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任翔先生:汉字教育必须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

任翔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任  翔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汉字教育必须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


      汉字形成是有规律的,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语文教育的基石。探索汉字教育的方法,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是当前汉字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信息化的到来,深刻影响着汉字教育。现在不少人已没有耐心再去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曾经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在现代人眼中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化作了电脑键盘上的排列组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青少年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书写的水平却在退化,甚至对一些人来说,用笔书写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尤其是一些教师与家长由于缺乏汉字教育理念,不规范、不科学、违背汉字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简单追求识字量和识字速度,将汉字教育仅看作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汉字教育评价也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对汉字的文化知识测评则基本缺失。导致学生对这些珠圆玉润、栩栩如生的汉字未能产生亲近感。更为严峻的是,教学中随意拆解汉字、解读汉字。比如讲“美”字,将其分解成“ˇ、王、大”三个部件,解读为“王大姐头上戴了两朵花美极了”。事实上“美”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云:“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从“美”字的构成,我们不但可了解食在祖先生活中的作用,“羊”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还可窥见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又如“碧”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石从珀,石表义,珀表义兼表声,从字形看,该字像琥珀般的玉石,即青玉,故引申义为青绿色。此解释,可帮助学生同时做到会读字音、会写字形、会用字义。但有些教师为了学生形象记忆,异想天开地将“碧”字解读为:王大娘,白大娘,坐在石上拉家常。这种用牵强附会的顺口溜解释汉字,全然不顾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小学汉字教学中还比较突出。这致使流传了三千余年的中华汉字失去了原有的光华,变成了与字母和数字一样的应用工具。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汉字学理知识,未能较好地掌握汉字构形规律。


     汉字教育事关中华文化的传承。“现代的汉字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汉字的文化解构和职能应用方面,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掌握汉字之用的同时,感受汉字之美,了解汉字之源,明白汉字之理。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汉字工具的局限,真正把汉字当作符号来应用,当作文化来传承,汉字教育才会内涵丰富而生机盎然。”


      首先,了解汉字构形规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读、理解、书写和应用汉字,根据汉字形体的表达功能,科学拆分汉字,使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体与音义的关系以及用法。例如“忠”字,据《说文解字》知,“忠”的本义指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在金文中,“”字上边为“中”,表示字音,下边为“心”,表示字义。小篆“”从“中”从“心”,本义为“敬”。古人把不懈于心地做事叫作“敬”,也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倾注全部心力,故忠字从“心”。又因为“中”字有不偏不倚的意思,“忠”又代表正直之德,故从“中”声。从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刚毅,一个人做事情能够做到尽心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当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是可以拆分的,有些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形体已发生了改变。还有一些特殊字也是不能拆分的,比如“伞”字,字形整体像伞形,已能较好地表示“伞”字的形音义。


      其次,树立汉字字群意识。在个体字符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可凭借其构形系统,利用字与字的关系加强联想,建立形符、音符、义符间的关系。例如儿童在学习了请、晴、清、精、情等字后,“青”与这些字的关系便会明朗。有了对汉字表意功能的理解,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很容易进行字理归纳。汉字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系统关联、类聚群分的字群意识,按照形符、声符、义符对常用汉字归类识记,以逐步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

     再次,熟练掌握汉字基本字。汉字基本字构形简单、复现率高、便于识记;字音清晰、朗朗上口、便于认读;字义丰富、词性全面、应用广泛。根据汉字的形成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开始学习汉字可由易到难、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地进行,为其树立汉字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学习汉字奠定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6](以下简称“课标”)附录编排了300个基本字以及3500个常用词,为汉字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凭据。尤其是300基本字中的118个独体字,教学中可融合媒体技术,对这些独体字尤其是象形字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讲故事的动画形式进行溯源比照,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了解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类型及其文化内涵。


相关阅读:

汉字教学从什么类别的字开始?

王宁先生:识字教学科学学理的普遍性

李运富先生:汉字的教学之法

刘又辛先生:谈谈汉字教学

陈金明先生:识字教学与儿童认知发展

與薛姗談識字教育

與胡暉瑩談識字教材

與梅偉忠談識字教育

與秦瑤談小學識字教育

與隆雨娥等談村小教識字教育

呂奇洋:成外附屬小學教識字教育典型案例

田敏在瀘州敘永的識字教學

與呂林芳談識字教育

與隆雨娥、田敏、余夢等談識字教育

湖北电视教育频道《汉字解密》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陳超傑老師的筆記、袁老師轉北師大王寧先生的回覆


      另外,充分发挥汉字汉语音韵特点。采用韵语识字、随文识字、集中识字等方法,对各学段的汉字教育有序编排,系统学习。课标对各学段的识字、写字量提出了具体目标,并附上字表,为汉字教育提供重要依据。有关韵语识字及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传统汉字教育可给我们以启迪。传统汉字教育有专门教材,这些教材充分发挥汉字汉语音韵的特点,采用三言、四言或七言成句。声音和谐,朗朗上口,听者悦耳;内容或连类而及,或同类相比,或义反相衬,容易联想,便于朗读和记诵。融知识教育、趣味教育、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儿童边识字,边学习文化知识,边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历史上影响巨大的识字教材《千字文》、《百家姓》及《三字经》,就以此编写与教学。南北朝的《千字文》,每句四字、简洁整齐,声律考究、合辙押韵,内容浅显、贴近生活。诞生于宋代的《百家姓》与《三字经》,其中《三字经》收录1122个汉字(包括重复的汉字),三言一句、韵语呈现,句法多变、内容多彩,被后人称为“小型百科全书”。如教儿童“一、十、百、千、万”这些字,编写了意境隽永的语段:“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里的“三才”指天、地、人,“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蕴含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天人合一、人与宇宙万物和谐的智慧。又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文质兼美的语段,对儿童启蒙教育颇有价值。通过学习,让儿童了解汉字的形体美、音韵美和意蕴美。再如,1901年出版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吸收了“三、百、千”的经验,又在此基础上创新,依照汉字构形规律,以类相聚,选字3291个,插图762幅,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动物植物及语言文字等。该书将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通过溯源方式教授字形和字义,阐释文字承载的文化含义;通过汉字教育,使儿童从认知汉字走向认知自身、认知自然和认知宇宙,从而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亲近汉字、敬畏汉字,热爱中华文化。传统汉字教育的优秀经验,是今天开展汉字教育的重要凭借。


      汉字教育过程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过程。必须融于日常生活中,在“日用而不觉”的情况下薪火相传、推陈出新,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道。用汉字的文化内涵启迪学生,让其懂得汉字的一笔一画皆有意味。“中国人的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空虚,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7]以此引导他们发掘汉字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使古老的汉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因此,转变汉字教学理念,将汉字教学上升为汉字教育,将汉字教育视为文化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本文原载2018年第10期《教育研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