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潇畅聊:中国爸妈 VS 英国爸妈

AnnXiao 安潇AnnXiao 2019-06-20


本周我接受了英中时报的采访,和记者安洁投入地聊了很多,她提出的不少话题都很有价值,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觉得也很值得和你们分享。下面的对话中我来聊聊我对这三个方面的看法:


1. 对儿童教育的理解

2. 当妈后,对个人身份转变的感想

3. 中国爸妈 VS 英国爸妈,我的观察



“我与蒙台梭利教育法不谋而合”


英中:你是怎么开始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开始感兴趣的?为什么这种理念吸引你?


安潇:在老大Suki一岁的时候,我的英国朋友和我说她的女儿去了蒙台梭利幼儿园。我们聊起了蒙台梭利,我惊讶地发现,我在蜜月时去的意大利小镇就是她的故乡,每天早上门口路过的铜像就是她本人。听说了她的伟大事迹,又出于好奇,我就开始读一些她的著作,当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意识到我之前在家和Suki制作的很多小游戏,已经是有蒙特梭利方法的雏型了,我的直觉是和蒙氏手法不谋而合的。


我非常喜欢蒙台梭利通过刻意设计的少阻碍的环境和特定教具来鼓励孩子探索、吸引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让他们在独特的“工作”中发展专注力,按照自己天然的节奏学习与进步,我也感同身受她所说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应该做一个谦虚的观察者和陪伴者”。读了著作,让我更加清晰了这些方法背后的理念,于是我开始更有系统地给孩子设计游戏。


英中:能不能介绍一下书籍出版的初衷、过程和一些对你的影响?


安潇:我之前用了三年时间在微博上更新我们的早教游戏,吸引了不少和我一起实践游戏的读者。因为很多读者都觉得在微博上查找游戏不方便,所以要求出书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有几家出版社有兴趣把它制作成书。第一本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我和编辑在我们的300多个0~3岁的早教游戏中精选了174个,整合成了一本书,叫做《Suki和Sula的早教游戏币机——0~3岁》。读者可以根据月龄和类别,寻找游戏特别容易。这本书以图片为主,没有后来公众号的那些关于方法论的长篇文章。所以它更像一本工具书,在家陪伴孩子时如果不知道做什么,随时都可以拿起来寻找一个简单的游戏玩起来。



对我来说,这本书是对我这三年陪伴孩子的最好的纪念。当时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过它有一天会成为书。而现在这本书拿在手里,每一页都是我和女儿们一起玩的照片,满满地都是美好的回忆。女儿们也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她们经常要求把书里的游戏再做一遍。



“专心实现一个阶段必要的角色,就自然地改变了人生轨迹”


英中:从动画导演到全职妈妈再到出版儿童教育的书籍,这是你自己的兴趣转换还是随着人生进展做出的改变?


安潇:人生轨迹的改变和职业生涯的改变,都不是一种人为的策划,而是顺着人生必要的进展,安心地把一个时期能够发挥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就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整个方向。


在几年前,我肯定是难以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早教作者并出版教育类书籍的,这不是一个职业规划。但我在生养孩子最初的这几年,全职妈妈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我也就坦然地暂停了动画导演的路径,专心实现这个阶段必要的角色。投入进去,才发现,我的各方面的兴趣其实都非常适合这个新方向:我热爱创意、喜欢动手,我爱写作、爱摄影,我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这些都巧合地成全了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所以这个“全职妈妈+早教作者”的新方向,其实是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如鱼得水。


英中:以前,你在所有人面前的身份是“动画导演”,现在更多人知道你是因为你是“Suki和Sula的妈妈”。你怎么看待这种改变?会不会觉得个人身份有些缺失?


安潇:其实在我做动画导演时,并没有非常多的人知道我。而现在,我想大家对我的认识也并非只是“Suki和Sula的妈妈”,可能更多的是“安潇”——一个喜欢思考教育方法、 善于通过创意实施早教的妈妈。这个身份,让我对更多的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很多妈妈和宝宝在我的早教游戏中受益,或者在我的文章中得到启发,这给我了极大的价值感。所以这个新的身份,比起过去的“动画导演”,更让我觉得能够直接地有益于别人,我在其中,也体会到了更多的“自我认同”


英中:如果有更多的选择和资源,你会继续之前的职业轨迹吗?


安潇:我应该不会继续做动画导演。其实我开始做动画的原因是我特别想讲故事,而当时我更擅长美术,不那么擅长写作,所以动画偶然地成了我讲故事的方式。那个期间我也写了一些自娱自乐的小说。


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进步。以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我还是希望能够写故事。无论是给孩子的故事还是给成人的,写故事是我一直以来喜欢做的事。绘画方面,我会保持为一个始终的爱好,但不是职业。


英中: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这是做妈妈前就对母亲角色的期待,还是客观情况的需要?


安潇:如何陪伴孩子成长,这些都是我当妈妈以前没有想过的。说来也许很多人不相信,我在怀孕以前不太知道如何与小孩相处,因此对他们没有很大兴趣。但是当妈了以后,我对生命的整个视野就改变了,观察孩子的心灵成长,对我来说是震撼的体验。花时间陪伴孩子,其实不是一个自我要求,而是她们成长过程中的神奇太吸引我,让我体会到儿童纯粹的心灵太迷人了。我大概是像一个心理学家那样好奇和感动,沉醉式地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和读懂更多。陪伴孩子让我更深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野生状态的人生路线”


英中:你对兴趣的理解是什么?兴趣究竟对人生有多么重要?


安潇: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感到最契合的方面之一,就是遵循兴趣,也就是尊重儿童的敏感期。


其实我自己的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兴趣导向的结果。我16岁开始画漫画,组织全国范围的漫画阵营,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建筑学,当了旅行摄影记者,来了伦敦后成了动画导演,现在又成了早教书籍作者。我的人生的每个重大转折,都是由兴趣决定的,也就是遵照了当时的内心感觉。


也许在“安全”的角度看来,我是过于任性的、漂泊不定的。但我现在回望,并不后悔这样一个一直处在“野生状态”的人生路线,因为我从来都在做自己内心热爱的事情,也就从未失去那种敏感与锐利


忠于内心的选择,不让自己屈服于某个“机制”或“系统”,这让我有一种能够一直“野生存活”的信心,就是无论环境怎么变换,我都会保留自己那棵苹果树的种子,一有机会就生根发芽。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当然,换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野生状态”也让我一直没有什么“保障”和“安全感”,因此总是要拼命自学新东西,从来不敢停滞在舒适区。


既然我自己的人生都是兴趣导向的,那么我的教育中肯定会把孩子的兴趣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无论我怎样去早教,都不会以扼杀孩子的兴趣为代价。保护孩子内心那个真正的种子,总有一天她会自己发现萌芽的力量,自己去长出一棵大树。



“好学是中国妈妈们最大的优势”


英中:作为妈妈,尤其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独立女性,你会为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吗?这种态度是来自自身的要求,还是同伴压力,或者是其他方面?为女儿选择私校是处于什么考虑呢?


安潇:每个妈妈都想要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也许是种本能吧。选择私校的教育,是因为它的传统和资源中有很多是自己小时候没能体验过却特别向往的,就很希望能够在女儿们身上实现,比如说私校的“学科外”教育的机会非常丰富,有各种兴趣俱乐部;还有私校里严格的纪律和礼仪传统,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些都是我向往的。


也许是自己的女儿们还小,孩子们整天都在玩,我目前还没有感受到很多的焦虑,但我可以想象上学以后,孩子被很多牛娃包围时,作为家长可能会有新的压力。我选择私校,也是因为我希望自己不要牺牲太多“妈妈”的角色,我不希望自己在家时变成一个只会鞭策孩子学习的“老师”,我希望学习的任务能够更多地交给学校和她们自己,而我能一直更多地保留妈妈的职能:照顾孩子、打开孩子的眼界和视野、教孩子做人、陪孩子玩。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现在的愿景,我还难以准确地预想孩子上学以后,我会不会改变初衷、会不会面对自己现在体会不到的压力。


英中:作为一位在伦敦的中国妈妈,通过和周围不同背景妈妈的互动,你发现哪些有趣的趋势和值得探讨问题呢?


安潇:英国的妈妈们和中国的妈妈们风格很不同,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首先她们大多很放松也很独立。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三胎,家里也没有老人,但是妈妈们都是一副理所带孩子的样子,该干嘛干嘛,很少看到焦虑得不行的妈妈。


她们的态度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我。我自己带俩孩子长大,在国内的很多妈妈看起来是个很艰难、很了不起的事,但是在英国的妈妈们眼里,就会觉得:这不是很正常么?一个妈带两三个孩子有什么特殊吗?


她们不会像中国妈妈那样,处处要求完美,不够完美就会很自责。英国妈妈们比较坦然,她们认识到孩子的生活和选择都要符合家庭的现状,关于孩子的决策是附属于整个家庭的需要的,也很少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但是在中国,很多家庭的全家重要决策都围绕孩子的发展来进行,孩子是核心,如果不能给孩子最好的,很多妈妈就会很不安。


英国妈妈们带孩子也比较自我,不太听权威或者别人的论调,就按自己觉得认同的方式来带。好的方面,这显示出了英国妈妈的自信,坏的方面,我感觉英国妈妈们没有中国妈妈们那么好学


在我看来,“好学”是中国妈妈们最大的优势,那种渴望提升自己的迫切感是很让人震撼的。你很少看到西方国家的妈妈们,会像中国妈妈那样想把自己打磨成各方面的专家:学早教启蒙、学儿科护理、学时间管理、学情绪管理,还跟随全球最先进的STEAM和人工智能的步伐,而且每天都在相互交流着。我认为长期下来,中国妈妈们的认知提高,会产生让外界惊叹的输出。


英中:你希望女儿们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在国内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中国母亲,会担心英国的宽松环境让孩子们失去动力吗?


安潇:我会有这样的担心,英国的环境确实太宽松了,这也是我选择私校的原因之一,英国的私校对孩子的纪律和学业的要求会比公校更高。我认为一个人的潜力,还是需要一定的要求和鞭策,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出来,竞争也是需要的。太宽松的环境,看似自由,其实也会以错过激发潜能的机会为代价。


对于女儿们的未来,我对她们的学术成就没有硬要求。但我希望她们有良好的三观,有视野和眼界,有高水平的认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有丰富的体验,能够吃苦、能够灵活乐观地在“野生的社会环境”里生存。


“在婚姻中,三观不同比国籍不同的影响大得多”


英中:作为一个跨国家庭,有没有觉得一些明显的理念/行动上的差异?这个时候孩子该听谁的呢?


安潇:不管是不是跨国婚姻,在恋爱时期,必须要找一个三观投合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在一个婚姻中,三观不同往往比国籍不同的影响大得多。如果基本的三观一致,那么在教育上,也不会差异太大。孩子爸爸在结婚前,各方面的观念都是被我洗炼过的,哈哈,确认过眼神,知道是同路人才会选择结婚


在教育上,我们之间没有特别大的理念差异,稍微不同的就是,爸爸比我更放松一点,比如对他来说,公校还是私校都无所谓,而我倾向于私校。有差异就沟通呗,相互都会将自己的想法更调整到接近对方,比如现在,我被他影响,对孩子的教育会更放松一些,孩子不喜欢的兴趣班我就不让她们去上了。他也逐渐更看好私校教育,主要还是我的影响。我们统一了之后,孩子就遵从这个统一的意见,这并非是“听爸爸的”或者“听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应该总是统一的。


“英国爸爸,中国爸爸”


英中:在身边的英国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当你的丈夫成为父亲后,你对父亲角色有什么新的理解?Suki和Sula的爸爸非常乐于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家庭时间。可不可以给一些觉得丈夫不够“投入”的妻子一些建议呢?


安潇:英国的爸爸们实在是太会带孩子了!而且以此为豪。我带孩子们去社区活动时,经常看到爸爸把小宝挂在胸前的背带里,手拉着大宝玩,一边还和别的爸妈聊天社交,一点压力也没有的样子。


我非常喜欢看到这样的爸爸,带孩子本来就是人生中自然和快乐的事。带孩子能够激发出男人的平时不常见的特殊魅力:比如他们的温柔细心、滑稽搞笑、创意无限,都特别迷人,看着爸爸和孩子玩是件非常治愈的事。


但男人不是天生就会这些的。就像女人也不是天生就会当妈一样。都是先给他这样的任务,信任他,让他和孩子天长日久自己去磨合,爸爸才会找到自己带孩子的独特方式和自信。


在我家,尤其是有了老二之后,老大基本上是爸爸带大的,我都不太管,这样就激发出了爸爸很多自发的创意和责任感。老大特别依赖爸爸,夜醒的话都是喊爸爸,不喊我。他俩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什么也不干,就是互相陪着聊天都能聊一小时,有时那种默契让我看着都有点嫉妒。现在老二也在长大,她也越来越喜欢跟爸爸玩了,整天说“I’m Daddy’s girl”。我觉得我家很快就要到达一种境界:爸爸来养两个女儿,我去放飞自我就好。连老大都常说:“妈妈,你去买东西就好了。”我是该吃醋呢还是该高兴呢?


给中国爸爸们的建议呢?将心比心,其实谁也不喜欢被要求、被指示地告知如何去当爸妈。很多中国爸爸的尴尬在于不被信任,太被动。家里老人干涉太多,妈妈又不肯放手,爸爸总是家里的一个闲置,那么一旦需要依赖爸爸的时候,爸爸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也会没有信心能做好。一做不好,就更加自我怀疑,更不被信任,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培养一个牛爸,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放心”,把孩子扔给爸爸带,一开始可能是会屎尿横飞磕磕碰碰,但不去指责、不去包揽,继续“放心”吧。肯定不经意地有一天,你就会发现爸爸带孩子,比起妈妈更有不一样的精彩。


事实上,我已经在我的中国男性朋友中看到了不少比妈还会带娃的牛爸,他们的能量和创造力是惊人的,这样的中国爸爸会越来越多。



英中:你人生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安潇:首先是自己、孩子、家人都平安健康,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然后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实现财务自由,这样就能把自己百分百的时间都放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和享受生活上。


英中:你未来三年的期待和打算是什么?会有继续出书的计划吗?


安潇:我非常喜欢现在写公号和读者每天交流分享的感觉,所以我希望公号能够继续。肯定会有出书打算。希望能够把早教内容更系统地呈现给大家。也希望能有机会和时间,去设计课程,用更好的方式使读者受益。






推荐阅读:

我的书终于面世了:174个精选早教实操游戏,来自《Suki和Sula的早教游戏笔记(0~3岁)——家里的蒙台梭利教室》

读完这些书,我变成了不一样的妈妈(安潇育儿书单)

改变人生轨迹的唯一途径 (安潇育己书单)

父母难做,情绪管理的头绪在哪里?如何控制怒气、焦虑和消沉?

题外 | 你漫游所以你不快乐

焦虑者的冥想

四种父母的养育模式,你是哪种?

我的“时间管理公式”,是毫不留情的减法

做早教,总受挫?也许你忘了让孩子参与最好的自己





原文可访问下方“英中时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