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张伸虎】

张伸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特别说明

高中历史新教材实施在即,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了很多老师最关心的话题。

山西省星河科技学校张伸虎老师先行研究,结合最新教材逐课编写教学讲义,已形成完整体系。经张老师独家授权,本平台将安排每个工作日推送一课提纲,和各位同仁分享。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特别感谢张老师无私奉献!

张老师简介与往期作品:史学入门大全

知识提纲
第九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新变化。


■ 本节重点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


■ 本节难点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 知识概要

一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 背景:北宋建立后,通过统一战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 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派文官出任知州,设置通判;设置转运使;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

(2)分化事权,互相牵制。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枢密使与三衙分权;地方设四监司。

(3)崇文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3. 影响:

(1)积极性: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消极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


二  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1. 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威胁。北宋两次北伐,均告失败。(杨家将)  辽军南下,澶州之战,缔结澶渊之盟。  

2. 北宋与西夏战争,屡战屡败,双方达成协议。

3. 财政危机   三大原因:

(1)军队庞大,即冗兵,促使军费剧增;

(2)分化事权,官僚机构膨胀,即冗官;

(3)对外以钱财换和平。

送给辽国“岁币”,送给西夏“岁赐”。


三  王安石变法

1. 背景  

(1)北宋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3)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3)庆历新政的失败。(由范仲淹发起,以整顿吏治为核心,遭到官僚集团的抵制而失败,但是揭开了宋朝变法改革的序幕。)

2. 内容

(1)富国之法 ——经济: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

(2)强兵之法 ——军事: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3)取士之法 ——用人:改革科举、整顿太学等。

记忆口诀:青苗募役,农田水利,方田均税,均输市易,军器监保甲,将兵法保马,整顿太学,改革科举。

3. 特点: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4. 结果:

(1)达到了富国目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但是强兵的效果不明显。

(2)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如青苗法出现“奉旨借贷”等。

(3)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发了党争。


四  南宋的偏安

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绍兴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编者说

该资源由张伸虎老师授权高中历史教研平台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往期回顾


●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 第3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 第4讲: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第6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第7讲: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第8讲:三国至五代的文化


■  特别提醒:自2019年5月8日起,我们将不定时关闭部分往期资源,以减轻服务器过载负担。预计每次推送资源将保留下载权限一周左右。请及时关注平台推送资源,及时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