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风灵:经济学中的人生哲理

新少数派 2022-03-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风灵 Author 风灵之声



 经济学中的人生哲理

文:风灵;来源:公众号 风灵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经济学,这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理解看似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人生,从而把握自己的道路。
 
一个人在一生之中,要做出很多选择,这些选择是在不同的可能性中抉择。选择了其中一种,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这就是选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所谓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经济学称之为机会成本。比如,有人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想要攻读在职研究生,改换专业,从而改变职业方向。那么,这就是在两种可能性之间选择,即在继续原有的工作生活状态和准备考研转换职业之间选择。不管是选哪一种,都意味着将要放弃另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各种好处或收益。明智的决策,就是选择收益较大的方案,而放弃收益较小的方案。
 
由于价值是主观的,因此,不同选择的收益因人而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人与人的选择难以相互比较。在这方面,经济学帮不上什么忙,但经济学提醒我们,必须慎重考虑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可能是不容易以货币价值来衡量的,也可能只是一种或然性。比如说,大学毕业生选择回到老家,接受熟人社会安逸平淡的生活,就可能失去了在陌生的大都市冒险创业的发财机会。

 

既然选择都有成本或者说代价(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选择),那么,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完美就不是一个好策略。我们要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选择收益最高的方案,或者在收益一样的情况下,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总之,要争取最多的净所得,否则就可能得不偿失。比如,某个学生在复习应考时,如果以同样的努力程度复习同样的时间,数学可以从95分提高到100分,而英语可以从60分提高到70分,假定他追求的最大目标是总分最大化,那么他的选择就应该是复习英语,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数学的满分。
 
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信息是分散的,行为人在决策时,常常难以得到决策所需的完全信息。因此,他们事后可能会发现,即使当初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做出的仍然是错误的选择,不能令人满意。这种情况难以避免,人的理性有限,人生本就如此,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过分焦虑后悔。同时,发现错误,也意味着可能会有修正错误的机会。这提醒我们,对已经做出的选择,对已经成为定论的判断,仍然要保持适当的警惕,不要万事皆习惯成自然。敏锐地发现那些曾被自己或他人忽视的信息,寻求改进的机会,这便是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利润和财富的源泉。

 
我们基于过去的选择而付出了的成本,既然已经付出,就不能收回,这是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现在的行动无法改变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因此我们不用将之纳入考虑。我们的行动要考虑的只是未来,要比较的是未来将得到的收益和将付出的成本。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经济学始终是向前看的。忘记过去,努力改善未来的状况,经济学原理引导我们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也适用于爱情或友情,如果真是爱到了尽头,覆水难收,也不必为曾经的付出后悔,不必责难转身离去的伴侣。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是爱是恨都无法挽回过去,我们的所作所为只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与此相似,某些我们非常关心的人或事,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付出多大代价,都无法对其结果产生影响。那么,我们的关心就只能限于情感,而不用纳入行动决策的考量。
 
这里只是随便举了几个例子,经济学中还有更多的人生哲理等我们去体会。总而言之,经济学不断启迪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更加乐观的态度,迎接人生中的种种机遇与挑战。

本文首发《深圳特区报》理论版,有修改。





风灵老师推荐:欢迎加入主线经济学精品读书会,我们读书活动已进行到第二期,我将领读柯兹纳的另一本经典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点击下面的海报二维码即可了解详情。


▍延伸阅读

风灵:如何识别对手,远离无效争论?

风灵:为什么愚蠢是一种道德问题?

为什么说自由市场是最厉行节俭的制度?

怎样获取靠谱的信息?

唯有坚持,才是唯一的解药

连岳老师,“你的灵魂已经自由了!”

读哈耶克:商业是最大的公益

也谈褚时健:没有自由市场,就没有企业家

自由与尊严诠释现代世界的成因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五个经济学常识

朱海就: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