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文读2022版新课标(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任何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其总纲的内核,而不是单独去考究某一个学科的学科课程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指导思想”。我们需要特意看到这样一句话: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注意这里的“坚持”“提升”“加强”“落实”几个词对应的内容。某个角度来说,“加强”和“落实”是新增加的部分。这个部分还具体体现在课时的调整:
如果按照一周30节满课时的角度来算
道德与法治,是1.8—2.4节课;
语文,是6—6.6节;
数学,是3.9—4.5节;
外语,是1.8—2.4节;
科学,是2.4—3节;
体育与健康,是3—3.3节;
艺术,2.7节—3.3节;
劳动、综合实践、地方及校本课程,4.2—5.4节
下限数值:25.8;上限数值:30.9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限、下限之间有5.1节的差别。某个范畴来说,所有的学科都不能完全按照下限值来安排课时,但也不能完全按照上限值来安排。给学校的排课留有极小的空间可以操作。如果从这个课时安排来说,这完全符合“坚持”“提升”“加强”“落实”的字眼要求。但在这里需要看到的是学科比例与学科称谓的变化:美术与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学科称之为“艺术”(其实应该还包括书法等艺术形式);“体育”课以后不能单纯的以前的内容,应该扩大为“体健课”,不再是单纯的运动那么单纯,也不是单纯的上升为“第三主科”那么简单。但我们又需要看到,对于外语课程的比例下调,不止是我们,华语地区都有下降:
但我们的学科所占课时只给了比例,留下了空间,但也会留下问题,有时候不如直接确定课时有操作性。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培养什么人”的培养要求。在总纲中提到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主要变化”中则再次提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就是这“三个有”是我们教育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对于“有担当”,我个人是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我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如此提出。何谓担当?在词典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我想对应的是课标总纲解释的“保持奋斗进去的精神状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为深灰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具有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意识”等等。这是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大义角度来阐释的培养要求。这样的要求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让我想起另一个地区的课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似乎是从一个自然人的角度出发的:以“成就每一个孩子—适性扬才、终身学习”为愿景,兼顾个别特殊需求、尊重多元文化与族群差异、关怀弱势群体,以开展生命主体为起点,透过适性教育,激发学生生命的喜悦与生活的自信,提升学生学习的渴望与创新的勇气,善尽国民责任并展现共生智慧,成为具有社会适应力与应变力的终身学习者,期使个体与群体的生活和生命更为美好。
第三,关于“怎样培养人”,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的原则,是对于之前的课程标准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的概念其实是“统整”,也就是不能把知识与概念分割开来,应该是看成为一个整体。教材因为编排的原因,会存在没有办法的分割设置,但在学科教学时,根据需要,要不进行学科内的统整,要不就是学科间的统整,这就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涵义所在。也就是教学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因为教材编排出现的分割,在教学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与习得,我们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教学。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不能只看到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其实还要重视“学科内知识整合”。为什么如此?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一定需要不同学科介入。其实更重要的是“学科内的整合”。
2.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综合,都需要跨学科。它是建立在“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基础上,也是“在真实情境中”需要“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才采用这样的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有些学习就是学习一些抽象的概念与知识,或许暂时无法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真实情境”有时候可能会是一个伪命题,往往会演变为“为真实而真实,恰恰可能不真实”。
3.对于跨学科的“主题”我们需要有较大外延的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与一般意义的“内容主题”,比如语文学习中的“爱”“愁”“恨”等等主题。应该延伸到多个层面的主题,比如学法、写法、理解等等角度。
第四、关于“核心素养”。
这是这一次新课标与以往的课标不同的地方。我们先从总纲来看核心素养的定义:
“依据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
这里我们不分学科的角度来说,这里的核心素养应该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是对于“素养”和“核心素养”,我们可能需要追根溯源来理解:
素养(literacy),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的定义,“literacy”是指“识别、理解、解释、创造、运算及使用不同环境下印刷与书面资料的能力。为涉及个人能够实现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并充分参与社区及广大社会的连续学习”。
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制与构 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总体育人目标。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学习不宜以学科知识及技能为限,而应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透过实践力行而彰显学习者的全人发展。在这里,“所应具备”指的是基本具备,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未来社会的自然人,如果你在中国生活,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这个“最基本素养”就是“核心素养”。这个“核心”并不是高要求,而是基本要求。
如何具体体现,我后来的文章再慢慢聊,慢慢思考。
▼往期精选热文▼
说说“减负”,说说“提质” ——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学习措施实施的看法
教育部统编版小学语文电子课本(全套12册,2021~2022学年最新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阅读故事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寒冰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