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速递 |《吉檀迦利》新译本,不再留恋于华美绚丽的辞藻

广西师大出版社 纯粹Pura 2021-07-24

■ 

作为诗人中的一位圣者,泰戈尔温爱恬静,其笔墨却又天风浩荡,远远越出绝大部分的凡辈文人,其作品让吾人感受到了一个真正既属人又属神的世界。阅读他的作品让吾人洗去了身心的尘垢,变得纯粹,觉悟生命的一体、光明和神性。此一崭新中译,质量上乘,对它的阅读,让吾人再次沐浴灵性之光,推进吾人自家生命之圆成。


——浙江大学教授  王志成


 

泰戈尔与“人神恋歌”的传统

文 / 徐达斯 


1

 

印象里面,泰戈尔的诗已经有太多的中文译本了。尤其是泰翁的成名作《吉檀迦利》,从“五四”以来,诸多大匠高明倾注心血,译出了一版又一版的传世精品。然则闻中子汲汲乎何为哉?生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他能比冰心、郑振铎更擅长传达天竺的诗情画意、田园风光?


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我打开了他传过来的这个崭新的《吉檀迦利》译本。通篇浏览一遍,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闻中翻译的《献歌》(《吉檀迦利》英译名),不再留恋于华美绚丽的辞藻、缠绵甜腻的抒情,确实,这些都已经成为光与影,不再是打动读者的原动力。在这个新译本里,透过清新简约、高华劲健的文字,一种新的灵性的光芒几乎照耀了全篇,使这份来自古老恒河菩提树下的千古绝唱再次放射出奇异而圣洁的豪芒。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泰戈尔蓦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不再是戴着月桂之冠的田园诗人,而是显露出了圣者的面容和觉悟者的道袍。是的,这才是真正的泰戈尔,灵性的泰戈尔,圣人泰戈尔!


在泰戈尔的家乡——孟加拉地区的加尔各答旧城,他被乡人们尊称为“Thakur”。这是一个神圣的称号,只有精神成就卓越非凡的灵性大师、至上天鹅才配得上的尊贵头衔。在加尔各答、在寂乡(Santiniketan),泰戈尔的故居都是供人们朝觐的圣地。在孟加拉人的心目中,泰戈尔不是一般的世俗中人,他是Kaviraja,一位诗圣;他是Bhakta,一位虔信的奉献者。因为,他将孟加拉最伟大的灵性传统——Bhakti,虔敬奉爱的精神,通过他的献歌,传扬到了全世界,征服了彼时不可一世的西方文化精英。昔日,泰翁也曾受邀访问过中国。可惜,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界,不免浮躁好斗、急功近利,对这位真正的泰戈尔,以及他所依托的广博精纯的灵性传统,不但全无解悟、浑然麻木,甚且大加怀疑与抨击,唯恐古印度的灵气阻碍了物质进化的步伐。 因为受到左右两派知识精英的无情夹击,满怀交流希望的泰翁只得黯然返国,留下一声深长的叹息。

 

诗人的英文与孟加拉语《献歌》对照手稿本


孟加拉是兴起于十六世纪的巴克蒂运动的策源地。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名叫契檀尼耶(Caitanya,1488—1533),他少年时就已经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婆罗门学者,以传授韦陀为业。二十四岁时,一次朝圣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进入了巴克蒂的迷狂圣境。从此,他对韦陀学理、祭祀仪法、功利欲乐乃至救赎解脱统统失去了兴趣,对至尊人格神,或薄伽梵(Bhagavan)、克利须那的爱(prema)成了他生命的中心。他心头所念、口中所说、手 足所措,无不是克利须那以及对克利须那的奉献服务。在爱之狂喜中,他浑然忘记了自我,不觉泪如雨下、四肢颤抖、毛发直竖。他有时放声高歌,有时翩翩起舞,有时喃喃诉说,有时垂泪无语,忏悔、渴望、思念、怨慕……种种人神相爱的征兆表露无遗。不久,他就离家出走,弃世为僧,成了 Gaudiya 巴克蒂传系的开创者。据后来巴克蒂诗圣们所写的传记上说,他就是克利须那的化身,为了品尝对自身的爱和传扬巴克蒂之道而下凡降世。 契檀尼耶一生不立文字,只留下八段偈颂,名为Siksastaka,即“八训规”,被视为对巴克蒂的最高觉解和最完美的表达。全文如下:

 

1.荣耀归于齐颂圣主克利须那之名。为我们的心拭净经年的积尘,熄灭轮回生死的火焰。这运动传播月亮恩泽的光芒,是全人类最大的福祉。这是一切超然知识的生命,充盈超然喜乐的海洋,而且让我们充分尝到恒常渴望的甘露。


2.主啊!只是你的圣名便能沐生物以福祉,因此,你有千万如克利须那或哥宾陀那样的名字。你将一切超然的能 量,赋予这些超然的名字。唱颂这些名字并无硬性规则。主啊!由于仁慈,你让我们唱颂你的圣名,轻易接近你。可是,我太不幸,没有被这些圣名所吸引。


3.一个人该以谦卑的心态唱颂主的圣名,视自低于路边的一棵茅草。一个人该比一棵树还要宽容,摒弃一切虚荣感,随时向别人致敬。这样,才可不断唱颂主的圣名。


4.全能的主啊!我无意累积财富,也不想追求美女,更不稀罕任何追随者。我只希望一世复一世,为你做无缘的奉献服务。


5.难陀大王之子(克利须那)啊!我是你的永恒仆人,但不知怎的,我跌落了生死苦海。请从生死苦海中提起我,并且将我如一颗原子放在你的莲花足下。


6.主啊!何时我才会一面唱颂你的圣名,一面为爱你而挂着不停涌流的泪水?何时才会诵不成声?何时才为颂你的圣名,毛发直竖?


7.哥宾陀啊!与你分离,一刻更甚一纪。我泪如雨泻,你不在,整个世界顿觉空虚。


8.除了克利须那,谁也不是我的主,即使他拥抱我时,对我粗暴,离开我时,叫我心碎,他仍是我的主。他喜欢怎样,便是怎样,因为他永远是我无条件崇拜的主。

 

这八段偈颂涵盖了巴克蒂修持(Bhakti Sadhana)的几个阶段:培养信心、亲近圣者、清除恶习、坚稳、依恋、喜乐、纯爱。从八训规可以看出,巴克蒂的最高境界是saranagati或atma- samarpana,即毫无保留地彻底委身皈命。据契檀尼耶的亲传弟子鲁巴(Rupa)所著的《巴克蒂情味甘露海》(Bhakti Rasamrtasindhu),皈命包含六个方面:接受有益于奉献服务的事物;拒绝有害于奉献服务的事物;深信克利须那将赐予保护;接受他为自己的保护者或主人;自我臣服和谦卑;一个全然皈命的人,会托庇于克利须那度过逍遥时光的圣地,他向主祈祷:“我的主,我属于你。”由于内心明白这点,他在奉献服务中享受到了灵性的极乐。



——1——


你已使我的生命无有穷尽,这样做是你的欢乐,我的主人。


这脆薄的杯盏,你一次次地清空,又一次次地斟以新鲜的生命。


这小小的芦笛,你带着它翻过高山,穿过河谷,让它奏出永新的旋律。我那渺小的心,在你不朽的轻抚之下,消解于无量的欢乐之中,产生不可言喻的词句。


你无穷的礼物,只注入我这卑微的手掌;多少时代过去了,我还在接受你慷慨的馈赠,无有止境。


——2——


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骄傲得近乎破碎,凝望着你的脸,泪水充盈了我的双眼。


我生命中所有的粗糙与不谐,全都融入了这熙熙太和的生命乐章。我对你的崇拜,就像一只欢快的鸟儿,振翅飞过大海。


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歌唱;我知道,我也只有作为生命的歌者,才能靠近你。


我伸展我诗歌的翅尖,轻轻触及你的莲花双足,这原是我从不敢奢望之事。


我陶醉于这歌唱的喜悦,忘了自己。你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我的朋友。


——3——


我的主人,我虽然不知道你是怎样开口歌唱的,我却总是于沉静的惊奇中聆听。


你那音乐的光辉照亮了整个世界,你那音乐的气息贯彻诸天。你那音乐的圣流,摧毁了一切阻挡的岩石,一直奔涌向前。


我的心曾渴望与你一起合唱,心力费尽,却终究徒劳,我发不出一丁点儿的音响。我想说话,可言语又无法形成歌曲,我哑口无声。呵,我的心呐,它已被你无穷无尽的音乐之网彻底俘虏了,我的主人。

 

——4——


我生命的生命,我要永远保持这躯体的纯洁,因为我知道,你鲜活的抚摸,已经留存在了我的身上。


我要驱除我思想中的一切伪饰,因为我知道,你就是真理。是你的真实存在,于我的心中燃起了那智性之火。


我要清洁我的心,摒弃所有的邪恶,让奉爱的花朵在里面盛开不败。因为我知道,我内心的圣殿,已经安放了你的席位。


我要努力在自己的行动上体现你,因为是你的权威,给了我行动的勇力。


——5——


请允许我坐在你的身旁,放纵片刻。手上的工作,我过一会儿再去完成。


你不在我的眼前,我的心就无从自在,工作也就成了无边生死海中永无止境的苦役。


今天,夏天来到了我的窗前,它轻嘘微叹,在花的丛林当中,有一座一座的宫殿,蜂群们正在尽情欢唱。


是该安安静静坐下来的时候了,让我与你单独面对,在这无边静寂的闲暇里,我要唱出这生命的献歌。

 


著者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饱含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



译者简介:闻中,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


《吉檀迦利》

作者:闻中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吉檀迦利:献歌》Gitanjali: Song Offerings出版于 1912 年,共收诗 103 首,由泰戈尔本人自其多部孟加拉文诗集中选出并译为英文。此诗集所收录诗歌是充分代表泰戈尔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亦为泰戈尔获得 1913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理由。


“吉檀迦利”是孟加拉语单词“献歌”的译音,这部风格清新自然的宗教抒情诗集是泰戈尔“奉献给神的祭品”。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咏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悲喜,表达了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对生命的关怀和思索。语言优美,哲思深刻。


英文版《吉檀迦利》经印度哲学研究者闻中精雅的翻译,将泰戈尔诗歌中对生活、理想、生命等方面所要表达的深度以精准的措辞表现了出来,读来深刻优美而又不乏生动轻快之感,是《吉檀迦利》继冰心译本后别样出彩的一个新译本。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新书《吉檀迦利》


杨先让·徐悲鸿 | 杨先让文集 扬之水·定名与相知海子·海子诗文选  | 张锐锋·卡夫卡谜题 | 江子·青花帝国 | 萧耳·锦灰堆 美人计 | 黑陶·泥与焰 南方笔记  | 白峰·大玩家的斗蟋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