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振 | 学习习仲勋的革命精神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3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组织发动两当起义,21岁当选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32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46岁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49岁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含冤蒙难,65岁复出主政广东,67岁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9岁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2002年5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习仲勋充满传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矢志不渝,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名字和业绩,已经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深深铭记在人民心中,他在76年革命生涯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启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弘扬。
继承和弘扬习仲勋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的高尚品格。习仲勋始终不渝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信仰如炬,理想如帜。习仲勋“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但他历经坎坷而痴心不改。1935年9月遭遇“左”倾错误肃反时,习仲勋被关押、虐待甚至面临死亡威胁,但他革命信仰坚定,对党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在党中央和毛泽东长征到达陕北而获得解救后立即投入新的战斗。1962年9月,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康生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残酷迫害。在被审查、关押、监护长达16年之久的艰难岁月里,在身陷囹圄、与家人分离8年的孤独生活中,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顽强的意志面对恶劣处境,坚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阳光终将驱散阴霾。1978年初重新工作之后,他不计名利得失,不管职位高低,根据中央安排立即赴任广东,全身心投入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习仲勋始终坚定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有着对崇高信仰的执著追求。他用毕生的奋斗历程,诠释了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真谛和内涵。
继承和弘扬习仲勋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习仲勋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全部精力投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他说:“任何革命理论原则的实行,都必须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常讲党性,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和刘志丹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他们实行的“狡兔三窟”式的多区域战略布局受到毛泽东的称赞。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土改工作中“左”的偏差,习仲勋及时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反映真实情况,他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土改政策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土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主政广东期间,习仲勋衷心拥护并坚决贯彻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坚持真理,敢讲真话,勇于负责,是当时在全国率先公开表态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省级负责同志之一。他大力推进广东工作重点转移,积极谋划发展新思路,冒着风险、顶住压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外贸、价格、商品流通等领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他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倾力推动创办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为党、国家和民族作出了新的历史性贡献。
继承和弘扬习仲勋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习仲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一生热爱人民、心系群众,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调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江山是人民的江山,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44年11月,他提出“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不当‘官’和‘老爷’”,并告诫机关干部“不要以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其实不然,新的创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寻”。新中国成立后,他提醒西北地区各级干部:“一定要懂得我们是人民的长工,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听从掌柜(群众)的管教”。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期间,他要求认真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权利,安排秘书直接参与信访办理工作,要求起草信访情况报告要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真实事例和真实语言写进去。他平易近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至诚之心交朋友,从宗教领袖、著名少数民族和民主人士到文艺工作者、普通职工,都有他的挚友。他常说:“我这个人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别人欺负老百姓我也不答应。”延安整风时期,党组织在对习仲勋的鉴定中称赞他是“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毛泽东曾称赞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继承和弘扬习仲勋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习仲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严于律己,高风亮节,在党内外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他胸襟开阔,公道正派,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9年,中央拟提名习仲勋作为新增副总理人选,他得知后即刻致信党中央,提出愿谨守原来岗位,恳请中央提名其他同志。中央安排他主政广东,他主动表态希望保留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韦国清的职务,自请担任第二书记。他为政清廉、生活俭朴,穿衣吃饭从不讲究,住房年久失修不让粉刷维修,家具陈旧也不同意更换。对待家庭,他以身作则、严慈相济,言传身教树立优良家风,悉心教育子女做人做事,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作为留给子女的最宝贵财富。对待身边工作人员,他严格要求、真诚关怀,既是公正无私的领导,更是可亲可敬的长者。无论是在“左”的或右的错误横行的年代,他从来没有整过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多次对子女们说:“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下了好名声。”
为了人民江山,习仲勋出生入死、百折不挠;为了人民利益,习仲勋夙兴夜寐、赤胆忠心。如今,人民江山坚如磐石,伟大事业前程似锦,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加充满信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最好的营养剂。我们研究宣传习仲勋的生平思想,就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弘扬他的优良作风,继承他的革命遗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本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当代陕西》(作者:袁武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梁月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袁武振 |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华侨领袖陈嘉庚1940年访问延安始末
袁武振 | 痛哉,民族骄子——1946年全国悼念“四八”烈士纪实
梁月兰 | 科学历史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历史观
推广红色文化,助力党史研究,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
“红星陕闪”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推广红色文化,助力党史研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编辑 |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