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早“进京”演出的豫剧团在新乡

相约新乡 相约新乡 2023-01-15

·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年轻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贞。



亲家母你坐下,咱们说说心里话,啊啊啊啊啊~


看到上面的句子,如果不是读出来,而是情不自禁切换到哼唱模式,基本可以判定您是一位豫剧爱好者,或者十有八九是河南人。上面这三段豫剧,搁当年的流行程度,一点不亚于如今最顶流歌星的主打歌。

您知道吗?豫剧的发源地之一就是新乡封丘清河集,也许正是由于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乡的豫剧事业曾在岁月中留下浓墨重彩的笔触。新乡豫剧团,就是豫剧在新乡发展历程的最直接见证者。


视频来源:封丘县融媒体中心 封丘县影视家协会

新乡豫剧团:前世惊艳 今生亦精彩


即便在咱们河南这个豫剧大省,新乡市豫剧团也是数得着的“大团”。她是全国豫剧界最早进京汇报演出的团体。几十年来,不仅捧出了“王清芬”“苏菊艳”这样的豫剧名角,献出了如《大祭桩》《洛阳桥》等众多优秀剧目,更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新乡市豫剧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2012年8月新乡市原豫剧团与杂技团、歌舞团、演出公司四家事业单位合并成立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某种意义上说,演艺公司的成立基本算是新乡豫剧事业“前世和今生”的分水岭。


▲大型古装豫剧《五世请缨》


咱们先来说她的“前世”

新乡市豫剧团的前世可谓是“熠熠生辉”。1949年8月到1952年11月,新乡曾作为平原省省会。这段时光虽然短暂,却给新乡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地缘财富。50年代初成立的新乡市豫剧团,一开始就自带“优秀”光环:阵容强大、行当齐全、名角云集、流派纷呈。

巅峰时期,新乡市豫剧团罗兰梅主演的《对花枪》和王清芬主演的《抬花轿》分别两次“进京”演出,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是全国豫剧界最早晋京汇报演出的团体。

▲1981年5月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新乡市豫剧团全体成员。


1984年王清芬主演的豫剧《大祭桩》被改编成为电影文学剧本《风雨情缘》,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场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1986年戏剧《望京楼》被河南电视台录制成舞台艺术片播放十年之久。


▲1984年6月《风雨情缘》拍摄现场

与此同时,随着戏曲艺术的日益发展,新乡市戏曲界深感后继乏人,于是1956年7月,经中共新乡市委批准,组建“新乡市戏曲演员训练班”。1958年6月“戏训班”改建为“新乡市戏曲学校”,为新乡豫剧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这期间,新乡戏曲迅猛发展,剧团除继续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新的代表剧目。


▲豫剧程婴救孤

演出成绩喜人、演员队伍后继有人,新乡的豫剧创作力量也逐渐强大 。

新乡市文教局于1963年7月首次成立了剧目组,创作现代戏、新编历史剧、故事剧等戏曲剧本二十余出,为本市戏曲剧团提供了演出剧本。

相比辉煌的“前世”,新乡豫剧团的“今生”也相当精彩。

▲2017年《游子吟》晋京参加第四届中国豫剧节 

自2012年8月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几年来成绩斐然,创作的多部豫剧获得大奖。
↓↓↓

新乡豫剧成绩单

......

豫剧


2014年创排现代豫剧《游子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荣获河南省文华金奖;2015年10月被国家艺术基金选为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7年荣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创排小戏曲《投票》参加河南省第七届黄河杯·小戏小品大赛荣获剧目金奖。

2016年创排大型古装廉政豫剧《赤子心》荣获“河南省第七届黄河戏剧奖大赛”剧目银奖。

2017年创排现代豫剧《豫北女人》荣获河南省2017年度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10月参加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获得“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

2017年创排精准扶贫现代戏《老村里的新故事》,荣获2017年度戏曲剧本孵化类计划项目;2018年参加第八届黄河戏剧节获得剧目银奖;2018年度河南省中原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

2019年创排豫剧《守望的乡村》列入河南省2019年度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2020年荣获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优秀剧目奖。


新乡豫剧成绩单虽然在业内亮眼,但在“群众共鸣”上稍弱一些。近几年,新乡演艺公司也在不断地寻求新出路。

▲戏曲进校园


通过开展“研学艺术培训基地建设””公益性演出”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少年儿童也能了解豫剧、喜欢豫剧。

 新乡豫剧团的“角儿”


就像我们如今看电影冲着喜欢的演员买票,从前人们看戏也“追星”。一个剧团,“座儿”有多少吸引力很大的关键就在于“角儿”的魅力。一起来认识认识咱们新乡豫剧团的两位“角儿”吧。



王清芬,1943年生于新乡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1993年获全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她主演的《大祭桩》《抬头轿》被拍成电影。



苏菊艳,河南省辉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新乡市豫剧团团长、领衔主演。苏菊艳主攻文武花旦、闺门旦兼演青衣。在中国戏剧第三届“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获表演一等奖。


戏剧行当里有句话:养不起剧团的不配叫角儿。虽然话有些夸张,但也侧面反映了“角儿”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希望您有时间看看他们的戏,感受他们展现出的艺术魅力。 



 回忆:戏,为观众服务


在古代,戏剧演员被称作“戏子”,社会地位低下, 他们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同“良家”(军、民、商、灶四民为良)通婚。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剧团演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特别70年代后期,更是让人高看一眼。所以,彼时的新乡豫剧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单位。


▲李清松与豫剧皇后陈素真同台演出《洛阳桥》


如今已经过了古稀之年的李清松,退休前曾是新乡市豫剧团的“武生”。李清松自八岁开始学习豫剧表演,师从豫剧名旦阎立品的父亲阎彩云(清末民初著名豫剧男旦),学成后在祖籍鹤壁的淇县豫剧团工作,因为他扮相俊朗,身段优美,唱腔扎实浑厚,武打行云流水,1973年被调到新乡豫剧团。


虽然工资待遇没有提高太多,李清松毅然携家眷6口人,离开家乡来到了新乡豫剧团。老人觉得:到哪儿都是给观众唱戏,都是为人民服务。


▲李清松一身行头价值千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是新乡豫剧团发展最好的时期,当时每个月员工的工资有四五十块,而置办一身“武生”的行头就要花两三千元,当时新乡豫剧团有能力演出的剧目好几个,仅行头一项开支就足以说明新乡豫剧团的雄厚实力,而拥有这实力的底气就来自于源源不断的演出。


▲上世纪80年代新乡豫剧团进京演出与领导人合照 (第一排左二是李清松)


那时候,即便是在城市里,老百姓的娱乐项目也比较贫乏,看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李清松回忆说,当时他们经常在位于胜利路上的新乡人民戏院演出,有时候一天能演三场。门票不贵,一张也就两毛钱,每次场内都爆满。


演员们待遇相当好。剧场内,冬天有暖气,夏天工作人员会买来大量的冰块放到戏院降温。


有名角加持,又有许多优秀剧目,新乡豫剧团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演出。李清松的爱人也是剧团演员。有时候两个人一起出差,一个月都回不了家。有一次,留到家里的米票都快用完了,俩人还没回来,幸亏孩子捡到一张面票才没有饿肚子。


相比在剧场演出,文艺下乡时在农村唱戏的条件就差多了。夏天,戏服厚重又闷热,冬天戏服又太单薄,候场的时候常常冻得“呵呵瑟瑟”。吃的是村里准备的大锅饭,为了避免上厕所,水都不敢多喝几口。



好在,村民们看戏的热情高涨,常常都是早早搬着凳子占好位置,静待演出开始。有时候空地上坐不下,村民的房顶上,附近树木的枝干上都是看戏的人。演到精彩处,一波接一波的喝彩声四面八方涌来,对演员们来说这就是最好回馈。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后新乡市区的电影院、KTV、酒吧等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人们可热闹的地方越来越多;后来电视和网络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去戏院听戏的人越来越少。


虽然,剧团也紧跟时代步伐排练了新戏,但依然扭转不了时代的方向,李清松心里暗自揣度着:也许,新乡豫剧团最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1989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李清松依依惜别舞台,调去了平原戏院工作,后来有几个同事相继转行离开剧团寻求其他发展。再后来,戏院被拆了,李清松退休了。


退休之后的李清松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偶尔也自己唱两嗓子过过瘾。老人说他最喜欢演古装戏,最喜欢的人物是“林冲”,现代戏有教育意义,但总觉得少了“武打”怪可惜的。他也一直心系新乡豫剧的发展,为新乡豫剧的现状惆怅着,对未来憧憬着......


 看戏


唱戏有市场,关键有人来捧场。


作为一个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85后,追溯过往记忆时,竟然也有曾在剧场看豫剧的片段。

那是大约90年代后期,我还在上初中,一个假期里,发小的家人得了两张辉县剧院的票,但没时间去看,于是发小就约上我兴冲冲的去了。


当时辉县影院在西、剧院在东,门对门,处在县城的中心位置、繁华地段。那时候我们的童年娱乐,也仅在“儿童节”时被学校组织去“影院”看过电影,还不太能分清“戏院”“影院”的区别。本以为是两张电影票,结果到了才发现是“戏票”。

失望自然是非常失望的!对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豫剧有啥好看的?但既然大老远的跑来,就这么走了实在可惜,只能硬着头皮找位置先看着。俩人商量,要是看不下去立马就走人,结果一直看到谢幕才离场。

其实,当时也不知道演的是什么剧目,剧情也不大记得。隐约记得一个书生模样的演员在舞台上现场画了一幅画做了一首藏头诗,首字组成一句“我爱秋香”。哈哈,当时听着怪害羞的。演员在舞台上一气呵成书画作品,让我第一次理解了书里写的“风流倜傥”是怎么个概念。


后来,有次陪母亲看电视,画面似曾相识,这才恍然发现曾经在剧场里看的竟是王希玲老师演的《风流才子》,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我还专门搜索了诗的内容: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这种优雅、含蓄的表达方式,是中国人爱情的独有浪漫吧。所以,我个人看来在“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所有版本里,最经典的就是豫剧版。

后来,我读了前辈尚建东的《看戏》才知道,小时候的那次“看戏”是多么高级的精神盛宴。

他文章里写:彼时一旦有戏唱,整个县城都会动起来了。普通百姓会在售票口前踩掉鞋、挤破头......

如今想来,年少时的一次偶然经历,润物无声般给予了我一次精神审美的熏陶。

不过,剧团的演出场地不光是在“剧场”,在户外看戏就是另一番味道了。
↓↓↓

以下摘自尚建东《看戏》

辉县城有个东操场,过去是个人人皆知的地方,除了影院、戏院,它就是县城的次文化中心。东操场很大,它是辉县人聚会的重要场所,过去开个审判会,举办个篮球赛了,都是在这里。操场的南头是个非常气派的大舞台,舞台很高。平常戏院是县城热闹的地方,过年的时候,就要数东操场了,因为从正月初十到十五十六,这里要举办全县的戏曲会演。



戏,在农村向来是件大事,叫“看大戏”。唱戏一般都是在农闲的寒冬腊月,穿透破棉祆的风,把舞台的帏布吹得一鼓一鼓的。找个远处的土堆坐下,扣搂着手费力地听那舞台上咿咿呀呀,舞台上的人影影绰绰。要是《三岔口》这样的武戏,就得站起来伸着脖子使劲瞅了,看到热闹处,张着干裂的嘴“呵呵”傻笑,风就从脖子、嘴里直灌下去。冻得受不住了就找些玉黍秆点了,戏场周围就腾起一堆堆火来。       

......

后来,大家都知道,戏院放下架子开始演电影、放录像了。原来在戏院写海报的小利(人名),披着军大衣,提着颜料桶,在红红的海报牌子上一比划,大笔一挥,几个白色的大字放荡不羁:今日上映香港武打片——鹰爪铁布衫!


但,扎根在心底的东西,不是说丢就能丢的。这些年,农村就不说了,在城市,或高亢或婉约的梆子腔,时时回响在公园、广场、路边、河沿。走在黄昏的街道上,散步的老年人腰间都会别着一个唱戏机,青城山下白素贞西湖断桥上的千年幽怨,在这夜色阑珊中,久久不去。不过,岁月的脚步,谁也留不住。戏院没了,东操场没了。但记忆还在,戏还在,那个高大的舞台,永存脑海。


 【 结 语 】



近几年来,在豫剧界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要“跟上时代”。其实包括京剧和昆曲界也经常能听到类似的声音。


不过,或许这本不是问题,因为豫剧在这个时代依然生存着。

新闻里看到一则消息:2013年,河南科技学院院报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之时,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豫剧《黄金蝉》荣获河南省非遗项目

豫剧虽然在如今的艺术市场上并非主流,但它的美是成熟的美。相比“跟上时代”,守正创新的提法才更“科学”。

守正,就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迎合时代和观众,让今天的观众接受、爱看。

如今,有许多豫剧人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寻找解锁“豫剧新时代发展”的钥匙。


新乡豫剧,比你想象中更有生命力!相信新乡豫剧终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了解新乡




【特别鸣谢】新乡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图文资料。

【资料来源】《牧野风》文学艺术卷;百度百科等,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百泉农专:心济苍生 粮安天下

封丘:大河之洲春正好

新乡的春光,都在这一口里......

总  监 制:韩卫军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夏宝莲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