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陈优良,连伟海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针对当前客家文化中地名文化研究缺乏的现状,该文提出了从景观地名角度定量研究客家地名文化的方法,以赣南地区客家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和移动搜寻法,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赣南地区自然景观地名集中于中北部平原和低谷地区,呈圈层向外衰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与赣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相吻合;其中山貌类景观地名与海拔呈梯度负相关的耦合关系,水文景观类地名并“生长”于河流两侧。各文化景观类地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城镇建设、交通条件、生活方式和迁徙携来的中原传统文化等驱动因素都对赣南地区客家村落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该方法能为客家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家地名;文化景观;核密度估计法;空间分布;GIS



0

引言

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而地名作为文化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备受关注。地名是研究人们生产和生活特征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学、历史学和语言学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客家地名是客家民系地理和文化的结晶。客家民系是历经西晋的“五胡乱华”、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北宋和南宋时期等战争因素而被迫迁徙南方的北方汉民。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迁徙过程中重要的集散中心,是中原汉民向南和向东,甚至移居海外的重要中转站,世称为“客家摇篮”。赣南地区客家村落地名不仅隐含着丰富的环境要素特征,还记载着客家民系形成、社会变革、经济生产等纷繁的人文信息。

近几年来,以地理信息系统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为主导,结合地名统计学,从时空角度对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定量研究颇受欢迎且成为主流。例如文献[9-11]采用地学中的差异性原则,结合生物学上“基因”概念从内在整体、局部、内部、外部4个方面研究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文献[12]建立了广东省聚落地名库,利用GIS技术和空间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名语言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文献[13]以北京市为例,深入探究地名的空间分布属性,试图反映出北京在历史潮流中的文化功能分区;文献[14]从时间推移层面挖掘福州市台江区“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与城市演进的联系;文献[15]等构建广西壮语地名数据库,将空间插值结合回归模型对壮语地名和汉语地名的趋同性演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文献[16]从人们宜居理念的视角探究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峡谷地区的地名与人地间的内在关系。这些成果为地名文化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但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针对客家地名文化的研究成果尚少。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构建赣南客家村落地名数据库,采取GIS技术,辅以地统计学方法,从地理环境视角分析赣南地区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为客家村落景观地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探索客家文化的发展、扩散与继承有一定参考价值。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了来源

赣州,古称“虔州”,亦称“赣南”,地处江西省南部,行政范围全省之最,介于24°29′~27°09′N、113°54′~116°38′E之间,总面积达39379.64km²,占据全省地域的23.6%。东接武夷山脉,南靠九连山、大庾岭等。主干支脉错落于南部和外围,形成四周高、中间低,南面高、北面低的地势特点。内部被章江、贡江、赣江和其余支流所穿梭,向北汇入鄱阳湖。其内城乡居民约954.21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2%。其余的41个少数民族占0.8%,畲族、回族和瑶族占主要部分。

此次选取赣州市3633个村落作为研究样本,地名资料来源于赣州市民政局,赣州市行政区划矢量图来源于赣州市国土资源局,所用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http:∥www.gscloud.cn/)获取的分辨率30m的数据。今日的赣南伴随城镇化的进程,人口的空间位移,出现许多“非纯客家村”。本研究在村落查询和收集的过程中,注意辩解当前村落之中“纯客家村”和“非纯客家村”。当前除了少部分是“非客家人”外,大部分是“纯客家人”。图1为当前赣州是行政村落分布概况。


2

研究方法

先对客家地名和非客家地名进行二值化处理,再将客家村落依地名用字筛选成自然景观地名和人文景观地名两种。运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依景观分类构建客家地名数据库,结合核密度估计法和移动搜寻法分析景观地名的空间全局分布规律。

移动搜寻法(floatingcatchmentarea,FCA)是以某个地名为中心画一个圆作为滤波窗口,计算窗口内该类地名占地名总数的比作为该点的值,从而反映该类地名的集中程度。经过实验,选取5km为搜寻半径,有较好的平滑效果,避免丢失过多局部空间变化的信息。核密度分析法(kerneldensityestimation,KDE)和移动搜寻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是搜索窗口内的地名权重不同,距离的大小正相关于权重。其结果是由栅格组合而成的趋势面,呈现出密度值高低变化的空间形态。核密度方程见式(1)。

式中:f(x)为核密度方程;h为搜索范围;n为窗口地名的个数。

核密度方程的几何意义为:当两地名间的h搜索范围等于0,密度值最大,随搜索距离的增大,密度不断降低,当h达到搜索阈值时,密度值为0。地名的核密度值为该搜索范围内的密度和。二维平面核密度方程通常定义为式(2)。


3

客家村落地名统计分析


3.1





客家村落地名统计

本文首先剔除出研究区269个非客家的村落,对余下的3364个纯客家村落依据文化景观分类,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根据客家命名习惯并咨询专家,自然景观进一步分为山貌、水文、植被、动物地名;文化景观分为交通、建筑、方位、耕作、美愿、数量、姓氏、其他地名。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和表2,研究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客家地名分类见图2。


3.2





自然景观类地名分析

赣南地区客家村落自然景观地名共有1874个,反映山貌、水文类地名比重最大。其中具有21类山貌景观地名用字,数量占总数的20.69%。例如:“坑”字频度达208次,在总景观地名中频率最高。坑:指两山之间的山谷地带:赣南地区一般将山称之为“岭”;坪:指山中较为平坦的地方。山貌景观地名高频率的出现,表明赣南地区山系景观丰富。水文类景观地名用字总数为22个,其中“溪”“塘”和“江”字出现的次数最多,分别为120次、114次和93次。水文类地名占总地名的比重最大为21.20%,说明赣南地区水系景观丰富多样、河道开阔、支流众多。植物类景观地名出现字数达到23个,是自然景观中字种类最多。赣南常年受到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降雨量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多丘陵分布,植被种类多样,具有74.4%的森林面积,是全国十八大重点林区之一。动物类景观地名“龙”字出现最多达105次。客家人虽然迁徙到了赣闽粤省,但依然沿袭中原地区宗教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体现客家民系对家乡的珍爱和眷恋。


3.3





人文景观类地名分析

隋唐时期以来客家村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口增长、城镇建设、交通条件、经济活动等都进入新时期。除了反映自然景观地名外,人文景观地名总数为1359个,其中以反映人工建筑地名最多。赣南地区大多数的房子称之为“屋”,如邓屋村、梅屋村、王屋村等。反映人工建筑较为特殊的地名有“寨”,意指为了提高聚落的防御性。窑:烧砖和陶瓷器的构筑物,唐宋时期的赣州陶瓷器制作水平已经达到当时领先地位。“田”字在耕作类景观地名中出现频度最高为157次。塅:山下稍微大的田段。垄:赣南山区梯田。自古以来赣南地区的交通状况较差,群山围绕,因此反映交通景观地名种类较单一。由于动荡的战争环境,迁徙的客家人为了表达对和平安定生存环境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景,其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定居村落的地名。历史上客家人迁徙大多为家族性质,因此一部分的村落按照姓氏命名。方位景观地名是指用某些表示方位、位置的词和其他词语组合而成的地名。表示方位类的地名总类较多,且出现频度为117个,占总地名总数的3.48%。表示数量和计量单位的地名总数为37个,占总数的1.10%,反映出历史上赣南地区曾经出现过较为繁盛的商业活动时期。

赣南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特定的地理环境是新民系产生的重要条件。赣南四周高山环绕,境内河流交错,其间分布着许多谷底小盆地和低矮的丘陵地,土壤肥沃,宜于农耕。这些相得益彰的自然环境给迁徙到此处的北方汉民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客家村落地名中,出现了数量较多的反映山貌和水文的景观地名,是由于赣南地区特殊的自然景观。客家人大多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聚落的不断发展成为了村落,利用方位地名来体现宗族村落间的密切联系。南迁的中原人依然保留着对传统中国文化当中对“龙”的崇拜,意味着祈求祥瑞和风调雨顺的天气环境。因此通过景观类地名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源源不断的先进劳动力与技术转移到这一地带,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赣南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人与赣南地区的自然环境逐渐达到密不可分的联系。融合多源的文化,营造出具有客家文化的新民系村落地名。


4

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箱中,使用核密度工具,制作客家地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核密度分布,见图3和图4。


4.1





自然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根据景观地名命名原则,自然景观地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相对完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落所处的地理环境。由图3可知,自然景观地名集中在中心和北部呈三足鼎立的空间关系,边缘地带相对稀疏,总体上表现出由中心三角地带向外锐减的空间形态。

4.1.1山貌景观类地名

将山貌景观地名与空间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叠加,得到山貌景观地名分布(图5)。

从图5中可以看出,山貌景观地名分布范围广阔,基本涵盖整个赣南区域。对图5进一步分析发现,山貌景观地名呈现依海拔3层阶梯式的空间分布特点。提取山貌景观地名的海拔数据,并按照区间分段(图6)。

第一层海拔为0~250m,此范围的山貌景观地名数量最多达341个,但多为密集等级中低的村落。此海拔层主要以平原、丘陵的低洼处和山谷地带为主。山貌景观地名中“坑”代表着两山之间的山谷地带,“坪”意指山中较为平坦的地块。从地名用字的角度,映射出客家先民优先考虑地势低平赣南中部区域。第二层为250~500m的丘陵地带,有286个山貌景观地名,大部分是密集程度低级的村落,它是地势和地名密集等级的过渡区。第三层海拔为500~10000m的高山地区,地名数量明显减少,只有66个。这一区域处在赣南的边沿地带,分布着密集等级高的山貌景观地名。从景观地名角度,“岭”“石”“山”等字被高频率应用,折射出赣南地区群山围绕,山脉错落的地形地势特征。赣南地区自古交通条件差,连绵的群山成为抵御朝廷军队的天然屏障。而这对于客家先民而言却是栖息和繁衍的热土,东部与武夷山脉相连存在许多通往汀州府的重要隘口。根据《临汀志·山川》所记载,罗坑隘在新路岭(又名隘岭)上,位于长汀县西30km,抵瑞金县。这些隘口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赣南地区与闽西地区的人口迁徙。

4.1.2水文景观类地名

水文景观类地名的用字数23个,占总字数的9.13%,总出现频度为713次,占所有景观地名的21.20%,在所有景观地名中出现频率最高。将水文景观类地名与河流矢量图进行叠置分析,得到水文景观地名分布(图7)。

由图7可知,水文景观地名高度集中于支流交汇处,且沿河流两岸扩散分布。计算水文景观类地名与河流的最短距离,并分段统计(图8)。

图8显示距离不足1km的村落有177个,数量最多;62.2%的水文类景观地名距离小于5km。自古以来,赣南水陆交通发达,河网密布,大小支流交错分布,湖泊和支流密集,水量充足,为客家村落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基础。

水文景观类地名具有固有性和可变性的双重特性。固有性体现在景观地名一旦被人们所确定就很难进行变更。而变化性则是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改变的结果,地名可能会因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地名名称的改变可能存在很多因素,例如:历史进程以来发音和音讹的差别、对地名进行雅化、土地权属的变更、城镇化的进程等因素都会影响地名的变化。


4.2





人文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分析

4.2.1迁徙文化

从图9中可以看出赣南地区迁徙文化景观地名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果,核密度在0.039~0.19之间,而且特定集中于宁都、于都、瑞金等地。

人文景观地名中姓氏类地名有15种,虽然以姓氏命名的村落数量不多,但确是北方汉民迁徙的重要体现。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宋代末年,迁入宁都的姓氏多达40个,80%的村庄聚落皆有分布,成为当地的主体居民。宗法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结构核心,并且宗族也是传统社会的重要支柱。客家民系是传统社会移民历史独具汉族特色的一大民系,客家民系形成伴随迁徙的进程。因姓氏原因命名的村落有黄屋村、杨屋村、罗家村、古田村等。利用姓氏命名的特点充分体现客家人强烈的慎终追远情怀。

人文景观类景观地名中有24种美好愿望景观地名,241个美好意愿景观地名,占所有景观地名比重的7.25%。其中新、富、丰、兴字出现的频率最高。客家人饱受历史战乱迫害,向南迁徙过程坎坷,路途艰辛,适逢赣南地区地理环境资源丰富,不仅适合躲避战乱,而且利于繁衍生息。赣南地区的客家先民通过在村落命名中使用代表美好意愿的字或词,表达对于未来幸福和安定生活的企盼。

赣南地区山峦叠置,群山环绕,山谷和丘陵地众多。客家人通过地势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居住条件,人工建筑景观地名中屋、寨、窑、围等字最能够体现客家传统建筑文化。千百年来的文明发展,造就了客家深邃的文化内涵,留下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景观。龙南“围屋”充分体现客家民居建筑包含天人合一、阴阳思想和风水思想等中原文化符号。

4.2.2生活方式

赣南地区地势崎岖,传统社会的经济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从图10可以看出,生活方式景观地名分布较为广阔,无明显高密度集中区,核密度值集中在0.016~0.80之间,分布区域较为广阔,体现赣南经济生产的规模较大。

“田”字在耕作类景观地名中出现的次数达到了127次,说明客家人迁徙赣南地区带来了北方和江南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唐末和五代时期,和平安逸的赣南地区成为了客家人向往已久的定居之地,这里不仅不受战乱影响,而且地广人稀,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客家民系对赣南地区的开垦,对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宋明时期赣南地区水陆交通发达,交通方式多样。1986年会昌西江镇出土一座五代时期的墓穴,其中的殉葬品并非唐代墓穴中的青釉瓷冥器,全都是白釉瓷,可以看出五代时期白釉瓷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当时商业活动日益繁荣,从洪州(今南昌市)一直向南,经过赣南,翻越南岭直至粤省的商路,成为贯通南北的经济的大动脉,赣江上的商船星星点点,舟楫相望。

赣南地区客家文化景观地名中,自然景观地名较多与文化景观地名相当,说明赣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人文景观地名体现赣南地区浓厚的迁徙文化和传统社会纷繁的经济贸易活动。


5

结束语

客家村落作为地理环境和文化景观重要的依托载体,包含着自然、历史、文化、社会、地理等重要信息。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GIS技术、核密度估计法,从空间角度挖掘赣南客家村落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客观形象地反映赣南地区独特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地理环境特征。文中根据文献资料和地名用字、用词特征,将地名依景观分类构建地名数据库,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及河流数据,参考历史文献并统计地名分析其结果。

赣南地区自然景观类地名大多依地理环境命名,集中于中部地区,与赣南地区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势特征相吻合。通过对山貌和水文类景观地名的空间分析,印证地名文化与地理单元的重要联系。山系景观类地名的密集程度与海拔呈明显的区间变化;河流对水系类景观地名影响深远。因此,赣南地区的中部形成了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基于客家景观地名数据库的构建,极大地完善了赣南地区景观地名的分类,促进了精细尺度化地名的研究。同时,地理数据库内容的丰富,提高了地名表达的精细程度。另一方面,赣南地区文化景观类地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中部地区人口聚集,丰富的地理资源,勤劳勇敢的客家人南下带来黄河和长江流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充实的劳动力,形成赣南地区多样的农耕文化;水系资源丰富,河道开阔,水路交通发达,贸易活动频繁,因此生活方式类地名核密度较其他区域更为开阔。通过地名文化在空间分异的微观信息并结合历史因素,发现人工建筑文化、姓氏文化与美好意愿类地名核密度多集中在特定的区域。

基于上述的讨论,后续研究工作应重点把握聚落地名之外的地理名称,更深层次地挖掘空间尺度,扩展数据的内容和时间表达尺度,延伸收录的空间范围。另外,在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今日,定量识别微观文化特征是研究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和开发的前提。

(部分参考文献如下)

来源:《测绘科学》2019年3月03期

作者:陈优良,连伟海,卞焕

选稿:郑雨晴

编辑:华丽

校对:黄舒馨

责任编辑:方梦瑶


往期精彩

广西传统古村地名文化探析

从封开地名看岭南文化源流

汉语避讳地名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儒林地名景观与区域文化精神

敷浅原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