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 | 黄流春节那些事
图/孙诺 文/吴元亮
正月之旦,
是谓正日。
躬率妻孥,
絜祀祖祢。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
老掉牙的话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有些字眼言简意赅。
一个“正”字“从一而止”,
老子《道德经》又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年岁新旧之交为“正月”,
正月第一天为“正日”,
这就是春节。
往昔到此止将来由此始,
该祭拜的要祭拜该祝福的要祝福。
以“一”为“大”,
所以春节也是民俗世态的交融际会,
其它年节无可比拟。
正月的确定以农事节令为据,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即地主家农事守则,
因此相对于世界通行的公历,
我们遵行的是农历。
而以农历一月为正月也经几千年变迁,
夏朝为始经周秦途改再到汉武入典《太初历》,
汉武帝之后又曾有多位老大改历改岁首,
武则天再改沿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
此后历代终于消停沿用夏朝正月。
1914年民国政府一锤定音,
以夏历即我们惯称的农历一月一日为春节,
而史上春节这一天的旧称有十多个,
如“上日”、“元日”、“改岁”、“元辰”、“新正”等,
林林总总。
所以春节一直背负着变迁的宿命,
其中近似不变的唯有祭祀。
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之所以说近似,
只因那予取予求的地产大业楼房里,
是没有祭祀案台灵牌的立身之地的。
守天尊祖终归是汉文化沉浸下国民性的公约数,
因此春节返乡过年几乎是压倒一切的世态民俗。
无法预知当乡镇村落若某天被城市化完全洗劫,
变迁中的春节终将是什么模样。
时代大好所以变是发展的表征,
乐东县黄流从汉民移居到世居,
再到以文化及商业引领四里八乡,
同样以不变恪守乡愁以变兑现新貌,
车流拥归市面繁嚣是它的春节大观。
只是崭露城市气象的龙腾金街,
以及老黄中校园满停的挂着各地车牌的车辆,
终归无法表述黄流的春节韵味。
春节计有十余项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的民俗,
从办年货、祭灶、扫尘、贴年红、年夜饭,
到烧炮竹、守岁、压岁钱、拜年,
再到拜岁、年例、派利是等,
不一而足。
具体到黄流子弟过往记忆,
春节韵味却不能一以概之。
我辈童少年时需以量入为出勤加节敛为训,
普通人家一年到头只为过个好年绝非妄语,
理新发和买新衣得算孩子们的头等年事。
那时候村里总有老树,
老树底下总有慈祥的老师傅支个理发摊,
不少孩童就在那里经历的春节新发礼,
年少乖张些的满心欢喜拿着大人给的十块二十块,
理发得到黄流发廊才算时髦。
过年新衣自然得到黄流市中间那条街买,
有机缘从海口三亚买回来的免不了要胡吹两三句。
老黄流市的三街格局本号《黄流的风流》有细述,
在此略过。
关于年货等过年费用应从孩子的新衣开始预算,
年货买什么黄流市面上应有尽有。
早前交通靠手扶拖拉机甚至是步行,
去一趟黄流也是大事,
年货和孩子的新衣也就一同置办了。
其实黄流市老三街格局成型时,
交通工具也渐以“柳州车”和“三脚猫”为日常,
它们的变迁足为本地民生发展的一种标识。
年货一般含春联香烛鞭炮及“茶炮”“明糖”饼干等,
水果在那时候尚属侈品并非必需不见得家家都买。
鸡鸭等以及蔬菜农家人当然应可以自供自给,
基本上春节前三月就已经圈养或笼养喂以拌糠饭,
当地俚称为“国鸡”,即为给鸡屯膘,
那时候油腥少屯个大肥鸡过春节才是正理。
这一屯也屯出乡间哲语“三十夜灰国鸡不肥”,
语意与凡事不能临时抱佛脚不能临渴才挖井相同。
和大人去黄流买年货对孩童是值得兴高采烈的事,
哪怕吃不上羊肉汤酷粉起码豆腐脑等是没跑的。
这时黄流第一条街上商家会把糖果饼干摊展售卖,
买者货比三家,这家也说尝一尝那家也说试一试,
尝试的当然免不了跟在屁股后的孩子,
一条街走下来年货买了孩子也混了个饱。
对黄流市井上的生意客而言,
每年春节临近是不可缺替的商机,
连擦鞋摊都会挤满人。
过年新衣俨然皮鞋锃亮是黄流人传统,
有些人平时拖拉板或“越秀”皮凉拖,
包脚皮鞋放了一年拿出来都已经变了形,
也在黄流擦鞋摊让旧鞋变新鞋,
有条件的过年买穿新鞋也必需。
新鞋新衣扎个腰抹上摩丝梳发型,
这是黄流人的范,
临近春节在以宏达楼为街头的第三条街,
这种型款总会倍然增多。
在那个娱乐场景聚集的街面上,
如此这般有型有款的青年口嚼槟榔嘴叨烟,
相当平常。
自然这条街也是黄流春节文化的汇集之地,
春联书写展销及茶档里的高谈阔论相交融,
在这里是不期然地和你撞个腰的,
总是本地笔墨书香及市井豪侠气。
如今龙腾金街已把黄流老三街市井之韵尽数抹去,
回家过年的人们在黄流所见的衣食住行,
已和自己在外奔忙一整年的他乡之城趋同,
繁嚣热闹更多给了穿镇而过的国道上的拥堵,
美丽乡愁交付给“茶炮”“明糖”酷粉猪脚饭老鸭等。
大好时代发展潮流的冲刷下,
紧跟潮流的厨房灶台已经把春节新灶的操持减略,
以前要赶在廿三廿四把土灶修缮并了结祭灶事宜,
如今只需关心厨房里的煤气罐够不够春节用度。
家居扫尘却依然必需,
不仅房了各处要扫净床上用品也得早早洗净晾晒,
该添置的就尽数去添置,
总之虽然日子惯例大可不必拘守,
但除夕一到肯定家里的一切都是干净的。
其中不可疏忽的还有案台上的香烛台和祖宗灵牌,
以前洗这些都需要用桔枝过水现在倒也不必讲究。
除夕那天下午各家年红春联也已贴好,
灯笼挂饰则因人而异不求沿袭。
当晚案台上祭礼一起春节就算是真正开始了,
这案台上槟榔是必有的。
这时候的槟榔都有点反季节,
果小且不易得因此给亲友家送槟榔也是个好礼节。
除夕的鞭炮响过一家团圆的年夜饭吃过,
春节的气息在空气里满满当当。
但年味对许多人而言总是今非昔比,
如今孩童对鞭炮声已无感,
除美丽烟花难以有什么东西让他们放下手机游戏,
以前一家子围坐电视前看春晚的景象不复存在,
各家各户多是厅里老人看春晚厅外麻将声声传,
孩子们躲在房间里玩着手机守岁,
凌点钟声至鞭炮轰响之后烟花绽,
穿上新衣手掬槟榔给长辈拜年拆红包数压岁钱,
这便是大家各种筹备忙活后岁岁同品的年味。
从除夕夜起春节进入连续察祀日程,
很多人家自此一直到十五元宵,
每晚都要点香烧烛案台上燃起长明灯。
祭品上案酒斟三巡烧宝纸响鞭炮的祀日,
除夕夜之外还有初一早上、初三早上、元宵晚上,
黄流镇上人还得加上初七,
以上祭祀即对应春节汉俗的拜岁。
大年初一饭后拜年开始,
由亲属至亲朋友好友有条不紊。
朋友间携鞭炮串门拜然后可延至初七初八,
但按黄流镇上人的旧俗初七不宜串门,
按例那是黄流人的人日不宜出门,
所以事实上初六之后拜年的鞭炮声已响得廖落。
按旧俗黄流人家的鞭炮纸屑在初三之前不清扫,
初三是“赤口”日,那天察祀后方可洒扫门庭。
初二则是女儿携女婿回娘家的日子,
早前女婿第一年回丈人家还会携送吉祥框镜一面,
镜上绘有喜庆图案送时写上抬头吉语及落款年岁。
但所谓旧俗就是用来变革的,
所以如今该有的祭祀依旧,
往来祝拜乃至门庭洒扫已没有以前那般严谨,
毕竟春节期间往来送迎大家事忙,
恭喜发财来年顺利大家开心最要紧。
黄流元宵花灯则是本地最为显赫的年例了,
此外燃放天灯、舞狮志庆派利是也属年例,
自然这些年例也是黄流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魅力。
近几年出于安全考虑燃放天灯已不复当年之盛,
连元宵花灯节也已停办好多年,
但身为民间技术的一种集萃,
它们不仅是黄流子弟们的成长记忆和乡愁情怀,
也是一份不应任其流失的民间瑰宝。
与元宵花灯盛名之下却有式微之虞的尴尬不同,
黄流文化艺术节已然连续举办了二十余届,
已然成为黄流春节在时代新潮流下的新年例,
也是黄流文化乃至乐东文化的集中展示舞台。
当然了,黄流春节年例无论新旧,
还应包括崖州民歌会及各乡村里举办的春节活动,
如乡村春晚、体育比赛等,
这些都是黄流春节在习俗流变中不可疏略的事。
......
<<<<<<
——【看了还看】——
个人微信:
/
孙诺
sunnuo2018
/
吴元亮
wylvvv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