么年轻就得到幸福,现在我知道我只能靠自己站起来,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很长的时间。”

    妻子的死去让波格雷里奇深受打击,从此在舞台上消失,一直在瑞士卢加诺隐居。到了2000年,人们才能再看到波格雷里奇的演奏。可是当波格雷里奇出现的一刻,大家都惊呆了,在丧妻之痛的摧残下,波格雷里奇头发竟已掉光,再也没有了当年神采奕奕、风靡全球的偶像风采。在整场演奏会中,波格雷里奇演奏的曲目都非常慢,充满了悲恸,人们感到他似乎已经不爱钢琴了。

    也许,钢琴让波格雷里奇想起了妻子,想起了那撕心裂肺的痛苦。


编者按:音乐之光为大家推出【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每次通过千余字,来给大家介绍一位钢琴家及其演奏风格或理念。欢迎大家关注!

    第一期:钢琴家阿劳:“演奏是什么?” 

    第二期:钢琴家利帕蒂:“原始乐谱很重要,但对作品内在精神的解读更重要。” 

    第三期:钢琴家米凯兰杰利丨“我不为别人而演奏,我只为我自己演奏”

    第四期:钢琴家范·克莱本丨他是赢得苏联钢琴大奖的“美国英雄”

    第五期:钢琴家波利尼丨“这孩子要比我们所有评委都弹得好。”

    第六期:钢琴家佩拉希亚丨忠实于作品的三重含义

    第七期:钢琴家古尔德丨“演奏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场恋情。”

    第八期:钢琴家皮尔斯丨“弹琴就是跟朋友说话。”

    第九期:钢琴家鲁宾斯坦丨他是“真正的肖邦代言人”

    第十期:波兰钢琴家齐默尔曼丨他永远谦虚而自信,发出不凡的智慧光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