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揽“大案”律师被骗107万,这样的律师,令人堪忧啊!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2-12-05

近日,一则10月31日福州律协惩戒委员会发布的《律师为承揽案件反被诈骗的风险警示》震惊了法律圈(内容详见今天推送的第三条文章)。《警示函》称,近年来发生多起“当事人”通过咨询诉讼代理业务骗取律师信任后实施诈骗的案例,律师切莫受到承接“大案要案”的诱惑,轻信谎言,失去防备,丧失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跟这个《警示函》一起流传的,是这诈骗罪的检察院《起诉书》,诈骗罪的被害人是一名律师,被诈骗的金额达到了惊人的107万元。(详见今天推送的第三篇文章)起诉书指控,诈骗人谎称父母公司有上千万纠纷案需要请律师,编造了“母亲病重去世、家人争夺财产、自己生病等借口,同时虚构了若干角色辅佐撒谎,骗取律师赵某某1079757.43元。

诈骗套路没有新意,可被诈骗者的律师身份,令不少人吃惊。有网友评论,手里有100多万可供被骗的,应该也是资深律师,怎么能这么轻易被骗呢?也有网友评论,律师不是见过人间百态,专跟坏人打交道吗,难道是终日玩鹰被鹰啄,上得山多终遇虎?律协的“丧失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可谓意味深远啊!

烟语君认为,一名合格的律师,需要具备以下的三个基本的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养,不仅是职业成熟的标志,更是代理案件、提供法律服务的需要。可惜的是,很多律师虽然具备了法律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但并不具备成熟的标志。

一是,要精深法律精神和法律规定。这是要求的律师法律书本知识和职业追求,也是律师的基本职业基础。一个法律事务交给律师处理,律师首先要明白事务的法律规定,要以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的要求,给出法律规定正确的事务处理意见。正所谓,知其然,是处理事务的基础。明白了法律规定,牢记职业目标,才会说话办事心里有底,交涉起来理直气壮。

二是,要深谙执法司法的现实和难点所在。光能明白法条只是初级,律师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将所知道的法律规定、出具的法律建议落实到司法的结果、社会的实践中。不能张口闭口都是法规规定、应该如何,一被问到案件的最终结果、对方会不会履行时,就支支吾吾,甚至讲出律师无法负责等话语进行推卸。成熟的律师,往往是知其然之后,提前告知所以然来,知道法律规定跟执法司法现实的差距,明确法律法规的应当规定,也明白社会实践中法律规定的落实情况。

三是,要熟悉各种社会规则,包括明规则,也包括暗黑规则,甚至是违法犯罪方式方法。有人将律师职业比作医生,认为律师就是诊断社会纠纷、给出解决建议的社会“医生”。一件社会纠纷交给律师,律师所要提供的,不光是法律方案、法律建议,更要包括各种方案的社会结果评估,提前给出当事人各种方案可能到来的法律风险。这样的法律风险,不仅来自国家机关的,也包括来自对方当事人的,当然,也包括律师自身所要面临的风险。既然是要给别人提示风险,首先要求律师要明白风险的形成过程和运作方式,包括合法的,也包括违法的甚至犯罪的。

曾经有人说过,不了解社会各种规则,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光有法条知识,不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律师。类似的观点是,没有经历过婚姻生活的法官,裁判离婚案件,很大可能是不明白什么是感情破裂的。律师所处的社会角色要求,既要心存正义、追求良善,又要知道社会险恶、人心叵测,不仅为当事人提前警示和处理各种风险,更要深知,自己也随时处于风险之中。
此前文中也曾经写过,一律师成功代理的一无罪案例后,发文表示庆祝,文中感叹到,无罪宣判的成功,虽然需要感谢法官的秉公司法,但真实的案件审理转机,却是“通过一切合法渠道将问题逐级反映到有权监督的机关及领导干部那里,才有扭转局势的可能。”寄出去的材料,引起了省、市、县三级有关领导们的高度重视。“据传,上级意见逐级传达到当地县委和政法委,某省级领导还亲自前往当地调研指导......此后,案件才逐渐转入正轨,一切向好发展。”
如此的办案过程和结果,绝不是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精深研究了法律法规、案情证据、庭审交锋就能驾驭的,更多需要的是,对于各种社会规则和方案风险的综合运用和评估。震撼于律师无罪辩护的成功,大家看到的只是案件结果的不易,背后却是律师各种社会规则的全面运用,也包括律师如此这般的自身风险评估。
律师被骗,貌似只是一个贪心不足、社会经验缺乏的教训,实际上反映的是律师的社会阅历不足,社会规则的掌握不够。这也就是律协《警示函》里,“丧失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的恨之切吧?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人如果被贪欲蒙蔽了双眼,再聪明的人,也可能作出外人看来零智商的事情。不过,作为律师,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接触的案例,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任何人,无论其职业如何,都可能作出违法犯罪的事,也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被害人,社会生活,本就是法律风险,无处不在。不明白这一点,律师素养,令人堪忧啊!
再深一步讲,律师从业的基本思维要求是什么?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什么,是辩证思维,是逻辑判断力。人之所以被骗,即便是具有贪念,但只要具备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不会上当的。只要具备了足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就会识破各种社会假象。

  往期文章:环环相扣的诉讼压力传导链下,背锅的是当事人


  往期文章:猫鼠在法庭上对峙,有人看到的是喜剧,我却看到的是悲情


  往期文章:律师,是否应该为了当事人,去跟司法人员较真法律规定?


  往期文章:法庭上的猫鼠斗引出的案例争议:很多法律人,学法律学傻了?


  为方便与网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